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長存不朽

「爸爸,你都多大的人了,這個時候還有心跟林叔叔開玩笑!」

美國紐約長島的白人住宅區內,娜斯一臉無語的看着老頑童父親,嘴上說着責怪的話。

「你都說了是玩笑,又有什麼關係。」李拓的表情滿不在乎,然後又露出幾分遺憾之色,「看媒體的反應,還有我們學校那些同事的看法,朝陽這回得獎的面真的很大啊。」

娜斯當然知道父親遺憾的是什麼,身爲至交好友,他當然希望能夠第一時間當面祝賀林叔叔獲獎。

「林叔叔要是獲獎的話,應該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吧?」一旁的喬治問。

「當然。他早該得獎的,瑞典文學院還是太保守了,他們總是傾向於西方作家和老年人,朝陽等了這麼多年。

如果再早一年,那朝陽就是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李拓爲好友打抱不平的抱怨看。

1907年,英籍印裔作家丶詩人約瑟夫·魯德亞德·吉下林獲得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那一年他42歲。

巧合的是,1958年出生的林朝陽今年也是42歲。

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林朝陽的生日比吉卜林大了6個月,自然也就無緣「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名號了。

「林叔叔淡泊名利,不會在意這些事的。」娜斯說。

「你說他『淡名」不錯,不過『泊利」就值得探討了。」

背後好友,李拓下嘴可一點不留情。

他跟林朝陽結交多年,不僅知道林朝陽版稅豐厚,對林朝陽的一些「理財手段」也有些瞭解。

僅僅是他所知道的那冰山一角,便已經是足令人豔羨丶垂涎的財富了。

聽着李拓的講述,娜斯突然問出了一個問題。

「您跟林叔叔認識這麼多年,怎麼沒想着自己也搞點投資?」

李拓的話停了下來,訥訥言道:「這個———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創作上。」

這話一出口,李拓明顯能感覺女兒的眼神更怪異了。

別說跟林叔叔比,就是跟自己比,也沒見您寫過多少東西啊!

女兒的眼神讓李拓羞愧難當。

日本東京,千代田區,河出書房本部。

諾貝爾文學獎這種國際頂尖的文學大獎影響力巨大,每年獎項結果出爐後都必然會帶動獲獎作家的作品熱賣。

早在七年前的1993年,河出書房便已經印刷好了一批腰封。

社長河出實也的如意算盤是等瑞典文學院一公佈林朝陽獲獎,便立刻讓書店把庫存套上腰封。

銷量必定應聲而漲,不管是出版社還是書店都能賺個盆滿鉢滿。

可惜的是這些年林朝陽年年陪跑,這些腰封一直沒有派上過用場不過今年情況好像有點不同,不管是在日本國內還是在國際文壇,林朝陽的獲獎呼聲都出人意料的高。

輿論如此給力,河出書房上下也對林朝陽的獲獎抱有了極大的期望。

畢竟這些年林朝陽的作品經他們河出書房引進到日本,銷量極佳,要是這次真得了獎,河出書房必然要跟看發一筆財。

其實不光是河出書房抱着如此心態,美國的蘭登書屋丶法國的伽利瑪出版社只要是跟林朝陽有合作的出版社,誰又不盼着林朝陽得獎呢?

燕京,《燕京文學》編輯部。

章德寧一遍一遍的刷新着電腦網頁,最近幾天諾貝爾獎陸續公佈結果,國內的幾大門戶網站都在第一時間跟進了消息。

今天是諾貝爾文學獎結果公佈的日子,網頁上的新聞依舊沒有更新,

章德寧放下滑鼠,翻閱起桌旁的稿件,可看了好一陣,還是沒辦法沉下心來,放下稿子又刷新了一遍網頁,還是沒有更新。

就在這時,她辦公桌上的電話突然響起,可能是以爲有獎項的消息,她立刻接起來。

片刻後,她又大失所望。

原來是燕京文協的秘書長李青打來電話,向她打聽獎項的消息。

「你打電話問問林朝陽。」

得知她同樣也沒有接到消息,李青攝着章德寧給林朝陽打電話。

章德寧卻不願意這麼做,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結果是電話通知的,萬一因爲她打電話導致林朝陽的電話佔了線,那可成了她的罪過了。

