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寫不成了,忒忙!

林朝陽無語,「都看着我幹嘛?他說這話你們也信?兩座歐洲三大電影節的金獎,你們不會以爲他連這點創作自由都沒有吧?」

衆人一想也是,又看向章藝謀,只見他一臉老實巴交,憨厚純良。

章藝謀就是客氣一下,沒想到給老闆爹下了個絆子,他連忙拉着於華,「我覺得《活着》裡面還有些地方刻畫的不夠細節——」

見兩人說到一起去,李拓和祝偉也不好去打擾。

「矣,朝陽,你新書寫的怎麼樣了?」李拓問。

「還在寫。」

「新書的內容是關於什麼的?這回是「生老病死」的「生」吧?給我們講講唄。」

「大概就是講一個老獵人和五條狗的故事——

林朝陽將正在書寫的故事娓娓道來,李拓和祝偉逐漸聽的入了神,直到林朝陽講完了的大概劇情,兩人回味良久。

最後祝偉纔開口說道:「你這故事,感覺有點《老人與海》的意思啊!」

李拓卻反對道:「還是不一樣。《老人與海》專注的是‘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是對於人類不屈精神的頌揚,但也侷限在了個人英雄主義的角度上。」

「朝陽這部裡的主人公安布倫有聖地亞哥不屈的精神,也有更廣闊的舍已救人的胸懷,還有那幾只獵犬的刻畫,也讓故事多了人文主義的溫度。」

「在精神內核上,這個故事有《老人與海》的影子,但要比《老人與海》更具廣度和深度。」

作爲資深林吹,儘管只是聽林朝陽講了個大概故事,但李拓腦補的內容已經足夠輸出幾篇高質量文學評論了。

祝偉沉吟說道:「所以說,這個「生」是求生的「生」?」

林朝陽點點頭,「是。」

「朝陽,我有個問題,聽你說完我感覺這部的篇幅恐怕不會太長吧?」李拓問。

「應該不會超過16萬字。」

新的篇幅照林朝陽以前的作品要短了很多,但與《老人與海》的四萬字比起來已經很長了。

李拓回想了一下林朝陽所講的內容,「這種類型的確實不宜過長,要不然很容易削減故事的緊迫感和讀者閱讀時的沉浸感。」

「不錯,我也是這麼考慮的。」

聊了一陣,李拓又央求林朝陽將手稿拿出來先給他們一睹爲快,這一看就是小半天時間,直到於華要和章藝謀一起離開,才讓兩人回過神。

「你上哪兒去?」李拓問於華。

「今天時間晚了,我就不在朝陽老師這給他添麻煩了。藝謀要再跟我聊聊一些細節,《活着》可能還得補充一些內容。」

於華說完便和章藝謀一起離開了小六部口衚衕,到衚衕口上了章藝謀的桑塔納,車子一路往三元橋方向駛去。

最後桑塔納停在一片別墅區門口,小區大門富麗堂皇,上寫着「麗京花園」四個字。

章藝謀突然叮囑於華:「這地方你可別跟其他人說。」

「我明白,放心吧。」於華輕鬆道。

麗京花園是去年剛建成的小區,因爲是涉外項目,小區房價達到1萬元每平米的天價,開盤號稱創下過「4小時銷售60套」的傳奇戰績,是如今燕京最頂尖的豪宅。

章藝謀領於華走進了一幢雙層獨棟別墅,屋頂呈塔尖狀,看上去像一座小巧的教堂。

走進內部,空間寬大,舒適又華麗,比於華和陳紅的那個小窩不知道大了多少、豪華了多少,他一進去感覺眼晴都陷在房子的裝潢上了。

然後於華就見着了一個明豔清麗的身影,他頓時滿臉驚訝,然後立刻壓下心中的波瀾,跟對面的鞏俐打了個招呼。

這回他總算是明白章藝謀剛纔爲什麼在進門前特意叮囑那句話了!

