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你把握不住

一場百日宴,林朝陽一直在聽戰爭故事,左耳進、右耳冒,不是他不尊重先輩,着實是信息輸入量太大,腦子不夠用了。

就他現在掌握的這些素材,再寫兩本小說都沒問題。

臨走時還被幾個老將軍要了地址和電話,說過了年要去他家裡坐坐,再給他展開講講。

臘月二十九,他帶着孩子外出採購年貨。

其實家裡根本不缺年貨,林朝陽就是想帶着兩個孩子感受感受年味兒。

街頭人流如織,有人推着自行車、有人提着布兜、有人手提肩扛一堆年貨,

紅紅的燈籠、春聯裝點了每一處。

耳邊人聲熙攘,那些聲音裡充滿了喜悅,一張口,到處都是哈氣,像一條條白色的絲帶將陌生的人們串聯起來,溫暖而真摯。

在外逛了大半天,兩個孩子臉被凍得紅撲撲的,但仍舊十分興奮。

到了除夕這天,一大早陶父準備寫春聯,晏晏自告奮勇爲外公研墨,陶父哈哈笑起來,「晏晏真乖。你小姨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愛幹這活。」

陶父也不着急,手把手的教晏晏研墨的竅門。

「先加水,加一點,三五滴就夠了。握住,對,要重按輕推,畫圓會吧?咱們畫個最大的圓」

陶父教得很有耐心,晏晏學得也認真。

此情此景,含飴弄孫,天倫之樂。

一旁的林二春看得羨慕不已,還得是文化人,要是他來帶孩子,肯定幹不來這些事,頂多教教怎麼抽冰尜。

「咔嚓」一聲,一早就在擺弄相機的陶希武,冷不丁跑到陶父不遠處給正在舞文弄墨的爺孫倆拍了張照片。

小孩子看什麼都是圖新鮮,晏晏才研了一會兒墨,就感覺有些無趣了,被陶希武這麼一打擾,立刻扔下墨條,跑去跟陶希武搶玩具。

陶父笑着搖了搖頭,自顧自的研好墨,鋪平了紅紙,寧神靜氣,而後筆走龍蛇。

「爸,您這功力可又精進了。顏筋柳骨兼備,橫如千里陣雲,豎似萬歲枯藤,深得唐人法度精髓啊!」

陶玉墨笑嘻嘻的送上馬屁,林朝陽拆臺道:「不是我說你。年年都是‘顏筋柳骨’這套詞,能不能換點新鮮的?爸都聽膩了。」

陶玉墨朝他翻了個白銀,「那你來評價評價,我聽聽您的高見。」

林朝陽不慌不忙的走到書桌前,先是躬身仔細「品鑑」了一番,還不時點頭,臉上寫滿了讚賞之色。

「玉墨馬屁拍得一般,不過有一點沒說錯。爸您的功力現在確實見長,瞧這筆畫鐵畫銀鉤,剛柔並濟,墨色濃淡之間彷彿有金石之聲進裂而出。

既有疾風勁草的豪邁,又有清風徐來的悠然。

關鍵是整幅作品疏密有致,字與字之間如羣星列陣,既有錯落之美,又顯渾然一體。

既保持了顏筋柳骨的精髓,又融入了個人藝術感受,這種守正出新的探索着實令人耳目一新!」

「啪啪啪!」林朝陽一記馬屁行雲流水的拍完,陶父還未表態,陶玉墨已經先鼓起了掌。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姐夫,你現在這馬屁水平纔是真見長了,比爸的書法功力長的還快。

