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虧錢也得拍

兩週前,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公佈了1994年度的入圍名單。

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一共分爲6個類別,包括了小說、非小說、傳記、詩歌、批評和自傳回憶錄,提名範圍是過去一年內所有在美國境內出版的英語讀物。

今年的入圍名單公佈,林朝陽的《獵人安布倫》赫然在列。

入圍名單公佈的時候,蘆安·瓦爾特還特地給林朝陽打電話恭喜,並暗戳戳的表示今年他們已經提前做過公關,絕對不會發生像去年那種爆冷的事。

看來去年獎項爆冷的事確實讓蘭登書屋感覺很不爽,以至於今年這麼費盡心力的要把獎項搞到手。

入圍名單公佈後,隔了好幾天,國內纔有媒體關注到這件事。

因爲趕上了過年,足足快半個月,這則消息才終於在文學界廣爲傳播並逐漸爲幾家重要媒體所報道,有了些新聞熱度。

大年初五,林朝陽在家裡接受了《人民日報》

(海外版)的專訪。

對林朝陽的作品入圍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官方層面還是很重視的。

幾年前林朝陽曾獲得了美國的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因爲對標的是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和獲獎作家名單又與諾獎高度重合,所以該獎項的影響力主要是集中在作家圈子。

而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則不同,這個獎項本身就是由書評人協會所組織的,背後又有美國各大出版機構的支持,民間聲望巨大。

wωw.тt kдn.¢ ○

因而才能夠擁有與普利策文學獎、美國國家圖書獎並列爲美國三大文學獎項的美譽。

從這一點上來說,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的影響力是要比紐斯塔特國家文學獎更高的,中國作家的作品第一次入圍該獎項,自然是極爲難得的。

記者的採訪內容並不新鮮,都是些老生常談的東西,畢竟掛着「人民日報的招牌,總不能跟娛樂小報一個格調。

但採訪到最後,記者還是不能免俗的問到了諾貝爾文學獎的事。

「最近兩年,國內甚至是海外不少媒體上,對於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呼聲越來越高,您對此怎麼看?」

林朝陽從容笑道:「獎項是評委會評的,可不以我們作家的意志爲轉移。

其實大家與其關注我能不能得獎,不如多關注作品。

國際上那麼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家和作品,其實也沒多少是靠諾貝爾文學獎被大家知曉的。」

這個回答若是從別的作家口中說出來,多少顯得狂妄,但因爲是林朝陽,記者卻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畢竟林朝陽這些年來可是實打實的用作品征服了無數海外讀者,海外文學獎項也拿了好幾個。

聽林朝陽談到了作品,記者又順着話題問到了新書的事。

「還在寫,快了,應該再有一兩個月就能完稿。」

記者又問:「能問問您新書是關於哪個方面的嗎?」

「講的是民國到新中國這段時間的故事—」

林朝陽簡單跟記者透露了一下小說的情節,記者笑着恭維道:「聽您說的,

真是迫不及待想看到這部小說啊!」

「快了,快了。」

採訪結束,記者又從隨身的包裡掏出了幾本小說,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釋道:

「家裡人都是您的忠實讀者。」

林朝陽欣然答應下來。

待送走了記者,已經快下午四點了,採訪從一點開始,持續了兩個半小時。

家裡這會兒只剩下保姆和保鏢,母親張桂芹獻愛心去了,父親林二春的中介公司現在開的風生水起,初六要開工,他今天請手下上百個員工吃飯。

陶玉書昨天去了滬上,主要工作是視察復興投資現在的發展情況。

當年爲了響應浦東開發,他們夫妻倆在浦東投下了1億美元的巨資,與陸家嘴合作成立了合資公司復興投資,雙方一方出錢、一方出地。

不過夫妻倆並不參與管理,只是派人作了監管。

對於陸家嘴這樣規模的金融中心的開發來說,1億美元的投資絕對不能算多。

復興投資先是花一年時間完成了當初規劃的樣板段建設,按照親水理念打造的樣板段,將綠地、防江堤、防汛牆融合與一體。

既恢復了滬上傳統的黃浦江岸旁觀光帶,也開創了具有新的城市功能的陸家嘴濱江大道。

之後復興投資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第一個「領頭羊」項目中國人民銀行滬上分行大樓項目上,去年年末大樓終於竣工,不出意外的話5月份就會營業。

既然是「領頭羊」,那麼自然就有「羣羊」。工行、農行、中國銀行、建行—在中國人民銀行滬上分行大樓開工建設的這幾年裡,幾家國有銀行或已經決定、或正在考察,也準備進駐陸家嘴。

