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戚繼光在行動

看了一眼王錫爵,朱翊鈞笑着說道:“那你準備選擇哪一位藩王啊?”

過了這麼多年,大明的藩王很多,可是第一代藩王說起來也就幾位。當年的削藩導致了靖難,那個時候倒是損失了一些,不過還是有一些根深蒂固的。

“臣想選擇晉王。”王錫爵躬身道。

晉王嗎?

朱翊鈞聽了王錫爵的話,沉思了片刻,不得不說,王錫爵這個選擇還不錯。

第一代的晉王是朱棡,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母孝慈高皇后馬氏(馬皇后),《南京太常寺志》記載爲李淑妃所生,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晉王生了七個兒子,嫡長子朱濟熺:晉定王,庶次子朱濟燁:高平懷簡王,庶三子朱濟熿:庶人(初封昭德王,改封平陽王,晉封晉王,因與漢王結盟革爵),庶四子朱濟炫:慶成莊惠王,庶五子朱濟煥:寧化懿簡王,庶六子朱濟烺:永和昭定王,嫡七子朱濟熇:廣昌悼平王。

除了七個兒子之外,這位晉王還有兩個女兒,這一家子算是在山西太原安營紮寨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爵位代代相傳,代代分封,早就發展成一個非常驚人的規模了。事實上王錫爵選擇晉王是有一些想法的,因爲晉王一系並不被皇上待見。

當年成祖皇帝靖難,當時晉王,也就是朱棡的兒子朱濟熺,這位沒幫成祖朱棣。

結果可想而知,被一頓磋磨,然後還被庶出的兄弟給奪了晉王的爵位,這個人就是朱濟熿。只不過這個朱濟熿也是個不會站隊的主,朱棣的兒子奪嫡,他又站到了朱高燧那邊去了。

等到仁宗登基,朱濟熿被奪了爵位,可想而知,皇室一脈要是能待見晉王一脈可就有鬼了。

這些年晉王一脈都沒少被磋磨,加上西北苦寒,從他們下手也更容易一些。這些年早就被磋磨的沒脾氣了,收拾起來也好收拾,不會出什麼亂子。

朱翊鈞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那你打算怎麼做?”

“回陛下,臣請在遷晉王一脈至京城。”王錫爵躬身道。

朱翊鈞看着王錫爵,沒好氣的說道:“那你知道晉王一脈有多少人嗎?你知道天下的藩王有多少人嗎?全都遷到京城來?住哪裡?難道在給他們蓋一座王府?”

“你出銀子還是朕出銀子?銀子從哪裡來?”

張嘴就遷徙,說的輕巧,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

“只要皇上爲晉王府開藩禁,臣以爲晉王府還是願意自己修建王府的。”王錫爵對朱翊鈞的話倒是不在意,直接開口說道:“西北苦難,哪有京城這般繁華富庶。”

“至於建王府的土地,臣以爲在西郊甚爲合適。”

“晉王府在太原的土地產業,可以進行置換。”王錫爵直接說道:“以山西的田地置換京城的田產,臣想來晉王府應該是也是願意的。”

朱翊鈞看着王錫爵,都說文官陰狠,現在看來此言不虛,王錫爵長得正氣十足,結果狠起來也真是的狠。

西郊有地方嗎?

當然有,那裡的土地還很不錯,即便是朱翊鈞不圈地,京城的富戶也開始圈地了。武清伯李偉不就在西郊修建了一座清華園,說起來自己倒是可以搞一搞房地產了。

在其他的地方沒辦法,京城應該沒問題,比如西郊。

將西郊的土地圈子來,然後建一座大型的新區,到時候賣給遷來的王爺,讓他們用自己的產業來置換,應該能大賺一筆,只不過這個幹是不是有點小家子氣?

不過想想那些藩王一個個富得流油,拿回來一些也正好。

事實上藩王被限制的很嚴格,但是藩王的產業絕對不小,因爲有人給藩王做事。比如王府的官員和太監,他們是朝廷派去的,負責打理藩王的產業。

當然了,監視也是他們的事情,可是這並不耽誤他們做生意發財。

王府的產業與其說是王爺一個人的產業,不如說是這個利益結合體的產業。這些人打着王府的名號大發其財的事情屢見不鮮,不然王府的惡名是哪裡來的?

