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離析

春風得意馬蹄疾,人逢喜事精神爽。

休整了一晝夜的虎豹騎與驃騎營帶着戰略已然的喜悅,人人精神抖擻的往代郡北平邑而歸,就連入秋後萬物蕭瑟破敗的景色,都勾不起他們戎馬在千里之外的鄉愁。

夏侯惠更是放縱得多。

只見他毫無將率風範在以手抱首仰躺在戰馬上,眯着眼睛盯着天穹之上的白雲蒼狗不知在想着什麼,嘴角上還掛着一縷笑意。

他是真的覺得舒心。

因爲他此番隨徵幷州的目的幾乎都做到了,且還迎來了額外之喜。

功績不必說,以喪殞不足百騎的代價襲破鬱築革建部落以及兩萬漠北騎,哪怕斬殺不是很多,但也定然會被天子曹叡稱讚、爲日後被授與獨自領兵之權夯實了基礎。

至於柯比能主力猶存、仍在北平邑與魏軍對峙着,何時其擊破尚未知嘛~

那是秦朗與田豫的事。

他不過是中堅營的將主罷了,且中堅營的實際兵權還是掌控在坐營副職手中,他沒必要也沒資格去操那份心。尤其是在戰前計議中,不管秦朗還是田豫都贊同且推行了他提議的離間柯比能與步度根、別遣烏桓突騎去定襄郡殺胡口設伏等建言,已然算是全程參詳兵策、裨益戰事了。

有熟悉邊疆戰事的田豫在,他在此戰中已然沒有什麼可置喙的了。

正所謂“謀可寡而不可衆,利可共而不可獨”。

不管怎麼說,他的職權仍在淮南戰場。

明明知道天子曹叡此番遣兵來伐鮮卑賊酋柯比能不僅是靖安北疆、挽回潛邸之臣畢軌兵敗的威信,更有歷練秦朗與曹爽以及讓田豫經營幷州河套的深意,死皮賴臉主動請纓才被天子曹叡允許參與戰事的夏侯惠,都有進策與破襲的功績了,哪還能復求貪多?

若是反客爲主、好處都被他一人給佔盡了,這不是給自身日後的仕途添堵嘛~

故而,現今的他已然打定了主意,待歸去代郡北平邑後便寡言少語、不復參和戰事的進展。反正自己將白馬義從等三部騎兵遣回去,直接挑釁了秦朗的主將權威,不管秦朗氣量再怎麼大度,在接下來的戰事中都不會想起他了。

如此,權當自己是個看客就好了。

若是實在閒得發慌,便去觀摩田豫的臨陣指揮罷,也好裨益自身日後督兵。

而額外之喜,則是他覺得將韓龍收爲部曲之事是妥妥的!

緣由是廟堂人盡皆知天子曹叡對遼東公孫與賊吳孫權媾和十分不滿,也一直有着興大兵討伐之心,只不過是因爲牽招遺策被提及且付諸於行,這才暫緩了而已。所以也可以推斷出,日後戰事一旦開始籌謀,天子曹叡將幽州刺史王雄調任他處是必然之事。

夏侯惠可以篤定王雄從幽州離任之時,絕不會將韓龍也帶走!

一個邊陲鄙夫罷了,哪能入出身琅琊王氏的王雄之眼。

又或者說,說不定現今的王雄都不記得自身的心腹還招攬了韓龍這麼個人。

因而,夏侯惠已然可以提前欣喜的感嘆一聲——猛士如韓龍者,入我轂中乃必然也!

對,就是猛士。

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上,韓龍可是刺殺了柯比能的人~

能將一統漠北、稱雄漠南的鮮卑部落大人柯比能刺殺,其膽略之雄壯、心思之縝密至少勝卻千石之將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就在夏侯惠一行滿懷歡欣往代郡北平邑而歸時,合兵超十萬之衆的、已然從平城南下與魏軍對峙的柯比能,則是滿臉陰沉、滿腹忿恚。他方纔已然見過女婿鬱築革建遣來的信使了。

也知道自身處心積慮綢繆的後手,被魏軍察覺且被襲破了。

是的,就是被襲破。

雖說兩萬漠北鮮卑騎在魏軍的偷襲中死傷不多,約莫傷亡了三千多人,其中不乏只需休養數日便可堪臨陣的輕傷者,但鬱築革建的信使告訴他,仍願意繼續留在漠南爲他助戰的漠北騎,僅剩下了八千之數。

緣由同樣要歸根於草原之上的大聯盟統治制度。

這支應柯比能所召、人數爲兩萬騎的援兵,由漠北大小部落拼湊出來的。

各部落實力不一,在魏軍襲擊中的族衆喪損也不一。

一些族衆喪損慘重的部落頭領,覺得繼續留在漠南助戰,即使柯比能擊敗魏軍了、兌現諾言劃分牧場賜予了,自己的部落也沒有實力守住勝利的果實。

如此,還不如歸去,沒必要給他人做嫁衣。

有一些族衆喪損不多的部落首領,則是對柯比能失去了信心、看不到此戰勝利的希望。

往細了思慮,這種想法也是無可厚非。

柯比能作爲漠南實力最強大的部落大人已然十數年了、其女婿鬱築革建的部落盤桓在洋河流域也一代人的時間了,結果呢?

竟是被魏軍潛行到了部落棲息地腹心偷襲!

