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權勢殺我

夏初四月。

陽光和煦,不慍不燥。

蜂蝶歡欣起舞,花香隨風醉人。

個別早落的花朵枝頭上已長出幼小的果實,預定着日後的希望與收穫,一切美好都以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的姿態存在。

只是在這欣榮的人間芳菲中,在某個無人問津的角落裡,同樣有早就枯萎跌落花泥中的小果。

任明,就即將成爲這樣的小果。

身體康健正值壯年的他,馬上就要悄無聲息的方式,死在這萬物茁壯成長的季節裡了。

沒有人救得了他。

因爲當今天子已經開口了,他必須要死。

沒錯,他就是夏侯獻的幕僚,帶着掮客前去觀津侯府上購置莊園的那位。

從宮禁歸來後的夏侯獻,沒有讓用煮熟雞子熱敷額頭上的烏青、沒有擦去血跡,直接將他帶到書房裡,細細講述面君的過程。

也再次涕淚不止,數度梗咽、羞愧得不能自已。

因爲設謀的人其實是夏侯獻自己,任明只是聽命行事而已。

且任明還曾對此提出過異議,覺得在這個節骨眼上針對夏侯惠,恐會反受其咎。

但夏侯獻堅持己見、一意孤行。

信誓旦旦的聲稱,他是武帝曹操的外孫、當今天子曹叡的表兄弟,即使事情敗露了,天子也不會過於爲難他的。

的確,事實也如他所說。

天子曹叡並沒有過於苛責他,只是任明必須死。

反而任明似是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不僅在聽聞自己必須死的時候面色如常,且還輕聲勸慰着夏侯獻莫要自責。

“此乃我行事太過於張揚之故,並非府君所謀之過。且我自隨君侯以來,君侯與府君善待我二十年如一日,今我能有機會殺身以報,實乃幸事也!此生可謂無恨矣!”

他是這樣說的,讓夏侯獻聽後神情更悲切了。

因爲任明既是幕僚,也是效力了夏侯家多年的部曲。

他是關中京兆藍田人。

在二十年前年方弱冠的他,本是縣裡的小吏。

時任安西將軍、鎮守在長安的夏侯楙巡軍至藍田營,恰好那時縣令正忙着上計脫不開身,遂讓他前來爲夏侯楙引道與介紹沿途風物。

口齒伶俐、心思敏捷的他,頗得夏侯楙之心,遂被提攜爲軍中小吏帶去了長安。

他是懂得感恩的。

在夏侯楙被徵調歸朝時,他毫不留戀的辭去官職、主動求爲夏侯家的部曲。

從那時開始,他就被信任了。

又因爲他頗有心計、任勞任怨,而夏侯楙任虛職無實權,隨將他轉到夏侯獻麾下充任幕僚。多年相處下來,他早就被夏侯家視作心腹、半個家人了。

“任兄,我.”

被愧疚折磨了許久,夏侯獻最終還是在哽咽中擠出了這句話,“兄去後,兄妻兒吾養之,兄勿慮。”

“多謝府君。”

對此,任明含笑回絕了,“只是還請府君恕我不能受之。天子命我死,何也?爲堵天下悠悠之口,不令府君遭非議。我若受府君善意,是爲府君辜負天子好意了。我幼弟職爲校尉,且有功績在身,俸米足以養我妻兒了。”

“那”

躊躇片刻,夏侯獻又換了種方式,“兄放心,三月爲期,我定讓他居將軍位!”

“府君萬萬不可。”

任明疾聲否之,解釋道,“府君已有悖陛下心意,萬不可有他爲。府君當今之急,乃是蟄伏篤行作恭順狀,力爭早日復獲天子信任。且我幼弟在中軍任職,隸屬中護軍所轄,若府君擢他官職,恐他就被中護軍所知了。”

言罷,他也不待夏侯獻復出聲,便直接開始交代自己的後事,“府君,君侯將近耳順之年,今日之事,府君就莫與他說了。若君侯問起我,就說我歸鄉里了罷。還有,若府君不嫌我愚鈍,我便最後爲君侯謀一次。君侯與中護軍系出同族,若是日後嗯,爲家門計,君侯毋恥班列其後。”

你!

竟斷言我難敵夏侯惠,且還勸我向他求饒?!