要知道藩王府在當地的名聲可是非常臭的,侵佔田地,強買強賣,乾的比士紳更過分。

藩王連城都不能出,他們哪裡來的權力做這些事情?還不是王府的那些屬官,朱翊鈞可不會單純的認爲動一個王府,就是單純的動了一個王爺。

事實上每一個王府都是一個巨大的利益結合體,比起孔家只大不小,只是影響力不同罷了。

想到這些,朱翊鈞自然就下定了決心,笑着說道:“愛卿既然如此有信心,那就由愛卿去一趟太原,見一見晉王,和他談一談這件事情。”

反正事情交給王錫爵了,談成什麼樣子,那就看他的本事了。

王錫爵躬身道:“是,陛下,臣準備一下就去太原。”這件事情辦不好,自己也別談什麼開藩禁了,王錫爵有信心幹得好。

看着王錫爵離開的背影,朱翊鈞嘆了一口氣。

事實上遷徙藩王府不算是一個好主意,可是很多事情是沒辦法的。各個藩王府在各地都是利益結合體,這使得他們深入當地深入的很深。

不同於官員到任了就走,王府那可是深耕百多年了。

即便是一點一點的磨,那也該磨出一個洞了,何況那可是王府。

現在各地的藩王府差的就是權勢,一旦開了藩禁,那麼很多東西就會回來了。藩王們能動,那麼加上藩王府的資源,絕對會成爲當地的一霸。

即便不造反,麻煩也是一大把,相比較起來,還是遷徙更符合既定的利益。

兩害相較取其輕,自己想用一些皇族,那也要把他們給打了,然後在用。

“希望王錫爵一切順利吧!”朱翊鈞嘆了一口氣,轉身往回走。

在朱翊鈞爲開藩禁的事情擔心的時候,福建這邊徐德和趙廉董成武正在見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大明的定北侯戚繼光。離開了北京之後,戚繼光一路急行軍,只用了九天的時間就趕到了福建。

速度不可謂不快,這也和他們走陸路來有關係。

雖然戚繼光帶來的不都是騎兵,但是每人一匹馬的配置還是閃了不少人的眼睛,尤其是董成武。

京營現在是不太缺馬,尤其是打完了瓦剌之後,那一戰俘獲了不少戰馬,加上戚繼光從瓦剌掃蕩的一些馬。這些可都是來自瓦剌的好馬,盤靚條順,看得董成武直眼熱。

戚繼光自然是會做人的,但是他不會用軍馬送人情。

“董巡撫,你放心,等我回去就讓人給你弄一匹好馬,比這些還好,到時候讓人給你送來。”戚繼光豪爽的笑着道:“趙大人,喜歡的話,我也送你一匹。”

“陛下聖明,打下了瓦剌之後,咱們就不缺馬了。”

趙廉笑着說道:“那本官就卻之不恭了!”

無論是董成武還是趙廉都在感嘆,這戚繼光果然和傳言的一樣,爲人大氣,會做人。關鍵是有能力,在瓦剌打的漂亮,怪不得皇上器重他。

幾個人有說有笑的進了欽差行轅,各自坐下之後,戚繼光笑着說道:“諸位大人,這一次我奉了陛下的聖旨到福建來,原本還想着給諸位大人打打下手,沒想到諸位大人事情辦得很好,這福建地面很太平啊!”

聽了這話,董成武和趙廉還沒什麼感覺,可是徐德卻聽出那麼一點意思了。

“侯爺客氣了,皇爺知道我等能力不足,這纔派了侯爺來。”徐德笑着接話道:“還是皇爺聖明,我們還真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如果不是侯爺來了,我們還真的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皇上派來的人,什麼事情都沒做,你們都做好了,然後打發回去了,這合適嗎?

當然不合適了!

