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絕世刀法

朱元璋大步跨進了密室之中,只見寒光一閃,刀鋒相撞發出錚然的聲響。袁崇煥正手持着一把鋼刀,與另一位黑衣劍客進行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

wωw •ttκд n •¢Ο

電光火石只見,袁崇煥手上的鋼刀迎上了那個劍客的劍鋒。刀劍相割,火光四濺轟然巨響,雙方都被震退。袁崇煥立即脫下夾披風搭在小臂上,轉爲反手持刀,把刀刃藏在披風裡。這是蒙古騎兵慣用的軍用刀術,他們把馬刀藏在軍用披風裡,再和敵人閃身而過的瞬間揮舞披風攻擊,令人無法猜中他們的刀在哪裡。

那黑衣劍客居然絲毫不懼,瞬間換用了籠罩範圍很大的左右斬法,長劍在袁崇煥的頸間遊動,像一條致命的毒蛇。袁崇煥無奈,只好撤刀防禦,擋下了這長劍的凌厲一擊。

雙方的速度相當,力量也接近,誰也看不清對方攻擊的路線,只能用直覺來判斷。區區十幾秒鐘裡他們交換了幾十次斬擊。

這樣高速度高密度的揮刀,任何一個小錯誤都是致命的。但雙方都完美無缺的運用了刀劍之術,就像配合了十年的芭蕾舞演員,踩着刀鋒跳一場雙人舞。

蒙古騎兵刀的最後一刀,最後一刀通常也是最強的一刀。袁崇煥一躍而起,竟然從對手的頭頂上一躍而過,落下時恰好轉爲看着對手的後背,這就是他一直等待的時機,蒙古騎兵刀術中的“過鞍斬切”,在馬鞍上站起來,跳到對方騎兵的背後一刀切下,一擊殺敵!

黑衣劍客顯然已經來不及轉身了,他看不見袁崇煥,也就無法揮刀防禦來自正後方的攻擊,而且把刀置於背後他必然處於反手的不利狀態下,關節角度會令他無法發力。

常喬驚呼一聲,這個角度,就算袁崇煥減輕勁道,那個黑衣劍客也會皮開肉綻,傷筋動骨的。

朱元璋猛地抽出了常喬腰間的長劍,朝着交戰的中心奔去。常喬伸手想要阻攔,卻沒有成功。他的速度太快了,轉瞬之間已經到達了黑衣劍客的身邊。

他將長劍反轉,從肩頭閃過,斜置在後背之上。長劍的刃鋒就像一副鎧甲,穩穩地護住了他的後心。袁崇煥的鋼刀猛擊長劍,刀劍相撞,迸出了激烈的火花。火星四濺,將袁崇煥的肌膚燒的疼痛。他連忙撤刀,穩穩地落在了旁邊,滿臉詫異地看着地上那個魁梧的身影。

“陛下”旁邊的黑衣劍客已經認出了朱元璋來,連忙跪拜在地上,“微臣滿桂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朱元璋起身,揉了揉痠痛的手腕,雖然擋下了袁崇煥這一擊,但是袁崇煥本身就不是吃素的主,這雷霆一擊差一點將他的手腕給打斷了。

“我說袁將軍,下次出手能不能輕一點”朱元璋苦笑道,“都是自家兄弟,沒必要像看見女真人一樣激動。”

袁崇煥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一時打的入了迷,沒認出陛下來,微臣死罪。”

“行了,朕沒什麼事,也不追究你的罪過”朱元璋笑了笑,伸手拉過了一把椅子坐下,“說吧,你們這幾個人鬼鬼祟祟地將朕叫到這兒,有什麼話要對朕說呀?”