夏侯獻猛然昂頭,滿臉的不可置信。

但任明不再解釋了,只是起身離席鄭重下拜後,遂轉身大步離去,“府君,我去了。”

待夏侯獻再度回過神來,書房內已然不見其身影。急忙追到府邸大門處,卻被家中扈從告知任明出府後,徑直往東城門去了。

洛陽東城門外近十餘里處的小邑落,任明的幼弟就住在那邊。

名喚做任燁。

若是夏侯惠看到這個名字,肯定會有印象。

當初他職爲鎮護將軍時,鎮護營的四位千人督裡,當屬任燁才能最優。且任燁從徵遼東時作戰勇猛、斬首頗多,夏侯惠還爲他表功,轉遷爲校尉。

任明此番過去,不是叮囑他代養妻兒。

而是怕他作傻事。

二十多年前的關中三輔,雖然已經被魏國納入疆域了,但賊寇尤多。

兄弟五個的任家,唯最長的任明與最幼的任燁能長大成人。

且二人年紀差了十一歲,故而備束脩奉師受學、延請遊俠教導武藝、拖關係轉入中軍任職、求人說媒攀良枝任燁如今一切的起點,源於任明的長兄如父。

所以,任明特地過來一趟,是因爲放心不下,恐自家幼弟他日聽了夏侯獻的三言兩語後,便走上了死路。

是的,他不想讓自家幼弟也爲夏侯獻效力。

在他看來,自己以死報夏侯楙與夏侯獻的恩情,是應該的;但他幼弟可不欠夏侯傢什麼。

而且他並不看好夏侯獻。

方纔勸說夏侯獻日後若是鬥不過夏侯惠時,便以同族情誼向夏侯惠低頭,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更是他的預判。

依據,並不是夏侯惠的文韜武略或功績更勝之。

而是在此番清查士家的過程中,讓他看到了,夏侯惠身上開始滋生狠厲這種品質了。

至於他是怎麼看出來的

以自己的死。

若是夏侯惠當時直接去叩闕,向天子曹叡申述不公,那事情的結果,也只是夏侯獻被申責、被迫行禮致歉、被罰俸祿.等等各種可能。

反正不可能牽扯到他任明!

更不會有天子直接讓他自殺的事情!

但夏侯惠卻毫無作爲。

如此以社稷爲重、不願聲張譙沛子弟內鬥醜聞的做法,天子曹叡怎麼可能毫無表示?

僅是出於彰顯自己賢明的考慮,天子就得將夏侯獻懲戒一番吧?

但若是將夏侯獻罷黜,天子肯定是不會願意的,所以讓夏侯獻的幕僚去死,便成爲了安撫夏侯惠的最佳選擇。

也就是說,看似什麼都沒有做的夏侯惠,其實是在可爭取的範圍內,作到了利益最大化——他不僅剪了夏侯獻的羽翼,還讓夏侯獻不得不背上“諉過於下”的非議。

這種眼光與手段,都算得上狠辣吧?

退一步來說,還算不上,但任明是知道的,夏侯獻還做不到這樣啊~

所謂的相形見絀,大抵如此罷。

任燁此刻正在家中,他已經告病數日了。

因爲任明帶着掮客去慫恿傷退將士後,就已經有了被反噬的覺悟。

所以他不僅早早就將妻兒遣過來,還出於自己恐會當日被下獄便橫死在牢中的考慮,特地做了封書信過來。

只不過,那時的他,對夏侯獻猶有信心。

書信裡除了讓任燁日後儘可能莫要參合到權貴之爭外,其餘都是叮囑身後的家長裡短了,對夏侯惠是半字不提。

故而,當他此番過來,講述自己將死的始末、叮囑完全不同內容的時候,讓本就悲切難當的任燁還多了滿目茫然。

“我家落魄,阿弟今職爲校尉,已然至極了,勿求更多,過恐將招禍。我之死是爲報恩,與旁人無干,阿弟莫有怨念。夏侯府君其人甚好、仁義不缺,但非成大事者。阿弟謹記,爲門戶計,日後不可與夏侯府君親近。若是他日兩夏侯相爭甚急,而阿弟無法置身事外,便去求中護軍庇護罷。”

“阿兄何出此言?!”

呆怔了少時,任燁橫眉反駁道,“依方纔阿兄所言,非中護軍,阿兄豈能被天子所知!”

“唉”

伴着一聲嘆息,任明聲音幽幽,“怪我,這些年將你護得太好了,以致你不懂世道險惡。”

“阿兄.”

“你聽我說,我時間不多了。”

來時就服下毒藥的任明,此刻痛得五官都皺成一團,他用力抓住了任燁的手打斷話語,努力擠出聲音。

“非中護軍殺我,而乃權勢殺我。”

“是我貪心、不安分,做了權貴的犬馬爪牙。若是當年我沒有依附權貴,猶在鄉里藍田當小吏,何來今日之禍?”

