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劉綎的想法

劉綎的態度讓王繼光鬆了一口氣,但是還是沒到徹底鬆氣的時候,對於朝廷和皇帝不治自己的罪,王繼光心裡很清楚,這是因爲四川的局勢還不穩,另外一方面朝廷和皇上也是存了使功不如使過的想法。

如果自己認不清形勢,估計就會死翹翹了,這一點王繼光很清楚。

“王大人,我初到重慶,對這裡的很多事情都不熟悉,還是要多仰仗王大人啊!”劉綎捋着鬍子說道。

以前劉綎也留鬍子,但是卻沒有捋鬍子的習慣,現在他覺得這樣做的能夠讓自己顯得老成持重。王繼光可沒有心思去關注劉綎捋鬍子的事情,他聽了劉綎的話心裡面就是一沉,不由的想到,難道這個劉綎是一個笑面虎?

如果放在以前,這話王繼光聽着就順耳,也不會向現在這麼想。

因爲這是劉綎對王繼光的尊重,態度很重要,可是現在卻不一樣,剛吃了敗仗,地位不穩,王繼光哪有心思和劉綎爭權奪利。這一關趕快過了纔是正經,其他的都是虛的,現在劉綎的這個態度,王繼光不得不懷疑劉綎是要自己背鍋啊!

“劉大人客氣了!”王繼光心裡面一面琢磨着怎麼說不至於得罪人,又能夠合適的將責任推出去。

“四川逢亂,將軍的朝廷看重,陛下信重,坐鎮四川,我心裡面是很高興的。”王繼光咬了咬牙,索性就直接說道:“現在王某乃是戴罪之身,肯定會極力配合劉大人的,劉大人儘管放心!”

話說的好聽,讓人聽着舒服,另外一種解讀就是你別讓我背鍋。

劉綎聽了王繼光的話頓時就是一愣,心裡面也明白了王繼光的話是什麼意思了。

“王大人誤會了!”劉綎索性也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了:“劉某初到四川,很多事情需要仰仗王大人,楊應龍膽大包天,癡心妄想,居然心存謀反逆天的想法,實乃大逆不道,這一次劉某到四川來,爲的就是一舉蕩平楊氏叛逆!”

“這就需要王大人配合了!”劉綎笑着說道:“王大大人請放心,一旦蕩平了楊氏叛逆,楊大人的功勞,本官會代爲上奏陛下的。”

這就是一場合作之前的利益交換,劉綎的話也很簡單,我就是來立功的,沒想過和你奪權,你好好配合我,打贏了之後,我向皇上給你請功,讓你能夠免除罪責。這一點對王繼光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

“那就多謝劉大人了!”王繼光聽到劉綎的話,終於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裡面了:“不知道劉大人想要如何做?”

“派人着急四川所有的土司到重慶議事!”劉綎面容頓時的就嚴肅了起來,直接說道:“這一次絕對不允許有兩面三刀之人,要麼臣服於大明,要麼就是和楊應龍一樣的叛逆,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這件事情就交給王大人去辦了,王大人對四川熟悉,這件事情交給王大人,自然是最合適的。”

王繼光先是一愣,隨後心裡面也不得不感嘆,這位劉大人還真是霸道啊!

以前四川的主要政策多是以安撫爲主,現在看來朝廷的政策是要變了,這一點從劉綎的態度上就能看得出來。王繼光知道的很清楚,這位劉大人來之前可是特意去了一趟南京,那是去面見陛下了。

現在劉綎是口銜天命而來,他的態度某種程度上就是皇上的態度了。

不過王繼光也理解,這幾年朝廷實力大增,當今皇上在北邊打了一個開鍋,草原全部被蕩平,橫掃了草原的皇帝對武功肯定非常看重,現在楊應龍或者說南邊土司的作亂,肯定讓當今陛下很不舒服了。

“劉大人放心,這件事情交給我肯定沒問題!”王繼光點頭說道。

這件事情本身也算不上什麼大事情,只是通知他們來而已,至於他們來不來,那就和王繼光沒關係了。劉綎也不是讓自己把他們都叫來,只是讓自己去送消息,這個還是沒問題的,王繼光有信心完成。

見王繼光答應了,劉綎也笑着點了點頭,不同於王繼光,劉綎對當今皇上的政策是在清楚不過了。

雖然皇上沒說,可是你看皇上在北邊的政策,根本就不是打服了就算了,而是直接拿過來治理,直接納入大明的版圖,用皇上的話說,這裡全都是大明的了。皇上喜歡在地圖上畫圈,這個愛好大明的高階武將都知道。

事實上朝廷很多年前就想在雲貴之地改土歸流,這一點劉綎是知道的。

改土歸流,很久以前便逐步開始,雲貴之地的土官不服王化,經常鬧事,使得朝廷必須屯兵於四川雲貴一下,花費巨大。稍微有點事情他們就鬧騰,然後朝廷就需要派兵進剿,持續了太久了。

事實上這就是這個就是土官與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產生的矛盾,唐、宋以來就長期存在。

隨着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髮展,土官制度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需要,廣大人民不斷的反抗鬥爭又動搖了土官制度的統治。與此同時,土官又日益與封建王朝鬧對立,反對封建王朝對它的管轄。

這種有損於封建王朝國家統一的行爲,明王朝自然是不能容忍的,於是“改土歸流”是勢在必行的了。

劉綎雖然不知道這麼多,但是他以前也在這邊待過,對於土司的德行在瞭解不過了,這些人自己有點實力,總想着做大,朝廷自然是不允許的。朝廷想要撤掉他們的權力,土司又不幹了,這就是無法調和的矛盾。