哪怕事後瑞典方面後面能聯繫上林朝陽,沒有第一時間的獲悉,也是讓人遺憾的事。

她是林朝陽最早的編輯,一路看着林朝陽走到如今,深知對於作家而言這條路有多麼的不容易。

現在她只想安靜的等待着消息,等待林朝陽登頂世界文壇之巔的時刻,她會站在山腳下爲林朝陽送上最真摯的掌聲。

耳邊傳來忙音,章德寧放下了電話,可眼神卻盯在上面,似乎期盼着下一刻它再次響起。

與此同時,小六部口衚衕內。

陶希武的喊聲讓林朝陽放下了手,客廳內的電話鈴聲急促而響亮,讓人忍不住心跳加速,陶玉書目光殷切,如有實質的落到丈夫身上。

沒得獎自然就沒電話,除非是哪個不開眼的這個時候拿林朝陽當消遣,否則這個電話很有可能就是通知得獎的電話。

夫妻二人對視了一眼,在陶玉書飽含殷切期待的眼神中,林朝陽走到電話旁,握着電話聽筒放到耳邊。

「喂,你好。」

「喬大使,你好。」

瑞典與燕京有近七個小時的時差,瑞典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12日晚7時,對應的是燕京時間當天的中午12時左右。

瑞典文學院正式向外界公佈了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林朝陽。

在瑞典文學院對外界公佈此消息之前的兩個小時,他們已經通過中國駐瑞典大使館,

與獲獎者林朝陽取得了聯繫,向他本人宣佈了這一消息。

十月的第二週,是諾貝爾各獎項結果陸續公佈的日子,世界各地媒體記者雲集於瑞典斯德哥爾摩。

此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向全世界範圍內擴散開。

亞洲再次誕生了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中國誕生了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國外媒體的反應暫且不提,林朝陽喜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由新H社駐歐洲記者傳回國內後,立刻引爆了國內的輿論在老一輩大家凋零之際,林朝陽可以稱得上是當代中國文壇扛鼎執旗者。

作品水準高丶產量豐富丶業界口碑絕佳丶讀者高度認可他用二十多年的筆耕不輟站在了中國文壇的最高處。

海內外的文學獎項拿了不知道多少,遠超同輩作家,哪怕是那些名留史書的前輩作家也鮮有人能在評獎榮譽上與他媲美。

可偏偏這麼多年,他始終沒有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認可,這件事讓很多支持和喜愛林朝陽的同行丶讀者都引以爲憾。

如今,等了這麼多年,諾貝爾文學獎終於姍姍來遲。

況且,這還是中國的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

無數人拍手稱快,中國文化界歡欣鼓舞,普天同慶。

「謝謝,謝謝。」

諾貝爾文學獎結果公佈後的半個多小時裡,林朝陽家的電話被打爆了,全是各方的祝賀電話。

這裡面有ZY領導的電話,也有全國文聯丶文協等文化部門官員的電話,還有與他有過合作的出版社丶雜誌社打來的電話。

如熟人朋友的電話就更多了,很多人打電話根本打不進來,即便是打進來了也只能匆匆說兩句祝賀的話,就很快掛斷了電話。

因爲大家都明白,這個時候林朝陽的電話必然是應接不暇的。

面對所有的祝賀,林朝陽說的最多的只有「謝謝」兩個字。

不是他不想多說,實在是情況不充許。

除了這些祝賀電話,還有不少媒體也第一時間聯繫上了。

在這一點上,燕京的媒體有着天然優勢,直接堵到門口採訪林朝陽,讓他避無可避。

當然了,有些媒體的採訪他也沒法避,比如鳳凰衛視丶比如央視。

獲獎消息傳來,第一個反應過來的媒體是各家門戶網站。

網際網路的媒體傳播有着得天獨厚的便利性,只需要簡單的文字編輯,這個消息便出現在了國內各個網站的頭條上。

到了晚上,全國各大電視臺上也出現了林朝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聞播報,其中又以鳳凰衛視和央視的報導最爲權威,因爲兩家媒體的報導都有林朝陽受訪出鏡。

「本臺消息,瑞典文學院今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宣佈,將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林朝陽。

林朝陽同志是有史以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獲獎後他接受了本臺記者採訪,下面請看詳細內容.」

晚上7點45分,央視《新聞聯播》播放了林朝陽的採訪,在不到一個小時前,鳳凰衛視上也出現了林朝陽。

看着電視畫面上的林朝陽,陶玉書眼中滿是愛意,丈夫上過很多次《新聞聯播》,但哪一次也沒有這次師。

「爸爸,你可真帥!」晏晏替母親說出了心裡話。

享受着妻女的崇拜,林朝陽志得意滿,但表情還是沉穩內斂,波瀾不驚的。

「不要只看外表,還是要多看內在。」他教訓道。

「我說的就是內在。」

小棉襖一記窩心腳,端得林朝陽差點沒喘上來氣。

看出丈夫的尷尬,陶玉書岔開話題道:「接下來這些天你有得忙了。」

諾貝爾文學獎的榮譽加身,讓林朝陽成了全國乃至不少國際媒體的關注焦點,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時候拒絕採訪是不可能的。

