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態度

朱翊鈞其實挺想看看張居正會怎麼選擇的,畢竟這是李太后給出的主意,如果不同意,或者不依不饒,那李太后的面上也就不好看了。

“臣回去讓大理寺去提人,至於這次的案子,臣覺得還是讓三司會審吧!”

“一來公平公正,二來也不容易出現疏漏,如果張公公願意,東廠的人也可以來。”張居正一邊說着,一邊轉頭看向張鯨,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朱翊鈞淡淡一笑,這怎麼聽着這麼耳熟?稍稍想想朱翊鈞就明白了。

當年的王大臣案,張居正就是利用三司會審給馮保挖了一個坑,現在張居正故技重施,顯然是準備給張鯨也挖一個坑。招式不怕老,管用就好。

朱翊鈞沒有回頭,他也想看看張鯨準備怎麼做。

光會咬人不行,還要有腦子,蠢貨會辦壞事。

張鯨笑了笑說道:“張閣老乃是皇爺的師傅,朝堂上下誰不知道張閣老爲人嚴謹公正,從不徇私舞弊,咱家自然是信得過張閣老的。咱家相信這件事情交給張閣老,張閣老一定會讓太后和皇上滿意的。”

“咱們東廠就不摻和了,交給三司會審也好,東廠可以做點其他的事情。”

張鯨的話意思很明顯,他是擺明了不會往裡面跳,傻子纔會和張居正在一件事情糾纏起來沒完沒了。同時還拿話激了張居正,事情辦漂亮點,咱家可盯着你呢!

關鍵還不是這些,而是張鯨的最後一句話,如果前面的話是威懾,你後面的話就是威脅了。

東廠做點其他的事情,做什麼?還不是接着查。反正東廠閒着沒事,我就盯着你們查,看看是我們東廠能查到的人多,還是你張居正能管的人多。

聽着張鯨的話,張居正的臉色就陰沉了下來,陰晴不定的盯着張鯨。

“既然這樣,那就散了吧!”李太后見兩個人達成了協議,便擺了擺手說道,等到其他人都出去,李太后擺手示意宮女太監也出去:“你們也出去吧!”

等到大殿裡面只剩下自己和朱翊鈞之後,李太后捻動念珠的手指直接停了下來。

擡起頭看着朱翊鈞,李太后聲音低沉柔和的說道:“你想做什麼?想趕你的張師傅回家?還是想讓張鯨抓了你的張師傅下錦衣衛昭獄?”

作爲皇宮之中的太后,這件事情李太后都沒懷疑,直接鎖定了朱翊鈞。

沒等朱翊鈞說話,李太后接着說道:“還是說你想親政了?”

對於李太后看出這是自己的想法,朱翊鈞一點都不意外,怕是張居正也看出來了。這也是朱翊鈞的目的之一,朱翊鈞現在十五歲,成年了,無論想怎麼淡化這件事情都沒有,皇帝成年就是成年了!

無論是朝廷內外,還是宮廷內外,沒有人能夠忽略這件事情。

新政馬上就要開端了,朱翊鈞絕對會讓張居正如歷史上所做所爲那般,真的那麼做了,等到自己親政了,說不定也要清算張居正。只要那樣,自己才能拿回權力。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或者你不想做就能不做的。

無論前任做的多好,或者遺留下來的人多麼有才能,新官上任之後,一樣需要提拔自己的心腹。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張居正真的做到相權力壓皇權,不清算他是絕對不行的,不清算他,新皇帝坐不穩腳跟。嘉慶殺和珅,除了和珅的錢,未嘗沒有這個關係在裡面,想要收權,清算張居正纔是最快捷的辦法。

朱翊鈞不想這樣做,爲此他要試探,如果這一次的試探失敗了,朱翊鈞就會藉着即將發生的奪情事件,直接把張居正給弄回家。雖然可能會中斷新政,但是朱翊鈞在所不惜。

兩害相較取其輕,真的讓張居正做到前世的那種地步,那就真的不可調和了。

他的改革,他的抱負,自己可以全力支持,甚至他想名垂青史,自己都能給他,可是有些東西是不能給的。一旦你給出去了,想在拿回來就不容易了。

擡頭看着李太后,朱翊鈞笑了笑,淡淡的說道:“那母后覺得兒臣應該怎麼做?”

李太后一愣,他沒想到朱翊鈞不但沒有辯解,而且還坦然的承認了,盯着朱翊鈞看了半晌,李太后輕嘆了一口氣:“這麼多年,大明的江山一直都是張師傅在支撐着。”

“你還年輕,三十歲之後再親政也來得及!”

朱翊鈞看着李太后,這位李太后還是說出了這句話,他明白李太后的意思,笑着說道:“等張師傅死了?”

這話說的可是一點都不客氣,只不過朱翊鈞的臉上帶着一抹淡笑,語氣也異常的溫和:“母后,江山是大明的,天下是老朱家的,如果老朱家的人不能做主,那這江山就不再是大明的江山,這天下也不在是老朱家的天下!”

“張師傅居功至偉,說他有諸葛武侯一般的功勞也不爲過,可是有些事情不能過界。”

“君是君,臣是臣,朕想張師傅做諸葛武侯,而不是做曹操!”

李太后盯着朱翊鈞,臉色陰沉,長舒了一口氣,聲音低沉的開口說道:“真沒想到,我的皇兒真的是長大了,那母后想問問,你想怎麼樣?”

