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別了方皓澤,明雲乘着一架馬車,就去了市集。
透過馬車的車窗,外面真是繁華。有詩曰:“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陪都金陵乃是天下有名的大城,歷史上先後有1o個朝代在此建都,還有“十朝都會”之稱。
新朝初年,皇帝曾在金陵開始了長達1o年的浩大築城工程,金陵城建成四重城垣:宮城、皇城、都城、外廓,今御道街爲皇城中軸線。
但金陵才建沒多久,新朝就面臨了北方舊朝餘孽滋擾。新皇御駕親征,攻破了舊朝殘餘勢力,又決定遷都北方,以金陵留作爲留都,至今也有十年了。
雖然金陵降爲陪都,但是當年開國的不少功勳貴族還住在金陵城中,所以方皓澤的祖父、父親從舊朝任到新朝任官的時候,也在金陵買了屋。
明云爲方皓澤所購的小院,位於都城中,位置上次於功勳貴族們所住的皇城,比外廓要繁華許多,勉強算是富人區。
明雲坐在車中,心裡不住感概,離自己假死,從清福寺中來金陵城,已經有四天時間了。猛然從清冷的寺中來到繁華陪都,真有種恍如隔世之感。
他曾經以爲,飛仙閣也會像江湖之中很多勢力一樣,不管曾多麼興盛,最終都要湮滅於歷史之中。
沒想到,當年唯一倖存的飛仙閣神子,居然也有一日覺醒了宿慧。
關於方皓澤的神子身份,明雲很確定,當年他將方皓澤身體原主指點進寺中後,每隔幾個月都要暗中觀察一次。
那一日在祖師堂事變的時候,明雲早就在屋外了,他看着方皓澤威,才現原先木訥的人,竟然變化那麼大,聯想到飛仙閣中的典籍記載,當時就明白神子覺醒了。
所以,在甘遊襲擊神子的關鍵時刻,纔有了自己奮不顧身相救的一幕。
這幾日,他與神子近身接觸,才現神子的出衆,心裡隱隱高興,只感覺飛仙閣終於後繼有人。連從住了十來年的清福寺中離開,興奮激動也大於不捨。
“不過,清福寺既然交於明戒,我也是放心。可惜,若不是騰雲寨,我們飛仙閣還有一個據點,每年也有不少收入。”
明雲一邊暗暗想,一邊忍不住又回想起清福寺的過往記憶。十幾年的歲月,不能說忘就忘。
一時間,駑鈍的明智、正氣的明戒等人,就在腦海中浮現。
“唉,人還是老了,和剛從飛仙閣中出來時相比,竟然多愁善感了許多。”搖了搖頭,明雲看着路上的風景,稍稍轉移着注意力。
從自家的小院中出來,沿着門前的珍珠街,明雲在馬車中浮想聯翩,大約一刻鐘,就到了書坊之中。
本朝歷經了戰亂,人才凋敝,科舉正是大興的時候。這書坊之中,真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讀書人因爲識字,普遍更有見識,再加上信息渠道比其他人多,這書坊之中,不但有各種書籍買賣,也有不少手抄報紙出售。
和官方的邸報只分給各級官員不同,書坊之中行的手抄報,普羅大衆也能購買。
而且官方邸報只有官場任命,皇帝聖旨等信息。書坊中行的手抄報信息就全面了許多,還有不少衙門裡的案件,老百姓喜聞樂見,就有不少人買。
尋了一家書店,明雲就走了進去,和老闆說明了來意,就選了經典書籍若干,付了錢,打包進了馬車上。
才上了馬車,冷不丁地就有一位賣報小童飛快地從身邊跑過,一邊跑一邊喊:“芙蓉鎮出現驚天大案,百餘人一夜命喪,今日手抄報五文一份啦。”
“芙蓉鎮,那不就是清福寺邊嗎?想不到新朝初入太平,又生這種亂世之災啊。”明雲不以爲然地感慨一下,他也才經歷過亂世,這種事件生的太多,引不起自己的注意。
“震驚!十歲孩童都不放過,芙蓉鎮學案現場血腥記錄。今日手抄報五文一份,剩餘不多,趕快搶購。”
又一位賣報小童從遠處一邊跑着過來,不斷揮動手中薄薄手抄報。
這次的賣報口號比較吸引人,幾位讀書人模樣的,就喊住這報童:“給我來一份。”
這報童就笑哈哈地接過錢,將手抄報遞給對方。
兩位讀書人接了手抄報,就看了起來。
此時,明雲已經坐上了車,就要吩咐車伕開動。
“我的天,李兄這件案子可真是不小,恐怕要驚動知州大人啊。”
“是啊,王兄,你看看這血案,真是聳人聽聞。百年古剎,一夜血洗,百餘口人命喪夢中。”
“可不是嘛,還都是被割喉而亡啊!太兇殘了,這裡面的小沙彌,很多也才十來歲呢……”
兩個人旁若無人地評點起案件,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馬車中的明雲,聽到這裡時,臉色突然煞白。
一種不妙的預感,從心裡生出。他幾乎是連滾帶爬地從馬車上下來,三步並作兩步,搶身到那兩位讀書人身邊,一把抓住手抄報,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
“你這人怎麼這樣無禮?這手抄報可是我們花錢買的……”那兩位讀書人火了,扯着明雲的手臂就叫了起來。
但是明雲哪裡會理睬,他一邊看,臉上的表情瞬間變了幾次,一會紅一會白。
直等到將那手抄報看完,明雲緊緊捏着手抄報,對身邊的兩位讀書人深深作揖道:“兩位相公當面,在下失禮,這血案如此駭人聽聞,在下一時心情急迫想看,還請包涵。”
“想看也不能搶啊,五文錢一份呢。”一位讀書人不滿道。
“抱歉……容我賠罪。”明雲一邊說,一邊從懷中取出一塊碎銀,怕不是有一兩,看了不看就塞進這兩位讀書人的手中。
“些許銀兩,給二位賠罪,順便買了這份手抄報,在下告辭。”明雲做了一禮,就上了自家的馬車,也不給別人說話的機會。
“快些趕車,我要立刻回家。”明雲一進車廂,語氣急促地吩咐,一面又再度拿出手抄報,細細地看了一遍,神色黯然,眼眶含淚。
泛着黃色的劣質手抄報上,大大的標題寫着:“百年古剎清福寺,一夜之間112口人被割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