打完招呼,感覺氣氛有些尷尬,於華問道:「藝謀,你這房子不便宜吧?」

這話問完,章藝謀的臉皮抽動了一下。

鞏俐大方的說道:「這房子是我買的。」

「啊!」

短促的呼聲中包含着驚訝、意外和難堪,於華連連咳嗽了兩聲以掩飾自己的尷尬。

鞏俐現在是國際影后,前段時間《電影評介》轉載灣島《世界電影》雜誌的文章,說她片約不斷,單片片酬已經高達150萬港元。

以她的收入水平,買這麼一幢花園別墅倒不讓人意外。

「我跟於華聊聊他的《活着》,我下部片子打算拍這個。」章藝謀衝鞏俐解釋了一句。

鞏俐點點頭,「你們坐吧,喝點咖啡怎麼樣?我從意大利帶回來的阿拉比卡豆,你們嚐嚐。」

鞏俐口中的「高級名詞」讓於華感覺有些自慚形穢,雖然不知道這個阿拉比卡豆是什麼東西,但不妨礙他點頭。

「好。」

鞏俐去衝咖啡,章藝謀禮讓於華坐下,他的屁股一觸及沙發上就感覺到被一股柔軟包圍着。

不知道是不是先入爲主的關係,於華只感覺這房子裡的東西無一不高檔、無一不奢華。

他前前後後也在燕京待了四五年了,各種場所去了很多,但像麗京花園這麼高端的房子還是第一次來。

於華下意識的拿這別墅和小六部口衚衕比,他覺得小六部口衚衕除了佔了個地段,剩下的幾乎被麗京花園碾壓。

真不愧是燕京第一豪宅!

鞏俐端着兩杯咖啡過來,於華終於嚐到了什麼叫阿拉比卡豆,只感覺又酸文苦。

這玩意兒,比速溶咖啡差遠了!

咖啡不重要,重要的是《活着》的改編。

章藝謀不算是健談的人,但在談到電影時,卻總能侃侃而談,神采飛揚。

於華跟他聊天,鞏俐就坐在一旁靜靜的聽着,於華偶爾分神,見到鞏俐那張臉,莫名的就會想到媒體上的各種報道。

然後他連忙集中精神,傾聽章藝謀的想法。

聊了好幾個小時,外面天都黑了,逐漸理清了改編的思路,到最後章藝謀談到了關於劇本的創作。

他提出希望於華這個作者能夠擔任編劇,不過鑑於於華沒有撰寫電影劇本的經驗,章藝謀說要再叫上個蘆葦。

《霸王別姬》去年橫掃戛納,蘆葦這個編劇也一舉成名。

於華對此沒有任何反對意見,反而覺得如果蘆葦能擔任編劇,那是再好不過的事,等於是爲《活着》的改編保駕護航了。

然後章藝謀又提到了版權費和稿費的問題。

「按照我們林氏影業的規矩,版權費一般在20萬港元—”」

「20萬?」

於華仔心中暢想過改編的版權費,但20方港元這個數字還是遠超他的預想,以至於讓他發出了一聲驚呼。

章藝謀自然知道這個數字對於內地作家來說是一筆大數字,他接着說道:「另外你要是擔任編劇,還有10萬港元稿費。」

那就是30萬港元,換算成人民幣的話是多少?

好像是22萬左右!

於華被巨大的幸福感衝擊的有些眩暈。

別管是參加工作,還是從事寫作以來,他還從來沒有賺過這麼多的錢,細數他這些年賺的錢,恐怕連這個數字的十分之一都沒有。

「還有——」章藝謀的話沒停。

還有?

於華已經傻了,拍電影這麼賺錢嗎?怪不得鞏俐能買這麼大的別墅!

「還有電影上映之後,你和蘆葦作爲編劇也會有一些分紅。」

於華好奇的問了一嘴,「分紅能有多少?」

「這個可說不好,得看電影的收益。」章藝謀想了想舉了個例子,「蘆葦上部電影到目前爲止拿了超過200萬港元。」

200萬港元!

