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彪、龍環爲大軍先鋒,他倆顯然沒有熟讀兵書。有道是:兵貴神速,特別是就先鋒而言,若不突然偷襲,反而堂堂正正的攻伐敵軍,你這一萬人的先鋒又能起到什麼作用,難不成還指望一萬人能打敗西岐大軍不成--!
黃飛彪、龍環哪裡有兵貴神速的樣子,他倆大張旗鼓的率領一萬先鋒軍招搖過市,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做了大軍先鋒一樣,如此一來,就被姜子牙佈下的耳目探聽的一清二楚,並將情報傳回了西岐城中。
姜子牙、申公豹、姬考、姬發、藥師佛等人一商量,決定主動出擊,先拿商軍的一萬先鋒開刀,衆人商議派大將南宮适領三萬人馬,晝伏夜行,悄悄到商朝邊境線上去埋伏,在那裡打黃飛彪一個措手不及,爭取全殲他,無論得手與否一擊便回。
話說這南宮适其實在凡人武將裡還算得上是可以,這廝使一杆大砍刀,雖然他一無法力,二不會神通,但在原著中的戰績還是可圈可點的。
其一:文王討伐崇侯虎,南宮适爲先行,不到三十回合便斬殺飛虎大將黃元濟;
其二:晁田晁雷兵探西岐,南宮适只三十回合便生擒晁雷;
其三:張山伐西岐,南宮适在混戰中斬殺先行官李錦。
其四:武王起兵伐紂,黃天化爲頭隊先行,南宮适爲左哨,武吉爲右哨,哪吒爲後哨。不料南宮适首陣便遇上了猛將魏賁,被生擒活捉。後魏賁歸周,南宮适以先鋒印相讓,自隨營聽用。黃天化陣亡,哪吒接任頭隊先行,南宮适補後哨。汜水關三路分兵,南宮适隨洪錦打佳夢關,兩擒胡雷。在五關戰役中,南宮适並沒有太出彩的表現。孟津大戰梅山七怪時,南宮适負責監斬牛怪金大升。
武王滅紂後,南宮适被封官。
由此可見,南宮适一來武力不錯,二來有自知自明,懂得將自己擺在正確的位置上。只可惜這廝沒有戰死,沒能封神,反倒是被他斬殺的商軍將領們都封了神,這簡直就是一種莫大的嘲諷。
南宮适得了軍令,二話不說就領着三萬人馬,按照姜子牙的意思,晝伏夜行,在商軍地盤上去埋伏,出其不意,打黃飛彪一個措手不及。
數日後。
果不其然!黃飛彪、龍環領的一萬先鋒軍,一頭扎進了南宮适佈下的口袋陣中,一番大戰下來,幾乎全軍覆沒,連黃飛彪本人都被南宮适一刀斬了,僅剩龍環領着幾百人馬殺出重圍,狼狽逃竄而去。
黃飛彪一死,一道真靈便上了封神榜。都不用南宮适派人來回報了,姜子牙立時便知道了大戰的結果。
老薑笑着對申公豹等人說:“我軍初戰得勝,還斬了商軍先鋒官,且又是武成王黃飛虎的親弟弟。依我之見啊,黃飛虎勢必要來報仇雪恨,吾等可以將計就計,以南宮适的三萬人馬做餌,釣商軍上鉤,然後我等盡起大軍,以逸待勞打敗他們。”
有將領問:“萬一黃飛虎沉得住氣,穩紮穩打該怎麼辦。”
老薑笑曰:“南宮將軍此次斬殺的可是黃飛虎的親弟弟,就算黃飛虎自己沉得住氣,他手底下那羣黃姓將領能沉得住氣嗎?再者我等可將此次大捷的消息散佈出去,大肆宣揚黃飛虎首戰失利,若是紂王聞得這個消息,他能沉得住氣嗎?”
衆人皆稱善。
另一邊,黃飛虎等人率領九萬大軍正走在半途,卻見副先鋒龍環領着幾百人馬狼狽而至,個個身上染血,多有創傷。
黃飛虎暗道不好,忙問龍環:“你們可是遭遇了西岐大軍?”
龍環回答:“回稟主公,末將無能,中了西岐賊子的埋伏,先鋒軍僅剩這數百人馬,其他人不是陣亡就是被抓。”
黃飛虎問:“那黃飛彪吶?”
龍環泣曰:“黃將軍已經以身殉國了。”
一衆黃姓將領聞言,全都炸了窩,紛紛叫嚷着要爲黃飛彪報仇雪恨。
黃飛虎暗自垂淚,傷感二弟的陣亡,但他還是努力保持幾分清醒,向龍環問道:“對方多少人馬,領軍將領是誰,爾等都是能征慣戰之將,如何能不防備敵軍埋伏?”
