第八十三章 申時行和潘晟

夜,靜謐如水!

作爲內閣首輔大學士,申時行的府邸並沒有多麼的豪奢,三進的院子相比於他的身份,也並沒有顯得大。

在後宅的院子裡面,一個雪花梨樹很大,很是有些年頭了。

申時行很喜歡這個梨樹,春天的時候,梨花如雪,風一吹便飄落在地上,看起來異常的舒心。到了秋天,黃綠色的葉子隨風飄落,彰顯秋的蕭索。

雪梨很好吃,無論是直接吃,還是放在罈子裡面釀成梨酒,味道都很好,醇厚可口。

將一罈梨酒放在桌子上,擺上幾個小菜,對着夜色飲上一壺,別有一番滋味和情調在裡面。這一夜,申時行再一次擺上了酒和小菜,等着客人的到來。

在老家人的引領下,內閣大學士潘晟走了進來,笑着對申時行道:“閣老好雅興!”

看了一眼潘晟,申時行笑着說道:“思明來了,坐,嚐嚐我自釀的梨花酒。這一罈還是我初到京城時釀造的,現在想一想,也算是有些年頭了。”

“那思明就卻之不恭了!”潘晟笑着坐下,開口說道。

兩個人飲酒賞月,縱論古今,同時也暢聊起了書畫。

這兩個人都是科舉的佼佼者,申時行是狀元,潘晟是榜眼,雖然不是同一屆,但是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書畫書法皆有不俗的造詣,潘晟的字還被徐文長稱讚爲東南獨步。

兩個人在一起也算是有共同話題,聊起天來,自然是頗多愉悅之處。

放下手中的酒杯,申時行看了一眼潘晟,看似不在意的說道:“思明對陛下這一次的公務員如何看待?”

潘晟一愣,隨手也放下了酒杯,他就知道申時行不會無緣無故的找自己飲酒,沉吟了片刻,笑着說道:“閣老,我的態度你應該是知道的。”

看了一眼潘晟,申時行笑着說道:“沒變?”

“沒變!”潘晟沒有猶豫,嚴肅的點了點頭道。

潘晟的傾向,申時行當然知道,比起餘有丁,潘晟纔是堅定的改革派。這麼多年一來,潘晟一直都覺得大明到了改革的時候了,很多地方與張居正不謀而合,不然張居正也不會舉薦潘晟。

“閣老你是知道的,我很多地方是不如張閣老的。”

在潘晟的嘴裡面,張閣老指的只能是張居正。

“歷代改革者,到最後下場如何,不用我說,閣老也是知道的。”潘晟苦笑着說道:“下場最好的就是王文公和范文正公了吧?”

“可是即便是此二公,晚年蹉跎,一腔抱負也全都化作了流水。”

申時行看了一眼潘晟,笑着說道:“你在擔心張文公?”

這一次申時行對張居正的稱呼,也直接改成了張文公,意思很明顯,直接就把張居正與王安石范仲淹並列了。

轉頭看了一眼申時行,潘晟笑着說道:“閣老做決定了?”

“總要有個決定啊!”申時行感嘆着說了一句,隨後又喝了一杯酒,有些蕭瑟的說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到了咱們這個時候,所求已然不多了。”

潘晟看了一眼申時行,笑着說道:“閣老認爲可求而得之?”

“你覺得呢?”申時行沒有回答潘晟的問題,而是目光灼灼的看着潘晟。

“很多人都說我官路不暢,難進易退,可是誰又知道,有些時候,這個決心是不好下的。”潘晟嘆了一口氣道:“世上有張文公膽魄者,不多以。”

申時行笑着說道:“世上如張文公者不多,可是如陛下者,亦不多。”

潘晟拿起酒杯,給申時行倒了一杯,隨後笑着說道:“爲此,當浮一大白!”

兩個人相視而笑,同時把杯中酒給喝掉了。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這幾天關注的重點是公務員,不過現在只是報名階段,他也幫不上什麼忙。伸手拿起一份奏摺,朱翊鈞翻看了一下,心中就是一動。

“這份奏摺有些意思啊!”

上這份奏摺的人是內閣大學士潘晟,在後面則是內閣首輔大學士申時行的批註,字數不多,只有一個“可”,顯然申時行是贊同這份奏摺所言之事的。

上面的事情也很簡單,那就是修祠,爲張居正修祠。

在奏摺的前面,潘晟列舉了張居正的功績,後面則是說要給張居正修祠,得享後人祭拜。

這樣一份奏摺初看起來沒什麼,可是仔細看了看,朱翊鈞就發現了不尋常了,尤其是在這個時候。伸手敲打着奏摺,朱翊鈞笑着說道:“看來要做些事情了!”