於華倒吸了口涼氣,這個數字已經完全超過了他的認知,於華想不明百寫個劇本而已,怎麼能賺到這麼多錢。

章藝謀只好耐心的給他解釋了林氏影業對於編劇的厚待,又說道:

「《霸王別姬》拿的可是戛納金棕櫚,光是在內地和香江的票房加在一起就有8200萬港元。

而且在歐洲、美國等西方國家大受歡迎,海外發行權已經賣出了四十幾個國家,帶給林氏影業的收益超過了1億港元。

過兩個月要是能拿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個收入翻個倍也不是不可能。」

說完他又特意強調一句,「其實如果蘆葦要是我們公司的編劇的話,他的分紅還能再高0.5%。」

於華陷入了失語狀態,他現在已經沒有腦筋去算0.5%的分紅是多少錢了。

於華忽然想到,章藝謀把《霸王別姬》吹的天花亂墜,他自己的《秋菊打官司》不是一樣得了威尼斯金獅獎嗎?

一個編劇都賺這麼多錢,那導演得賺多少錢?

「那你——」

於華的問題還沒問出口,章藝謀就打斷了他,「咱們不談這個,不談這個!」

那模樣像極了精打細算的地主老財,於華不禁啞然失笑。

接着他忍不住憧憬了一下,要是《活着》改編之後也能得個歐洲三大的金獎,那他豈不是也能賺上百萬元?

他想起了今天白天時候李拓提到的莊重文文學獎,這麼一對比,感覺10萬元好像也算不得什麼了。

於華心裡突然生出了一股衝動,要不他也去林氏影業當個編劇得了!

隨即,他立刻又冷靜了下來。

寫纔是他的立身之本,只要繼續寫出像《活着》這樣的好作品來,還怕沒有改編賺大錢的機會嗎?

想到這裡,於華內心的創作慾望猛然炙熱起來,他的創作熱情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高漲過!

小六部口衚衕,於華被章藝謀拐跑了,李拓、陳健功和祝偉囪窗看過了手稿,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他們聽林朝陽講的時候,只覺得整個故事險象環生、跌巖起伏,但當故事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在眼前時,感受比聽故事時更加豐厚了。

按照林朝陽的規劃,這部還有不到兩方字就要結束了,情節已經完成大半,閱讀下來讓人有種酣暢淋漓之感。

最後的情節停在了獵人安布倫失去了他的最後一隻獵犬託羅坎,獨自面對大興安嶺的冰天雪地和未知的危險。

儘管已經提前知道了故事的解決,但幾人心中還是不由得爲之緊張擔憂、牽腸掛肚。

「朝陽,就差這麼點內容,你倒是趕緊寫啊!」

看完了全部的手稿,李拓開始催更。

「大過年的,生產隊的驢都得歇一歇。」

林朝陽話糙理不糙,堵住了幾人的嘴。

「那你計劃多長時間寫完?」

「快了吧,等出了十五就寫,有半個月怎麼着也能寫完了。」

聽着林朝陽的話,李拓有些不滿,才兩萬字就要半個月。

「朝陽,你現在可沒有以前快了!」

人到中年,對某些字眼很敏感。

林朝陽挖苦道:「我這地長莊稼慢是慢了點,但也比那些絕收了的地強!」

陳健功和祝偉隨聲附和道:「就是、就是,你還有臉嫌棄人家慢,朝陽再慢也比你快啊!」

李拓被幾人擠兌的臉色難堪,這幾人真是打人專打臉。

不過林朝陽也不太好受,他咂麼着陳健功和祝偉的話,越咂麼越不對味。

說說笑笑之間夜已深,大家談性不減,

李拓又問起林朝陽這部有沒有發表的打算,林朝陽玩笑着問道:「怎麼?不在其位了,你還要謀其政?」

89年作家浩再接替林津嵐擔任《燕京文學》主編,浩再是農民出身的作家,

對農村題材和農村作家有很深的感情。

他主政《燕京文學》這兩年,大量關注並集中推出了一系列農村題材的作品,作者多是農村基層作家。

這些作家非常熟悉當下的農村生活,但從事文學創作,光有現實生活的積累顯然是不夠的,這些作品在藝術和思想深度上都有較爲明顯的欠缺。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前年下半年,《燕京文學》以頭條位置發表了燕京平谷區農村作家陳少謙的小25篇。

