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收購沙陀契丹人首級

(感謝鋒鏑血衣的月票支持,謝謝!)

“代北雖苦寒,但也自是我輩建功立功之所。中原雖繁華,卻非英雄沉醉之地。”李璟聲音低沉,而又十分柔和。“辛老哥此去上任,我也沒有什麼可幫的上忙的,這是十萬貫飛錢,你可以在太原或者豐州任取。也算是我對辛老哥的一點幫助。”

辛讜捏着這張薄薄的飛錢,心中卻感慨不已。情義雖能值千金,但李璟如此助他還是讓他感激。當初不過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並沒有巴結權貴的意思,可李璟對他的這些幫助,卻是實實在在的。不但助他成爲了大同軍的節度副大使,還親自向皇帝爲他請來了三千神策步兵,兩千騎兵上任。

如果不是李璟,他恐怕就算上任了,也將是一個光桿節帥吧,手下米海萬、史敬存、契必璋三人各領一州刺史,又任幕府重職,手中還各握數千兵馬,如果沒有李璟幫他請來的這五千兵馬,他就算上任也無所作爲。

“三郎對我的幫助讓老哥已經感激不已,這筆錢我不能收。”

李璟按住辛讜伸過來的手:“要是老哥看的起我李璟,就不要把錢再還回來,我李璟年紀雖經,可手裡的錢卻不少。別的我也幫不到你,但一點錢財還是可以的。要是老哥覺得過意不去,那就幫我一個忙。”

“什麼忙,你儘管說。”辛讜很痛快的道。

“如果老哥發現沙陀人越過陰山進入代北,立即斬殺。如果發現李克用。我要他的腦袋!”李璟說到李克用三個字時,面上表情有些冷酷。

辛苦點了點頭。答應了李璟。

李璟隨後又分別會見了米海萬、史敬存、和契必璋三人。這三人當初都是投誠於李璟麾下,雖然眼下都成了代北一州刺史,且兼任帥府重職。但李璟依然還掛了一個大同軍節度使的名號,他們表現上還是李璟的手下。對這三人,李璟分別派了他們一批禮物,然後又說了一些親切的話語。

“每個沙陀人的首級我出兩貫錢,活着的沙陀人,如果是戰士。每個十貫。如果是青壯婦女,每個六貫,如果是沙陀少年少女,每個三貫,老弱,每個一貫。不管你們送來多少,到時我就給多少錢。有多少我收多少。”對這三人,李璟都說了一樣的話語。

“另外,契丹人價錢減半,同樣有多少要多少!”

三人都是滿臉興奮的拍着胸膛表示會盡量完成李璟交待的任務,然後拿着李璟交給他們每人的十萬貫飛錢興奮的離開了。

“大帥,這個價錢會不會太高?萬一他們真的送來大量的俘虜。我們到時難道都收?”郭承安有些擔憂的道。一個戰士十貫的價格,這個價錢可不少。現在這流民滿天下的局勢下,就算要奴隸工人,也不需要特意花這樣的代價買胡人吧。

“掌書記,這就不用勞你擔心了。這可不單單是弄一些奴隸這麼簡單的事情。”李璟端起一杯果酒飲下,酒是硃紅色。這是楊梅酒,充滿發酵的味道,非常的濃,濃到幾乎能凝固。不過確實香醇之極,這是他在長安街市上買來的酒,酒罈上還紋着登州酒坊的標記。長安的商人們確實厲害,這麼快就已經把登州的果酒大規模的銷售到了長安。

李振在一旁爲郭承安解惑,“大帥此舉大有深意,用錢收購沙陀人和契丹人的首級以及俘虜,那三個胡將貪利,必然就會主動的越過邊界,卻與沙陀人甚至是契丹人作戰。如此一來,到了最後,不出意外,契丹人必然會和代北三部落打起來。大帥這招可是十分高明,用一點錢財,就能驅使的三部落心甘情願的與契丹人開戰,這可是替我們分擔契丹人一部份的壓力。等到時我們在遼東向契丹人發起戰鬥時,會有不小幫助。”

