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權下鄉

聽到下面的話,朱翊鈞微微一愣,隨後笑着說道:“倒是一個有心的!”說完站起了身子說道:“出去看看,到莊學上走一走!”

事實上朱翊鈞對莊學的態度還是很寬容的。

教育永遠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情,這一點無論到什麼時候都是無法改變的。自己推廣普及教育,朱翊鈞深知這裡面的難度。

莊學可以看做是小學的補充,是具有大明特色的私立學校。

至於會不會培養出宗族打手,朱翊鈞根本不在意,事實上這種事情根本沒法避免。前世的西洋諸國,各種家族非常多,在某一個產業之中,家族稱霸非常常見。

完善的制度纔是關鍵,否則什麼人都白搭。

在後世的華夏,家族雖然不存在了,可是依舊存在很多各式各樣的家庭式傳承。爹幹這個,兒子還幹這個,倭國還把這個叫工匠精神。

朱翊鈞走出劉老八家,到了門口就看到了劉大老爺。

這位劉大老爺五十多歲的年紀,一身青色的長衫,做儒生打扮。見到朱翊鈞一行人之後,笑着過來見禮,然後做了自我介紹。

“我們就是一些京城的閒散人,出來踏春的。”

朱翊鈞笑着給自己這些人做了介紹,當然了,這種話朱翊鈞隨便說說,劉大老爺也就隨便聽聽,兩個人誰都不會當真。

這位劉大老爺名叫劉堃,身上也有舉人的功名。

“聽說劉先生建了一座莊學,白某很感興趣啊!”朱翊鈞笑着說道:“不知道可否有幸去一觀?”

朱翊鈞此時的化名叫做白玉,也是有功名在身的年輕才俊。

劉堃連忙笑着說道:“公子駕臨,乃是劉家莊的幸事,公子這邊請。”

雖然不知道朱翊鈞的真實身份,可是這排場,這氣度,這明顯不是普通人啊!關鍵是劉堃認識那個跟在這位白公子身後的老頭,那是徐文長。

這幾年徐文長的可謂聲名鵲起,他的所有事情都被翻了出來。

劉堃雖然不認識徐文長,但是他見過徐文長,見到徐文長的一瞬間,劉堃的心裡面就想到了一種可能,這種想法讓他的心都快跳出來了。

只不過劉堃不敢說,也不敢問,只敢小心的伺候着。

一行人一邊往莊學走,朱翊鈞看到了不少人在平整土地,微微一愣,轉頭對劉堃說道:“莊子上要修什麼嗎?怎麼那麼多人?”

“不敢欺瞞公子,那是族中在修建養豬場。”劉堃連忙說道。

朱翊鈞一愣:“養豬場?”

“是,養豬場!”劉堃笑着解釋道:“是族中和陳記合作的養豬場,族中提供地方和建造豬圈,陳記則是負責提供豬仔。”

“族中人口比較多,土地有限,耕種也養活不了這麼多人。”

“年前的時候,族中的族老做主,各家出資建了這個養豬場。族中每家都有養豬場的份子,等到年底賣豬的時候分錢。”

朱翊鈞點了點頭,心中感慨,自己好像小看大明百姓的創造力了。

這算不算具有這個時代特色的農村養殖合作社?

族中集資,集中養殖,發展畜牧業,由族老主導,很好的模式啊!至於會不會貪污腐敗,會不會欺壓軟弱,這些事情是另外一碼事情了。

至少這種制度是好的,可以把大家擰成一股繩來賺錢。

“這個記下來,可以推廣!”朱翊鈞在心裡面告誡自己。

一邊想着,朱翊鈞一邊琢磨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那就是皇權不下鄉的問題。除了宗族勢力頑固,也有底層官員不足的原因。

大明才幾個官,以前縣衙的衙役都得縣令自己花錢僱。

一個縣衙十幾個人,下個屁的鄉,朝廷也養不起,冗官一直是讓人頭疼的問題,可是真的很多官嗎?想想後世的公務員人數,朱翊鈞瞬間就有了計較。

當然了,想要直接以行政力量推,難度太大了,奪權是要不得的。

事實上小學的建立就是朱翊鈞權力滲透的一步,小學的先生在地方的地位必然是很高的,他們就是朝廷的口舌,可以幫助朝廷宣講政策。

公務員出身的老師,他們自然知道該怎麼做,在輔以定期的宣講,讓地方百姓慢慢的習慣有朝廷的人在他們身邊。

看到劉家莊辦養豬場,朱翊鈞覺得自己可以搞一波獸醫了。

反正內務府已經成立了大明畜牧司,讓他們搞一批獸醫,針對這些大型養殖場推廣一下,順便也可以推廣一下劉家莊這種大型養殖場的做法。

另外一個比較容易接受的就是醫生了。

官派醫官,這個朱翊鈞早就想了,或者建立鄉村診所,只不過醫生培養太困難了。草藥種植也是一個大問題,這幾年皇家醫院那邊就開了兩個分院。

朱翊鈞一邊胡思亂想,一行人一邊往前走,很快就來到了莊學。

這個莊學並不大,前面是空場地,後面是一排六間房子,側面還有兩棟房子。院子裡面栽着樹,不少孩子正在裡面玩耍。

朱翊鈞沒有走過去,也沒打算進去看一看,事實上他今天的行程到這裡也就差不多了。

看劉家莊的莊學,其實意義並不太大,要看也要看朝廷的小學。轉了一圈之後,朱翊鈞辭別了劉堃,一行人開始往回走。

昨天晚上朱翊鈞計劃去的地方,一個都沒去。

徐文長依舊坐在馬車上,喝着酒,吃着肉脯,不知道他帶了多少酒,帶了多少肉脯,居然還沒吃沒。看得朱翊鈞更想把他給踹下車了,肚子好餓。

那麼大年紀了,整天酒不離口,也不怕酒精中毒。

當然了,朱翊鈞知道勸了也白勸,在這個時代,醉死絕對是一個頗具浪漫主義情懷的死法,不會像後世一樣覺得很慘。

“愛卿,你覺得朕做的好嗎?”朱翊鈞沉默了半晌,緩緩的開口說道。

徐文長沒有說話,也沒有像之前那樣狂拍馬屁,半晌才嚴肅的說道:“陛下心中難道沒有答案嗎?雖然臣不知道陛下所慮何事,不過臣知道,秉持本心去做,不會錯的。”