除了這些國有銀行,在陶玉書的幫助下恆生和東亞這兩家港資銀行也已經決定進駐陸家嘴。

有了幾家大型銀行的進駐,陸家嘴的金融中心功能正在被逐漸培育起來。

而作爲陸家嘴的第一個投資者,復興投資也必然會在未來幾年裡受益無窮。

這幾年香江的財經媒體盤點林朝陽夫妻倆的資產,陸續上調了復興投資的價值,可實際上還是遠遠低估了這家公司的潛力。

就算不談潛力,只談當前的資產和開發情況,復興投資也是被嚴重低估了的0

這次到滬上,陶玉書除了要視察復興投資,還有一項工作是視察林氏影業在浙江投資的橫店影視城項目。

後世橫店的建設是以謝靳拍攝《鴉片戰爭》爲契機,投資建造了第一個景區「廣州街」,前前後後耗費了十幾年時間,才成爲國內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

現在有了林氏影業的投資,情況大不相同,從3年前林氏影業決定在國內投資建設影視基地,就在橫店撒下了巨資。

林氏影業每年幾十部電影的製片量,還有星空衛視的取景需求,再加上與幾個國內製片廠達成了合作。

橫店影視廠一期工程便完成了「廣州街」、「香江街」、「明清宮苑」等幾個重點景區的建設,佔地高達200萬平方米。

今年開春之後橫店影視城就將迎來二期工程的建設,建設完成後,整個橫店影視城的佔地面積將達到近400萬平方米。

涵蓋40餘個跨越幾千年歷史時空的影視拍攝基地及規模宏大的現代戲建築羣,還擁有30座甲級(電影級)、乙級(電視級)攝影棚,古裝、年代、現當代影視拍攝場景數量超2000個。

另外還有一系列的配套建築,也有近40萬平方米,是ZJ省這幾年投資最大的合資項目之一。

至於家裡的兩個小傢伙,因爲後天就要開學了,所以這會兒正由陶玉墨帶着在外面瘋玩,生怕浪費了一秒假期。

獨自吃過晚飯,又等了一個多小時,都快八點了,陶玉墨才帶着兩個孩子回來。

過了兩天,她便帶上兩個孩子回了香江。

林朝陽則留在了燕京,準備一鼓作氣將小說寫完。

ωωω ¸ттκan ¸℃O

時間一晃到了3月,持續創作了半年的小說終於迎來收尾,林朝陽每日仍引舊伏案疾書,文思如泉涌,許多情節揮筆而就,已經完全的沉浸在了他所創造的世界裡。

這天中午,林朝陽走出書房,外頭春光明媚,他伸個懶腰,又抻了抻有些僵硬的胳膊腿兒,心情愉快。

正打算問問中午吃點什麼,就見小孫領着人走進了垂花門。

「老謝!」林朝陽驚喜的叫了一聲。

「朝陽!」謝靳走上前來,跟林朝陽抱了一下。

「你可見老啊!」

一晃兩人已經一年多沒見了,因而再見面對於彼此的變化更敏感。

謝靳笑着搖搖頭,「都多大歲數了,能不老嘛!」

去年《赤壁大戰》上映,雖然媒體最終評價差強人意,但在票房上卻取得了三大的成功,獲得了全球超過11億港元,成爲華語電影史上的票房神話。

當然了,這屬於卡了個bug。

《赤壁大戰》全球11億票房,僅日本就獨佔了7億。三國文化在小本子的號召力,強的實在嚇人。

電影上映後,謝靳便進入了休息狀態。

一部《赤壁大戰》花費了三年時間,也耗費了他無數的心血和精力,不休息休息是不行的。

同時在這期間,他也思考了很多。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國內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導演迅速崛起,不時就會拍出一部令他都自嘆不如的佳作來。

像他這樣的老導演如何能在這股年輕浪潮的衝擊中繼續創造更高的藝術成就,是很值得人深思的問題。

除此之外,他思考的還有中國電影的商業化、國際化。

《赤壁大戰》是成功了,並且是大獲成功,但謝靳卻無法心安理得的享受其中。

因爲他知道,這其中有太多非他個人的因素和偶然性。

除了思考自身和行業的變化,這一年謝靳也幹了別的事,他籌劃的恆通明星學校去年開學了。

「謝靳」這兩個字在中國電影圈的號召力是巨大的,他一生拍了數十部影片,培養出瞭如王心剛、謝芳、劉曉慶、叢珊、陳沖、姜文、斯琴高娃等諸多明星。

可這些人裡卻有很多都已經流到了國外,這樣的情況讓謝靳感到心痛,也正是基於這種情況,他才決定開辦一所明星學校。

他辦學的宗旨就是培養電影明星。

這樣的理念若是放在三十年後可能會引起很多人的非議和嘲笑,可它卻是一個心懷遠大、老驥伏櫪的電影人最赤誠的心願。「五六月份,我在謝衍的劇組待了半個來月。雖然已經公開說了我肯定不干涉,但還是免不了擔心,他表現得還行—」

