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北京被圍

城外,正是多爾袞的正白旗主力部隊,另有一萬多蒙古精兵,他見城頭上似乎有不少文官,心想說不定李自成也在這裡,正好,在這裡顯示一下戰力,再嚇他們一嚇,讓他們軍心全部瓦解也好。所以,他吩咐手下,今天如果城內有人出戰,大家要努力斬殺敵人大將,並且懸出巨賞,斬殺一名兵士者賜爵一級,斬殺一名校尉者官升一級,斬殺將官一名者,官升兩級,殺敵主將者官升三級。

今天打頭陣的是蒙古兵哈達。他在蒙古草原上被稱爲雄鷹,被蒙古兵譽爲軍中之神。他領兵一萬,是蒙古部隊中最彪悍的一支。哈達上次在山海關大戰時沒撈到機會,手正癢癢的,今天想在多爾袞面前表現表現自己,堅決要求打頭陣。多爾袞也素聞哈達驍勇善戰,在蒙古八旗中戰力超羣,所以,讓他殺殺李自成部隊的威風正合他心意。

多爾袞不擔心有什麼意外。

他在山海關見識了李自成的戰力,要不是在撫寧被一羣會挖壕溝的步兵阻止延遲,再加上美女皇太后在錦州受到驚嚇,以及盛京被李來亨胡攪一番,他早就打到北京了。

李自成的兵力不多,現在在北京的兵力比山海關時多一些,也不會超過十五萬吧。特別是士氣,今非昔比了。多爾袞的探子大量的消息傳來,說北京已經是慌亂無措了。這種兵,不堪一擊。

當然,多爾袞知道有一支兵馬很厲害,李來亨。不過,在大勢已去的時候,一個人再怎麼厲害,能夠改變歷史嗎?

就算今天是李來亨親自出戰,多爾袞也不在乎。

“哈達,敵人今天的主將也許是李來亨,要是你能砍下他的人頭,晉升你爲王。”多爾袞對三十多歲的哈達說。

“李來亨?好哇,王爺,我就是希望遇到的是他。我要把他的頭砍下來,用他的顱骨做酒杯喝酒。”

哈達也聽說過李來亨的名字,但是,他對一個只有二十幾歲的人,竟然享有如此高的聲望,心裡既嫉妒又憤怒,他想,老子就讓你見識見識我蒙古雄鷹的本領吧。

這句話不完全是吹牛,也許,哈達有這個能耐,哈達這種戰力的人,在任何部隊中,都不是常見的。

北京城,一支騎兵沿着城牆根從西而南,插在多爾袞與北京城牆之間。

意料之外的布兵方式。

這支部隊背靠城牆列陣,不多,一萬人。

不過,很快,城牆上一萬步兵槌城而下,他們手中的兵器又是鐵鍬。

不少滿清兵吃夠了他們的虧。

這羣拿鐵鍬的步兵打仗很不一般,他們打着打着,突然可能就挖起泥土,幹起飛沙揚石的事,現在,又是這羣兵擋在了前面。

多爾袞的三萬多兵離城三千步列陣。

全部是騎兵,威武雄壯,帶過兵的人沒有不心驚的,誰都知道,和這種兵打仗,勝機很少。

哈達的一萬騎兵緩緩而出,他們在兩千步遠處停了下來。

多爾袞在臨時搭建的瞭望臺上,朝主戰場張望。

北京城,南門大開,三百騎突出,他們一直突到步兵前面才停下。

這是李來亨和他的三百精銳。

哈達獨騎往前馳騁三百步,猛然轉身回到本陣。他在示威,他在炫耀他的馬術。

李來亨微微一笑。他左右看看,新選的兩名助手,羅四、王虎,他們都是新取的名字,今年都只十八歲,跟李來亨已經兩年了,他們現在作爲王四、羅虎的養子,也是他們的替身出現。

“羅四,玩一手!”

羅四的戰馬是羅虎的戰馬,一匹純種西洋戰馬,高大威猛。“嘚!”他兩腿一夾,紅色戰馬飛一般向前衝去。他沒有停,瞬間就衝到哈達部隊的五十步遠處,他突然一個急停,手一揚,十把飛刀朝最前面的十名騎兵射去。

隨着十人落馬,羅四已經轉身跑出了一箭之遙。

一名蒙古副將(相當於清兵的參領)大怒,拍馬追來。王虎迎面衝上去。良馬相交,沒有再換位子,王虎回身,冷冷的笑容掛在嘴角,他握着一把鋼刀,刀尖還在滴着鮮血。那名蒙古副將的頸上,數股嫣紅的血液像不規則的噴泉在噴射,他堅持了片刻,一頭栽下了馬下。

哈達大怒,準備出戰,他身邊的一名將領拍馬而出,直奔王虎。王虎正準備再戰,。

“兄弟,這個留給我!”

