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戰大勝

李來亨的八百精銳先行,他們一路探哨,一路做先鋒,數千兵馬他們根本不十分放在眼裡,所以,他們進軍的速度很快,不到兩個時辰就遇到了一大隊兵馬。

這一隊兵馬是多爾袞中路主力,總共五萬,到達的就有三萬人,步騎兵都有。他們的主將見一隊人馬突然出現,心裡也莫名其妙的,心想,這是誰的部隊呢?自己的前鋒幾千人已經過去幾個時辰了,這是誰的部隊走錯了路線,混進我的中軍陣地來了?

“去問問,誰這麼混蛋,路都走錯了。我估計是左路軍哈馬,他經常糊里糊塗把路線都走錯。”領隊的將軍是鑲黃旗旗主赤露麼。

“喳!”一位副將級別的軍官出陣,朝李來亨部隊飛奔而去。他離李來亨三十步時停下,“你們是哪部隊的,怎麼走的路?你們不知道走錯了嗎?擋住了我們前進的路線!”

李來亨沒有理睬這位副將的質疑,他覺得現在正是時候,寶劍一揮,朝他的隊伍喝道:“殺!”

現在,不光是他的八百精銳如同他的肢體一樣運用自如,就連身後的那一萬騎兵,也能做到心領神會,他這麼一揮箭,一萬多將士潮水般向前涌去。

敵人麻煩了,他們沒有臨敵的準備,沒有佈陣,自己三萬人,面對衝過來的一萬精銳,他們亂作一團。

這一戰,又一次出其不意,敵人大亂,李來亨部斬殺的敵人無數。

敵人退了,剩得幾千殘兵,不可能再有戰鬥力了。

李來亨往後退了十里。前面的血腥太重,兩萬多屍首,不是活人休息的地方。所以他後退十里,選擇一個水土肥美的地方安營紮寨。

他在這裡等候敵人的攻擊。或者說,他在這裡誘敵深入,讓敵人進他的套。

據情報所知,多爾袞在三路大軍之後往南而來。李來亨一天功夫擊破他的中路大軍,多爾袞必然大怒,會不顧一切殺將過來。

多爾袞至少有十萬以上的精兵。李來亨準備在這個已經選擇好了的地方上,至少把他的有生力量消滅大半。

今夜可以安心休息。至少後天多爾袞纔可能到達此地,所以李來亨對他的部下說,明晚之前,大家儘可能多殺牛羊生豬,好好地補補身子,等後天,我們在多爾袞的地盤以逸待勞,痛擊敵人。

多爾袞得到中路軍覆滅的報告時簡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五萬部隊,一戰就消耗三萬人,這打的是什麼戰?

當得知自己的中路軍是因爲誤判敵情,在沒有佈陣的情況被李來亨部打個措手不及時,心情才緩和一點。

“進軍,全速進軍。”多爾袞知道,驕兵必敗。李多爾袞不信他五萬精銳對付不了李來亨的一萬騎兵。所以,他要用一天的時間找到李來亨,和他決戰。

用不着找,李來亨根本就沒有退多遠,等多爾袞經過前天的戰場時,他這個見多了死人的人也不免惡起心來,漫山遍野的屍體他感到恐怖了,他噁心了。

驅兵十里,前面的部隊停了下來。

“報告皇父攝政王,前面有敵人擋住去路。”

多爾袞在中軍營中聽說李來亨的部隊出現,他不由得熱血沸騰。好,你們沒走就好,老子用五萬精銳壓也要壓碎你們。

多爾袞的陣腳還沒來得及佈置,這種遭遇戰講究的就是誰的速度更快,組織更好。李來亨此時早已經以逸待勞多時了,他們在多爾袞前鋒還在數十里路之外時,就早知道敵人的動向了。

多爾袞前鋒發現李來亨部隊時,李來亨的部隊已經列陣,等多爾袞知道李來亨在前方佈陣時,他還來不及發佈命令,前軍已亂。

前軍亂了沒關係,他不是別人,他是多爾袞。多爾袞是打仗的天才,經過的陣勢不下數百場,這種情況絕不是第一次見到,所以,他的兵很快就穩定了下來,混亂的前鋒向兩側漂移,讓自己的第二道戰線露出來。

