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洛陽王世充所部的覆滅,關中的李閥越來越岌岌可危。不少門閥世家都開始打點行裝,向着漢中進發,以期躲避刀兵之禍。
長安唐皇宮裡,李淵的脾氣一天比一天壞,此時的他已經完全沒有以前那種長者風範,取而代之的像是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想要最後一搏,以求翻本。
李淵先是胡亂發了一通脾氣,杖責了幾個無辜的太監和宮女,這讓下面的百官們個個噤若寒蟬,生怕引火燒身。
李淵向長孫無忌問道:“秦王已經與李靖那廝對峙快一個月了,爲何遲遲不肯進攻?”
長孫無忌恭恭敬敬的回答說:“回稟陛下,那李靖本是北虎軍中的一員帥才,手下又大多是能征慣戰之將,且兵力在我軍之上,是以秦王不敢輕動。”
李淵心裡那個叫氣啊,破口大罵道:“好一個不敢輕動,這下好拉!李靖的那支軍隊還沒趕出去,關中大地又迎來了謝賊五萬鐵騎的生力軍,這讓寡人如何應付?”
長孫無忌本是文職,對軍事一知半解,根本回答不出這個問題,在下面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想出個辦法來,被李淵大罵無能,命殿前衛士拖出去杖責三十,趕出宮去。
這下子,百官們更是提心吊膽,生怕一不小心觸怒了唐皇,換來一頓板子是小,丟了性命是大--!故而一個個都低着頭,不敢說話。
太子李建成見狀,站出來建言道:“父皇明鑑,長安府庫中兵器甲冑不計其數,可下令把長安城中各大世家、門閥的家丁護院都組織起來,上城助戰,然後再組織城中青壯上城協防,如此算來,可得七八萬人馬,加上長安本來的三萬多守軍,共計十多萬人,足以抗衡北虎軍一段時日。等二弟戰勝了李靖所部,自然會回軍前來解長安之圍。”
李淵頗有些欣慰的看着太子,關鍵時刻還是自家人靠得住。
李淵當即下令關閉長安四門,無令不得放任何一人外出,守城之事按太子所說的辦。並派人飛馬傳信給秦王,讓他儘早與李靖所部分出高下,若不然就立刻回軍長安,死守都城。
領兵在外的李世民此時心中比誰都急,他萬萬沒料到王世充敗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徹底。這下好拉,一個李靖已經使他頭痛不已,現在北虎王又率大軍前來,這可如何是好。
在李世民看來,全天下就三個人會打仗,一個是自己,一個是李靖,還有一個就是北虎王。其他人皆比不過他們三人,和李靖對峙了二十多天,李世民連半點機會都沒找到。想戰,李靖擺開防禦陣勢,大有一副任你來攻的架勢;想走,北虎大軍隨即貼了上來,像狗皮膏藥一樣貼着唐軍,如同以前的河東之戰一樣,讓你痛苦不堪。
戰不能勝,走不能脫。敵軍生力軍眼看就要到來,李世民心急如焚。
這時,唐皇李淵的詔書到了,裡面盡是催促李世民儘快與李靖所部分出勝負,好回軍救援長安之語。李二在痛苦之中,不得不做一個決定了,他召集衆將議事,是戰是走,準備一錘定音。
侯君集、房玄齡、杜如晦、秦瓊、程咬金、王君廓等文武諸將匯聚到了帥帳之中,議論起來。
侯君集:“秦王,末將主張迅速回師長安,理由很簡單,這二十多天來,我軍和李靖所部對峙,沒有佔據優勢,而謝天虎率領的另一支北虎軍隨時會到,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北虎鐵騎,日行百里,從洛陽趕赴關中,只在幾天之間。)
他的建議得到了秦瓊、程咬金、王君廓等將的支持,這些天和北虎軍接觸,唐軍沒有討到半點好處。無論是天下大勢,還是小小的遭遇戰,都是北虎軍牢牢的掌握了主動權。
秦瓊更建議,讓他帶領數千新組建的玄甲鐵騎斷後,秦王儘可帶着大隊人馬先行一步。
李二琢磨了下這個建議,以犧牲數千玄甲鐵騎爲代價,爲大軍贏得重返長安的機會,可行是可行,但是回到長安以後又能怎麼辦!和父皇一起坐困愁城,等着北虎軍一口一口的吃掉自己?