“即便錯了,現在的大明也能扛得住。”

第五十八章 打亂第一百零四章 謀反大案第四十二章 彈劾王崇古第五十三章 提督第六十四章 果決第三百八十章 李成樑,你怎麼當的遼東總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開幹第八十七章 漩渦第八十三章 申時行和潘晟第五十六章 張居正心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敲打李成樑第四百一十一章 軍陣第三十八章 本朝第一權閹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十四章 選妃 (保底第二更)第十四章 高馮決戰 下第三百一十章 昭儀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刀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行動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七十五章 劉顯的政治智慧第二十章 咱們去搶錢吧!第三百三十五章 草原風雲 中第三百四十章 瘋狂的實驗第四十六章 朕之過也第四百二十六章 朱翊鈞很生氣第一百四十一章 撈一票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第九十章 靠山第四百五十二章 額的,額的,都是額的!第四十章 落幕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一百四十章 恩威並施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四百零四章 李舜臣第四百零四章 李舜臣第四百六十三章 拿下第六十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二百一十六章 戚繼光在行動第四百零七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劍第三百一十六章 志氣第一百九十六章 掃興跟大家說幾句心裡話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下第三百七十章 舒爾哈齊有女兒嗎第三百四十一章 局勢第二十九章 憤怒和慶幸第一百六十九章 鬧翻第一百六十二章 提醒第三百八十章 李成樑,你怎麼當的遼東總兵?第四十三章 審問第一百零九章 一顆腦袋四十兩白銀!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六十八章 捧第二十四章 抄家抓人 (中秋節加更第二彈)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巔峰第三百三十三章 戚繼光的想法第六十二章 劉顯進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算盤第八十五章 查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權下鄉第八十一章 甚囂塵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五章 倒馮運動第六十章 大明皇家學堂三傑第三十七章 求仁得仁第一百零五章 錢第六十五章 不能剛正面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敵大炮計劃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七十七章 戚繼光,你想去草原嗎?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二十六章 演戲第四十章 落幕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二百零七章 秘密第一百五十三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二十一章 王用汲查案記第七十八章 張居正回京第三百零三章 生產許可證第四百一十八章 初見成效第七十三章 戚繼光第二百九十一章 稅律第三百章 說服第五十三章 想法和想法第四十章 落幕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第八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五十章 稅第八十章 推公務員制度第四百一十七章 離間計第五十一章 還有這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努爾哈赤的辦法
第五十八章 打亂第一百零四章 謀反大案第四十二章 彈劾王崇古第五十三章 提督第六十四章 果決第三百八十章 李成樑,你怎麼當的遼東總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開幹第八十七章 漩渦第八十三章 申時行和潘晟第五十六章 張居正心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敲打李成樑第四百一十一章 軍陣第三十八章 本朝第一權閹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十四章 選妃 (保底第二更)第十四章 高馮決戰 下第三百一十章 昭儀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刀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行動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七十五章 劉顯的政治智慧第二十章 咱們去搶錢吧!第三百三十五章 草原風雲 中第三百四十章 瘋狂的實驗第四十六章 朕之過也第四百二十六章 朱翊鈞很生氣第一百四十一章 撈一票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第九十章 靠山第四百五十二章 額的,額的,都是額的!第四十章 落幕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一百四十章 恩威並施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四百零四章 李舜臣第四百零四章 李舜臣第四百六十三章 拿下第六十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二百一十六章 戚繼光在行動第四百零七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劍第三百一十六章 志氣第一百九十六章 掃興跟大家說幾句心裡話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下第三百七十章 舒爾哈齊有女兒嗎第三百四十一章 局勢第二十九章 憤怒和慶幸第一百六十九章 鬧翻第一百六十二章 提醒第三百八十章 李成樑,你怎麼當的遼東總兵?第四十三章 審問第一百零九章 一顆腦袋四十兩白銀!第二百零一章 查第六十八章 捧第二十四章 抄家抓人 (中秋節加更第二彈)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巔峰第三百三十三章 戚繼光的想法第六十二章 劉顯進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算盤第八十五章 查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權下鄉第八十一章 甚囂塵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五章 倒馮運動第六十章 大明皇家學堂三傑第三十七章 求仁得仁第一百零五章 錢第六十五章 不能剛正面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敵大炮計劃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七十七章 戚繼光,你想去草原嗎?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二十六章 演戲第四十章 落幕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二百零七章 秘密第一百五十三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二十一章 王用汲查案記第七十八章 張居正回京第三百零三章 生產許可證第四百一十八章 初見成效第七十三章 戚繼光第二百九十一章 稅律第三百章 說服第五十三章 想法和想法第四十章 落幕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第八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五十章 稅第八十章 推公務員制度第四百一十七章 離間計第五十一章 還有這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努爾哈赤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