這道陣線有時間部陣,盾牌手、弓箭手、甚至是火器營,佈置得有條不紊,這道防線之後就是敵人的主力騎兵了。

李來亨並沒有因爲敵人第二道防線已經就位而放緩第二波的攻擊,反而把自己的八百精銳投入進去。很快,就變成了混戰。

混戰又是李來亨部隊的長處,他們在訓練時,混戰是他們訓練的基本課題。李來亨的基本陣型是三三制,小三變大三,大三變更大的三,最後是一個超級大三。所以,他們在混戰時看起來是沒陣型的,實際上卻始終保持着一種牢固的陣型。而李來亨本身的八百精銳就更不用說了,永遠是尖刀狀和圓鋸形。尖刀狀時是取上將之頭的陣勢,最常見,使用次數最多。而圓鋸形的陣型往往是在打艱難的打仗時使用,或者說專爲消耗敵人兵力而用。

大戰用了一個多時辰。兵多的一方並沒有機會展開,他們也就沒機會獲得應有的優勢。相反,李來亨的一萬多騎兵很痛快地進行了一次殺戮。等李來亨鳴金收兵時,敵人損失慘重,估計傷亡人數不下一萬五,而李來亨部損失極微。

李來亨決定後撤了。

他的後撤也如風一樣迅速就消失得無蹤無影。

多爾袞很悲傷、很氣憤地聽完損失報告。

“繼續在他的意識中,李來亨所依仗的就是他的精銳部隊,他不可能有太多的精銳。戰爭勝負絕不是由一兩次戰役的勝負所決定,所有的戰爭最終仍然是拼實力。

多爾袞自語自語地說:多爾袞啊多爾袞,如果你十萬大軍還不能碾碎李來亨,你也別再做什麼征服中國的美夢了。

多爾袞在心裡罵着自己。過去,多爾袞幾乎沒有過敗績,可是,自從遇見李來亨以後,他就從未在李來亨身上贏過。

他一定要打贏李來亨,他沒有不打贏李來亨的理由。

這時,他突然又想起了另一件事,使得他不得不努力向前。

出征前,多爾袞在北京紫禁城內才見了他心愛的孝莊皇太后。他們母子已經搬進北京皇宮內居住兩個多月了,多爾袞住在紫禁城外的一個大宅子裡,這裡原來是崇禎皇帝沒有進宮前居住的地方,現在由多爾袞佔有了。他進出皇宮極爲方便。

多爾袞喜歡每天黃昏之後進宮稟報重要事情,這樣,他就可以見到晚妝之後的孝莊皇太后了。

“你怎麼每次都是我下班之後有事求見啊?”(哈哈,孝莊的原話肯定不是這樣的,那時候還沒上班下班的詞兒,只有什麼出班只說)孝莊皇太后經常這樣笑着對多爾袞說。

多爾袞也恬不知恥地說:“本王就是勞累的苦命,每天都得加班啊。”

“你是來加班的嗎?”孝莊的臉已經嬌紅。

“是,本王是來爲皇太后加班的。”

兩人笑着,很快就滾在一起去了。

當然,他們這一滾是不能滾一個晚上的,多爾袞現在也得避一避耳目了,他擔心順治皇上年紀越來越大,今後和他孃的事一旦傳到他耳朵裡,只怕不是福氣。

這次出征前,多爾袞在皇宮內和孝莊纏綿了一夜,他既是來辭行的,也是來囑咐孝莊的。他說,此次出征,按理有一兩個月就能夠回來,但是戰場上的事很難說,如果他一時回來有困難,朝廷上任何大事都得派人來請示,請孝莊別輕易做主。他擔心孝莊聽了不舒服,就把原因再次說了遍。

其實滿族內部的鬥爭始終沒有停息,多爾袞也經常和孝莊談及過此事,今晚只不過是再一次重複。當年努爾哈赤的兒子衆多,十幾個兒子中,大部分都是很有才華之人,他們之間的競爭從未停息過。後來,各兄弟又有了兒子,上輩的鬥爭必然會延伸到下一代,特別是皇太極一系,長子豪格沒落,很多人是不服的,所以,多爾袞要穩定滿族內部的團結都有很大的困難。

最使多爾袞心煩的事還不止這些,就連他們親兄弟之間也已經有了不和的跡象,阿濟格幾次來特使請求,要求升官。多爾確實,阿濟格也想做攝政王,他名字都想好了,只是沒有提出來罷了,他想做的官是“皇叔攝政王”。——這滿人有些亂七八糟,多爾袞是阿濟格的弟弟,多爾袞是“皇父攝政王”,他做哥哥的卻要做“皇叔攝政王”這不是沒上沒下了嗎?

