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陶敬法找了個好女婿

《高山下的花環》的主要情節是圍繞着某部駐守邊疆的九連官兵展開的。

某部宣傳處幹事、高幹子弟趙蒙生一心想調回城市,在戰事發生前夕,他終於憑藉母親吳爽的關係,懷着曲線調動的目的,臨時下放到某部九連任副指導員,說白了就是鍍金。

此時,九連連長樑三喜已獲准回家探親,他的妻子玉秀即將分娩。然而,趙蒙生不安於位,整日爲調動之事奔波。

樑三喜因對連隊工作放心不下,一再推遲歸期。對此,排長靳開來忿忿不平,他替連長買好車票,並催促他啓程。

然而就在此時,九連突然接到開赴前線的命令,樑三喜因此失去了探親的機會,而趙蒙生卻接到了回城的調令。此消息一出,全連戰士譁然。

面對這種情況,爲了不動搖軍心,樑三喜嚴厲斥責了趙蒙生臨陣脫逃的可恥行爲,輿論的壓力迫使趙蒙生上了前線。

在此期間,趙蒙生母親吳爽不顧軍情緊急要求趙蒙生調離前線,此舉遭到了首長的強烈譴責。

九連在擔任穿插任務過程中,一個個戰友爲國捐軀。戰鬥臨近結束時,樑三喜爲掩護趙蒙生而英勇犧牲,趙蒙生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經受了考驗。

戰後,在清理戰友的遺物時,樑三喜留下的一張要家屬歸還620元的欠賬單,使趙蒙生震驚不已。

烈士的家屬紛紛來到駐地,樑三喜的母親和玉秀用撫卹金及賣豬換來的錢,還清了三喜因家裡時困難向戰友借的債。

這一高尚的舉動震撼了所有人,臨別之際,趙蒙生和戰友們眼含熱淚,列隊向烈士的家屬舉手致以最崇高的敬禮,完成了從一個公子哥向戰士的蛻變。

《高山下的花環》的故事拋棄了以往軍事題材一味高大全的主人公,刻畫了一系列個性鮮明、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連長樑三喜爲人正直、寬容、謙和,深受戰友們的尊敬和愛戴,他的身上融合了農民的質樸、軍人的剛毅和領導者的智慧與胸懷。

關鍵時刻敢於擔當、當於犧牲,他的犧牲不僅凸顯了戰爭的殘酷,也深化了中對軍人保家衛國和犧牲精神的歌頌。

排長靳開來率直坦誠、不畏權勢、嫉惡如仇,最後同樣英勇犧牲。性格略顯偏激,但恰好突破了傳統意義上完美無瑕的英雄模式,展示了真實而立體的軍人形象。

副指導員趙蒙生是一名高幹子弟,享受着父輩帶來的優越條件和地位,他最初的形象玩世不恭、作風懶散、依賴家庭,無法共情基層官兵,讀者在他身上也看不到對於部隊的熱愛和軍人的責任感。

在經歷了戰爭的洗禮和生死考驗之後,趙蒙生完成了從心靈逃兵到真正的戰士的轉變。

趙蒙生的成長和蛻變是《高山下的花環》的核心,他扮演了從矛盾衝突到覺醒昇華的關鍵角色,他的蛻變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前社會中一部分青年人在歷史鉅變中的精神成長與價值重塑。

也正是因爲趙蒙生這樣一個形象,才讓《高山下的花環》完全區別於以往絕大多數戰爭軍事題材,迅速在讀者羣體當中引發巨大的討論和影響。

短短半個月時間,隨着第八期《人民文學》的瘋狂熱賣,《高山下的花環》收穫了衆多讀者的喜愛,也成爲了這些讀者工作、學習閒暇之餘的必看讀物,關於當中的情節和人物也成爲大家日常交流討論的重要內容。