“京師是首善之地,也是個吃人的地方,沒有根基的人隨時都有可能被吃掉。上位者的權勢,是用無數小人物的屍體一層層壘起來的。我已經是其一了,你不能再是其一,阿弟懂了嗎?”

“唉,罷了,你現在是不會懂的。”

“不懂也不要緊,你先記住阿兄的話,以後慢慢的就懂了。”

“還有,我死後,你尋個間隙去尋中護軍投誠吧。你經歷的事情太少了,無法擺脫被夏侯府君當做爪牙。記住,中護軍問你什麼,你據實作答就好,不要有顧慮。在中護軍面前,你的立身之本,唯有赤誠。”

“照做就好,莫疑惑,阿兄不會害你的。”

第308章 已遜之第227章 求貶惠47.第47章 威逼第147章 爭權第150章 心慰第29章 居不易第199章 利令智昏179.第79章 主次第190章 可堪否46.第46章 安分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278章 人辱之第238章 必不恣意第199章 利令智昏196.第96章 小婢女第191章 邙山宴1第34章 門戶計第281章 強人所難第227章 求貶惠48.第48章 無畏第6章 求教第180章 放權62.第62章 厚顏第31章 收桑榆第149章 肺腑否第193章 邙山宴3第233章 默契118.第118章 願往否第301章 論跡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15章 如卿言第173章 示警第225章 御駕來第179章 門戶仇第210章 分權第178章 不識第220章 莫爭長短第196章 瞞天74.第74章 廟算第164章 非莽夫53.第53章 染徵袍第38章 何懼之94.第94章 閒歸家第142章 全赴127.第127章 衝突第2章 入闕55.第55章 詔來47.第47章 威逼55.第55章 詔來99.第99章 蓋彌彰63.第63章 死別第204章 舍與不捨77.第77章 視爲人第295章 權欲第299章 無外人第266章 事了第214章 觸類旁通第158章 不自知第170章 失計否122.第122章 義從60.第60章 不覆轍第228章 如你所請99.第99章 蓋彌彰第163章 部將50.第50章 順遂第245章 他日罷第29章 居不易85.第85章 識趣第262章 人心向背第291章 洛陽典農部64.第64章 後事第287章 校事45.第45章 無心第202章 賊兵退第2章 入闕第159章 鴻鵠志第147章 爭權第185章 死地93.第93章 言外意第12章 復哀之第44章 花明110.第110章 見策第156章 何惑哉第24章 人事第167章 同行第241章 誠意第257章 老了126.第126章 挑釁115.第115章 私心59.第59章 難改第223章 觀兵第256章 稱王第299章 無外人第140章 蹙眉第42章 遂願46.第46章 安分53.第53章 染徵袍第22章 殊矣第233章 默契
第308章 已遜之第227章 求貶惠47.第47章 威逼第147章 爭權第150章 心慰第29章 居不易第199章 利令智昏179.第79章 主次第190章 可堪否46.第46章 安分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278章 人辱之第238章 必不恣意第199章 利令智昏196.第96章 小婢女第191章 邙山宴1第34章 門戶計第281章 強人所難第227章 求貶惠48.第48章 無畏第6章 求教第180章 放權62.第62章 厚顏第31章 收桑榆第149章 肺腑否第193章 邙山宴3第233章 默契118.第118章 願往否第301章 論跡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15章 如卿言第173章 示警第225章 御駕來第179章 門戶仇第210章 分權第178章 不識第220章 莫爭長短第196章 瞞天74.第74章 廟算第164章 非莽夫53.第53章 染徵袍第38章 何懼之94.第94章 閒歸家第142章 全赴127.第127章 衝突第2章 入闕55.第55章 詔來47.第47章 威逼55.第55章 詔來99.第99章 蓋彌彰63.第63章 死別第204章 舍與不捨77.第77章 視爲人第295章 權欲第299章 無外人第266章 事了第214章 觸類旁通第158章 不自知第170章 失計否122.第122章 義從60.第60章 不覆轍第228章 如你所請99.第99章 蓋彌彰第163章 部將50.第50章 順遂第245章 他日罷第29章 居不易85.第85章 識趣第262章 人心向背第291章 洛陽典農部64.第64章 後事第287章 校事45.第45章 無心第202章 賊兵退第2章 入闕第159章 鴻鵠志第147章 爭權第185章 死地93.第93章 言外意第12章 復哀之第44章 花明110.第110章 見策第156章 何惑哉第24章 人事第167章 同行第241章 誠意第257章 老了126.第126章 挑釁115.第115章 私心59.第59章 難改第223章 觀兵第256章 稱王第299章 無外人第140章 蹙眉第42章 遂願46.第46章 安分53.第53章 染徵袍第22章 殊矣第233章 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