真的要這麼幹了,怎麼顯得皇上英明?徐德當了這麼多年的太監,對這些事情揣摩的通透。我們的的確能力不足,皇上派人來,這是英明之舉。

拿出一些事情讓戚繼光幹,而且要配合乾的漂亮,這就是皇上知人善任。

只有這樣,你前面的功勞才能坐實,皇上纔會高興,不能總是顯示你的精明強幹,你把皇上放在哪裡?在座的都不是笨人,剛剛或許沒反應過來,可是徐德這麼一說,無論是趙廉還是董成武都反應過來了。

自己這些人查出了福壽膏案,還查出了甄家通倭的案子,絞殺了幾十個真倭,這功勞已經夠了。

“趙大人,還是你來說吧!”徐德見兩個人的樣子,知道他們也明白了,便笑着說道:“前兩天你還擔心,現在侯爺來了,你也不用擔心了。”

趙廉心領神會,笑着說道:“的確如此,那本官就來說說,事情是這樣的。”說着趙廉就把海邊接船的事情說了一遍,最後苦笑着說道:“定北侯,我們都不擅長這些,如果讓船跑了,那我們罪過就大了。”

“我們都知道定北侯你的經歷,對付他們,顯然你更有經驗。”

戚繼光聽了趙廉的話,笑着說道:“沒問題,只要他們敢來,那就一定跑不掉。”

聽了戚繼光的話,幾個人都鬆了一口氣,事實上這幾天他們的壓力都不小。如果船沒來,消息走漏了,這還好說,可是一旦船來了,他們卻沒能攔下來,那就麻煩了。

事情的重要性在場的每個人都知道,戚繼光的接風晚宴也省下了了,他忙着去安排人手了。

到了接船的日子,天一亮戚繼光就帶着去埋伏了,這一天他們都在將埋伏之地渡過。除了抓船隻,戚繼光也是想存心鍛鍊一下自己的手下。

隨着夜幕降臨,海邊一切都很平靜,除了夜風就什麼都沒有。

藉着月光,一艘艘帶着火光的船緩緩的靠近了岸邊,而岸邊也出現了一隊人,他們靜靜的等待着船隊的到來。在不遠處,戚繼光等人靜靜的看着這一幕,壓低了呼吸聲等待着。

在船靠岸之後,幾個人從牀上跳了下來,爲首的是一個紅夷人。

岸邊這邊領頭的是一箇中年男子,穿着一身紫色的衣服,在他的伸後則是一堆貨物,以及幾十個人。這個男人不是別人,正是內廠的閩大。

見到紅夷人來了,閩大頓時就鬆了一口氣。

可是當他看到紅夷人身後跟着的幾個人,臉上的表情就嚴肅了起來。他們每個人都拿着火銃,腰上還帶着彎刀,而船上還有不少人,也正看着這邊。

“你們是甄家派來接貨的?”在紅夷人這邊,一個乾瘦的男子開口說道。

看他的長相以及聽到的口音,這個人應該是大明人。

閩大笑着說道:“是是,我們是老爺派來接貨的,這是信物。”說着閩大將那枚玉珏拿了出來。

紅夷人這邊也不疑有他,這種買賣他們幹了也不是一次了,這麼長時間下來也沒出過事,警惕性自然也就不高。在驗證了玉珏之後,紅夷人點了點頭。

那個乾瘦的男子笑着說道:“很好!”說着對後面的人擺了擺手。

剩下的幾艘船也都開了過來,開始搭跳板,然後往下搬東西。

閩大招呼身後的人過去,打開箱子,裡面全都是一塊一塊的福壽膏。除了福壽膏之外,有的箱子裡面則是裝的銀子,閩大眼睛一眯,這一次的交易可不少啊!