“那這一招也可以在盧龍使用。”郭承安眼睛一亮,“盧龍軍與契丹人更加接近,而且他們兵馬更多。要是他們與對契丹人動手,那整個形勢必然大變。”

“也不盡然。”說起盧龍軍,李璟的目光中充滿了擔憂。眼下整個幽州的局勢已經完全的被改變了,由於田令孜的陰招,現在李璟成了名義上的盧龍節度使,朝廷如今又任命了賣餅的陳敬瑄做了盧龍軍節度副大使兼節度使事,可他們難道忘記了盧龍軍還有一個節度留後李可舉。甚至就連李可舉也還做不了幽州的主,還有諸多反對派軍頭。本來就已經複雜無比的幽州局勢,因爲田令孜的亂搞,李璟現在對整個局勢都已經失去了掌控。

特別是前去盧龍的還是陳敬瑄,李璟以爲,百餘年來先後發生過二十多次兵變的幽州現在局勢緊張,隨時將有可能再一次發生兵變。這將打破李璟好不容易在幽州借勢經營起來的效果,但他現在也鞭長莫及,無能爲力。

“陳敬瑄不會缺錢的,而且,幽州接下來很可能會陷於混亂之中,根本沒有餘力去對付契丹人。”李璟嘆了一口氣,既然無力改變,那就暫時放到一邊,就讓陳敬瑄卻償償幽州驕兵悍將們的厲害吧。“我們現在最急需要做的,還是先回到登州,然後準備入遼東和契丹人一決高下,遏制契丹人的南下勢頭。”

“大帥已經下令給登州留守的林將軍,讓他召集兵馬進入巍霸山城一線進行防禦,甚至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從側面做出出兵進攻的態勢,威脅一下契丹人,給予高句麗人一些聲援,讓他們再多堅持一會時間。另一方面,大帥還派出了使者往積利城,準備說服他們投向我們。”

“那遼東的局勢並不用擔心了?”郭承安說,

“也不盡然。”李振道,“積利城的高句麗人並不是孤立無援的。他們在烏骨河與鴨綠水一帶還是有不小的勢力。烏骨城和大行城、泊釣城等都在召集兵馬。”

“這些人並不需要太擔心。”李璟徐徐道,“遼東的高句麗人也並非是鐵板一塊,更多的時候他們其實更是爭鬥的關係。其實能嗅到勝利的氣息,否決這幾家不會這麼快就出兵。而眼下,積利城雖然確實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但是契丹人卻並沒有多大的損傷。空氣之中現在到處都是潰敗的氣息,他們出兵之前會做更多的考慮。至於渤海國方面,更不可能會千里迢迢出兵來援一個早已經擁兵自立。且他們早失去控制的遼東之地。”

“遼東這邊的局勢,如果我們進行防守,契丹人一時難以南下。”李振皺眉道,“但我擔心的還是草賊和王敬武的叛軍,他們既然能先後大敗天平軍和泰寧軍,就絕非朝堂諸公所說的那麼簡單。”

“他們也許真的很厲害。”李璟拖長着聲音道,“但他們不是我們的敵人。這次雖然我們也是十二鎮兵馬中的一路,但我相信賊軍定然不敢正面迎戰,那個時候,我們直接返回登州。剿滅賊軍的功勞,就讓給宋大帥吧。”

“大帥認爲宋大帥打不過叛軍?不可能吧,這可是十二路藩鎮圍剿。就算我們不出力,可這麼多藩鎮,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賊軍了。”郭承安有些不敢相信。

“任何一場戰鬥,在結束之前沒有人敢保證必勝。”李璟淡然道:“宋節帥雖然早年頗有威名,但他打王敬武打了大半年。到現在也沒有個結果,就可知道他現在手上的兵馬如何了。不是宋威老了。而是他手上的兵馬並不能完全聽從他的指揮。現在十二鎮圍剿,這情況就跟宋威指揮平盧軍各部進攻王敬武一樣。賊軍現在威脅到的只是宣武鎮的地盤,其它各鎮的兵馬只怕未必肯那麼出力了。”