在很多人看來,這些作品按照《燕京文學》的選稿要求,屬於勉強達標,卻被浩再這樣大張旗鼓的推出,除了讓人意外,更引起了文學界的非議。

也正是因爲這次事件,讓李拓對浩再的不滿達到了極限,選擇了離開《燕京文學》。

「《燕京文學》現在可不行了,別說體量合不合適,影響力也差了一大截。」

李拓走後,一些作家因爲不滿浩再在《燕京文學》的風格,聯合起來拒絕爲《燕京文學》供稿,使得《燕京文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

《燕京文學》本來就屬於二線文學雜誌,現在影響力更是大不如前,李拓就算是對《燕京文學》再有感情,也不可能着林朝陽跑到那裡去發表。

李拓神色間滿是噓,他對《燕京文學》還是很有感情的,現在雜誌變成這樣他也感到惋惜。

午夜鐘聲敲響,林朝陽打起了哈欠,打算去睡覺。

李拓幾人也不打算走了,就留宿在西院,秉燭夜談。

翌日一早,林朝陽正刷着牙,就見他們幾人哈欠連天,萎靡不振,跟霜打的茄子一般。

他毫不留情的嘲笑了幾人一番,陳健功挪偷道:「五十步笑百步!」

吃過早飯,李拓幾人各自離去,臨走不忘叮囑林朝陽抓緊時間寫書,頓時把林朝陽的好心情破壞的一乾二淨。

初八之後,兩個孩子就要上學了,陶玉書姐妹倆也得回香江去處理公司事務。

林朝陽還沒過夠悠閒的在京生活,他以靜心寫書爲由,打算再在燕京多待一陣子。

對林朝陽的創作,陶玉書從來都是全力以赴的支持,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老婆孩子走了之後,家裡剩下林朝陽和兩個保鏢小孫、小朱。

家裡從過年的吵吵鬧鬧一下子冷清下來,對林朝陽來說沒什麼不適應的,反倒感到一種久違的輕鬆。

元宵節這天,林朝陽張羅着做頓好的,跟張桂芹忙裡忙外。

林二春站在院當中一手掐着腰,一手舉着大哥大,到處喂喂喂!