紅夷人也在檢查閩大帶來的東西,事實上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甄家準備的。

在月港那邊有合法的港口,這些東西在那邊交易沒問題,只不過紅夷人的船進不了月港,那邊都被弗朗機人把持着,馬尼拉大帆船白天都能開進來。

紅夷人選擇這種交易方式,實際上爲了提防弗朗機人。

如果遇到李旦,交點銀子還能解決,可是西班牙人不行,他們會直接搶東西殺人,爲了大明的貿易權,荷蘭人和西班牙人打了不是一次了。

這些和甄家交易的荷蘭人也不是東印度公司的人,只是一些商人,東印度公司看不上這樣小規模的貿易,但是這些商人看得上,只不過他們沒想到大明這裡已經是張網以待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尾第八十五章 查第一百六十九章 鬧翻第四十八章 張鯨出京第六十六章 勳貴第三百九十八章 奪島之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成樑開打第六十章 大明皇家學堂三傑第四十二章 福至心靈第三百二十九章 滅 下第四百一十章 漢城之戰 下第六十章 大明皇家學堂三傑第六十八章 濠境第十九章 準備第二十章 咱們去搶錢吧!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歸來時第四十四章 激化第三百四十一章 新人換舊人第二十四章 來龍去脈 上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二十四章 來龍去脈 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迫擊炮初顯威第三百三十一章 容克貴族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十一章 京劇和告狀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行第十二章 太監之間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倭第二百七十六章 精準扶貧第三百一十二章 偶遇第三章 皇上好多女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聽說瓦剌女子甚美?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帝的紅眼病第七十八章 給戚繼光大炮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六十二章 劉顯進京第六十六章 梨園第四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九十九章 霸道張鯨第三百八十八章 開炮第三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七章 敲打李成樑第三百六十一章 皇家水師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曆十六年第六十四章 果決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曆十六年第二百八十六章 藩王表率第三章 內閣大學士第三百三十九章 烏力罕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三十二章 公審第一百四十二章 廢物第五十二章 章節名被我吃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推進第十章 俺答汗死了 (首訂2400加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尾第五十章 馮保之死第四百六十五章 婁山關第四百七十二章 向西第四章 風波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七章 鹽政 (均訂一千六加更)第二十八章 目標 (晚餐更新)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四百六十三章 拿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瑞審案第六十八章 調戚繼光入京第二百九十七章 商稅第一百六十九章 鬧翻第二百七十九章 皇帝哥哥腰板硬第三百五十四章 東哥第九十章 靠山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二十六章 演戲第三百一十三章 褒獎寫在第一卷結尾之前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權下鄉第三百零九章 海貿商號第八十六章 騎鶴下揚州第五十九章 大婚 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四百六十七章 迫擊炮初顯威第二百五十七章 首都鋼鐵廠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二十八章 馮保慫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蛀蟲第十五章 悲歌 (爲打賞書友加更)第三百零七章 落定第五十六章 內務府總管第三百四十八章 帶到京城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敵有功第一百一十章 開打第七十六章 馬芳第一百二十六章 朕最美 (第四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女真大集會第四百五十四章 要成爲大帥的男人第三十三章 堅定
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尾第八十五章 查第一百六十九章 鬧翻第四十八章 張鯨出京第六十六章 勳貴第三百九十八章 奪島之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成樑開打第六十章 大明皇家學堂三傑第四十二章 福至心靈第三百二十九章 滅 下第四百一十章 漢城之戰 下第六十章 大明皇家學堂三傑第六十八章 濠境第十九章 準備第二十章 咱們去搶錢吧!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歸來時第四十四章 激化第三百四十一章 新人換舊人第二十四章 來龍去脈 上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二十四章 來龍去脈 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迫擊炮初顯威第三百三十一章 容克貴族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十一章 京劇和告狀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行第十二章 太監之間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倭第二百七十六章 精準扶貧第三百一十二章 偶遇第三章 皇上好多女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聽說瓦剌女子甚美?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帝的紅眼病第七十八章 給戚繼光大炮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六十二章 劉顯進京第六十六章 梨園第四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九十九章 霸道張鯨第三百八十八章 開炮第三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七章 敲打李成樑第三百六十一章 皇家水師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曆十六年第六十四章 果決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曆十六年第二百八十六章 藩王表率第三章 內閣大學士第三百三十九章 烏力罕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三十二章 公審第一百四十二章 廢物第五十二章 章節名被我吃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推進第十章 俺答汗死了 (首訂2400加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尾第五十章 馮保之死第四百六十五章 婁山關第四百七十二章 向西第四章 風波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七章 鹽政 (均訂一千六加更)第二十八章 目標 (晚餐更新)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四百六十三章 拿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瑞審案第六十八章 調戚繼光入京第二百九十七章 商稅第一百六十九章 鬧翻第二百七十九章 皇帝哥哥腰板硬第三百五十四章 東哥第九十章 靠山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二十六章 演戲第三百一十三章 褒獎寫在第一卷結尾之前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權下鄉第三百零九章 海貿商號第八十六章 騎鶴下揚州第五十九章 大婚 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四百六十七章 迫擊炮初顯威第二百五十七章 首都鋼鐵廠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二十八章 馮保慫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蛀蟲第十五章 悲歌 (爲打賞書友加更)第三百零七章 落定第五十六章 內務府總管第三百四十八章 帶到京城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敵有功第一百一十章 開打第七十六章 馬芳第一百二十六章 朕最美 (第四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女真大集會第四百五十四章 要成爲大帥的男人第三十三章 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