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超越時代的才華

元旦剛過,工作日的早晨,位於朝內大街166號的人文社大院門口人來人往。

李曙光將自行車停到車棚裡面,跟同事們挨個打着招呼進了樓。

他把公文包放下,用抹布擦了擦桌子,又去打了壺熱水準備沏點茶,同事們陸續到來,有人伸着杯子跟他要水,李曙光一一給大家倒上。

“老李這服務,真是到位。”同事們玩笑道。

李曙光面上笑呵呵的跟大家閒聊了幾句。

每天工作的前奏結束,他便坐了下來準備進入工作狀態,他從辦公桌右側堆的一堆書稿當中抽出那份昨天還沒審完的稿子。

翻到夾着書籤的那一頁,正打算繼續看,卻聽見有人在叫他。

“老李!”

李曙光一開頭,只見社裡發行部的陳志和滿臉笑容的站在門口。

“老陳啊,什麼事這麼高興?”

“當然是好事。”陳志和走進辦公室,坐在李曙光對面,拿起他還沒來及收起來的茶葉罐。

“什麼好事?”

陳志和笑而不語,李曙光會意的起身給他沏了杯茶,“這回能說了吧?”

陳志和得意的輕啜一口茶,不想卻被燙了一下,哆嗦着嘴放下了茶杯。

“你這也太燙了。”

“剛打的熱水,能不燙嗎?說正事,什麼好消息?”李曙光追問道。

“《賴子的夏天》賣的不錯。”

“就這?我看你是來混茶葉的吧?”李曙光聽完有些不滿。

《賴子的夏天》當初在《當代》發表,一舉幫助《當代》打破50萬份銷量,這幾期銷量雖然有所回落,但銷量仍穩定在35萬份以上。

這個數字跟《賴子的夏天》發表之前的13萬份比起來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說句不誇張的話,《賴子的夏天》可以說是一舉將《當代》從準名刊帶到了名刊的水準之上。

這就是好作品的魔力!

《賴子的夏天》能將刊發它的雜誌帶到如此高度,出版賣得火爆,又有什麼稀奇的?

“誒,什麼叫混茶葉?我這麼說可是有依據的!”

“有什麼依據?”

¤ тt kдn¤ ¢O

“燕京發行所那邊讓我們準備加印。”

聽到這話,李曙光終於重視了起來,凝神問道:“他們要訂多少?”

“還在統計呢,估計過兩天能通知。怎麼樣?我這不是信口胡謅的吧?”

李曙光笑起來,“還是老陳你消息靈通。”

陳志和口中的發行所是新華書店的發行部門,正好是與人文社發行部對接的。

一部書的印量,尤其是首印量不是出版社領導拍着腦門決定的,必須是有一定依據的。

這個依據一般是出版社先向新華書店的各地發行所郵寄徵訂單,等待各地的書店填寫完徵訂單後彙總徵訂量,這個徵訂量便是出版社印刷圖書最重要的依據。

《賴子的夏天》出版前,人文社耗費了一個多月時間進行徵訂,得到的結果是喜人的,全國各地書店的徵訂量彙總到一起,足足有9萬6千餘冊。

人文社是國家級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圖書多達數百種,但能達到這個徵訂量的,屈指可數。

《賴子的夏天》首印10萬冊,燕京是首都,圖書銷量一向穩居全國首位,10萬冊中的十分之一圖書都擺在了燕京市內大大小小的書店之中。

眼下距離上市發售剛剛一週,這一萬冊即便是沒售罄,估計也賣的差不多了,要不然發行所那邊怎麼可能溝通加印的事。

陳志和問:“我聽說你手上在審林朝陽的另一部?”

“對。《父母愛情》,他用另一個筆名寫的。”

“那出版用哪個筆名?”

“這個……沒細聊過,應該還是用發表時的筆名吧。”

“欸,不行不行。得用‘許靈均’這個筆名,他這個筆名有號召力。

都出了好幾本了,本本賣得好。他用那個筆名,有幾個讀者知道這是他的啊?

平白損失了一大批潛在讀者,影響銷量。”

李曙光說道:“這事啊,你得跟衛老太太商量。”

“我一個發行的,跟她說圖書出版的事,那不是找捱罵嗎?你去說。”

李曙光這才明白,笑問道:“敢情伱是爲這事來的?”

陳志和笑而不語。

“行,那回頭我跟她說一聲,這事還得跟作者溝通。”

陳志和走後,李曙光來到衛君怡辦公室,跟她說了一下陳志和的提議。

衛君怡只說了一句“以作者的意見爲主”,她這麼說事情就簡單了,李曙光只需要找林朝陽這個作者確認一下就可以了。

正打算離開,李曙光的目光突然注意到了衛君怡辦公桌右上角摞着的書稿,最上面那份書稿的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就是朝陽新寫的那部吧?”