「這破玩意,花了2萬多,還不如公用電話好用!」

「移動」電話打完,林二春進了屋,有些氣惱的說。

「移動電話,就得移動着打!」

這句俏皮嗑雖是玩笑,可也是現實。

「移動電話敢情是這麼來的?這東西可太不值了!」

林二春想起他那兩萬八就心疼,衝動了,衝動了。

「矣,您老不能光看打電話這一件事。您想想,您出門腰裡彆着這東西,吸引了多少眼球?出去跟人談事情,誰不高看一眼?」

林二春想想覺得林朝陽的話有幾分道理。

他又看了看廚房裡的菜色,總感覺差點什麼,「包個餃子吧!」

聽到這話,負責切堆兒的保鏢小孫渾身一抖。

「林大爺,今天元宵節,就別吃餃子了吧?」

年夜飯包的餃子,年後連吃了好幾天,已經給他吃出陰影了。

「你這孩子,才過了幾天好日子?餃子都吃膩了?」

「爸,小孫和小朱是廣東人。」林朝陽提醒道。

「廣東人怎麼了?廣東人也得吃餃子啊!」

在林二春的邏輯裡,過節別說廣東人,阿爾巴尼亞人來了也得吃餃子。

「去!和麪去!」

一代兵王,退伍歸來,只能與菜刀、面盆爲伍,令人晞噓。

忙到中午12點,終於可以吃飯了。

「小孫,多吃點!」

林朝陽給小孫夾了一碗餃子,又將目標放在了小朱身上,「都吃,多吃點!」

他勸着別人吃,自己碗裡卻一個餃子都沒盛。

飯吃到一半,林二春接到電話,火急火燎的出了門,說是今天有個大客戶要談。

小孫、小朱都鬆了口氣,勉強把碗裡的餃子吃完,張桂芹端着兩碗圓宵放到他們面前。

「元宵節哪能不吃圓宵啊!嚐嚐,這可是青絲玫瑰餡兒的!」

小孫和小朱看着一滿碗的元宵,感覺剛進肚子的餃子在翻涌,眼神一黑又一黑。

午飯吃完了,小孫和小朱站在院門口,背影蕭索,略顯發福。

「我想回香江了!」小孫說。

小朱摸了摸「層巒疊嶂」的肚皮,兵王沉默不語,只是一味點頭。

過了十五,林朝陽總算是凝聚起鬥志,準備給收個尾。

結果這天上午他在書房磨蹭了一個多小時,還沒進入狀態,家裡來客人了。

得,寫不成了,忒忙!

來的客人和林朝陽五百年前是一家,是花城出版社的編輯林賢治。

以前都是李士非這個總編直接負責林朝陽的稿子,林朝陽去花城出版社倒是見過他,但不熟。

進門寒暄幾句,林朝陽才得知原來李士非從去年就生病了,而且是心肌梗塞,在重症監護室待了13天。

去年一整年李士非都沒到林朝陽那去催稿,他還以爲李士非是良心發現了,

沒想到是心臟受了重創。

中間兩人通過一次電話,李士非也是叮囑他安心寫作,並沒有提到自己的病「真想不到—」林朝陽搖了搖頭,「那他現在怎麼樣了?」

「身體不好。他愛寫詩,一寫詩就激動,下半年的時候又進了一回醫院,好在沒有大礙,工作上的事就不能操心了。」

林朝陽微微頜首,明白了林賢治這次來的意思,這是替李士非來做個工作交割,順便催稿。

他主動提起了新的事,林賢治面露喜色,沒想到這次赴京的工作進行的這麼順利。

他又跟林朝陽瞭解了的一些構思,翻閱了前幾萬字的手稿,心中充滿了期待。

「‘生老病死’這個系列的前三部叫好又叫座,您這最後一部‘生’,文學界和讀者現在可是翹首以盼!

現在看,大家的期待沒有錯付。」

林賢治語氣稍稍有些激動,一方面是因爲新展現的質量不遜於前作,一方面是因爲「生老病死」這個大的創作概念歷經四年多的創作,終於圓滿了。

「就像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愛情三部曲那樣,您這一系列作品足以在當代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林賢治的稱讚也許是發自內心的,但聽起來有些肉麻,林朝陽擺擺手打斷了他,又跟他聊了聊的創作進度,約定了5月份之前交稿。