羅四拍馬而出。

那名蒙古將領兩把彎刀,雪白閃亮,一見就知道是所謂的寶刀。羅四可不是和他比刀技的,他看準了下刀的地方,馬一交,他按自己的意志橫了一刀,根本沒有理睬蒙古將領的彎刀耍了些什麼花樣,他只本能地躲閃了一下,那兩把彎刀都落了空。

那名蒙古將領不解的是,竟然有人可以不理睬他的彎刀。過去,所有的對手都會拼全力接住他的兩把彎刀的,可是,眼前的這位少年將領根本就沒接刀,而是把他的刀橫掃了一下。

他的頸上的皮膚有過瞬間的劇痛,但很快就不痛了,腦子空蕩蕩的,一種飄飄的快感,接着,他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頸部的血管、神經、肌肉都被這一掃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已經死得差不多了的時候,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崩潰。

連死兩員大將的哈達怒了。他大喝一聲,“拿命來!”

“王虎、羅四,你們讓開!”

李來亨緩緩而出。

他的戰馬跑着碎步,似乎是在溜達。哈達猛然衝了過了,就在哈達衝到眼前的那一霎那,李來亨的白馬突然騰空,李來亨再從馬上躍起,高高地飄在空中,他本能地躲過了哈達的一刀橫砍。李來亨的劍,一個劈刺,漂亮的弧線劃了一個圓圈。

他落下來,穩穩地坐在白馬上。

哈達的頭從正中一分爲二。

李來亨沒有出擊,他回到了本陣。兩陣之間,三具屍體,都是一擊斃命。

多爾袞驚駭了。

這種古老的對陣方式,瞬間就決出了勝負。三比零,僅僅各出三招。

城牆上,沒有一絲聲音,所有的人都摒住了呼吸,直到三具屍體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劉宗敏看了李過一眼,心想,就算是我們兩個,要這麼幹淨利落地幹掉這幾員大將,只怕是不可能辦到,特別是最後這個蒙古大將,劉宗敏自認爲沒有多少勝算。

宋獻策似乎在琢磨着什麼,他一副老謀深算的樣子,好像是在猜測下一步李來亨該做什麼了。

而李自成呢,很想擊鼓讓李來亨一鼓作氣衝殺過去,但是,遠處的多爾袞好像有恃無恐。他還有什麼後招嗎?

剛纔,蒙古人選擇了古老的戰法,將拼將。現在,團戰就要開始了。

多爾袞知道,單個與對手拼殺是很愚蠢的戰法,兵團作戰,纔是現代戰爭的主流。所以,領兵者,都注重團隊的作戰能力,而對個人的招式,劍法、刀法已經不再那麼重視了。

軍團作戰。

“擊鼓!”

三萬精兵壓迫過來。

李來亨這邊也開始擊鼓。他的一萬攻堅步兵師突前,另外一萬騎兵沒有挪動半步,他們還是在城牆之下。這隊人馬,曾經是王四和羅虎率領的精兵,現在,他們在郝搖旗的指揮下,安靜地站在原地。

兩軍對射,一箭之遙,都停了下來。

對陣的兩軍都互相有所瞭解,所以,他們不貿然發起衝擊。

“擊鼓!出擊!”

突然,李來亨喝道。

一陣急促的鼓點。

一萬攻堅步兵師一聞鼓點,前面幾排迅速揮動鐵鍬,塵土飛揚、砂石蔽天,接着,後幾排迅速上前,鐵鍬飛舞,直望馬頭馬身上砸去,接着,他們又揮動鐵鍬,剷起塵土,鋪天蓋地壓過去。這麼幾個輪番動作,多爾袞的正白旗,再怎麼精銳也熬不住了,他們開始李來亨就是等待這一刻的到來。