被你說的,爸都快成‘二王再世’了。」

陶玉墨的語氣略帶挖苦。

「行了,別鬥嘴了,有時間去把東西都貼上。」

春聯、門神、窗花、福字,三十這天要貼的東西有不少,陶玉墨搶着去貼窗花和福字,貼這些不需要出門,省得挨凍了。

「走,兒子,爸爸帶你貼春聯去。」

林朝陽叫上了鼕鼕,又叫上了陶希武,還特意帶了把凳子,然後讓鼕鼕站在凳子上貼大門口的春聯,他則揣着手指揮兩人,輕鬆寫意。

「歪了,往右一點,再往上點—」

貼了東院貼西院,鼕鼕凍的手和臉通紅,不滿道:「爸爸,你個子比我們倆都高,你怎麼不貼?」

「我不得指揮你們倆幹活嘛。」

「我也能指揮。」

「你以爲指揮是那麼簡單的事呢?這裡面學問大着呢,你先貼兩年,等經驗多了再指揮。」

「哦。」

林朝陽鬆了口氣,孩子大了,不好忽悠了。

給西院貼完春聯之後,林朝陽站在牆根兒下看着院門,總感覺年少了點什麼,可又說不上來。

等領着兩個孩子回到東院門口,他突然想了起來,好像是少了鞭炮聲。

往年的三十上午,衚衕裡時不時就會響起鞭炮聲,那是迫不及待的熊孩子們在準備迎接新年。

可今年周邊卻是一片安靜,風裡吹過來的只有長安街上的引擎轟鳴聲。

「不讓放炮,年味兒都少了點。」

回到屋裡,林朝陽感嘆了一句。

陶玉書調侃着說:「對孩子們來說還是一樣。不是年味兒少了,是你老了。」

林朝陽的眼神落在滿院子跑來跑去的晏晏身上,整個院落都是她的笑聲,他也忍不住被這笑聲所感染。「也是。」

林朝陽自嘲的笑了笑,過了這個年,他距離不惑之年又進了一步。

年初二,陶玉成一早就出了門,說跟朋友有約,趙麗不滿的嘟囔了兩句。

沒過一會兒,陶希武也要出門,還要開車。

「開什麼車!公交、地鐵、出租車不夠你坐的?」

陶希武的請求被趙麗無情的駁回,他只好一個勁兒的哀求,「媽,今天我跟同學一起出去玩,我們人多,開車方便一點。」

陶希武平時在家裡也會開車,尤其是開車接喝多了的陶玉成,不過趙麗反對他出門在和朋友、同學出門玩時開車。

現在不像二十年後,哪怕是燕京這樣的首都,民用汽車的保有量也纔剛剛突破了百萬輛。

在上百萬輛民用汽車當中,私家小轎車的數量僅爲9.7萬輛,而這一年燕京的常住人口是1200萬人。

從政策層面來說,去年4月政府公佈《汽車工業產業政策》,才第一次正式認可了私人購買汽車的合法性。

可想而知,對於陶希武這樣還未滿20歲的年輕人來說,開着一輛大奔出門和同學、朋友出去玩,是一件多麼招搖的事。

跟母親磨了好半天也沒有如願,陶希武只好失落的走出家門。

到了下午,幾個年輕人護送着陶希武回到了小六部口衚衕。

шωш _тt kǎn _c○ 「出門還好好的,怎麼了這是?」

陶希武是被同學揹着送進院裡的,這情景把家裡人嚇了一大跳。