樑三喜、靳開來、趙蒙生……

一個個鮮明、生動、飽滿的軍人形象不僅收穫了讀者們的喜愛,更成爲了許多青年人的偶像。

一部《高山下的花環》,在1979年9月的中國文壇刮出了一股撼動人心的颶風。

讀者們對發自內心的喜愛化成一句句毫無保留的讚美,數不清的讀者來信如漫天飛雪一般衝進《人民文學》編輯部的辦公室。

讀者來信數量之多、溢美之盛,甚於《人民文學》以往任何一部作品的刊載。

這些讀者來信以包裹的形式被置於《人民文學》編輯部北組的辦公室地上,編輯們甚至來不及拆。

審了一天的稿子,臨到下班時,崔道義看着這些讀者來信發愁。

“王扶,下班你騎車跟我走一趟吧。”

“幹嘛去?”

“把這些信給林朝陽送去,編輯部可沒有地方放這些東西,太多了。這段時間一天一包,什麼時候是個頭啊!”崔道義感嘆着。

王扶笑道:“誰讓《高山下的花環》太火呢?真是太誇張了,我感覺當年《青春之歌》出版的時候,大概也就這樣了。”

“《青春之歌》也沒讓部隊採購啊!當初我審稿的時候想到了這部會火,可我沒想到,會這麼火!”

崔道義說話的時候,神色複雜。

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刊載《高山下的花環》的第八期《人民文學》已經加印了第三次了,印量達到了驚人的120萬份,創下了《人民文學》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

據新華書店發行所同志的反饋,這一期雜誌的銷量從爆發之後就一路走高,絲毫沒有停下來的趨勢。

他們大膽預測,哪怕是120萬份,也依舊不是這一期《人民文學》的終點。

想到這裡,崔道義不敢相信的搖了搖頭。

《人民文學》這回可真是撿到寶了!

下了班,崔道義和王扶騎着自行車,車筐和後座綁的都是一包包的讀者來信,找到了燕大圖書館。

這會兒林朝陽已經下班了,兩人又打聽到了朗潤湖公寓。

“老先生,您好。請問一下,林朝陽同志是不是住在這裡?”

崔道義第一次來,有些叫不準地址,攔住了樓下遛彎兒的老頭兒。

“是啊,你們找他有事啊?”吳祖緗問道。

崔道義笑着解釋道:“我們是《人民文學》的編輯,過來給他送讀者來信的。”

吳祖緗的眼神朝兩人推着的自行車上瞄了一眼,讀者來信?好傢伙,這得多少信?

陶敬法找了個好女婿啊!

崔道義兩人上了樓,敲響了房門。

開門的是陶玉墨,此時她粉面含煞,語氣清冷,“請問你們找誰?”

“你好,我們是《人民文學》的編輯,找林朝陽同志。”

聽着兩人的自我介紹,陶玉墨臉上的清冷褪去,露出熱情的笑容。

“請進,快請進!”她禮讓二人進門,朝屋裡喊道:“姐夫,《人民文學》的編輯來找你了。”

“老崔,你們怎麼來了?”

林朝陽看到崔、王二人,有些意外。

“來給伱送讀者來信啊,太多了,編輯部沒地方放了。”崔道義解釋了一句。

這時林朝陽才注意到放在門口的包裹,驚訝的問道:“這些都是信?”

“是啊,還只是一部分。現在是每天一包,我們根本拆不過來,所以就送你這了。”

林朝陽露出爲難之色,“家裡也沒地方啊,你們……”

他的話剛說到一半,就被陶玉書打斷,“怎麼就沒地方了,家裡那麼多空着的地方。”

陶玉墨也附和道:“就是啊,希文、希武那間房空的地方多了,放點信算什麼。”

林朝陽瞟了小姨子一眼,合理懷疑她是在打擊報復。

在崔道義和王扶二人到來之前,樂不思蜀的燕大新生陶玉墨同學終於想起了在朗潤湖公寓還有個家。

本來半個月不見,回到家裡應該是高高興興的,可陶玉墨一進家門就遭到了一記晴天霹靂。

家裡沒有她的容身之處了!