看了一眼張和,朱翊鈞笑着說道:“去把幾位內閣大學士請來。”

四位內閣大學士來的很快,他們也不知道朱翊鈞找他們什麼事情,可是既然找了,那肯定就是有大事情啊!當潘晟看到朱翊鈞手中的那份奏摺,微微一愣,隨後看了一眼申時行。

申時行當然也注意到那份奏摺了,不過卻沒動聲色。

“朕今天找諸位愛卿來,爲的是這份奏摺!”朱翊鈞笑着說道:“這份奏摺是潘愛卿上的,你們傳閱一番吧!”說着將奏摺遞給了張和。

奏摺先到了申時行的手裡,但是申時行卻沒看,而是笑着說道:“這份奏摺是我票擬的!”

潘晟沒看,那就只剩下餘有丁和陳炌了,兩個人也快速的把奏摺瀏覽了一遍,臉上沒什麼表情。餘有丁倒是無所謂,可是陳炌心裡面就一沉。

給張居正修祠?

朱翊鈞淡笑着說道:“潘愛卿說要給張先生修祠,朕覺得很好,也覺得張先生配得上這樣的功績。可是大明立國這麼多年,能配上這個功績的人,不在少數啊!”

“反正要修祠,那不如就一起修,朕準備建一個忠正祠。”

“將自大明開國以來的忠正良臣全部入忠正祠,彰顯其功績,以爲後代楷模。”

原本朱翊鈞還想修《奸臣傳》的,可是想到大宋的《奸臣傳》,朱翊鈞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這個不太好衡量,還是以忠正祠來彰顯功績合適一些。

四位內閣大學士都是一愣,修忠正祠?這可是好事情啊!

誰不想死後留名,正所謂名留青史,一旦入了忠正祠,那必然是要名留青史的。

如果說公務員制度是底層讀書人支持,那麼忠正祠,必然是越高層,越支持。因爲他們是高層,所以他們得入忠正祠的機會就越大,這是好事情啊!

陳炌此時都不準備反對了。

如果說單獨爲張居正修祠,他不能接受,可是如果全都修,那他能接受。他也是好名的,自己現在可是內閣大學士,自己死後,那也是有入忠正祠的資格的。

“這些對大明有功績的臣子,都是爲大明出力的,所以修忠正祠的錢,朕來出。”

朱翊鈞見沒人反對,便笑着說道:“潘愛卿,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主持,先弄一個圖紙出來,然後奏報於朕。”

“臣遵旨!”潘晟點了點頭,躬身說道。

朝廷要修忠正祠,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自然又是輿情沸騰,很快速的就壓下了公務員的事情。雖然公務員是實政,忠正祠是虛的,可是這個時代的讀書人,看忠正祠可比看公務員重多了。

所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讀書人對臉面和名聲,那是珍若生命的。

很多人甚至命不要,但是名聲不能不要,雖然這裡面不乏迂腐之人,但是這就是事實。

皇上內帑出錢,這就更沒的指摘了,朝廷上下頓時一片讚揚之聲。每天讚揚的奏摺,全都是用箱子擡進去的。仕子們也是讚頌不已,尤其是累世爲官的家族。

這些人祖上都有過大官,他們的能量可不能小覷。

誰不想給自己的祖宗修祠,自己家修的不算,這入了忠正祠,那就是先祖榮光,名揚天下。潘晟負責這件事情,他的府邸瞬間就成了大熱門了。

內閣值班房。

申時行笑着看着潘晟:“思明,你府邸的門都快被踏破了吧?”

潘晟也是一臉無奈的說道:“閣老如果羨慕,不如我上奏摺給陛下,將這件事情交給閣老負責?”

“你快饒了我吧!”申時行笑着說道:“我這把老骨頭可扛不住他們折騰,還是思明你年富力強,能力出衆,在說聖命難爲,還是你來做吧!”

潘晟無奈的搖了搖頭:“我還是去工部一趟,儘快把圖紙拿出來,到時候好上奏給陛下!”

看着潘晟的背影,申時行笑着說道:“這不過是剛開始,後面有他頭疼的時候。”

潘晟那邊被騷擾着,朱翊鈞這邊也不消停,只不過騷擾朱翊鈞的是勳貴。勳貴們倒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他們的先祖。既然修了忠正祠,那勳貴這邊怎麼辦?