「別提了。去什剎海滑冰,摔了一跤,腳面讓人給壓了,大夫說骨裂,得養一個月。」陶希武鬱悶的說道。

聽說是骨裂,家裡人都跟着鬆了口氣。

趙麗數落道:「大過年的非得跑出去玩,不壓你壓誰?」

考慮到還有一班同學在,趙麗給陶希武留了點面子,沒有再說什麼,反而熱情的招呼着同學們。

今天摔了跤之後,陶希武疼的厲害,只好讓同學們帶着他去了醫院,本以爲是普通的扭傷,也就沒給家裡打電話。

結果檢查完,大夫卻說是骨裂。

好在情況倒是不嚴重,連石膏都不需要打。

「今天真是謝謝你們大家了,多虧了你們這些同學。」

趙麗一邊說着話,一邊打量着陶希武的同學們,一共五個人,兩男三女。

長相嘛,都很端正,尤其是其中的兩個女同學,樣子很漂亮。

引得趙麗張羅照顧大家時,也難免多看了兩眼,懷疑這其中是不是有人是未來兒媳婦。

「姑娘,你們都是希武的同學?」

趙麗發現幾個女同學中有個姑娘看陶希武的眼神很關切,那姑娘長相漂亮,

看着就舒服,趙麗便主動開口問她。

「是,阿姨。」

「你叫什麼名字?跟他一個班的?」

「阿姨,我叫劉琳,

我是表演系的。」

「哦,表演系的。」趙麗看了一眼兒子,還怪會找的,表演系的姑娘確實漂亮。

「媽!媽!」見母親的態度有點不對勁,陶希武叫了兩聲。

「什麼事?」趙麗正打探軍情呢,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

「我想吃豬蹄兒。大夫說以形補形,您晚上給我弄兩個豬蹄兒。」

要在平時,陶希武這麼點菜,趙麗肯定要呵斥一句「我看你像豬蹄」,但考慮到他現在是個病號,補一補倒是對的。

「知道了。」

趙麗應了一聲,卻沒有動作,似乎還想繼續聊下去。

陶希武連忙打岔說了幾句話,才把趙麗的八卦欲給打消了,出門去買豬蹄。

「希武,你也沒什麼事了,那我們就先走了。」幾個同學提出了告辭。

「吃了晚飯再走吧。」

還沒等陶希武說話,剛進門的陶玉墨說了一句,她手裡端着一盤切好的水果,眼神在幾個女同學身上掃來掃去。

剛走一個,又來一個,陶希武心裡哀嘆。

「小姑,你忙你的事去吧,我招呼他們就行。」他說話的時候,還朝陶玉墨使了個眼神。

陶玉墨不情不願的出了房間。

等她走後,陶希武有些尷尬的笑着說道:「我們家人都特別熱情。」

然後又張羅道:「吃點水果,吃水果,等會吃完晚飯再走。」幾個同學分了水果,兩個男同學裡的胖子問陶希武,「希武,你們家不是在燕大住嗎?」

「是在燕大住啊。這裡是我大姑家,過年嘛,她們家地方大,聚在一起熱鬧。」陶希武說。

幾個同學點了點頭,三進的四合院確實夠大了。

幾個同學除了一個女同學,剩下的都是燕京人,四合院大家見了很多,但今天這四合院算是讓大家開了眼,處處看着都透着一股氣派。