況且這十二路藩鎮,天平軍和泰寧軍現在基本上已經被草軍打殘了,義成、河陽軍、昭義軍、忠武軍先前在代北都先後被打殘了。十二鎮一下子去了六鎮,剩下的東都軍、宣武軍、淮南軍、感化軍、鎮國軍、平盧軍六軍,東都和宣武都是弱軍,淮南和感化軍前幾年因龐勳之亂,到現在也還沒有恢復元氣。平盧軍因爲王敬武叛亂,和鎮東軍的自立門戶,現在一樣是雄風不再。說來說去,十二鎮兵馬,唯一實力保存的很好的只有鎮國軍了。

但仗還沒打,李璟就已經決定這次不會去管草賊了。那麼這十二鎮剿匪的結果,已經差不多註定了。

“陛下還太年輕了,代北一戰勝利了,就以爲朝廷兵強馬壯。可代北一戰勝利,朝廷可是付出了六萬戰士的巨大代價,忠於朝廷的幾個藩鎮幾乎已經廢了。而江淮一帶的幾個藩鎮,因龐勳之亂到現在還沒恢復元氣。加上天平軍和泰寧軍被賊軍打殘,朝廷並沒有多少優勢。特別是眼在中原饑荒四起,無數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百姓都是賊軍的補充。這仗可不是旗幟飄飄,沙盤上指點江山就能勝的,戰事一起,只怕無數人死於刀兵之中。特別是朝廷一下子調動這麼多鎮兵馬剿匪,各鎮兵馬一出鎮,就得由朝廷負責供軍,朝廷現在從哪裡拿出這筆錢糧來?十二鎮兵馬,一個月至少得三十萬石的糧食供給,加上轉運的耗費,將士們的賞賜、軍餉、撫卹等等。只要一有供應不及時,只怕各路兵馬誰都沒有心思殺賊了。飯都吃不飽了,誰還願意打仗?”

打仗,打的更是後勤糧草。朝廷調動的兵馬越多,後勤供應的壓力也就越大。這也是李璟在延英殿上一聽到朝廷調動十二鎮兵馬後震驚的原因。

草賊兵馬再多他們也不用擔心後勤糧草,因爲他們打到哪搶到哪,有本事的搶去,沒本事的死去。可官軍要是一沒有糧草供應,馬上就會有兵變的可能。

從一開始,李璟就已經對這個圍剿計劃不抱任何勝利的希望了。

既然是一場註定要失敗的戰爭,那李璟就根本沒有心思跟他們耗下去。從現在開始,他已經在做撤回登州的準備。熟知歷史的李璟知道,黃巢之亂,並不是真正滅亡了李唐帝國,他們只是一個導火索。把李唐的所有矛盾徹底的引爆了而已,他們流竄天下,結果將李唐帝國最後微妙的平衡給打破。

黃巢亂起,大唐將進入真正的藩鎮割據、相互攻伐的殘唐時代。

從現在開始,李璟不得不早做準備,鞏固自身的實力。

不是李璟不想力挽狂瀾,去滅掉黃巢。但黃巢和李克用父子不同,草賊最大的物色就是能跑,他們的兵殺不完,用不盡,李璟既不是招討使,行動就多有不便,更不可能在眼下遼南受到契丹人威脅的情況下,追着黃巢等人滿天下的跑。而且眼下大唐的局勢,就算殺了一個黃巢、王仙芝,很快就能有第二個,第三個起來。