原本是她和嫂子、侄子陶希武住的房間,現在變成了兩個侄子住的房間。

她回到自己家,竟然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是可忍,孰不可忍。

陶玉墨一怒之下,跟母親吵了起來。

陶母倒是不生氣,面對陶玉墨的憤怒,她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都住學校了,家裡留那麼一張牀幹什麼?佔地方!”

把陶玉墨氣的活蹦亂跳,卻無可奈何。

林朝陽和陶玉書住的房間只有十平出頭,擺了雙人牀、書桌、衣櫃和書架,幾乎沒有什麼多餘的地方。

陶父陶母、大舅哥夫妻倆住的房間也差不多是這種狀態,唯獨陶希文、陶希武兄弟倆現在單獨住一間房,屋內傢俱、雜物都少,連牀都是上下鋪的鐵架子牀,空餘的地方比較多。

可房間再空,也不是林朝陽霸佔的理由。

更何況,丈母孃不過是跟小姨子鬧彆扭,生氣她半個月不回家。

哪可能真的讓她在家裡無容身之處,不過以後跟兩個侄子擠在一屋倒應該是沒錯的。

陶玉書姐妹倆一唱一和,況且崔道義他們都把信送來了,林朝陽也不好讓人再把東西拿回去。

只能先找個地方放了信,然後對二人說道:“之前《燕京文藝》也要給我送信來着,我沒讓,家裡實在是沒地方。你們編輯部想想辦法,先找個地方存放一下吧。”

崔道義之前並不知道林朝陽是跟岳父一家擠在一起住,現在瞭解了情況,也十分理解他的爲難。

“好,回頭我踅摸踅摸。”

說完了信的事,崔道義兩人便準備告辭。

趕上了飯點兒,林朝陽哪能讓他們餓着肚子走,盛情邀請兩人留在家裡吃了頓晚飯。

吃飯的時候,陶玉墨的注意力全在崔、王二人身上。

這可是《人民文學》的編輯,要不是因爲姐夫的關係,她可沒有機會見。

陶玉墨時不時的就問一個問題,以滿足自己文學少女的好奇心,並且牢記崔、王二人的回答。

這可都是以後在班裡與人溝(chui)通(niu)的本錢!

送走了崔、王二人,母女間的談判又開始了。

結果不出所料,陶玉墨以後只能跟兩個侄子擠一屋了,算是陶母對她在外流連忘返的小懲罰。

陶玉書則把注意力放到了崔道義送來的讀者來信上。

如此數量的讀者來信不僅是對作品的肯定,更是對作家本人最高的褒獎。

她樂此不疲的撕開每一封信,仔細的閱讀,享受着讀者們對於林朝陽的讚揚的同時,內心涌出的是無限的驕傲。

羣體認同感所帶來的成就,讓她心中充滿了喜悅,更加深了對於丈夫的愛慕。

這天晚上的她,熱情如火!