“自然是有話要對陛下說,不過、、、”袁崇煥頓了頓,接着說道,“不知能否先問陛下一個問題。”

“袁將軍請問,朕知無不言。”朱元璋朗聲答道,看着袁崇煥的眼睛。

“剛纔陛下用的這一招,名叫蘇秦負劍”袁崇煥緩緩地說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洪武朝太宗皇帝麾下有一支強悍的步軍,名喚熾翎營,習得洪武刀法,所向無前。曾經在蒙古瀚海城之中從數萬騎兵的包圍中破圍而出,救出太祖,被譽爲帝國之刃,威震天下。陛下剛纔所用的蘇秦負劍,就是洪武刀法中的一式。陛下可曾知道,太祖是不是留下了有關這洪武刀法的記載?”

記載?朱元璋想了想,自己應該是沒寫過什麼武林秘籍之類的書。當時的朝堂上都是一等一的政治高手,胡惟庸李善長劉伯溫這些人,沒一個省油的燈,自己每天應付他們就焦頭爛額了,哪裡還有閒工夫去寫什麼兵書。何況像藍玉傅友德馮勝這些殺胚也根本不會用自己的方法的,他太瞭解這些殺胚了,舉旗率領騎兵衝出去纔是他們的風格。

“沒有”朱元璋誠實地搖了搖頭,“太祖沒有留下什麼有關的記載。”

袁崇煥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失落,“這洪武刀法是最強的步兵刀法,可以剋制騎兵的衝擊,可惜,太祖仙逝,世界上再也沒有這種刀法了。”

“我的話還沒說完”朱元璋淡淡地笑了,“雖然太祖沒有留下記載,但是我可以演示一遍給你看!”

他猛然起身,鐵刀出鞘的光如一道血色的虹。洪武刀法的第一個殺招是“居合”,又名拔刀術,來自東洋刀術中的神速斬。長刀在離鞘的瞬間達到了肉眼看不見的高速,對手往往在中刀之後還沒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是極致之刀,沒有防禦沒有格擋,只有傾盡全力的進攻!

刀出鞘的瞬間,朱元璋跳上桌面,刀痕飛速地延展,最後桌子被一刀兩斷!這一斬能有十米的刀光!

朱元璋再度揮砍,鐵刀在他的手中嘶鳴,血紅色的刀光如影隨形,刀光中沿路的一切都被粉碎,那柄刀一旦離鞘就像是狂龍脫閘。洪武刀法的第二招,凌斷!犀利的刀光吞吐着天地,將面前的馬蹄一刀切斷。狂奔的騎兵失去了引以爲傲的速度,就像是案板上的魚肉!

鋼刀整個沒入地面,朱元璋半跪在地,反掌握刀向右拂開,動作就像抖落雨傘上的積水。這是最後的殺招,被稱爲“血振”,斬殺奔馳而來的騎兵之後,輕輕地振落刃上的積血。

他緩緩地起身,站立在原地,袁崇煥卻感到了一股從未有過的威壓。朱元璋雖然是孤身一人,卻彷彿帶着千軍萬馬而來,將要君臨這個世界!