「希武,衚衕裡那兩輛豪車也是你大姑家的吧?」胖子又問。

剛纔進衚衕時,大家都看到了衚衕口停了幾輛車,光奔馳就有兩輛。

「因。

心o

見陶希武似乎不想談這個話題,女同學劉琳站起身,走向牆邊,「誒,你們看這幅畫,這個落款是吳作人嗎?」

劉琳的話引起了同學們的注意,幾人紛紛稀奇的上前瞧了瞧。

那幅畫畫的是犛牛,整幅畫幾乎沒有線條,只寥寥幾個墨色色塊便呈現出兩頭栩栩如生的犛牛。

風格樸拙又極其現代,與意大利的色塊畫派有異曲同工之妙。

幾人看了兩眼畫,只覺得畫得好,再多的名堂就看不出來了,轉而便把注意力放到了落款上。

落款很潦草,既無時間,也無受者身份稱謂,只寫了四個字「作人戲作」,

顯得很不正式。

但也恰恰是這種「不正式」,卻能讓人一眼就看出作畫者與受者的親密關係「那個啊,吳作人原來是我大姑她們家鄰居,老爺子跟他關係好,送的。」

幾人聽着陶希武的話,嘖嘖稱奇。

吳作人在國內的名聲跟齊白石、徐悲鴻還有些差距,但好歹也是知名畫家了,家裡隨隨便便就掛着這種畫家的畫,條件可想而知。

大家越腦補,心中越有一種神秘感冒出來,猜想陶希武大姑家定然不是一般人。

不過剛纔一家人圍着陶希武的時候,好像沒看見他大姑。

這幾人正想着,內院垂花門處傳來動靜,只見先有兩個小孩子嘻嘻哈哈的跑進院子,後面跟着一男一女。

他們先進了正房,待了不到兩分鐘,那一對男女便奔着西廂而來。

「怎麼這麼不小心?」

打頭的女人氣質優雅而不失威嚴,一進門就問出這句話,語氣中三分責備,

七分關切。

陶希武撓了撓頭,「主要是點子太背了,剛好壓到腳面上。」

跟在後面的男人看起來儒雅隨和,也關切的問了兩句。

陶希武又把幾個同學介紹給兩人,「這是我大姑、大姑父。」

自夫妻倆進屋後,他的幾個同學就站起了身,神情拘束,這會兒陶希武一介紹,幾人立刻鄭重的問了聲好。

剛纔在院裡時幾人還沒看清,這會兒在屋裡一見面,大家立刻就認出來了。

陶希武的大姑父竟然是大作家林朝陽。

至於他大姑,大家看着都覺得很有氣質,還有一股女強人都氣勢。

「你們好,坐,坐。」

陶玉書擺着手,讓大家都坐下,又聊了幾句,見幾人都有些拘謹,就找了個理由和林朝陽一起出去了。

等兩人走後,劉琳激動的喊道:「希武,你大姑父竟然是林朝陽?你怎麼從來也沒說過?」

陶希武正想說話,一旁的胖子用更高亢、興奮的語氣的問道:「希武,你大姑是陶總?」

兩人一人一句,陶希武攤了攤手,「你們讓我先回誰的?」

劉琳搶上前,「當然是先回答我。」

「你不都看到了嘛,那確實是我大姑父。也沒什麼好說的,說出來不是刻意炫耀嘛。

我這人你們也不是不瞭解,特低調。」

衆人嗤之以鼻,就你還低調?

