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緊迫

潘晟的辭職並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在經歷過最初的震驚之後,朝臣也沒有表現出更多的關注,內閣象徵性的慰留了一下,然後朱翊鈞就批了潘晟的辭呈了。

當然了,潘晟現在想走也不可能,要等到朝廷任命新的禮部尚書,內閣那邊也需要將工作交給其他幾位閣老。事實上對於禮部尚書的位置,朱翊鈞不慎在意。

朱翊鈞更在意的是朝廷的實權部門,而不是禮部,不過以後禮部還是有大用的。

關於禮部尚書的人選,內閣那邊很快就給出了幾個選擇,不過都不是原地擢升,而是轉了一個圈。升工部尚書方逢時爲禮部尚書,至於誰做工部尚書,沒說。

不過朱翊鈞也看得出來,這裡面的確也看出來這麼做的好處,以及申時行這麼做的用意。

六部的幾位大臣這些年一直沒換,說起來最短的也有五六個年頭了,像王光國那都十幾年了。朝廷要安撫地方的大臣,那就要給地方大臣升遷的機會。

在六部之中,最容易和對方發生提拔的就是工部尚書了,誰讓它六部之中排最末。

以地方總督入主工部尚書,這都是有先例的,現在申時行和內閣就是這個意思。至於方逢時做禮部尚書,這對他也是擢升了,畢竟禮部尚書的排名還要在工部尚書之上。

當然了,這裡面也有一個說法,那就是方逢時年紀大了。

六十五歲,還能有幾年好活?加上他的身子一直不好,這些年他一直在西北邊疆任職,可以說吃了不少苦頭。身子不好,年紀大了,調任禮部尚書也是應有之意。

朱翊鈞對於這個提議倒是不想反對,不過自己要是隻給方逢時調去禮部,估計他就該多想了。

這個時代的人就是這樣,一旦多想他就辭官,這對自己安撫老臣是不好的。如果被老臣誤會自己看不上他們了,那就麻煩了。甚至可能別的臣子也會說自己刻薄寡恩,那就更麻煩了。

“去禮部也不是不可以,不如就入閣吧!”朱翊鈞想了想,覺得這麼幹可以。

方逢時任禮部尚書,然後入內閣,也省的自己在找新的內閣大學士了。按照方逢時的年紀,內閣大學士也做不了幾年了,等到他辭官,曾省吾就該從宣大回來了。

這個安排很不錯,只不過方逢時不是翰林出身,想要方逢時入閣,那就得打破非翰林不得入閣的慣例。

當然了,朱翊鈞自然不在乎什麼慣例,比起內閣的詞臣,朱翊鈞更喜歡在地方幹過的務實官。加上方逢時和王國光相合,與申時行倒是不怎麼對付,這也有利於自己掌控內閣。

單一的內閣大學士或許顯得勢單力孤,但是有了吏部尚書的支持就不一樣了。

內閣這邊很快就接到了條子,方逢時進禮部尚書,入內閣。

這件事情辦得出奇的順利,也沒人拿非翰林不得入閣的例子去和皇上說,大家心裡面都明白,自己家的這位天子很多規矩都不看在眼裡面,怎麼會看重官場所謂的“非翰林不得入閣”,真的說了,除了被打壓呵斥一番,一點用都沒有。

加上方逢時本人的實力,以及王國光的看顧,又有皇帝支持,一個非翰林不得入閣根本攔不住方逢時。再說了,這事以前也不是沒有過,正德年間的楊一清就不是翰林出身。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人將現在這位天子和正德天子聯繫在一起了,他們乾的很多事情都很像。

不過也有不同,自己家的這位天子不喜玩鬧,也不奢靡,養的太監管理的也很好,不似劉瑾一般。只是這話沒人敢說,畢竟武宗皇帝可是死的挺早啊!

方逢時的府邸。

從張鯨的手裡面接過聖旨,方逢時笑着說道:“張公公,裡面用茶!”

張鯨則是笑着擺了擺手:“用茶就不必了,咱家還急着回宮,皇爺那裡不能沒人伺候。不過在走之前,咱家有幾句話要和大人說,這是皇帝的交代。”

聽了這話,方逢時連忙躬身道:“公公請講!”

“皇爺說了,大人乃是非翰林入閣之人,那就好好做,別人看短了,到時候說朕識人不明。”

方逢時連忙躬身道:“臣明白,請公公轉奏陛下,臣一定盡心竭力!”