房玄齡深知李世民的性情,知道他心中所想,上前一步建議說:“秦王,下官以爲衆將軍所說在理,若是再不立即行動,等兩路北虎軍一匯合,我軍危亦。不過下官有點不同的見解,我軍不用退回長安,而是向金城方向退去。”
衆將眼前一亮,這還真是個好辦法!金城遠離長安,路途險惡,易守難攻,是個東山再起的好地方。只是沒人敢附和,因爲唐皇以後要是怪罪下來,那絕對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杜如晦也附和說:“秦王,下官以爲玄齡的提議可行,與其退回長安,做那困獸之鬥,不如把眼光放長遠些,直接退向金城,甚至武威。只要我軍能夠在外線形成對北虎軍的威脅,一樣可以分擔長安的困境。”
李二滿臉苦色,一言不發。
衆人知道他已經傾向於這個方案,只是不救長安,不去管李閥安危的話,很難從他口中說出。於是帳內的文武諸將齊刷刷的跪了下來,聲稱願意共同承擔後果,希望秦王爲十八萬大軍着想。
李二架不住衆人哀求,只能點頭同意,隨即命令大軍準備進攻。
衆將大驚!
李二解釋說,咱們就是要先擺出一副決戰的架勢,讓李靖誤以爲我軍是準備趕在北虎鐵騎到來之前,先擊敗他部,這樣一來,李靖勢必着手防禦態勢,到那時,我軍出其不意的退軍,定能減小損失。
諸將恍然大悟,直稱讚秦王高明。
李世民隨即給李靖下了封戰書,上面只寫了四個大字:“明日決戰。”
李靖回書更簡單,只有一個字:“戰”
當天兩軍各自磨刀擦槍,準備明日的決戰。
北虎軍李靖召來衆將商議。
羅藝、宋金剛、王伏寶、尉遲恭、徐圓朗、王薄等人都力爭做明日的先鋒之將,爲北虎軍衝鋒效力。
李靖若有所思,閉目養神。
副帥蘇定方疑惑的對李靖說:“大帥,以末將看,唐軍約定明日決戰有些蹊蹺啊。”
李靖成足在胸的迴應說:“定方有什麼想法,儘可說出來,大家一起聽聽。”
蘇定方:“不錯,唐軍眼下是很急,急着與我軍決戰,不然等到虎王殿下的生力軍一到,他們連半點機會都沒有了。但正是這樣,末將才疑惑,以他們現在的軍力,怎麼可能堂堂正正的擊敗我軍,若說唐軍突然暗中偷襲,那末將反而有幾分相信他們是真的要和我軍拼命。”
李靖微微一笑,說:“定方和本帥想到一塊去了,唐軍兵力少過我軍,士氣低過我軍,戰力能有幾何?他們這樣堂堂正正的下戰書,無非就是爲了一件事。”
蘇定方:“唐軍要跑?”
李靖:“正是,如果不出本帥意料,他們今夜就會乘着天黑,丟下一切輜重物品,向西退去。”
宋金剛和李世民有深仇大恨,當然不能讓他跑了,上前一步請令率領一萬騎軍提前繞道去阻擊唐軍。
李靖想了想,說:“宋將軍切莫着急,李世民現在最想的是逃跑,其次是和我軍一決勝負。所以我們兩樣都不能讓他如願,我們現在只需做一件事,就是緊緊的咬住他,等到虎王殿下的援軍到達,到時候,有的是諸位將軍大展伸手的時候。”
李靖:“傳令下去,今夜一更時分,全軍多點火把,向唐軍營地步步壓去,看他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