一個作者成熟的標誌,就是學會拖稿。

第199章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第362章 見證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進程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17章 站隊要認清形勢第547章 作家的神聖職責第165章 給你個任務第356章 中國當代文學皇冠上的明珠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667章 送別第294章 金口玉言第163章 轉行當編劇?第394章 民間文協主席第670章 陪跑專業戶第99章 自己的媳婦自己寵第198章 望父成龍第192章 《阿爾的太陽》第406章 貧窮限制了想象第488章 輿論洶洶第261章 我這人,原則性很強第398章 等你的分紅第234章 拿出點格局來第505章 真欠揍!第228章 《棋聖》的反響第605章 作家首富第348章 頂五個團第2章 回家看你媽去第641章 道心差點崩塌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餑餑第324章 完美的閉環第174章 偉大的亞倫·布什內爾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450章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636章 可惜不是酒第157章 《燕京文學》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207章 試了半天你不買第312章 你早說啊第417章 損人不利己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678章 十七歲的憂傷第149章 文學講習所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410章 切腹謝罪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第321章 銷量瘋長第598章 打進好萊塢第358章 充長輩的代價第353章 這是什麼八爪魚?第498章 銷量神話第200章 《人民日報》爲我證明第219章 《棋聖》第447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71章 結尾不夠深刻第663章 口味有點獨特第183章 自己淋過雨,別人也休想撐傘第592章 叔叔,我想演電影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186章 誰讓我兒子爭氣呢!第562章 津津樂道第680章 超越文學範疇第312章 你早說啊第606章 我自巋然不動第659章 抽卡小分隊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240章 下回再見就是萬元戶了第678章 十七歲的憂傷第521章 還好我跑得快第518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300章 湊個整數,一萬塊吧第423章 只配大口吃肉第665章 幹就完了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197章 外賓服務部第337章 版稅拉鋸戰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666章 價值連城的冠軍第560章 冉冉升起的傳媒帝國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99章 自己的媳婦自己寵第63章 借書處出了個大作家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412章 完美的人設第547章 作家的神聖職責第621章 ZY掛上號了第366章 不如《少林寺》第129章 好好好,你們就這麼玩吧第603章 巨頭崛起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18章 《燕京文藝》第70章 美國憤青第39章 我可真不是個人第222章 給我盯死了這小子第467章 請個病假很合理吧?第206章 就非得分個派別和山頭?
第199章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第362章 見證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進程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17章 站隊要認清形勢第547章 作家的神聖職責第165章 給你個任務第356章 中國當代文學皇冠上的明珠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667章 送別第294章 金口玉言第163章 轉行當編劇?第394章 民間文協主席第670章 陪跑專業戶第99章 自己的媳婦自己寵第198章 望父成龍第192章 《阿爾的太陽》第406章 貧窮限制了想象第488章 輿論洶洶第261章 我這人,原則性很強第398章 等你的分紅第234章 拿出點格局來第505章 真欠揍!第228章 《棋聖》的反響第605章 作家首富第348章 頂五個團第2章 回家看你媽去第641章 道心差點崩塌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餑餑第324章 完美的閉環第174章 偉大的亞倫·布什內爾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450章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636章 可惜不是酒第157章 《燕京文學》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207章 試了半天你不買第312章 你早說啊第417章 損人不利己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678章 十七歲的憂傷第149章 文學講習所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410章 切腹謝罪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第321章 銷量瘋長第598章 打進好萊塢第358章 充長輩的代價第353章 這是什麼八爪魚?第498章 銷量神話第200章 《人民日報》爲我證明第219章 《棋聖》第447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71章 結尾不夠深刻第663章 口味有點獨特第183章 自己淋過雨,別人也休想撐傘第592章 叔叔,我想演電影第34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186章 誰讓我兒子爭氣呢!第562章 津津樂道第680章 超越文學範疇第312章 你早說啊第606章 我自巋然不動第659章 抽卡小分隊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240章 下回再見就是萬元戶了第678章 十七歲的憂傷第521章 還好我跑得快第518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300章 湊個整數,一萬塊吧第423章 只配大口吃肉第665章 幹就完了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197章 外賓服務部第337章 版稅拉鋸戰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666章 價值連城的冠軍第560章 冉冉升起的傳媒帝國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99章 自己的媳婦自己寵第63章 借書處出了個大作家第72章 你要成批評家啊第412章 完美的人設第547章 作家的神聖職責第621章 ZY掛上號了第366章 不如《少林寺》第129章 好好好,你們就這麼玩吧第603章 巨頭崛起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18章 《燕京文藝》第70章 美國憤青第39章 我可真不是個人第222章 給我盯死了這小子第467章 請個病假很合理吧?第206章 就非得分個派別和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