“我只是想拿回一些東西,一些屬於皇帝的東西,僅此而已!”朱翊鈞笑着說道:“母后放心,朕不會對張師傅如何的,這件事情和張師傅沒關係。”

“只不過他是文官之首,是首輔,而朕是皇帝,大明的天子。”

李太后聽着朱翊鈞的話,聽到他說不會對張居正如何,心理略微鬆了一口氣,可是心裡面卻依舊沒底。一時之間,李太后覺得自己的兒子有些陌生了。

有一種兒子長大的黯然,又有一種擔心,生怕兒子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記住,你張師傅對大明盡心盡力的,你不能對不起你張師傅!”李太后看着朱翊鈞,開口說道,臉上的表情十分認真,態度也很堅決。

朱翊鈞慨嘆,自己真的要動張居正,或者有親政的想法,那就要做好母子反目的準備。

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二百八十三章 機遇第一百四十九章 菜鳥東林黨和老狐狸江陵黨第九十章 跑,活着!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四百七十三章 除夕第三百零五章 準備剛一波第三十四章 來自學生的攻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剌美女琪琪格第十八章 香山夷人第四十六章 政治正確第七十五章 警惕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良玉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敵有功第二十七章 給馮保挖坑第四十三章 逝去的仁君之夢第三十一章 老狐狸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第三百零五章 準備剛一波第五十八章 打亂第四百六十五章 婁山關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朝會 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二百二十三章 推進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三百六十八章 驚懼第十章 師徒第四百五十五章 劉綎的想法第三百八十章 李成樑,你怎麼當的遼東總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一百七十章 問過本官了嗎?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排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四百一十章 漢城之戰 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黨爭第六章 登基爲帝第三百八十二章 黨爭第一百六十章 太監也要臉第三百五十四章 東哥第二百九十章 忙碌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命第十五章 悲歌 (爲打賞書友加更)第八十章 推公務員制度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下第八十七章 漩渦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六十七章 俞大猷之死第九十一章 戰第四十九章 理想國第二百一十一章 內廠在行動第五十一章 還回來第四十六章 朕之過也第三百七十四章 演技派和偶像派第一百二十章 籌備第七十一章 張四維的不甘心第三十二章 公審第六十五章 不能剛正面第七十七章 卷終第三十四章 撒泡尿弄死你第九十三章 圍殲第一百零九章 一顆腦袋四十兩白銀!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帶光環的男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八十八章 夜,無眠。第四百六十三章 拿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豐臣秀吉來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過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城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二十三章 開學了第十九章 叫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倭國使團第九十五章 入學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除奸黨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曆十六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豐臣秀吉告朝鮮國王書第三百二十一章 打第四百二十八章 帝國雄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齊斐的信念 上第一百零一章 三娘子的堅決第一百五十五章 衍聖公府 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明英烈傳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明萬勝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歸來時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重點第三百一十六章 志氣第四百四十七章 駕臨南京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平壤第三十章 巨大的陰影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風雲 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入冬第三百一十六章 志氣第三百零四章 預料之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爵第四百二十八章 帝國雄心
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二百八十三章 機遇第一百四十九章 菜鳥東林黨和老狐狸江陵黨第九十章 跑,活着!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四百七十三章 除夕第三百零五章 準備剛一波第三十四章 來自學生的攻擊第一百五十三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剌美女琪琪格第十八章 香山夷人第四十六章 政治正確第七十五章 警惕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良玉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敵有功第二十七章 給馮保挖坑第四十三章 逝去的仁君之夢第三十一章 老狐狸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第三百零五章 準備剛一波第五十八章 打亂第四百六十五章 婁山關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朝會 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二百二十三章 推進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三百六十八章 驚懼第十章 師徒第四百五十五章 劉綎的想法第三百八十章 李成樑,你怎麼當的遼東總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一百七十章 問過本官了嗎?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排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四百一十章 漢城之戰 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黨爭第六章 登基爲帝第三百八十二章 黨爭第一百六十章 太監也要臉第三百五十四章 東哥第二百九十章 忙碌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命第十五章 悲歌 (爲打賞書友加更)第八十章 推公務員制度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下第八十七章 漩渦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六十七章 俞大猷之死第九十一章 戰第四十九章 理想國第二百一十一章 內廠在行動第五十一章 還回來第四十六章 朕之過也第三百七十四章 演技派和偶像派第一百二十章 籌備第七十一章 張四維的不甘心第三十二章 公審第六十五章 不能剛正面第七十七章 卷終第三十四章 撒泡尿弄死你第九十三章 圍殲第一百零九章 一顆腦袋四十兩白銀!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帶光環的男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八十八章 夜,無眠。第四百六十三章 拿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豐臣秀吉來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過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城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二十三章 開學了第十九章 叫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倭國使團第九十五章 入學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除奸黨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曆十六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豐臣秀吉告朝鮮國王書第三百二十一章 打第四百二十八章 帝國雄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齊斐的信念 上第一百零一章 三娘子的堅決第一百五十五章 衍聖公府 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明英烈傳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明萬勝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歸來時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重點第三百一十六章 志氣第四百四十七章 駕臨南京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平壤第三十章 巨大的陰影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風雲 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入冬第三百一十六章 志氣第三百零四章 預料之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爵第四百二十八章 帝國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