謝衍是謝靳的大兒子,去年5月他執導的影片《女兒紅》開拍了。

林氏影業看在謝靳的面子上投了一百萬元,片子還有滬影廠和灣島的資金。

「—下半年我就在考慮新片的問題,沒劇本啊,現在好劇本太少了。我還特地在媒體上打了廣告,結果一個多月時間,就徵集到了18個劇本,質量也都一般—」

謝靳徵集劇本這事林朝陽知道,去年他打算怕梁祝,卻苦於沒有本子,便以上虞市政府和滬上謝靳-恆通影視有限公司的名義在《浙江日報》《文匯報》《中華工商時報》等幾家媒體上公開徵集劇本。

聲明:凡劇本選中,即開稿酬3萬元。

別看林氏影業給主創們一分紅就是幾十萬、幾百萬,但那都是倖存者偏差,

謝靳開出的3萬元在如今國內的電影界已經算是天價劇本費了。

這事當時在國內電影界還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結果謝靳好劇本沒徵集到,「梁祝」這個創作方向也被人捷足先登了。

滬影廠和滬上天天漁港娛樂城聯合投資320萬元拍攝了梁祝故事,找了灣島歌星千百惠擔綱主演。

還有女導演劉國權也要拍個《梁祝新傳》,召集了胡慧中、陳小藝、景岡山、程前等一衆影星加盟。

六七月份那陣關於梁祝的各種新聞炒的很熱,謝靳也因此心灰意冷,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想法。

之後他又接連收到了來自日本的三個重要活動的邀請,其中一個是由《朝日新聞》舉辦的「亞洲的未來與世界」

研討會。

「嘿呦!我是真沒想到,玉書可真是能幹大事的人,竟然不聲不響把朝日電視臺給買了,真給我們中國人長臉啊!」

說到日本之行,謝新靳突然岔了個話題,語氣激動的表揚了陶玉書一番。

日本天際廣播公司宣佈收購朝日電視臺21.4%股份,成爲其大股東時,謝靳人就在日本。

《朝日新聞》原來是朝日電視臺的大股東,不過現在變成了二股東。

「是買股份,而且是三家合作,朝日電視臺的股東多着呢。」林朝陽強調道。

「那也是大股東啊,真提氣啊!咱們中國人收購日本的企業!嘿!」

謝靳自言自語,臉上寫滿了驕傲。

兩人接着聊天,謝靳又感慨道:「拍完了《赤壁大戰》,再籌備別的電影總感覺不過癮,前段時間我又看好了一個叫《女兒谷》的劇本,等這回開完會,我打算把這個本子先拍了。」

謝新是全國ZX委員,這次來燕京是爲了開會的。

他和林朝陽雖然年紀相差了三十多歲,但卻是相識十餘年的忘年交,一年多沒見,謝靳似乎攢了一肚子的話想對林朝陽說。

「先吃飯,邊吃邊說。」

正巧保姆來叫吃飯,林朝陽拉着謝靳去了餐廳。

吃飯時,謝靳問:「你知道我這次開會發言的題目是什麼嗎?」

「這我哪知道。」

「《迎接香江迴歸的巨大藝術工程》。」

林朝陽立刻了然的問道:「你打算拍個獻禮片?」

「是。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啊,再過兩年香江就要回國祖國了,面對這樣重大的歷史時刻,我們身爲電影工作者應該有自己的表達。」謝靳語氣鄭重的說道。

林朝陽沉吟着,其實「獻禮片」這件事林氏影業也在籌備,只是目前還沒確定方向。

陶玉書打算讓章藝謀來操刀這部獻禮片,章藝謀現在是林氏影業的牌面之林朝陽知道謝靳既然談到這個話題,自然是想跟林氏影業再合作一把。

「那你來晚了,前段時間玉書還去了滬上。」

「跟你說也一樣。」

謝靳的算盤珠子打的啪啪響,「我這不也是想跟你聊聊劇本嘛,你在這方面是行家裡手,幫我把把關我也放心。

這回的電影肯定又是大投資、大製作,得謹慎再謹慎啊!」

一想到接下來籌備的電影,謝靳就感覺到一股激動和壓力,同時也感到了興奮。

當了一輩子導演,現在也只有這樣的大製作電影才能讓他興奮起來。

「你想拍什麼?」林朝陽問。

「鴉片戰爭!」謝靳吐出這四個字,又滿眼期望的看着林朝陽,「你覺得怎麼樣?」聽到這四個字,林朝陽眼神平靜,沒有絲毫意外。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也正是因爲這次戰爭的失敗,腐朽的清政府纔將香江島割讓給了英國佬。