“嗯。”

衛君怡的眼神落在那份稿件上,滿是欣賞。

“前兩天《當代》那邊鬧的沸沸揚揚,就是因爲這部吧?”

衛君怡擡起頭,靜靜的看着他,那眼神在說:有話就說,有屁就放。

李曙光立刻會意,“稿子您要是審完了,借我看看唄?”

“還得還給《當代》那邊呢。”

“我去還,您先借我看看,回頭我給他們送過去。”

“那你記着早點還給人家。”

“您放心吧。”

李曙光拿着稿子高高興興的離開了衛君怡辦公室。

等他回了當代文學編輯室,有同事看見他手上的稿子,問道:“老李,又有新稿子啊?”

“沒有,借過來的。”

“借的?”

李曙光的話引來了同事們的好奇。

當代文學編輯室是人文社工作量最大的編輯室之一,平日裡審稿都忙不過來,李曙光竟然還有心去借稿子來?

有人湊到他身邊,好奇是什麼稿子還能讓李曙光主動去借過來看。

“《梵高之死》?”

“呦!這是林朝陽那部吧?”

“應該是它吧。昨天《當代》的柳蔭還在聊這部呢,誇的天花亂墜。”

祝昌盛一週多之前從林朝陽那裡取了《梵高之死》的稿子,先是趁着夜色送到了覃朝陽家裡。

編輯審稿都是三審制,分初審、複審、終審。

按正常流程來說一般都是責任編輯收到稿件逐級審閱,可祝昌盛爲了趕上一月份《當代》改版的第一期,直接將稿子送到了主編覃朝陽那裡。

覃朝陽對這部也很重視,熬了兩天夜審完稿件,同意了祝昌盛的請求,決定以長篇專號的形式,將《梵高之死》全文發表在《當代》改版爲文學雙月刊的第一期上。

本來《當代》改版第一期的稿件、排版和封面都已經準備的七七八八了,結果突然出現了變故,編輯部少不了又是一番忙碌。

編輯部的同事們也對這部由覃朝陽開了綠燈的充滿了好奇,雖然已經確定發表,但並不妨礙大家競相閱讀。

《當代》編輯們的專業素養自然不用說,不少人都編輯過中國當代文壇那些赫赫有名的作品。

比如愛吹牛的榮世輝,五十年代紅遍全國的《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便是由他經手編輯。

《當代》自成立以後,人文社也對它大力扶持,有什麼好的稿件都是先緊着這個親兒子。

應該說,《當代》的編輯們無論是從專業素養還是見識上在文學編輯這個行業裡都是出類拔萃的,說一句見多識廣不過分。

但在閱讀《梵高之死》這部時,他們的固有觀念卻一次又一次的被打破。

首先是穿越這個創意,其實這個創意在中國古代文學當中並不罕見。

比如《枕中記》的黃粱夢、湯顯祖的臨川四夢《紫釵記》《南柯記》《牡丹亭》《邯鄲記》、蒲松齡的《聊齋》和袁枚的《子不語》。

在這些作品當中,都或多或少的都出現了以夢爲媒介所發生的穿越於現實與虛擬之間、古今之間、不同空間當時的故事。

但在中國當代文學的創作中,卻極少有人使用這種創意。

《梵高之死》這個創意至少是近年以來比較少見的,所以冷不丁一看到這種作品,自然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其次是的結構和風格,具有較重的懸疑元素,這在以現實主義爲主流的文學界同樣是非常少見的。

這種懸疑元素的加入,使得在文本的可讀性上遠超一般的主流文學作品,用《當代》一些編輯的說法來說是:讀着讓人上癮。

的情節設計精巧,以亞倫的穿越和他在酒館與梵高的相遇爲線索,一步一步揭開了一系列隱藏在歷史背後的關於梵高這個天才的秘密。

既有與怪物爭鬥的緊湊節奏、也有解密梵高悲劇人生的懸念,緊緊的抓住了讀者的好奇心,使人在閱讀過程中難以釋卷。

而且林朝陽還在融合了豐富的歐洲歷史知識和藝術解析,讓這些編輯在享受解密樂趣的同時,也增長了見識。

哪怕中摻雜了一定成分的意識流創作技法,也絲毫沒有影響整體的故事性。

最後就是整體的閱讀感受,雖然雜糅了意識流、科幻、懸疑等諸多元素,但在閱讀感受上仍舊是以故事性爲主。

主人公亞倫經歷了一場時空之旅,不僅是與偶像梵高有了近距離的交流,更是深刻的明白了所謂藝術到底是什麼,堅定了內心對於藝術信仰的堅持和追求。

尤其是故事結尾,亞倫的身影跨越百年時光與梵高重合在一起,看着那些完好如初的藝術作品,聽着後世人對於梵高的無限溢美,梵高以亞倫的身軀見證了他生前未能親眼見證自己的偉大。