多爾袞爲這事很氣惱。

其實,這阿濟格也是的,一山不能二虎,這道理他應該懂的啊。他也不想想,自己一個這麼強勢的弟弟在把持朝政,你還去摻和什麼?到那天,兩兄弟打起來,阿濟格你會是多爾袞的對手嗎?多爾袞多有實戰經驗!他打擊了這麼多的政治對手,連豪格這麼強大的人物都敗下陣來,他的經驗豐富得都溢出來了,阿濟格想在權力中分一羹,實在是不明智的。

既然現在滿族內部的形勢不穩,所以多爾袞不得不囑咐孝莊皇太后不得不多個心眼。

他們兩個永遠是同一戰壕裡的親密戰友。

多爾袞第一仗不利,他作爲傑出的戰略家,憑直覺告訴他,李來亨是他命中剋星。所以,他必須堅定地,毫不手軟地對付李來亨。

“保持陣型,向前推進。目標,鐵城。”多爾袞下達了命令。他必須先奪回鐵城,封鎖進入河北的大門。

多爾袞的進軍速度是快速的,第二天他就追上了李來亨的部隊。

李來亨的部隊在一個叫仙人渡的地方停了下來,他們在這裡已經停留了好幾個小時,吃飽了、喝足了,他們等待下一次的殺戮。

多爾袞剛好在李來亨算準的時間裡來送死了。

這次,多爾袞沒有讓李來亨打個措手不及,他步步爲營,在離李來亨還有五里路的地方停了下來。

他布好了陣型。他等待李來亨來攻打。

李來亨沒來,他還在原地不動,他們之間有一條小河,李來亨站的位子就叫仙人渡。

多爾袞等了一個時辰,李來亨沒來攻擊。

再等。

又是一個時辰。

還等嗎?多爾袞的部下問。

“再等。”

多爾袞布好了陣型,他希望李來亨來衝陣。防守一方損失經常會輕一些。他在李來亨面前儘量的謹慎爲好,他不想給李來亨有可乘之機。

李來亨根本就不急,他的人都坐在地上玩着遊戲。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玩的,各人幾顆石子,在地上畫的棋盤上玩。

除了幾個小分隊輪流出哨,其他人就這麼悠閒着。

看看天空,太陽偏西了。

李來亨想,多爾袞真還有耐心啊,竟然列陣列了四個時辰,這可不是他的風格啊。有腦子的將領都知道他當然知道,但是,多爾袞吃過一次虧了,他不敢貿然行事,他布好了陣勢最後還是讓敵人來攻。還有,他的陣中還埋伏了一種厲害的兵器,大炮!這種大炮雖然不是紅衣大炮,但是,熱兵器肯定比冷兵器強大。