香江香江迴歸拍這個內容,就是倆字:應景。

沉吟片刻,林朝陽問謝靳,「你有沒有考慮過市場?」

「這也是我有所猶豫的地方。」謝靳放下碗,眼中泛出一絲惆悵。

「從個人角度來說,我是覺得鴉片戰爭這個角度十分貼合迴歸的主題的。

但要拍鴉片戰爭,這部影片的基調必然是悲愴的,有些不符合迴歸普天同慶的氣氛。

最關鍵的是—」

謝靳說到這裡,表情有些難以啓齒,「恐怕要虧錢。」

見他考慮的如此清楚,林朝陽點了點頭,調侃道:「所以你寧願捨近求遠,

不找玉書,來找我是吧?」

謝靳嘿嘿笑了兩聲,其意不言自明。

「片子要投資多少?」

「恐怕要1個億。」

謝靳說出這個數字,自己都感覺到荒誕。

中國電影市場一年的票房纔多少錢啊,他拍一部電影張口就要1個億,可他跟老搭檔畢力奎算來算去算了好幾遍,這事還真就得1個億。

林朝陽沉吟不語,後世謝靳爲了香江迴歸獻禮拍的正是電影《鴉片戰爭》,

這部電影當年號稱投資1個億人民幣。

上映後趕着迴歸的熱潮,收穫了不錯的評價,但最終票房僅有7900萬,虧損達到了7000多萬之巨。

林朝陽看過《鴉片戰爭》,憑心而論,電影拍的不錯。

但他也能看得出來,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謝靳不管是藝術創造力還是對影片的整體把控力都已經跌落巔峰。

這就導致最後電影都整體效果呈現得中規中矩,談不上讓人驚豔。

要投拍一部有很大可能要大虧一筆的電影,對於任何商人來說都不是個容易下的決定。

「這部電影—林氏影業不能投。」思忖過後,林朝陽鄭重的看向謝靳。

謝靳頓時露出失落之色,沉默了好一會兒,他嘆了口氣,「我明白,這事確實是爲難你們了。」

拍鴉片戰爭這種題材的電影,主要收益註定了只能在國內取得,以如今中國電影市場的潛力,最好的結果無非是票房破億。

可即便是如此,依舊還有幾千萬的虧損。

「我個人投吧!」

謝靳正失落、遺憾之間,突然聽到這樣一句話,他猛的擡起頭,以爲自己聽錯了。

「什麼?」

「我說,我個人投了。」林朝陽重複了一遍。

確認了林朝陽的意思,謝靳的臉色變幻,那裡麪包含着狂喜、雀躍、激動、

愧疚和羞赧。

總之,很複雜。

「個人投?那麼多錢你個人能投多少?再有錢也不是這麼個花法,萬一虧錢儘管對林朝陽說要投資電影感到很激動,但出於朋友道義,謝靳還是勸道。

「還算你這個老同志有點良心。」

林朝陽的調侃讓謝靳有些不好意思,期期艾艾的說:「我的意思是你們林氏最好能投一部分,剩下的錢我再想別的辦法—」

林朝陽打斷了謝靳的話,「按理說讓公司來投資是最好的。就算是虧錢也是公司虧錢,我們和廣大股民一起承擔風險。」

「但林氏影業現在正在佈局歐美市場,英國是個重要的市場,我們現在有個對手默多克,正愁不知道怎麼抹黑我們好呢。

這個節骨眼上投資這樣一部電影,在輿論場上太吃虧了。」

謝靳沒想到林氏影業不投資他這部電影竟然是因爲這個原因。

「至於我投資虧錢,那也是我個人的事。」林朝陽說到這裡,神色堅定,語氣鏗鏘,「有些電影,就算是虧錢也得拍!」

爲香江的迴歸拍攝《鴉片戰爭》這樣一部獻禮片,確實是非常有紀念意義的,它代表的不僅是香江的迴歸,更是中國向百年屈辱史作出的告別,向世人宣告那個沉淪百年的中華民族已經站起來了!