龍環如實回答:“啓稟主公,西岐軍隊大約有三四萬人馬,打的南字大旗,想必是南宮适。那西岐賊子裡面有用兵的行家,他們若是在自家地境埋伏,我等反而不會中計。怎料他們悄悄的在大商邊境線內埋伏,並將沿途的百姓全都控制起來,使得我軍沒有得到任何消息,突然就在己方領地內中伏了,故而才遭到了慘敗。”
黃飛虎嘆曰:“早聞姜子牙善於兵事,此計定是出自他的謀劃,看來這仗不好打啊!傳來大軍,多派哨探,以防再中埋伏。”
衆將結異口同聲,要爲先鋒軍報仇,要爲黃飛彪將軍報仇,希望能加速前進。
黃飛虎到底還是矮個裡面充高個的主,他略一琢磨,感覺短時間內很難打敗對方,最好的策略還是穩紮穩打的好,以大商的國力去拼西岐的國力,消耗掉他們的戰爭潛力,最後在一戰定乾坤。
“諸將聽命,切不可冒然突進,我等就在邊境線上和西岐賊軍對峙,消耗他們的國力,再謀定而後動,但凡有不聽號令主動出擊者,雖得勝亦斬之。”
衆將無法,只得聽命行事。
黃飛虎的小算盤打得很精,但是他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大商朝廷的臉面問題。果如姜子牙預料那般,沒過十來日,黃飛虎先鋒軍大敗的消息傳入朝歌后,頓時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紂王黑着臉坐在王座上,一言不發,直瞪瞪的看着下面臣子,直將大臣們看得膽顫心驚。
首相商容硬着頭皮上前一步,說:“陛下息怒,軍中勝敗本就是常有的事,且此次武成王大軍並未受損,且容他些時日,必有佳音回報。”
紂王:“傳旨武成王,要他速速進兵,剿滅叛亂,切不可讓西岐賊子逃脫,同時也讓其它諸侯們看看,這就是叛亂者的下場。”
商容原本還想在幫武成王說兩句話,但回頭一想紂王說的也不無道理,西岐姬考、姬發自立爲王,天下震驚,諸侯觀望。若黃飛虎領軍一直拖延下去,恐那些觀望者也要紛紛效仿,故而必須得速戰速決。
於是乎,出於政治考量的速戰速決旨意就送到了武成王軍中,這讓從軍事觀點出發的武成王好生爲難。
黃飛豹、黃天祿、黃天爵、黃明、周紀、龍環、吳謙都勸黃飛虎早早出兵,一則是聖意如此,違反不得;二則是爲戰死疆場的黃飛彪報仇雪恨。
黃飛虎無法只得帶領大軍向南宮適的三萬人馬撲去,寄希望能消滅對手,給朝廷一個交代,給觀望的諸侯們一個震懾,給死去的黃飛彪報仇。
可惜啊!周軍怎會如商軍的意願與之硬拼,他們且戰且走,一點點的把商軍引入西岐腹地,而且姜子牙還悄悄的給南宮适帶領的軍隊增兵,補充其損失,使之一直保持在三萬人馬上下,故而戰力不減。反倒是黃飛虎帶領的商軍幾次戰鬥下來都沒能抓住像泥鰍一樣滑的周軍,在連續奔波作戰中疲勞不小,已經不復之前的鼎盛士氣了。
一月之後,見時機差不多了,姬考、姬發、姜子牙、申公豹、藥師佛等人率領五萬生力軍去和南宮适的三萬人馬一匯合,實力其實就已經壓過黃飛虎那疲憊不堪的九萬大軍了。
姜子牙作爲軍中統帥,修書一封給黃飛虎,約其來日決戰。
黃飛虎此時也不想在拖延下去了,因爲此番征討屢戰不勝,諸侯側目,有意效仿者甚衆,紂王那邊已經頗有微言了,若非商容、比干他們幫自己從中韓璇,只怕自己這個主帥早就不能穩坐釣魚臺了。
武成王回書一封:“三日後決戰。”
兩邊各自安排決戰事宜,自不多說。
卻不想武成王黃飛虎回書到周營後,上大夫申公豹給衆將提了個好建議。
只見申公豹滿臉笑容的對大帳內議事的姬考、姬發、姜子牙、藥師佛、南宮适說道:“諸位,我有個辦法,可讓我軍以最小損失打敗商軍。”
姬考:“哦!上大夫請細細道來。”
申公豹:“連日來商軍和南宮將軍帶領的軍隊連番作戰,已經很是疲憊,眼下既然約定三日後決戰,想必他們定要乘此時機休養生息,以便在決戰中打敗我軍。故而我的辦法是,今晚我們就去偷襲商營,必然大獲全勝。”
衆人眼前一亮,均想:“這果真是個好辦法,只是這道義上好像有點說不過去哦,早上才約好了三日後決戰,晚上立馬就去偷襲對方大營,這讓諸侯們知道了,該如何看待西岐。”
申公豹早就料到了衆人的疑慮,他進一步解釋說:“兩軍交戰,各施奇謀,原本就是理所應當的,在我看來,只要能贏,道義什麼的都顧不得那麼多了。難道諸位真想冒着遭受重大損失去和商軍決戰,就算贏了,我西岐人馬也會損失不小。”
姜子牙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附和道:“上大夫這個謀略很不錯,我完全同意。”
藥師佛:“阿彌陀佛,上大夫此舉有意減少生靈傷亡,功在千秋,貧僧贊同。”
南宮适更建議:“乾脆立馬讓我軍分爲兩部,以屬下帶領三萬疲兵大肆在營地裡準備決戰事宜,用來迷惑商軍,而五萬生力軍則安然入睡,準備半夜偷襲商軍。”
姬考、姬發齊聲曰:“好,就這麼辦。”
當天,周軍大營中三萬疲兵裝作八萬人的模樣,大搖大擺的在營中準備決戰事宜,用來迷惑商軍的探子,而五萬生力軍賊早早入睡。是夜,周軍的五萬生力軍乘着月黑風高之時,突然向黃飛虎的商軍大營發起突襲,又有衆多西方教的光頭齊齊施法,大敗商軍,斬殺兩萬,俘虜四萬。
武成王黃飛虎在一衆家將的保護下,帶領三萬殘部連忙退回了商朝國境,連連發出幾道求救書信給附近的商軍,要他們出兵相助,並同時上書朝廷,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