張鯨走了,方逢時則是轉身進了屋子,看了一眼自己寫好的拜辭摺子,苦笑着搖了搖頭,隨手扔到了一邊的火盆裡面,這東西沒用了,而且短時間內都沒用了。

自己是嘉靖二十年進士。初任宜興知縣、戶部主事、寧國知府、工部郎中、兵備副使等。隆慶初年,做了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隆慶四年正月移大同,做了大同巡撫。

在後來做到了宣大總督,總督宣府大同以及山西軍務,到後來做了工部尚書,原本想着在幹兩年就回家,沒想到居然入了內閣,還被皇帝寄予厚望,說起來也是造化弄人。

“爺爺!”正在方逢時琢磨的時候,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從外面跑了進來,雖然強自壓制,可是還是能看得出來,他的臉上異常的激動。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方逢時的孫子方侃,仕途不通,恩蔭進了國子監,一樣沒出路。

“幹什麼毛毛躁躁的!”瞪了一眼孫子,方逢時忍不住呵斥道:“這麼大年紀了,成何體統!”

對於自己孫子讀書走科舉之路的事情,方逢時已經不想了,基本上就是沒戲了。自己兒子不行,孫子也指望不上,方逢時在這件事情上沒什麼脾氣。

不過看到孫子這個樣子,方逢時還是忍不住發脾氣。

方侃倒是不以爲意,只是躬身告了罪之後,便迫不及待的說道:“孫兒聽管家說爺爺升官了?入內閣了?”

看了一眼自己的孫子,方逢時笑罵道:“如此喜歡升官,爲什麼不自己去考一個!”

方侃一頓,這話就沒法接,自己什麼德行自己清楚,要論起吃喝玩樂,那是誰也不服氣,琴棋書畫也可以,可是想到八股文,方侃就是一陣陣的頭大。

自己也不是沒考過,在拿到秀才功名之後,幾次鄉試都是名落孫山。

見孫子不說話,方逢時嘆了一口氣,他也知道自己孫子的德行,沉吟了片刻說道:“如果你想做官,願意的話就去做公務員,如果不願意,那就老實的在家讀書吧!”

聽了爺爺的話,方侃倒是鬆了一口氣,至於去做什麼公務員,完全不在方侃的思考範圍之內。

自己的爺爺做了禮部尚書,還做了內閣大學士,自己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說不得下一次科舉,自己就中了。這裡可是順天府,考官還不得給爺爺點面子。

“行了,你先下去吧!”方逢時無奈的嘆氣道:“這些日子少出門。”

方逢時接任禮部尚書並且入閣,不少人都覺得不滿,彈劾方逢時,只不過幾位大佬默認的,彈劾也沒翻起什麼浪花,於是不少人將目光集中到了空缺出來的工部尚書上。

只不過聰明人都知道,這一次的工部尚書必然不會從京官之中選拔,也不會從侍郎直接提升,而是會從地方督撫之中擢升,於是也沒什麼大佬參合。

這就導致了無數人還是上躥下跳,他們覺得自己有機會。

朱翊鈞看了一眼面前烏煙瘴氣的奏摺,隨手扔到了一邊,揉了揉自己發脹的腦袋,朱翊鈞苦笑着說道:“看來整肅言官迫在眉睫,在這麼下去,自己非得累死不可。”

“內閣那邊關於工部尚書人選的摺子呢?”朱翊鈞轉頭看向張鯨,開口問道。

“回皇爺,這個就是!”張鯨說着將一本奏摺承給了朱翊鈞。

接過奏摺之後,朱翊鈞迫不及待的就翻開了,他現在就想着快點結束這件事情。看到奏摺上個人,朱翊鈞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事實上他也應該想到的。

在地方的總督之中,有資格擢升爲工部尚書的可沒幾個。

內閣的奏摺裡面,排行第一位的薊遼總督樑夢龍,比起其他人,他的資格和功勞都足夠了。讓朱翊鈞在意樑夢龍的還有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他支持海運。