第八十六章 偷天換日第九十章 乾清密謀第四十四章 奇襲老營第九十二章 承德大營第七十九章 波雲詭譎第八十一章 八門金鎖第二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四章 天壇之行第九章 皇莊秘密第十章 護糧精兵第八十九章 幕後老大第五十七章 函谷之戰第三十章 刺客疑團第四十一章 閹黨之計第四十八章 兵不厭詐第五十九章 計取函谷第四十八章 兵不厭詐第七十七章 最後衝鋒第六十五章 皇城內變第九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五十七章 函谷之戰第三十四章 先帝疑雲第五十二章 萬軍殺將第八十八章 貪墨之罪第四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七十五章 白衣勝雪第八十五章 宮外援手第九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五十七章 函谷之戰第十三章 塵封往事第八十四章 科技力量第九十章 乾清密謀第三十六章 大浪九劍第二十章 大內黑影第五十二章 萬軍殺將第七十一章 師門大戰第二章 天啓年間第十一章 聚龍山峰第九十三章 世襲勳爵第五十七章 函谷之戰第七十章 一騎當千第四十三章 馬踏聯營第二十五章 天子用兵第三章 遇見故人第七十章 一騎當千第九十三章 世襲勳爵第八十九章 幕後老大第五十三章 內軍出動第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三十七章 瀚海雄兵第十四章 西北之望第三十四章 先帝疑雲第十章 護糧精兵第四十章 猛龍過江第四十七章 空城之計第二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九十六章 東廠手段第七十五章 白衣勝雪第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第六十一章 萬里戎機第八十章 安神三丸第四十一章 閹黨之計第六十八章 成王敗寇第八十七章 宮廷論戰第七章 計出偏鋒第四十一章 閹黨之計第三章 遇見故人第七十四章 朱雀陷阱第七章 計出偏鋒第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六章 關外大營第三十章 刺客疑團第八十章 安神三丸第八十八章 貪墨之罪第六章 再得虎將第五十六章 皇庭大戰第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四十四章 奇襲老營第七十二章 滔天大亂第十五章 不速之軍第十六章 西北文苑第二十四章 殿內論戰第九十四章 御下之術第八十五章 宮外援手第七十章 一騎當千第二十一章 往事浮現第六十五章 皇城內變第六十六章 關外大營第四十章 猛龍過江第四十一章 閹黨之計第十章 護糧精兵第八十二章 風雲變幻第二十四章 殿內論戰第三十八章 奇謀過界第五章 謀定後動第四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四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六十七章 王恭廠行第八十章 安神三丸
第八十六章 偷天換日第九十章 乾清密謀第四十四章 奇襲老營第九十二章 承德大營第七十九章 波雲詭譎第八十一章 八門金鎖第二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四章 天壇之行第九章 皇莊秘密第十章 護糧精兵第八十九章 幕後老大第五十七章 函谷之戰第三十章 刺客疑團第四十一章 閹黨之計第四十八章 兵不厭詐第五十九章 計取函谷第四十八章 兵不厭詐第七十七章 最後衝鋒第六十五章 皇城內變第九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五十七章 函谷之戰第三十四章 先帝疑雲第五十二章 萬軍殺將第八十八章 貪墨之罪第四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七十五章 白衣勝雪第八十五章 宮外援手第九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五十七章 函谷之戰第十三章 塵封往事第八十四章 科技力量第九十章 乾清密謀第三十六章 大浪九劍第二十章 大內黑影第五十二章 萬軍殺將第七十一章 師門大戰第二章 天啓年間第十一章 聚龍山峰第九十三章 世襲勳爵第五十七章 函谷之戰第七十章 一騎當千第四十三章 馬踏聯營第二十五章 天子用兵第三章 遇見故人第七十章 一騎當千第九十三章 世襲勳爵第八十九章 幕後老大第五十三章 內軍出動第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三十七章 瀚海雄兵第十四章 西北之望第三十四章 先帝疑雲第十章 護糧精兵第四十章 猛龍過江第四十七章 空城之計第二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九十六章 東廠手段第七十五章 白衣勝雪第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第六十一章 萬里戎機第八十章 安神三丸第四十一章 閹黨之計第六十八章 成王敗寇第八十七章 宮廷論戰第七章 計出偏鋒第四十一章 閹黨之計第三章 遇見故人第七十四章 朱雀陷阱第七章 計出偏鋒第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六章 關外大營第三十章 刺客疑團第八十章 安神三丸第八十八章 貪墨之罪第六章 再得虎將第五十六章 皇庭大戰第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四十四章 奇襲老營第七十二章 滔天大亂第十五章 不速之軍第十六章 西北文苑第二十四章 殿內論戰第九十四章 御下之術第八十五章 宮外援手第七十章 一騎當千第二十一章 往事浮現第六十五章 皇城內變第六十六章 關外大營第四十章 猛龍過江第四十一章 閹黨之計第十章 護糧精兵第八十二章 風雲變幻第二十四章 殿內論戰第三十八章 奇謀過界第五章 謀定後動第四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四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六十七章 王恭廠行第八十章 安神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