的主題在這一刻得到了全面的昇華,超越時代的才華總是伴隨着質疑與孤獨,唯有藝術不朽。

第628章 出文集第579章 雙姝競秀第525章 全港小學生的噩夢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44章 《秋菊打官司》第240章 下回再見就是萬元戶了第356章 中國當代文學皇冠上的明珠第347章 轟動性效應第643章 大力出奇跡第467章 請個病假很合理吧?第208章 第一次撿漏第410章 切腹謝罪第627章 氣勢磅礴!恢宏無匹!第423章 只配大口吃肉第235章 “女大不中留”第25章 鴿子精第147章 現象級作品第431章 草船借箭第157章 《燕京文學》第404章 第一個一百萬第573章 村上春樹第269章 文人果然無恥第333章 最年輕的編委第47章 筆來第375章 下一屆茅盾文學獎必有一席之地第476章 危難之處顯身手第359章 徘徊的陸遙第268章 劇透者死第110章 這劇本適合你們人藝第663章 口味有點獨特第317章 《渡舟記》第496章 世上最毒,莫過婦人!第267章 新作《禁閉島》第389章 當得起任何讚美!第600章 林朝陽式的偉大作品第563章 半步天王第280章 真正厲害的地方第96章 部隊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587章 我清清白白做人第57章 法外狂徒繼任者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54章 《收穫》來信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374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689章 後記第472章 吾輩拍馬難及也第103章 好一個許靈均!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203章 還真是瘋狂啊!第170章 阿毛的邀請第308章 獎項背後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550章 名家雲集第496章 世上最毒,莫過婦人!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44章 《秋菊打官司》第329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314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213章 國運盛,則棋運盛第660章 鉅商風範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260章 《秋瑾》得先停一下第383章 再攢兩年買房子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502章 公平、公正、公開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229章 白撿的僑匯券第2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幕第330章 要當就當教授第595章 中國版《老人與海》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509章 《紐約時報》暢銷榜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605章 作家首富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第401章 鳥槍換炮第337章 版稅拉鋸戰第439章 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第373章 燕京,我跟你一起去!第320章 衣錦還鄉第560章 冉冉升起的傳媒帝國第397章 我一定紅透半邊天第457章 經典的誕生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夠了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第410章 切腹謝罪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609章 可不可信不重要第193章 誰是無辜的人民?第564章 金牌策劃第660章 鉅商風範第519章 陶總好!第643章 大力出奇跡第517章 《入殮師》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
第628章 出文集第579章 雙姝競秀第525章 全港小學生的噩夢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44章 《秋菊打官司》第240章 下回再見就是萬元戶了第356章 中國當代文學皇冠上的明珠第347章 轟動性效應第643章 大力出奇跡第467章 請個病假很合理吧?第208章 第一次撿漏第410章 切腹謝罪第627章 氣勢磅礴!恢宏無匹!第423章 只配大口吃肉第235章 “女大不中留”第25章 鴿子精第147章 現象級作品第431章 草船借箭第157章 《燕京文學》第404章 第一個一百萬第573章 村上春樹第269章 文人果然無恥第333章 最年輕的編委第47章 筆來第375章 下一屆茅盾文學獎必有一席之地第476章 危難之處顯身手第359章 徘徊的陸遙第268章 劇透者死第110章 這劇本適合你們人藝第663章 口味有點獨特第317章 《渡舟記》第496章 世上最毒,莫過婦人!第267章 新作《禁閉島》第389章 當得起任何讚美!第600章 林朝陽式的偉大作品第563章 半步天王第280章 真正厲害的地方第96章 部隊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587章 我清清白白做人第57章 法外狂徒繼任者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54章 《收穫》來信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374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689章 後記第472章 吾輩拍馬難及也第103章 好一個許靈均!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203章 還真是瘋狂啊!第170章 阿毛的邀請第308章 獎項背後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550章 名家雲集第496章 世上最毒,莫過婦人!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44章 《秋菊打官司》第329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314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213章 國運盛,則棋運盛第660章 鉅商風範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260章 《秋瑾》得先停一下第383章 再攢兩年買房子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502章 公平、公正、公開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229章 白撿的僑匯券第2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幕第330章 要當就當教授第595章 中國版《老人與海》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509章 《紐約時報》暢銷榜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605章 作家首富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第401章 鳥槍換炮第337章 版稅拉鋸戰第439章 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第373章 燕京,我跟你一起去!第320章 衣錦還鄉第560章 冉冉升起的傳媒帝國第397章 我一定紅透半邊天第457章 經典的誕生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夠了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第410章 切腹謝罪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609章 可不可信不重要第193章 誰是無辜的人民?第564章 金牌策劃第660章 鉅商風範第519章 陶總好!第643章 大力出奇跡第517章 《入殮師》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