當時試行海運就是樑夢龍和王宗沐,這兩個人自己都是要重用的。

可是看到樑夢龍的年紀,朱翊鈞就有些無奈了,五十九歲了,這年紀也不小了。希望他能多活幾年,不過也該把他弄到京城來了,在放在薊遼就不合適了。

朱翊鈞很快就在奏摺上圈了樑夢龍的名字,至於其他人的名字朱翊鈞看都沒看。

奏摺很快就回到了內閣,潘晟辭官的風波到了這個時候也算是徹底的結束了。方逢時繼任禮部尚書,入內閣,薊遼總督樑夢龍則升任工部尚書,整件事情塵埃落定。

在這場人事紛爭之後,朝廷上下都意識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朝廷的大佬們老了。

這對官員來說是機會,對朱翊鈞來說則是壓力,自己這幾年沒少依靠這些老傢伙,趁着他們還在,要加快速遞啊!同時也要儘快培養新人,不然青黃不接就慘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戰跟大家說幾句心裡話第四百二十七章 帝國意志第二章 鹽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剌美女琪琪格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正本清源疏第三百八十三章 復先祖榮光第三百零六章 軍機處第三百六十章 皇家造船廠第四百三十五章 服部半藏第一百四十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八十二章 基本操作第二章 鹽第十八章 態度第三百七十七章 敲打李成樑第八十七章 你也不中用啊!第二百八十二章 基本操作第三百七十章 舒爾哈齊有女兒嗎第一百二十二章 朱翊鈞心中的野戰軍第五章 人嫌鬼厭海剛峰(一千首訂加更)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成樑開打第三百二十九章 滅 下第五十七章 君臣默契第五十六章 內務府總管第一百三十一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明英烈傳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三十七章 借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牛逼大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提防第六十五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一百七十七章 孔家,打錢!第二百六十五章 野心勃勃申時行第六十一章 圓房第一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九章 軍權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三百零九章 海貿商號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二百八十三章 機遇第四十四章 俞大猷潑冷水第十五章 無所不在的制衡第十二章 高馮決戰 上第八章 要不讓海瑞來? (首訂1900加更)第五十七章 憋大招第二百零七章 秘密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歲的小女孩要入宮第三十一章 武清伯要田第三百二十四章 裝備第二十四章 抄家抓人 (中秋節加更第二彈)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六十九章 大動作第七十一章 畢業禮第九章 看朕的大炮 (首訂2100加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工具鋼 (爲盟主雲從風伴加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很生氣第一百二十六章 朕最美 (第四更)第三十五章 張居正的麻煩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巔峰第四百一十七章 離間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奪島之戰第五十八章 打亂第六十五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八十六章 騎鶴下揚州第二百零二章 進展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三百一十七章 思考第四十二章 彈劾王崇古第十九章 叫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重點第一百六十七章 算盤第八十六章 騎鶴下揚州第三十九章 鬥志昂揚張居正第一章 萬曆五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心裡不踏實第六十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六十七章 俞大猷之死第八十三章 申時行和潘晟第一百零七章 打仗就是要花錢第一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三百零七章 落定第三百章 說服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同新區第四百一十一章 軍陣第五章 張居正出手第四章 風波第二百九十五章 行動 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婁山關第五十八章 插手第五十三章 想法和想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朋黨第三百六十章 皇家造船廠第四十五章 王崇古的態度第一百六十章 太監也要臉第一百六十八章 蘭若寺第四百七十三章 除夕第四十二章 福至心靈第四百零六章 殖民示範點
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戰跟大家說幾句心裡話第四百二十七章 帝國意志第二章 鹽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剌美女琪琪格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正本清源疏第三百八十三章 復先祖榮光第三百零六章 軍機處第三百六十章 皇家造船廠第四百三十五章 服部半藏第一百四十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八十二章 基本操作第二章 鹽第十八章 態度第三百七十七章 敲打李成樑第八十七章 你也不中用啊!第二百八十二章 基本操作第三百七十章 舒爾哈齊有女兒嗎第一百二十二章 朱翊鈞心中的野戰軍第五章 人嫌鬼厭海剛峰(一千首訂加更)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成樑開打第三百二十九章 滅 下第五十七章 君臣默契第五十六章 內務府總管第一百三十一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明英烈傳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三十七章 借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牛逼大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提防第六十五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一百七十七章 孔家,打錢!第二百六十五章 野心勃勃申時行第六十一章 圓房第一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九章 軍權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三百零九章 海貿商號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二百八十三章 機遇第四十四章 俞大猷潑冷水第十五章 無所不在的制衡第十二章 高馮決戰 上第八章 要不讓海瑞來? (首訂1900加更)第五十七章 憋大招第二百零七章 秘密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歲的小女孩要入宮第三十一章 武清伯要田第三百二十四章 裝備第二十四章 抄家抓人 (中秋節加更第二彈)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六十九章 大動作第七十一章 畢業禮第九章 看朕的大炮 (首訂2100加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工具鋼 (爲盟主雲從風伴加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很生氣第一百二十六章 朕最美 (第四更)第三十五章 張居正的麻煩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巔峰第四百一十七章 離間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奪島之戰第五十八章 打亂第六十五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八十六章 騎鶴下揚州第二百零二章 進展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三百一十七章 思考第四十二章 彈劾王崇古第十九章 叫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重點第一百六十七章 算盤第八十六章 騎鶴下揚州第三十九章 鬥志昂揚張居正第一章 萬曆五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心裡不踏實第六十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六十七章 俞大猷之死第八十三章 申時行和潘晟第一百零七章 打仗就是要花錢第一百九十九章 緊迫第三百零七章 落定第三百章 說服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同新區第四百一十一章 軍陣第五章 張居正出手第四章 風波第二百九十五章 行動 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婁山關第五十八章 插手第五十三章 想法和想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朋黨第三百六十章 皇家造船廠第四十五章 王崇古的態度第一百六十章 太監也要臉第一百六十八章 蘭若寺第四百七十三章 除夕第四十二章 福至心靈第四百零六章 殖民示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