“殺!”他大喝一聲。

接着,就是震天的殺聲。

李來亨的三百精銳突入了多爾袞的核心。谷英的攻堅師衝殺了過去。郝搖旗代領的一萬精銳騎兵猛衝過去。

敵人敗了,但沒有潰,多爾袞指揮部隊穩住了陣腳。

李來亨預料到了,他知道多爾袞的實力,所以,他不急,他的三百精銳又可以享受大餐了。他、王虎、羅四各領一百人,他們像三把尖刀在敵人身子裡攪。

剛砍了兩個佐領的頭,又一個送上來了。正白旗有八十七個半佐領,只比正黃旗少五個佐領。李來亨已經砍了六個佐領了,王虎和羅四都有收穫,但他們對佐領的興趣不大,他們有興趣的是參領,最好是多爾袞自己。

可是,這些佐領似乎是覺得被砍頭好玩,這一次,竟然是三個一起上。

李來亨冷笑了一下,讓滿洲人見識見識也好,三個,好。

李來亨緊了緊手中的劍,他知道這劍的份量,全部爲精鋼打造,工藝絕對不亞於二十一世紀的水平,一劍砍下三個頭顱應該沒問題。

白馬似乎懂得主人的心思,它平穩地猛衝過去,三個佐領包抄的姿態衝過來,他們準備舉刀,可是,晚了,僅僅晚了幾分之一秒,他們驚訝地發現幾個人頭在空中飛舞。

三個佐領同時被砍下了頭。

多爾袞見識了。

他手伸開,親兵馬上遞過一支精緻的長箭,搭弓、滿弦——“嘣!”清脆的響聲。

五十步開外,對李來亨來說,沒有威脅,他手一綽,把箭撈在手裡。他也搭上弓,回一箭。

多爾袞微笑着,他伸手抓箭,抓住了,可是,火辣辣的,他知道,手心被勒出了血痕。

好厲害的勁力。換個別人,就沒法抓住此箭。

都沒有打算這一箭成功,他們只是隔空交了一招。

就在多爾袞和李來亨對射一箭時,他的一個參領被王虎斬下了馬,還沒緩過神來,羅四也收拾了一個參領。連死兩個參領,損失慘重。正白旗五個都統參領,死了兩個,勝負已分。

撤,再不撤將會大敗!

“嗚嗚”的號角聲,“收兵!”

多爾袞不是第一次收兵,他收兵不會亂,他的部隊會有序退卻,這是他治軍的成就之一。

可是,今天的退卻無法有序,他們遇到那羣揮鐵鍬的步兵,一陣鋪天蓋地的塵土使他們無法正眼看人。

“殺!”

真正的追殺開始了。郝搖旗代領的一萬精兵開始復仇,很快,最善於領兵的多爾袞第一次吃到了一場大敗仗。他的正白旗幾乎全軍覆滅。

北京之圍被解除。

清兵退到了撫寧一線。

李自成知道,今後一段時期,戰爭會處於對峙狀態。

“皇上,請迅速回長安吧。敵人休整十天半個月以後,就會恢復元氣的,今天,多爾袞只是因爲輕敵而吃了點虧,有了今天這仗,今後,我們就只能硬碰硬了。”李來亨清楚地認識今後的艱鉅。

由於李來亨這一次把多爾袞打痛了,他只好回到撫寧城好好反省去了。這樣,北京城內不但穩定了許多,士兵的士氣也陡然增加了。清兵不可戰勝神話打破了,很多一見清兵就發怵的人,今後在也不至於一見清兵就跑。

李巖開始接替劉宗敏管理北京城的治安,他一面增加兵力巡邏,一面妥善安排李自成大軍的有序撤退。

現在,李自成的撤退有序多了。李自成在他沮喪的同時,不免有幾分寬慰,有李來亨這樣的大將,他總算是化險爲夷了,甚至,他還認爲,有李來亨在北京鎮守,清兵最終會被趕出塞外的,直至最終被徹底消滅。