第615章 惱羞成怒第522章 報業女王第478章 你訛人是吧?第575章 我沒那麼害怕離開這個世界了第422章 東方花園第611章 期待你的新書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561章 《一場美食的奇幻之旅》第622章 斷層第一第293章 一篇評論的影響力第475章 林朝陽魯迅?第420章 以後可有搞頭嘍!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東西第507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354章 煌煌鉅著第467章 請個病假很合理吧?第604章 火爆小辣椒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283章 我給您背一段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612章 因勢利導第84章 撿洋落第375章 下一屆茅盾文學獎必有一席之地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189章 輸給一個日本人,噁心第367章 官方的態度第634章 奈飛上線第616章 你別害我!第329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497章 香江戴卓爾第209章 你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詩歌?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569章 重大貢獻第202章 人間至味此齋尋第424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29章 好好好,你們就這麼玩吧第368章 純粹的文人第552章 大賣的潛力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93章 誰是無辜的人民?第260章 《秋瑾》得先停一下第641章 道心差點崩塌第412章 完美的人設第419章 人畜無害林朝陽第543章 中國名片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384章 香江來的書迷第57章 法外狂徒繼任者第424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296章 沒有水花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489章 我就是採個風第178章 不夠帥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339章 你得負責任第421章 香江行第528章 朝陽體育館第229章 白撿的僑匯券第531章 恐怖的日本銷量第438章 搞什麼籤售會啊第541章 林陶玉書第575章 我沒那麼害怕離開這個世界了第513章 半壁江山第125章 光榮的任務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597章 變形記第103章 好一個許靈均!第92章 學習使人快樂第279章 把我老李想成什麼人了?第540章 只此一部,立成豐碑!第310章 醜萌醜萌的第382章 拜金主義第139章 只要錢到位第645章 無愧於歷史第378章 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第327章 這也太摳了第2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幕第179章 現成的許靈均第655章 講究的就是個誠信第398章 等你的分紅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656章「不問,不說,不究」政策第626章 幹票大的第495章 評最佳!賞重獎!第282章 喝茶要喝燙的第28章 有盼頭第131章 全軍閱讀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502章 公平、公正、公開第320章 衣錦還鄉第593章 稍遜一籌,雖敗猶榮第527章 陶總是個講究人第232章 倒爺的誕生第566章 先禮後兵第524章 真·望夫成龍第421章 香江行
第615章 惱羞成怒第522章 報業女王第478章 你訛人是吧?第575章 我沒那麼害怕離開這個世界了第422章 東方花園第611章 期待你的新書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561章 《一場美食的奇幻之旅》第622章 斷層第一第293章 一篇評論的影響力第475章 林朝陽魯迅?第420章 以後可有搞頭嘍!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東西第507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354章 煌煌鉅著第467章 請個病假很合理吧?第604章 火爆小辣椒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283章 我給您背一段第371章 一輩子都寫不出來第612章 因勢利導第84章 撿洋落第375章 下一屆茅盾文學獎必有一席之地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189章 輸給一個日本人,噁心第367章 官方的態度第634章 奈飛上線第616章 你別害我!第329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497章 香江戴卓爾第209章 你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詩歌?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569章 重大貢獻第202章 人間至味此齋尋第424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29章 好好好,你們就這麼玩吧第368章 純粹的文人第552章 大賣的潛力第581章 美利堅靈魂導師第15章 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奮鬥逼第193章 誰是無辜的人民?第260章 《秋瑾》得先停一下第641章 道心差點崩塌第412章 完美的人設第419章 人畜無害林朝陽第543章 中國名片第82章 我纔多長時間沒來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384章 香江來的書迷第57章 法外狂徒繼任者第424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296章 沒有水花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489章 我就是採個風第178章 不夠帥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339章 你得負責任第421章 香江行第528章 朝陽體育館第229章 白撿的僑匯券第531章 恐怖的日本銷量第438章 搞什麼籤售會啊第541章 林陶玉書第575章 我沒那麼害怕離開這個世界了第513章 半壁江山第125章 光榮的任務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597章 變形記第103章 好一個許靈均!第92章 學習使人快樂第279章 把我老李想成什麼人了?第540章 只此一部,立成豐碑!第310章 醜萌醜萌的第382章 拜金主義第139章 只要錢到位第645章 無愧於歷史第378章 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第327章 這也太摳了第201章 驚心動魄的一幕第179章 現成的許靈均第655章 講究的就是個誠信第398章 等你的分紅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656章「不問,不說,不究」政策第626章 幹票大的第495章 評最佳!賞重獎!第282章 喝茶要喝燙的第28章 有盼頭第131章 全軍閱讀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502章 公平、公正、公開第320章 衣錦還鄉第593章 稍遜一籌,雖敗猶榮第527章 陶總是個講究人第232章 倒爺的誕生第566章 先禮後兵第524章 真·望夫成龍第421章 香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