第748章 應對第965章 李璟的目標第76章 夜宴第321章 兵進登州城,接掌刺史印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120章 每人打斷一條腿一隻手第521章 殺機四伏第429章 突圍第593章 殖民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144章 意外大收穫第746章 淪陷第844章 縱貫線第944章 毒魚第940章第1020章 變生肘腋第950章 震憾中原第720章 反制第953章 得之桑隅,失之東隅第665章 高駢喪膽第829章 勝卻十分雄兵第856章 斬帥第992章 開疆拓土第823章 喜第770章 劫第229章 喜上添喜第84章 白衣女子第664章 我棄之如敝履,爾視之若珍寶第229章 喜上添喜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148章 厚撫與重賞第296章 再度晉升 討賊軍令到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66章 毒酒第941章第829章 勝卻十分雄兵第561章 李璟沒有最狠,只有更狠!第1009章 新目標 東西兩京第106章 接收第830章 反將一軍第485章 娶妻當娶陰麗華第213章 繳獲半隻艦隊 兄弟之盟第988章 直攻襄陽第703章 破軍第806章 曲徑通幽第392章 虎妻劉雲娘第143章 勝了!第883章 風聲鶴唳第419章 風雪入朔州第836章 飛虎弒子第528章 會獵於野(四)第816章 孤家寡人第871章 血戰大同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307章 奪帥第979章 先下手爲強第102章 流民處理第786章 天羅地網第207章 輾碎他們第258章 兄弟第752章 羊人第31章 自來熟的青衫男第817章 “斬首”第514章 碧玉破-瓜時,郎爲情顛倒!第1028章 皇后、太子第56章 萬貫豪賭 八棱金箍狼牙殳第72章 禍水東引第903章 宮變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483章 十二路諸侯共討草賊第113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788章 暗箭第175章 一百萬啊一百萬第734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61章 大擴軍 馬其頓長矛步兵方陣第155章 六扇門與梅花門第933章 一代梟雄黯然落幕第630章 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第582章 盧龍要塞山海關第411章 爭功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466章 受封金鑾殿 圖形凌煙閣第770章 劫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224章 華麗的進擊第73章 波詭雲譎第249章 與狼共舞 引狼入室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135章 裡應外合 賊多勢衆第535章 名利雙收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937章 勝局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532章 一騎當先(三)第378章 李茂勳氣急身亡,鎮東軍兵發幽州第843章 除根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775章 征途
第748章 應對第965章 李璟的目標第76章 夜宴第321章 兵進登州城,接掌刺史印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120章 每人打斷一條腿一隻手第521章 殺機四伏第429章 突圍第593章 殖民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144章 意外大收穫第746章 淪陷第844章 縱貫線第944章 毒魚第940章第1020章 變生肘腋第950章 震憾中原第720章 反制第953章 得之桑隅,失之東隅第665章 高駢喪膽第829章 勝卻十分雄兵第856章 斬帥第992章 開疆拓土第823章 喜第770章 劫第229章 喜上添喜第84章 白衣女子第664章 我棄之如敝履,爾視之若珍寶第229章 喜上添喜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148章 厚撫與重賞第296章 再度晉升 討賊軍令到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66章 毒酒第941章第829章 勝卻十分雄兵第561章 李璟沒有最狠,只有更狠!第1009章 新目標 東西兩京第106章 接收第830章 反將一軍第485章 娶妻當娶陰麗華第213章 繳獲半隻艦隊 兄弟之盟第988章 直攻襄陽第703章 破軍第806章 曲徑通幽第392章 虎妻劉雲娘第143章 勝了!第883章 風聲鶴唳第419章 風雪入朔州第836章 飛虎弒子第528章 會獵於野(四)第816章 孤家寡人第871章 血戰大同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307章 奪帥第979章 先下手爲強第102章 流民處理第786章 天羅地網第207章 輾碎他們第258章 兄弟第752章 羊人第31章 自來熟的青衫男第817章 “斬首”第514章 碧玉破-瓜時,郎爲情顛倒!第1028章 皇后、太子第56章 萬貫豪賭 八棱金箍狼牙殳第72章 禍水東引第903章 宮變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483章 十二路諸侯共討草賊第113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788章 暗箭第175章 一百萬啊一百萬第734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61章 大擴軍 馬其頓長矛步兵方陣第155章 六扇門與梅花門第933章 一代梟雄黯然落幕第630章 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第582章 盧龍要塞山海關第411章 爭功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657章 禍水東引第466章 受封金鑾殿 圖形凌煙閣第770章 劫第247章 神火再顯威,都裡鎮來使第224章 華麗的進擊第73章 波詭雲譎第249章 與狼共舞 引狼入室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135章 裡應外合 賊多勢衆第535章 名利雙收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937章 勝局第473章 塵埃落定第532章 一騎當先(三)第378章 李茂勳氣急身亡,鎮東軍兵發幽州第843章 除根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775章 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