竇美怡的去留成了李自成頭痛的問題。

第64章 衣錦還鄉2第68章 十萬精兵第96章 清兵襲擾山東第86章 驚心動魄的一箭第240章 過關第14章 必有一戰第77章 凌飛渡第144章 禪位之爭第120章 羅汝才被殺第130章 稱王第37章 軍情緊急第84章 重大部署第173章 潼關變節第35章 突圍第153章 我替代羅虎第68章 十萬精兵第133章 陣亡第2章 無法改變的歷史第204章 又見高桂英第109章 決戰前夕第1章 將星升起第172章 李巖十六大罪狀第239章 呂芩出馬第172章 李巖十六大罪狀第163章 大撤退第176章 把李來亨砍了第66章 第一次交手第219章 瘟疫第107章 鬆錦大戰第32章 攻打開封2第51章 抗命第60章 赴約第212章 君主第145章 進紫禁城第195章 準備與左良玉聯合第235章 殺雞第139章 全殲清兵第134章 稱帝第152章 羅虎之死第215章 殺無赦第187章 再勝一仗第69章 吞併第11章 冷血殺手第208章 李自成的寶藏第249章 登基第129章 轉機第73章 殿試第186章 一戰大勝第34章 王牌對王牌第150章 親征山海關第135章 東征北京第4章 大戰在即第38章 大軍雲集第92章 三天破四城第41章 總攻第236章 見郝搖旗第104章 對仗左良玉第129章 轉機第122章 東廠的人第81章 宋獻策和李巖第28章 楊嗣昌出京第154章 偷襲孟姜女廟第15章 晉升將軍第218章 現代工業第80章 李來亨軍團第135章 東征北京第19章 名捕頭第135章 東征北京第30章 攻堅演習第41章 總攻第44章 山寨李自成第256章 坦克之戰第209章 進入大西國都第210章 四個大人物第175章 朝鮮國王第47章 大軍雲集第113章 演戲第130章 稱王第85章 張文秀的精銳第250章 王虎回國第42章 失守第75章 楊嗣昌的舅舅第247章 夜訪紫禁城第177章 和解第253章 新型“埃布萊姆斯-3第11章 冷血殺手第240章 過關第6章 秘密談判第148章 山海關內第59章 赴還是不赴約第84章 重大部署第180章 分崩離析第96章 清兵襲擾山東第47章 大軍雲集第99章 貓和老鼠第189章 豪格西竄第160章 李來亨大鬧盛京第170章 動真格的了第62章 消失的李自成第214章 說服張文秀
第64章 衣錦還鄉2第68章 十萬精兵第96章 清兵襲擾山東第86章 驚心動魄的一箭第240章 過關第14章 必有一戰第77章 凌飛渡第144章 禪位之爭第120章 羅汝才被殺第130章 稱王第37章 軍情緊急第84章 重大部署第173章 潼關變節第35章 突圍第153章 我替代羅虎第68章 十萬精兵第133章 陣亡第2章 無法改變的歷史第204章 又見高桂英第109章 決戰前夕第1章 將星升起第172章 李巖十六大罪狀第239章 呂芩出馬第172章 李巖十六大罪狀第163章 大撤退第176章 把李來亨砍了第66章 第一次交手第219章 瘟疫第107章 鬆錦大戰第32章 攻打開封2第51章 抗命第60章 赴約第212章 君主第145章 進紫禁城第195章 準備與左良玉聯合第235章 殺雞第139章 全殲清兵第134章 稱帝第152章 羅虎之死第215章 殺無赦第187章 再勝一仗第69章 吞併第11章 冷血殺手第208章 李自成的寶藏第249章 登基第129章 轉機第73章 殿試第186章 一戰大勝第34章 王牌對王牌第150章 親征山海關第135章 東征北京第4章 大戰在即第38章 大軍雲集第92章 三天破四城第41章 總攻第236章 見郝搖旗第104章 對仗左良玉第129章 轉機第122章 東廠的人第81章 宋獻策和李巖第28章 楊嗣昌出京第154章 偷襲孟姜女廟第15章 晉升將軍第218章 現代工業第80章 李來亨軍團第135章 東征北京第19章 名捕頭第135章 東征北京第30章 攻堅演習第41章 總攻第44章 山寨李自成第256章 坦克之戰第209章 進入大西國都第210章 四個大人物第175章 朝鮮國王第47章 大軍雲集第113章 演戲第130章 稱王第85章 張文秀的精銳第250章 王虎回國第42章 失守第75章 楊嗣昌的舅舅第247章 夜訪紫禁城第177章 和解第253章 新型“埃布萊姆斯-3第11章 冷血殺手第240章 過關第6章 秘密談判第148章 山海關內第59章 赴還是不赴約第84章 重大部署第180章 分崩離析第96章 清兵襲擾山東第47章 大軍雲集第99章 貓和老鼠第189章 豪格西竄第160章 李來亨大鬧盛京第170章 動真格的了第62章 消失的李自成第214章 說服張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