因而林朝陽覺得,這件事由他個人來出資是最合適的辦法。

此話說完,謝靳滿眼感動,無比熱切的握住了林朝陽的手。

第70章 美國憤青第389章 當得起任何讚美!第676章 青絲換白髮第525章 全港小學生的噩夢第599章 最好的迴應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612章 因勢利導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407章 妥妥的降維打擊第271章 光榮傳統(暫缺)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315章 遺珠之憾的威力第116章 三幕劇很了不起嗎?第571章 想不到第643章 大力出奇跡第106章 這不巧了嗎第586章 你拿我當提款機啊!第631章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586章 你拿我當提款機啊!第234章 拿出點格局來第461章 注意格局第664章 拿我當日本人坑?第674章 《天朝》第397章 我一定紅透半邊天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塗第422章 東方花園第73章 你有這種感覺嗎第551章 《紐約客》專欄第604章 火爆小辣椒第307章 請個創作假第584章 可笑至極第638章 登堂入室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274章 千金難買爺樂意第673章 作家夢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夠了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359章 徘徊的陸遙第212章 在香江的影響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第363章 中國文學的‘涿縣宣言’第498章 銷量神話第554章 史無前例的大手筆第372章 吳祖緗的認可第221章 小黑屋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440章 錢沒白花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131章 全軍閱讀第239章 文物收購點第491章 那一天不會太遠第415章 闖一番事業第595章 中國版《老人與海》第171章 外國讀者第631章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284章 實屬罕見第344章 審片會第501章 怎麼就不能便宜我?第554章 史無前例的大手筆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講所嗎?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480章 這一局,穩了!第170章 阿毛的邀請第255章 女人的第六感(暫缺)第202章 人間至味此齋尋第384章 香江來的書迷第421章 香江行第468章 向2000萬冊發起衝擊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620章 虧錢也得拍第683章 爲逝去的冤魂發聲第343章 包租公計劃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東西第65章 是他寫的第376章 版稅12%第113章 你們的矜持呢?第666章 價值連城的冠軍第543章 中國名片第136章 誇張的銷量第329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510章 1988年最大慘案第381章 你選的嘛!第500章 簡在帝心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545章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628章 出文集第477章 搖錢樹第479章 林朝陽的影響力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333章 最年輕的編委第202章 人間至味此齋尋第236章 《新體育》第476章 危難之處顯身手第485章 大慈悲
第70章 美國憤青第389章 當得起任何讚美!第676章 青絲換白髮第525章 全港小學生的噩夢第599章 最好的迴應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612章 因勢利導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407章 妥妥的降維打擊第271章 光榮傳統(暫缺)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315章 遺珠之憾的威力第116章 三幕劇很了不起嗎?第571章 想不到第643章 大力出奇跡第106章 這不巧了嗎第586章 你拿我當提款機啊!第631章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586章 你拿我當提款機啊!第234章 拿出點格局來第461章 注意格局第664章 拿我當日本人坑?第674章 《天朝》第397章 我一定紅透半邊天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塗第422章 東方花園第73章 你有這種感覺嗎第551章 《紐約客》專欄第604章 火爆小辣椒第307章 請個創作假第584章 可笑至極第638章 登堂入室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274章 千金難買爺樂意第673章 作家夢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夠了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359章 徘徊的陸遙第212章 在香江的影響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第363章 中國文學的‘涿縣宣言’第498章 銷量神話第554章 史無前例的大手筆第372章 吳祖緗的認可第221章 小黑屋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440章 錢沒白花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131章 全軍閱讀第239章 文物收購點第491章 那一天不會太遠第415章 闖一番事業第595章 中國版《老人與海》第171章 外國讀者第631章 林朝陽(美國)文學研究會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284章 實屬罕見第344章 審片會第501章 怎麼就不能便宜我?第554章 史無前例的大手筆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講所嗎?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480章 這一局,穩了!第170章 阿毛的邀請第255章 女人的第六感(暫缺)第202章 人間至味此齋尋第384章 香江來的書迷第421章 香江行第468章 向2000萬冊發起衝擊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620章 虧錢也得拍第683章 爲逝去的冤魂發聲第343章 包租公計劃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東西第65章 是他寫的第376章 版稅12%第113章 你們的矜持呢?第666章 價值連城的冠軍第543章 中國名片第136章 誇張的銷量第329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510章 1988年最大慘案第381章 你選的嘛!第500章 簡在帝心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545章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628章 出文集第477章 搖錢樹第479章 林朝陽的影響力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333章 最年輕的編委第202章 人間至味此齋尋第236章 《新體育》第476章 危難之處顯身手第485章 大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