幾人裡一直比較安靜的漂亮女生,問:「吳勇,你跟希武姑姑早就認識?」

她有一張標準的瓜子臉,眼睛大而明亮,清澈又靈動,氣質柔美中又帶着一絲嫵媚。

她一開口說話,陶希武立刻接話道:「他可不認識我大姑。」

胖子說道,「我是不認識希武他大姑,但我知道她啊!那是林氏影業的陶總啊,章藝謀、陳凱戈的老闆。」

聞言,衆人頓時一陣驚呼,比剛纔看到林朝陽時的反應還要大了幾分。

這也不能怪他們,大家都是電影學院的學生,林朝陽名氣再大,那也是作家,跟大家沒什麼關係。

但陶玉書就不同了,那可是林氏影業啊,多少名導、明星、經典影片都誕生於此。

陶希武這個他們朝夕相處的同學,竟然是林氏影業老闆的侄子。衆人一時有些恍惚,劉琳莫名的想到了前兩年電視上播的電視劇《戲說乾隆》

眼前的陶希武以乎一下子穿上了明黃色的龍袍,趾高氣昂的對她說:「衆卿平身。」

再回過神來,其他幾個人已經把陶希武團團圍住了。

「希武,有陶總這關係你怎麼不早說啊!」

「希武,以後哥們兒就靠你了,我要求也不高,畢業給我安排個章藝謀的男一號就行。」

衆人七嘴八舌的鬧了好一會兒,才從興奮中緩過來。

「要吃飯了!大家去吃飯吧。」趙麗過來叫大家。

陶希武這個病號沒有特殊照顧,拄個柺杖,被大家攙扶着一起去餐廳吃飯。

今天家裡人口多,就分了兩桌,陶希武和同學們做了一桌。

晚餐的菜色很豐富,也很美味,不過陶希武的幾個同學卻吃的有些食不知味,得知了陶玉書的身份,大家都感覺有些緊張。

等吃完了飯,幾人纔打算告辭離開,陶玉書打算安排司機開車送他們。

「不用不用,我們坐公交回去就行。」

拒絕了陶玉書的好意,衆人又跟陶希武道了聲再見,走出院子後,幾人站在衚衕口忍不住回望。

「真想不到啊,希武家世竟然這麼好!」胖子感慨道,說完了這句話,他臉上又露出慶幸之色,「我跟希武可是鐵哥們)兒!」

這話的潛臺詞是:哥們兒以後前途無量了。

「誒,劉孜,我看希武對你有意思,你要是找了他當男朋友,以後可不需要愁了。」

三個女同學中相貌最普通的女生挽着那個嫵媚女生的胳膊,用調侃的語氣說了一句。

聽着她的話,劉孜不太高興,卻又不好表露。

「李雪,你說什麼呢?」性格爽朗劉琳替劉孜仗義執言。

李雪委屈的說道:「我可不是陰陽怪氣啊。」

說完,她又說道:「你們別那麼清高。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就陶希武這樣的家世,什麼樣的女朋友找不到?」

「你們要是不要的話,我可要了!」

李雪赤裸而大膽的發言讓衆人咋舌不已。

「妖言惑衆!」劉琳心直口快的評價了她一句,李雪也不在乎,反而笑着說道:「好,看來我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說完她看向了劉孜,性情內斂的劉孜此時沉默不語,可眼波盈盈之間,李雪察覺到了一股危機感。

幾個同學走了,陶希武被按在了正房的椅子上,陶玉墨拄着腿坐在他對面,

「說說吧!」

「說什麼?」陶希武明知故問。

「還裝?我看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陶玉墨威脅了一句。

趙麗急不可耐的問:「哪個是你女朋友?是不是那個劉琳?」

陶希武臉上泛起幾分羞澀,「沒,都是同學。」

「同學?不對吧?我看那個叫劉琳的姑娘—」

經過一番拷問,陶希武招了。

那幾個女同學裡確實沒女朋友,但裡面有一個他正在追但姑娘,叫劉孜。

趙麗把記憶裡的臉和名字一一對號,而後皺着眉頭說道:「那姑娘看着可不簡單,別看不聲不響的,肯定一肚子心眼兒。」

趙麗對劉孜沒有好感,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爲長相。

精緻可人、嫵媚多情,劉孜的長相就是女人眼中典型的狐狸精長相。

「媽,你這話就太唯心了。」陶希武反駁道。

「什麼唯心,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趙麗一記絕殺讓陶希武啞口無言,然後她又說道:「我看那個叫劉琳的姑娘不錯,漂亮、開朗大方,看着也沒什麼心眼。」