接下來這段時間,林朝陽自然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接受媒體採訪丶參加各種活動,想想都讓人頭疼。

《新聞聯播》結束後,鼕鼕拿了幾本書找到林朝陽,「爸,幫我籤幾本書。」

「送同學啊?」

林朝陽接過書,一邊簽名,一邊問。

「嗯。」

鼕鼕應了一聲。

確實是送同學,不過是女同學。

今天中午,鼕鼕剛吃了午飯躺在宿舍牀上跟同學有一搭沒一搭的聊着,等着過半個小時去上課,結果這時候走廊上突然傳來一陣喧囂聲。

「得獎了!得獎了!」

幾個同學風一般穿過走廊,高喊的呼聲傳遍了每一間宿舍。

「得獎?得什麼獎?」

同宿舍宗教學系的伍剛疑惑不解,鼕鼕卻蹭的一下從牀上坐了起來,

他正想說話的時候,另一張牀位上的同學說道:「是諾貝爾獎吧?難道是林朝陽得獎了?」

幾人正猜測時,外面又傳來了更大的聲音。

「得了!真得了!林朝陽拿到諾貝爾文學獎了!」

充滿了喜悅的聲音高亢而亮,走廊上不少同學喜的奔走相告,鼓動着整棟宿舍樓都躁動了起來。

「臥槽!牛逼!」伍剛最先反應過來,大喊了一聲衝出宿舍。

另外兩人跳下牀,正打算出門去慶賀這件喜事,卻見鼕鼕坐在牀邊一動不動。

「斯言,想什麼呢?你不會還惦記着晚上跟人家詩雨同學上『自習」吧?都什麼時候了!

本來鼕鼕同學這周爲了去圖書館「學習」已經不打算回家了,可沒料到老父親竟然得獎了。

陪跑那麼多年,怎麼今年就得了呢?

同學的調侃讓鼕鼕臉上閃過羞愧之色,老父親怎麼着也是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麼關鍵的時刻他可不能缺席。

想到這裡,鼕鼕衝出了宿舍,證上自行車一路疾行,連上課都顧不上了。

回到家中,和他預想中的一樣,家人歡聚,氣氛喜慶熱鬧。

「鼕鼕回來啦?」

陶玉成脖子上掛着圍裙,正在廚房門口扒蔥,看到鼕鼕回來,立刻笑問道。

「大舅,今天你也要露一手啊?」

「這麼大的喜事,沒有我的手藝可不行,今天大舅讓你飽飽口福!」

進了正房,家裡四位老人坐在客廳閒聊,眉眼間盡是笑意。

問過好,鼕鼕又在屋內屋外找了一圈,問:「我爸呢?」

「你爸在西院接受採訪呢。」

「哦。」

這時候電話鈴聲響起,鼕鼕眼疾手快的接起來。

「喂,小姨啊,你什麼時候回來?」

「哦,好,家裡人都在呢,就差你了!」

聊了幾句,鼕鼕掛斷了電話,對投來目光的陶父說道:「我小姨,說是要坐今天晚上的航班回來。」

最近幾天陶玉墨人在美國出差,得到消息立馬要飛回國內。

今年以來,美國的網際網路經濟雪崩,上個月的9月21日是美國網際網路行業的至暗時刻,曾經達到過5132點的納斯達克指數只剩下1088點,跌幅高達78.8%。

無數網際網路公司破產倒閉,很多上市公司的股價也跌倒了谷底。

在無數破產倒閉的公司之中,也包括了泡泡瑪特在美國市場的勁敵泰公司。

曾經風靡美國的豆豆娃投資熱丶收藏熱,在納斯達克股災的滔滔浪潮中土崩瓦解。

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對手就自己崩盤了,陶玉墨自然要趁這個機會到美國去擴張市場,順便再撿撿漏。