所以,多爾袞等着李來亨來攻。

李來亨肯定會來攻的,只是他要等着敵人等得筋疲力盡以後纔會來攻,並且,還要讓他們記住,今後別再這麼傻里傻氣等別人來打了。

太陽已經往山頂上墜了。現在是時候了。

“前進!”李來亨號令。

羅四的五千精兵往右側開進,王虎的五千精兵向左側開進,而李來亨自己的八百精銳從正面開進。

李來亨停在可以看清敵人相貌的地方,他沒有繼續前進,他等左右兩側首先發起進攻。

不久,兩側殺聲震天。敵人有些驚訝,也有些慌亂。等候了一天的敵人肯定放棄了作戰的打算,他們內心都以爲今天不會打仗了,現在突然出現敵人,他們在精神上就顯得很被動。

第230章 剪除異己第73章 殿試第172章 李巖十六大罪狀第149章 怒髮衝冠爲紅顏第136章 兩個女人第48章 智亭山之戰第229章 追查兇手第158章 山海關大戰第77章 凌飛渡第129章 轉機第67章 李來亨軍團雛形第248章 不祥之兆第59章 赴還是不赴約第8章 鬧分兵第68章 十萬精兵第28章 楊嗣昌出京第118章 激烈衝突第235章 殺雞第210章 四個大人物第67章 李來亨軍團雛形第16章 吃飯問題第156章 大戰第255章 空中潛艇第13章 殺意頓起第233章 多爾袞罹難第250章 王虎回國第245章 十萬大軍神秘消失第203章 大清洗第81章 宋獻策和李巖第9章 冒險行動第257章 阿帕奇第86章 驚心動魄的一箭第249章 登基第145章 進紫禁城第61章 決戰(上)第190章 殲滅阿濟格第201章 你娶我嗎第219章 瘟疫第232章 心機很深第61章 決戰(上)第49章 血洗呂家寨第73章 殿試第115章 張文秀的籌碼第217章 競選第245章 十萬大軍神秘消失第98章 痛擊清兵第6章 秘密談判第116章 再打開封第209章 進入大西國都第7章 軍事會議第59章 赴還是不赴約第185章 攻下鐵城第109章 決戰前夕第120章 羅汝才被殺第54章 牛金星第4章 大戰在即第242章 國民大會第15章 晉升將軍第198章 受招安第102章 反對意見第111章 大元帥第61章 決戰(下)第223章 南京南京第44章 山寨李自成第59章 赴還是不赴約第36章 李自成失蹤第120章 羅汝才被殺第252章 新的大戰第138章 居庸關下第127章 心狠手辣第129章 轉機第32章 攻打開封2第149章 怒髮衝冠爲紅顏第220章 工業革命第181章 進入九宮山第220章 工業革命第82章 攻佔襄陽第193章 多爾袞的煎熬第229章 追查兇手第34章 王牌對王牌第91章 大戰在即第104章 對仗左良玉第79章 五十騎第207章 又見李自成第60章 赴約第43章 危機第6章 秘密談判第160章 李來亨大鬧盛京第113章 演戲第134章 稱帝第130章 稱王第235章 新科技第89章 第三次交手第191章 多鐸慘敗第135章 東征北京第41章 總攻第113章 演戲第162章 北京被圍第195章 準備與左良玉聯合
第230章 剪除異己第73章 殿試第172章 李巖十六大罪狀第149章 怒髮衝冠爲紅顏第136章 兩個女人第48章 智亭山之戰第229章 追查兇手第158章 山海關大戰第77章 凌飛渡第129章 轉機第67章 李來亨軍團雛形第248章 不祥之兆第59章 赴還是不赴約第8章 鬧分兵第68章 十萬精兵第28章 楊嗣昌出京第118章 激烈衝突第235章 殺雞第210章 四個大人物第67章 李來亨軍團雛形第16章 吃飯問題第156章 大戰第255章 空中潛艇第13章 殺意頓起第233章 多爾袞罹難第250章 王虎回國第245章 十萬大軍神秘消失第203章 大清洗第81章 宋獻策和李巖第9章 冒險行動第257章 阿帕奇第86章 驚心動魄的一箭第249章 登基第145章 進紫禁城第61章 決戰(上)第190章 殲滅阿濟格第201章 你娶我嗎第219章 瘟疫第232章 心機很深第61章 決戰(上)第49章 血洗呂家寨第73章 殿試第115章 張文秀的籌碼第217章 競選第245章 十萬大軍神秘消失第98章 痛擊清兵第6章 秘密談判第116章 再打開封第209章 進入大西國都第7章 軍事會議第59章 赴還是不赴約第185章 攻下鐵城第109章 決戰前夕第120章 羅汝才被殺第54章 牛金星第4章 大戰在即第242章 國民大會第15章 晉升將軍第198章 受招安第102章 反對意見第111章 大元帥第61章 決戰(下)第223章 南京南京第44章 山寨李自成第59章 赴還是不赴約第36章 李自成失蹤第120章 羅汝才被殺第252章 新的大戰第138章 居庸關下第127章 心狠手辣第129章 轉機第32章 攻打開封2第149章 怒髮衝冠爲紅顏第220章 工業革命第181章 進入九宮山第220章 工業革命第82章 攻佔襄陽第193章 多爾袞的煎熬第229章 追查兇手第34章 王牌對王牌第91章 大戰在即第104章 對仗左良玉第79章 五十騎第207章 又見李自成第60章 赴約第43章 危機第6章 秘密談判第160章 李來亨大鬧盛京第113章 演戲第134章 稱帝第130章 稱王第235章 新科技第89章 第三次交手第191章 多鐸慘敗第135章 東征北京第41章 總攻第113章 演戲第162章 北京被圍第195章 準備與左良玉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