陶希武無奈的嘆了口氣,求助的看向陶玉墨,「小姑!」

「看我幹嘛?能追到哪個你就去追。」陶玉墨的意見簡單幹脆。

趙麗抱着胳膊輕哼一聲,「你現在去追那個叫劉孜的,追一個成一個。」

陶希武不滿母親的武斷,他知道母親無非是覺得劉孜今天瞭解了他的家世,

必定會因此而改變態度。

「那我追劉琳,她要是答應了,就沒問題了?」

陶希武懟了母親一句,又看向陶玉書尋求支持。

陶玉書正色道:「這幾個女生都是表演系的,我是不建議你找女演員當女朋友或者妻子的。」

「爲什麼?」陶希武很不忿。

「演員這個職業有他的特殊性,你能接受自己以後的妻子跟別的男人摟摟抱抱嗎?甚至是更進一步的舉動嗎?」

陶玉書一句話就讓陶希武陷入了沉默。

這時候林朝陽拍了拍他的胳膊,幽幽道:「聽你大姑的吧,這事你把握不住。」

第639章 問題不大第271章 光榮傳統(暫缺)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239章 文物收購點第639章 問題不大第236章 《新體育》第423章 只配大口吃肉第348章 頂五個團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643章 大力出奇跡第336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247章 一場偉大的勝利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378章 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第189章 輸給一個日本人,噁心第385章 星光熠熠第26章 把稿子帶走第295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53章 背鍋俠第385章 星光熠熠第496章 世上最毒,莫過婦人!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459章 轟動香江第106章 這不巧了嗎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678章 十七歲的憂傷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第642章 正當年第137章 這錢花的值第634章 奈飛上線第586章 你拿我當提款機啊!第330章 要當就當教授第168章 最完美的結局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94章 陶敬法找了個好女婿第65章 是他寫的第611章 期待你的新書第599章 最好的迴應第568章 舉手之勞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399章 看《棋聖》提振一下士氣第71章 結尾不夠深刻第410章 切腹謝罪第582章 不參加是爲了他們好第657章 內功深厚第239章 文物收購點第545章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第129章 好好好,你們就這麼玩吧第348章 頂五個團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546章 俄克拉荷馬州第114章 玩的可真髒啊第327章 這也太摳了第90章 正常人的反應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19章 比《傷痕》好第357章 自帶乾糧看手稿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236章 《新體育》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352章 怎麼就這麼喜歡吃吃喝喝呢?第510章 1988年最大慘案第620章 虧錢也得拍第589章 酸得要命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671章 資本你贏了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210章 送上門的雙保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589章 酸得要命第467章 請個病假很合理吧?第543章 中國名片第443章 大火特火第200章 《人民日報》爲我證明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學生,擺什麼老資格?第618章 混個龍套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259章 咱們想法有一定差距啊第527章 陶總是個講究人第292章 人生啊,何其不公!第245章 有內味兒了第607章 生不逢時的《廊橋遺夢》第255章 女人的第六感(暫缺)第355章 搞點文化產業第153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245章 有內味兒了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62章 你一個編劇,懂什麼劇本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605章 作家首富第97章 我相信你!第565章 誇張的銷量第213章 國運盛,則棋運盛第179章 現成的許靈均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221章 小黑屋第199章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
第639章 問題不大第271章 光榮傳統(暫缺)第79章 這對CP,老孃嗑定了第239章 文物收購點第639章 問題不大第236章 《新體育》第423章 只配大口吃肉第348章 頂五個團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643章 大力出奇跡第336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247章 一場偉大的勝利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378章 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第189章 輸給一個日本人,噁心第385章 星光熠熠第26章 把稿子帶走第295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53章 背鍋俠第385章 星光熠熠第496章 世上最毒,莫過婦人!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459章 轟動香江第106章 這不巧了嗎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678章 十七歲的憂傷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第642章 正當年第137章 這錢花的值第634章 奈飛上線第586章 你拿我當提款機啊!第330章 要當就當教授第168章 最完美的結局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94章 陶敬法找了個好女婿第65章 是他寫的第611章 期待你的新書第599章 最好的迴應第568章 舉手之勞第58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399章 看《棋聖》提振一下士氣第71章 結尾不夠深刻第410章 切腹謝罪第582章 不參加是爲了他們好第657章 內功深厚第239章 文物收購點第545章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第129章 好好好,你們就這麼玩吧第348章 頂五個團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546章 俄克拉荷馬州第114章 玩的可真髒啊第327章 這也太摳了第90章 正常人的反應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19章 比《傷痕》好第357章 自帶乾糧看手稿第85章 《十月》差點意思第236章 《新體育》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352章 怎麼就這麼喜歡吃吃喝喝呢?第510章 1988年最大慘案第620章 虧錢也得拍第589章 酸得要命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671章 資本你贏了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210章 送上門的雙保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589章 酸得要命第467章 請個病假很合理吧?第543章 中國名片第443章 大火特火第200章 《人民日報》爲我證明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學生,擺什麼老資格?第618章 混個龍套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259章 咱們想法有一定差距啊第527章 陶總是個講究人第292章 人生啊,何其不公!第245章 有內味兒了第607章 生不逢時的《廊橋遺夢》第255章 女人的第六感(暫缺)第355章 搞點文化產業第153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245章 有內味兒了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62章 你一個編劇,懂什麼劇本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605章 作家首富第97章 我相信你!第565章 誇張的銷量第213章 國運盛,則棋運盛第179章 現成的許靈均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221章 小黑屋第199章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第391章 沒有人是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