感受着家裡的喜氣洋洋的氛圍,鼕鼕想起了還在學校的詩雨同學,他拿着電話偷偷摸摸跑到角落去打了電話。

告訴錢詩雨他家裡有點事,今天就不能和她一起上自習了。

打完了電話,正巧碰上林朝陽接受完採訪從西院回來。

鼕鼕靈機一動,覺得應該給詩雨同學一個驚喜。

於是他又騎着自行車出了門,跑到新華書店買了幾部老父親的着作,這纔有了晚上要簽名書的事。

在鼕鼕跟父親要簽名的同一時間,三環附近金臺路的一棟高層內,電視上林朝陽接受採訪的畫面剛過去。

「朝陽這兩年看起來可沒什麼變化。」劉振雲說。

他這人說話開玩笑向來是綿裡藏針,扎的自然是一旁的樑佐。

這幾年樑佐的作息不規律,又成天胡吃海塞,體型一直在橫向發展,本來眼晴就小,

現在一笑,眼晴都沒了。

這會兒他又笑了,劉振雲的玩笑他聽得出來,卻不生氣。

「諾貝爾文學獎啊,這回可讓他抖起來了。」癱在沙發上的王碩帶着些醋味說道。

王碩這人就愛搞特立獨行,大衆追捧諾貝爾文學獎,他偏偏瞧不上眼。

實際上並不是瞧不上眼,而是故作瞧不上眼,現在要是真說給他頒獎,他比誰都高興激動。

劉振雲把他看得透透的,不過嘛,看破不說破,大家都是好朋友。

最近這幾年,劉振雲和王碩丶樑佐走的很近,還有一個人是馮小剛。

馮小剛在研究着將劉振雲寫的中篇小說《溫故一九四二》搬上銀幕,今天幾人聚會就是爲了這事,趕上了林朝陽獲獎,大家的關注重點一下子就變了。

「瞧你這酸勁兒,隔着二里地都能聞着。」樑佐挖苦王碩。

「我酸怎麼了?你不酸?」

樑佐一攤手,「我就一寫劇本的,這輩子跟諾貝爾無緣,有什麼可酸的?」

只要你把自己放的足夠低,敵人就攻擊不到你。

王碩嘴皮子向來不輸人,但面對樑佐還是差點。

他咂了咂嘴,然後說:「都是58年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今天在場四個人,王碩丶劉振雲丶馮小剛都是58年的。

「碩爺,咱得跟人比,不能跟神仙比。」

馮小剛對王碩說,他一說話就笑,露出了兩顆大板牙。

未等王碩說話,樑佐拍手道:「這話說得沒錯。我師父那是一般人嗎?你這點墨水啊,也就糊弄糊弄廣大人民羣衆。」

被他奚落兩句,王碩表情忿忿,卻沒有反脣相譏。

樑佐要是拿別人來跟他比,他肯定要扯扯,不過林朝陽嘛,他口不服心服。

「瞎,你看着吧,這一得獎就得被捧上神壇,以後就該脫離人民羣衆了。」

「你就酸吧。」

隔天一早,在網際網路媒體丶電視媒體之後,紙媒的報導終於姍姍來遲,可勢頭卻一點也不比前兩者弱,反而更加的猛烈,鋪天蓋地的涌向全國人民。

網際網路丶電視臺丶報紙,全國性的媒體報導讓林朝陽的獲獎消息彷彿一股滔天巨浪,

席捲了五湖四海,傳遍了大江南北。

這一年的中國還沒有戰勝非典,也沒有舉辦奧運,更沒有經歷過貿易戰。

國人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尚未接受過這些歷史大事的洗禮,民衆們對西方國家和文化仍然有着厚重的濾鏡。

林朝陽成爲中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帶給所有國人的是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他們驕傲和自豪的不僅是因爲林朝陽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更因爲獲獎的人是林朝陽不誇張的說,二十多年來林朝陽用他的作品滋潤了國內數以千萬計的讀者,陪伴了不止一代人的成長,他的獲獎衆望所歸。

其實,林朝陽的作品陪伴的又何止是內地的讀者。

根據明報出版社統計,僅在香江一地,林朝陽的作品銷量就高達940萬冊。

在這座人口六百多萬的港口城市裡,人均擁有1.5本林朝陽的書。

當然,香江跟林朝陽有着不解的淵源,這樣的人均銷量當然是有一定特殊性的。

但,在灣島林朝陽的作品早在5年前就破了千萬冊;在日本,林朝陽僅一部《棋聖》

的銷量就接近500萬冊;在美國,他的作品深受知識分子階層推崇;在東南亞丶在歐洲..