歷代大臣都能入忠正祠,那我們也要求同等對待。

我們的先祖那纔是有大功的,那不是開國功臣就是靖難功臣,我們也要求修祠。

朱翊鈞從開始就沒想着拋開勳貴,於是直接給了他們答覆,忠正祠無論文武,只有於國有功,皆可入祠。得到了這個答覆之後,勳貴們這才消停了下來。

不過有了潘晟忙,朱翊鈞也就不再關注這件事情了,而是轉向了公務員那邊。

第二十九章 憤怒和慶幸第二百章 大明法紀司第三百二十六章 努爾哈赤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手榴彈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四百三十章 德川家康的選擇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朝會 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一百四十五章 朋黨第六十四章 果決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排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三百五十四章 東哥第六十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四百五十七章 瓊州第五十九章 內閣議處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七十七章 卷終第二百二十四章 心裡不踏實第二十一章 王用汲查案記第三百九十三章 戰損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正本清源疏第十三章 高馮決戰 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出去砍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草原風雲 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一百二十五章 盛世美顏 (第三更)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排第四百四十四章 倭國使團第九十一章 戰第六十六章 勳貴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七十章 公私合營第三百四十一章 局勢第四百三十四章 鼓動豐臣秀次第二十二章 乞恩疏第二百五十七章 首都鋼鐵廠第五十六章 皇后有喜和內閣紛爭第四十七章 馬上覓封侯第一百二十章 籌備第一百七十章 問過本官了嗎?第三百四十九章 豐臣秀吉告朝鮮國王書第二章 東廠不能交第十章 張鯨和張居正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撈一票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劉守有第五十八章 大婚 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開打第一百一十七章 少年英主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四十八章 技高一籌張居正第二十五章 扶搖直上九萬里第四十七章 人選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除奸黨第三十二章 公審第二百一十九章 徐文長娶妻第四百一十八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章 巨大的陰影第三十七章 借人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歸來時第二章 給皇帝選秀女吧!第二十七章 困局 (下午茶更新)第三百二十一章 打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八十九章 傾倒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徐文長娶妻第六十七章 俞大猷之死第八十章 推公務員制度第二百九十六章 勳貴之表第六十一章 潘季馴和李贄第三百七十四章 演技派和偶像派第二百二十二章 齊斐的信念 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南下第七十四章 俞大猷罷官第九章 扔石頭第四百零五章 絕望第八十五章 查第四百六十九章 勸降第三百零四章 預料之外第四百零三章 豐臣秀吉第十八章 態度第一百零九章 一顆腦袋四十兩白銀!第三十八章 無恥之尤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六十一章 圓房第二十二章 神出鬼沒的內廠 (爲舵主“黎勝看好書”加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傾全國之力第二百九十一章 稅律第三百五十三章 亂遼東者努爾哈赤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倭第一百八十八章 工具鋼 (爲盟主雲從風伴加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恢復爵位第七十二章 拉打結合第八十九章 傾倒第四百零三章 豐臣秀吉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裡咱家說的算 中第十六章 長得醜怪誰
第二十九章 憤怒和慶幸第二百章 大明法紀司第三百二十六章 努爾哈赤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手榴彈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四百三十章 德川家康的選擇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朝會 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一百四十五章 朋黨第六十四章 果決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排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三百五十四章 東哥第六十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四百五十七章 瓊州第五十九章 內閣議處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七十七章 卷終第二百二十四章 心裡不踏實第二十一章 王用汲查案記第三百九十三章 戰損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正本清源疏第十三章 高馮決戰 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出去砍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草原風雲 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一百二十五章 盛世美顏 (第三更)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排第四百四十四章 倭國使團第九十一章 戰第六十六章 勳貴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七十章 公私合營第三百四十一章 局勢第四百三十四章 鼓動豐臣秀次第二十二章 乞恩疏第二百五十七章 首都鋼鐵廠第五十六章 皇后有喜和內閣紛爭第四十七章 馬上覓封侯第一百二十章 籌備第一百七十章 問過本官了嗎?第三百四十九章 豐臣秀吉告朝鮮國王書第二章 東廠不能交第十章 張鯨和張居正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撈一票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劉守有第五十八章 大婚 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開打第一百一十七章 少年英主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四十八章 技高一籌張居正第二十五章 扶搖直上九萬里第四十七章 人選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除奸黨第三十二章 公審第二百一十九章 徐文長娶妻第四百一十八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章 巨大的陰影第三十七章 借人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歸來時第二章 給皇帝選秀女吧!第二十七章 困局 (下午茶更新)第三百二十一章 打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八十九章 傾倒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徐文長娶妻第六十七章 俞大猷之死第八十章 推公務員制度第二百九十六章 勳貴之表第六十一章 潘季馴和李贄第三百七十四章 演技派和偶像派第二百二十二章 齊斐的信念 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南下第七十四章 俞大猷罷官第九章 扔石頭第四百零五章 絕望第八十五章 查第四百六十九章 勸降第三百零四章 預料之外第四百零三章 豐臣秀吉第十八章 態度第一百零九章 一顆腦袋四十兩白銀!第三十八章 無恥之尤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六十一章 圓房第二十二章 神出鬼沒的內廠 (爲舵主“黎勝看好書”加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傾全國之力第二百九十一章 稅律第三百五十三章 亂遼東者努爾哈赤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倭第一百八十八章 工具鋼 (爲盟主雲從風伴加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恢復爵位第七十二章 拉打結合第八十九章 傾倒第四百零三章 豐臣秀吉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裡咱家說的算 中第十六章 長得醜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