這一次朝廷派大軍進剿,自然不會是重複之前的事情,劉綎覺得自己應該把事情做在前面。

這一次出征,在劉綎看來就不是什麼打不打勝仗的問題,而是皇上滿意不滿意的問題。打敗一個楊應龍能有多少軍功?真要是拿着這個功勞升官了,那估計自己回去都得被人戳脊梁骨,所以拿到南進的大帥之位纔是正經。

想要拿到南進大帥之外,四川這邊你就得幹得漂亮,劉綎也是琢磨了很久才琢磨出這個辦法的。

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軍第六十二章 劉顯進京第六十一章 圓房第九十九章 霸道張鯨第三百零六章 軍機處第二百二十章 海瑞和巡城御史第八十三章 申時行和潘晟第五十三章 想法和想法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三百零三章 生產許可證第四百零四章 李舜臣第三百八十二章 黨爭第一百六十七章 算盤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時珍的驚天發明第三百三十五章 草原風雲 中第五章 倒馮運動第四百四十三章 急切第九十九章 霸道張鯨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時珍的驚天發明第五章 倒馮運動第七十七章 戚繼光,你想去草原嗎?第四百六十五章 婁山關第十一章 徐渭徐文長 (首訂2700加更)第三百六十章 皇家造船廠第二百七十九章 皇帝哥哥腰板硬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四百二十七章 帝國意志第二百一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一百五十八章 嚴懲孔尚賢第七十七章 卷終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戰第七十五章 警惕第九十八章 快刀斬亂麻第四十二章 福至心靈第五十章 稅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三百零四章 預料之外第三十章 玻璃燒出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恢復爵位第二十章 學宮和鉛筆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第四百零一章 礪石嶺之戰 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呵斥第一百零五章 錢第三百六十章 皇家造船廠第二百零五章 熱血沸騰第四百三十章 德川家康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七章 過第四百七十二章 向西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第二百二十二章 齊斐的信念 上第七十五章 劉顯的政治智慧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行動第二百零三章 鋼鐵趙廉第五十六章 張居正心事第十章 師徒第五十六章 張居正心事第二十二章 神出鬼沒的內廠 (爲舵主“黎勝看好書”加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孤寂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良玉第一百零九章 一顆腦袋四十兩白銀!第一章 我爲萬曆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尾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成樑請戰第五十六章 張居正心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降等襲爵第十六章 長得醜怪誰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重點第六十五章 國士第六十九章 大動作第十八章 香山夷人第六十八章 捧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壓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偶遇第六章 張居正和海瑞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四百零一章 礪石嶺之戰 下第二十章 核心利益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四十九章 該朕上場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良玉第六章 左通政(首訂一千三加更)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倭第三十八章 本朝第一權閹第二章 鹽第二百二十章 海瑞和巡城御史第三百四十九章 豐臣秀吉告朝鮮國王書第三百零八章 皇上知道的很多第三百四十二章 條件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行動第四百六十五章 婁山關第一百零一章 三娘子的堅決第四十三章 逝去的仁君之夢第二百一十九章 徐文長娶妻第三百二十九章 滅 下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緊迫
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軍第六十二章 劉顯進京第六十一章 圓房第九十九章 霸道張鯨第三百零六章 軍機處第二百二十章 海瑞和巡城御史第八十三章 申時行和潘晟第五十三章 想法和想法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三百零三章 生產許可證第四百零四章 李舜臣第三百八十二章 黨爭第一百六十七章 算盤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時珍的驚天發明第三百三十五章 草原風雲 中第五章 倒馮運動第四百四十三章 急切第九十九章 霸道張鯨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時珍的驚天發明第五章 倒馮運動第七十七章 戚繼光,你想去草原嗎?第四百六十五章 婁山關第十一章 徐渭徐文長 (首訂2700加更)第三百六十章 皇家造船廠第二百七十九章 皇帝哥哥腰板硬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四百二十七章 帝國意志第二百一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一百五十八章 嚴懲孔尚賢第七十七章 卷終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戰第七十五章 警惕第九十八章 快刀斬亂麻第四十二章 福至心靈第五十章 稅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三百零四章 預料之外第三十章 玻璃燒出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恢復爵位第二十章 學宮和鉛筆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第四百零一章 礪石嶺之戰 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呵斥第一百零五章 錢第三百六十章 皇家造船廠第二百零五章 熱血沸騰第四百三十章 德川家康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七章 過第四百七十二章 向西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第二百二十二章 齊斐的信念 上第七十五章 劉顯的政治智慧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行動第二百零三章 鋼鐵趙廉第五十六章 張居正心事第十章 師徒第五十六章 張居正心事第二十二章 神出鬼沒的內廠 (爲舵主“黎勝看好書”加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孤寂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良玉第一百零九章 一顆腦袋四十兩白銀!第一章 我爲萬曆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尾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成樑請戰第五十六章 張居正心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降等襲爵第十六章 長得醜怪誰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重點第六十五章 國士第六十九章 大動作第十八章 香山夷人第六十八章 捧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壓力第三百一十二章 偶遇第六章 張居正和海瑞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四百零一章 礪石嶺之戰 下第二十章 核心利益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四十九章 該朕上場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良玉第六章 左通政(首訂一千三加更)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倭第三十八章 本朝第一權閹第二章 鹽第二百二十章 海瑞和巡城御史第三百四十九章 豐臣秀吉告朝鮮國王書第三百零八章 皇上知道的很多第三百四十二章 條件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行動第四百六十五章 婁山關第一百零一章 三娘子的堅決第四十三章 逝去的仁君之夢第二百一十九章 徐文長娶妻第三百二十九章 滅 下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