且偷襲的前提,竟是發生在柯比能親率十餘萬控弦之士與魏軍相望落營對峙之下。

什麼樣的統率力,纔會讓敵軍從眼皮底下走掉猶不覺的事情發生;什麼樣的屬地控制力,纔會導致敵軍都殺跟前了方知曉?

跟隨這樣的部落大人,怎麼敢奢望迎來勝利的曙光!

漠南豐茂的水草與更適合棲息的氣候固然令人傾慕心動,但個別漠北部落首領更希望自身能活下去,所以他們也不辭而別了。

當作奇兵的後手被魏軍發覺,援兵從兩萬騎銳減爲八千

這種結果令柯比能心中倍感惆悵,但也無法指摘那些離去的漠北首領什麼,唯有在暗地裡對女婿鬱築革建咒罵不已、怒其不堪重用。

但此時並非是追究鬱築革建責任的時候,也不是前去鼓舞留下來的八千漠北騎士氣之時,而是給化解這件事所帶來的影響。

被魏軍偷襲之事,不可能瞞得過聚集在他身邊的衆部落首領。

死忠嫡系部落還好,他只需要強做鎮定的安撫幾聲,便可以穩定軍心了。

但同爲部落大人且還是才與他媾和沒多久的、從魏國境內叛逃出塞的步度根,就沒那麼容易糊弄過去了。

一個處理不好,後果可不是離心離德那麼簡單。

第38章 何懼之第29章 居不易第148章 歸宅48.第48章 無畏第37章 私召第19章 將伐92.第92章 偶遇第171章 留下第43章 士家99.第99章 蓋彌彰第297章 不窺變通第150章 心慰73.第73章 篤定65.第65章 功來第145章 失勢第185章 死地第16章 困頓第172章 沒得選第162章 饗將士94.第94章 閒歸家第262章 人心向背第27章 動怒第307章 權勢殺我58.第58章 恨遲也第5章 欺以方第210章 分權89.第89章 詐關81.第81章 不可伐第150章 心慰125.第125章 負氣第14章 臣無罪116.第116章 非不願64.第64章 後事98.第98章 終陌路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303章 歹毒99.第99章 蓋彌彰第174章 盡私圖66.第66章 有變第288章 大噪第295章 權欲100.第100章 魏闕第143章 晚矣104.第104章 結髮118.第118章 願往否第149章 肺腑否第5章 欺以方第44章 花明第185章 死地49.第49章 逢時第259章 罪人第34章 門戶計88.第88章 發衝冠第205章 將離第199章 利令智昏153.第53章 染徵袍90.第90章 引蛇第188章 無遺恨第134章 罷歸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152章 莫求財第236章 敏銳第32章 上疏第306章 回答朕第179章 門戶仇第279章 幸與不幸第269章 出鞘第42章 遂願第294章 舊事第279章 幸與不幸第242章 有三敗第234章 噤聲第16章 困頓第33章 逐出第221章 黃雀是也113.第113章 後手87.第87章 質問第172章 沒得選76.第76章 新軍第304章 其人之道65.第65章 功來第245章 他日罷第180章 放權第36章 社稷計第8章 面君第191章 邙山宴1第267章 錄功第260章 好心壞事第148章 歸宅123.第123章 緣由第37章 私召第33章 逐出第285章 領職109.第109章 請纓第24章 人事79.第79章 主次第291章 洛陽典農部115.第115章 私心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179章 門戶仇
第38章 何懼之第29章 居不易第148章 歸宅48.第48章 無畏第37章 私召第19章 將伐92.第92章 偶遇第171章 留下第43章 士家99.第99章 蓋彌彰第297章 不窺變通第150章 心慰73.第73章 篤定65.第65章 功來第145章 失勢第185章 死地第16章 困頓第172章 沒得選第162章 饗將士94.第94章 閒歸家第262章 人心向背第27章 動怒第307章 權勢殺我58.第58章 恨遲也第5章 欺以方第210章 分權89.第89章 詐關81.第81章 不可伐第150章 心慰125.第125章 負氣第14章 臣無罪116.第116章 非不願64.第64章 後事98.第98章 終陌路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303章 歹毒99.第99章 蓋彌彰第174章 盡私圖66.第66章 有變第288章 大噪第295章 權欲100.第100章 魏闕第143章 晚矣104.第104章 結髮118.第118章 願往否第149章 肺腑否第5章 欺以方第44章 花明第185章 死地49.第49章 逢時第259章 罪人第34章 門戶計88.第88章 發衝冠第205章 將離第199章 利令智昏153.第53章 染徵袍90.第90章 引蛇第188章 無遺恨第134章 罷歸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152章 莫求財第236章 敏銳第32章 上疏第306章 回答朕第179章 門戶仇第279章 幸與不幸第269章 出鞘第42章 遂願第294章 舊事第279章 幸與不幸第242章 有三敗第234章 噤聲第16章 困頓第33章 逐出第221章 黃雀是也113.第113章 後手87.第87章 質問第172章 沒得選76.第76章 新軍第304章 其人之道65.第65章 功來第245章 他日罷第180章 放權第36章 社稷計第8章 面君第191章 邙山宴1第267章 錄功第260章 好心壞事第148章 歸宅123.第123章 緣由第37章 私召第33章 逐出第285章 領職109.第109章 請纓第24章 人事79.第79章 主次第291章 洛陽典農部115.第115章 私心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179章 門戶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