也許,林朝陽的作品不像那些全球大熱的通俗文學作品那樣,只靠着一部作品就可以勁銷上億冊。

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無數讀者心頭摯愛,陪伴着這些讀者走過人生的一段旅程,從此深刻每一個人的人生,以一種另類的形式長存不朽。

第312章 你早說啊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254章 火爆的《牧馬人》第12章 好福氣啊第613章 得償所願第208章 第一次撿漏第689章 後記第472章 吾輩拍馬難及也第479章 林朝陽的影響力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東西第630章 林朝陽生平考第624章 成爲被傳頌的那個人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670章 陪跑專業戶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63章 借書處出了個大作家第439章 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564章 金牌策劃第235章 “女大不中留”第290章 黑了心的東西第292章 人生啊,何其不公!第455章 戛納的旋風第648章 電燈泡第464章 我賭你們都愛錢第603章 巨頭崛起第630章 林朝陽生平考第511章 大手筆第428章 狗狗祟祟張曼玉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577章 大卡司第482章 封殺與應對第454章 經典的誕生第403章 這不是作弊嗎?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471章 丟雷老母!第511章 大手筆第171章 外國讀者第326章 資本主義,是不一樣哈第251章 新手上路第340章 《讀小說札記之一》第419章 人畜無害林朝陽第499章 心狠手辣陶玉書第283章 我給您背一段第556章 翻版林語堂第552章 大賣的潛力第537章 赴陸採訪第334章 要不您能當館長呢!第446章 狗咬呂洞賓是吧?第619章 你把握不住第251章 新手上路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289章 二渠道第191章 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580章 出口轉內銷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296章 沒有水花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第676章 青絲換白髮第29章 寫小說這麼難嗎?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學生,擺什麼老資格?第339章 你得負責任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516章 中國圍棋必勝的秘密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626章 幹票大的第353章 這是什麼八爪魚?第84章 撿洋落第190章 想學我教你啊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205章 稿費給結一下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414章 體面第344章 審片會第208章 第一次撿漏第97章 我相信你!第188章 會英文很了不起嗎?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416章 文化沙龍要升級第451章 “玉體橫陳”王小胖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604章 火爆小辣椒第214章 引進香江第478章 你訛人是吧?第352章 怎麼就這麼喜歡吃吃喝喝呢?第380章 你去了誰看孩子?第535章 諾貝爾文學獎的苗子第223章 醬油拌飯香得很第585章 版權富翁第356章 中國當代文學皇冠上的明珠第89章 道統之爭
第312章 你早說啊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254章 火爆的《牧馬人》第12章 好福氣啊第613章 得償所願第208章 第一次撿漏第689章 後記第472章 吾輩拍馬難及也第479章 林朝陽的影響力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東西第630章 林朝陽生平考第624章 成爲被傳頌的那個人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670章 陪跑專業戶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63章 借書處出了個大作家第439章 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14章 爲了家庭的和睦第564章 金牌策劃第235章 “女大不中留”第290章 黑了心的東西第292章 人生啊,何其不公!第455章 戛納的旋風第648章 電燈泡第464章 我賭你們都愛錢第603章 巨頭崛起第630章 林朝陽生平考第511章 大手筆第428章 狗狗祟祟張曼玉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577章 大卡司第482章 封殺與應對第454章 經典的誕生第403章 這不是作弊嗎?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471章 丟雷老母!第511章 大手筆第171章 外國讀者第326章 資本主義,是不一樣哈第251章 新手上路第340章 《讀小說札記之一》第419章 人畜無害林朝陽第499章 心狠手辣陶玉書第283章 我給您背一段第556章 翻版林語堂第552章 大賣的潛力第537章 赴陸採訪第334章 要不您能當館長呢!第446章 狗咬呂洞賓是吧?第619章 你把握不住第251章 新手上路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289章 二渠道第191章 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580章 出口轉內銷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296章 沒有水花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第676章 青絲換白髮第29章 寫小說這麼難嗎?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學生,擺什麼老資格?第339章 你得負責任第490章 閃耀巴黎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516章 中國圍棋必勝的秘密第393章 是要給林朝陽樹碑立傳的第626章 幹票大的第353章 這是什麼八爪魚?第84章 撿洋落第190章 想學我教你啊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205章 稿費給結一下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56章 傻大個才崴腳第414章 體面第344章 審片會第208章 第一次撿漏第97章 我相信你!第188章 會英文很了不起嗎?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416章 文化沙龍要升級第451章 “玉體橫陳”王小胖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81章 老師們的閱讀理解第604章 火爆小辣椒第214章 引進香江第478章 你訛人是吧?第352章 怎麼就這麼喜歡吃吃喝喝呢?第380章 你去了誰看孩子?第535章 諾貝爾文學獎的苗子第223章 醬油拌飯香得很第585章 版權富翁第356章 中國當代文學皇冠上的明珠第89章 道統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