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的地點是局內副總辦公室的。
人物是傳播集團的兩個高管,兩人性格也不相同。
首先開口的外文局的李副局是非常謹慎的性格,正因如此才避免了某個境外組織的搗亂。當然也是謹慎,錯過中文系列作品在阿非利加州的傳播機會。
接話的樑副局是分管綜合業務部,他性格是比較激進的。當初位於多佛的文昊漢思中文教育公司,以及位於布魯塞爾的長城書店,就是他投了關鍵的一票。
“我覺得不能錯過好機會,這樣的機會真就太難得了。”樑副局說,“借這個機會,我們可以趁此機會和幾個國家談談。”
推廣和外宣有點小阻力。
十分正常,發達國家進行文化宣傳,如果沒困難才奇怪。
“肯定的,我們也不會讓作家吃虧。”樑副局說着自己的規劃。
因爲要從華夏駐法蘭西大使館(簡稱法外),俄外、英外,乃至挪外爭搶,所以難度非常大。
激進的樑副局就想先把內部的意見統一,外文局上下擰成一股繩,還有可能。
李副局也不傻。
“奶油小方塔去年廣場響起的國歌,讓他們大出風頭。”
“老二樓去年沒做什麼大事,但中俄鼠年新年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見其沉默不語,樑副局開始上壓力。大使館都是取外號,或許是叫着不方便,或許是其他原因。奶油小方塔是位於巴黎第七區木樨街20號的華夏駐法大使館。
按照樑副局的說法,自家單位去年的業績,拿得出手的真不多。
是的,當前的狀況,顧陸鐵定能給國家帶來龐大的外交好處。那麼這好處,用在什麼部門那就值得商討了。
思考良久,保守的李副局開口了,“木墩(英外)和顧陸老師有非常熟悉,國外最成功的一個華夏節,就在去年的倫敦。”
說的是上次克蘇魯宣傳“太極圖”“老子”的事兒,伴隨着《威茅斯系列》出版。陰陽魚的圖案在大嚶更加流行,甚至出現在某些私人定製的西裝鈕釦上。可不是法蘭西那種“官方任務”。顧陸騙人,英外抓住,兩者的組合拳,真心把這圖案宣傳出去了。
“太成功了,首長在開會時還特別說了此事。”李副局感慨,言語中都是羨慕。
“我個人建議,邀請作家顧陸加入我們外文局。掛個職,給個職編。”樑副局說,“畢竟顧陸老師這樣的人才,正是我們外文局需要的。”
哈?你不是保守派嗎?樑副局好像第一次認識這個共事了七年的同事。
“這樣是最保守的方法,也不會得罪其他部門。”李副局屆時。
很好,你就這樣保守?
這下子樑副局有點不會了,他乾咳了兩聲,“建議很好,只是……我們該怎麼和統戰部門的領導?”
編制有的福利,智庫專家有,編制沒有的智庫專家也有。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顧陸沒入編,但也勝似入編!
那麼是大外交國際智庫專家——顧陸算在外交部門下面?
不!
都知道,顧陸是算在統戰部門下的。
昨晚幾個菜,和這部門搶人?知道這部門的全名叫什麼嗎?!
就外文局爲例,就可以想到其他部門在關上門商量着什麼。
單位很急啊,擔心熱度下去。
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留給大橘的時間不多了,留給對有需求的部門時間也不多了!
但現實是什麼呢?
根本不會熱度下去。
因爲事件發酵到了第三個階段!
是什麼情況呢?有國外的官方人員站出來說話了。
官方人員的出演,不算主動,也不算意外。
事情的發展總是推到這一步。
主要是挪威人太少了,互聯網上吵不過另外三個國家。故此就只有不停上升嗎,先是大網紅巧克力叔叔出言,沒什麼用。
就往更上面來反映,和玄幻小說裡打了小的,就來了老的,是差不多的概念。
[挪威外交部門的文化司的負責人在接受《晚郵報》記者採訪
《晚郵報》記者:請問亞里沙先生,官方對於華夏作家顧陸怎麼看?曾經官方報道顧陸非常熱愛挪威歷史,是挪威的朋友,請問是真的嗎?
亞里沙迴應:顧陸先生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小說家。他對挪威歷史的熱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看這段採訪視頻可知,亞里沙聽見顧陸的名字先是一愣。後來在旁邊助理的提醒下,才明白過來。說個比較反直覺的事,中西至少有一半政客都是不關注互聯網上動靜的。
關鍵是記者這問題也有意思,難道他要在公衆面前說“不知道”“顧陸對挪威沒興趣”嗎?他是挪威外交部門文化司的負責人,話可不能亂說,親孃呢影響仕途啊。
還有緊接着的問題,更是隻有一個答案。
[《晚郵報》記者:那麼對互聯網上大嚶和毛熊國網友的一些攻擊言論,亞里沙先生怎麼看?
亞里沙:網民們所能獲取的信息是有限的,我們也不能怪他們。]
問題站在報社的角度沒問題,因爲當前挪威有超過半數的網民都關注這件事。
可明明是網友的討論,官方的人摻和進來,性質不就變了嗎?
英法俄三國的媒體也開始行動了,但可惜是沒有政要在公共場合發表什麼看法。
但……
歐美國家的某些政要,也不知道和誰學的,都喜歡在推特或者其他互聯網平臺開通自己的賬戶,然後和網友交流。
各位也想到了,他們在互聯網上明裡暗裡過招了。
說真的,就好像挪威的亞里沙都不一定知道顧陸,也不一定覺得顧陸重要,但話趕話,你問到這裡來了,就只能這樣回答!
首先是法蘭西,迪博有點生氣,愚蠢的毛子,挑什麼事?!
迪博:[下個月有長假,終於有時間去華夏旅遊了,和好久沒見面的好友見面。【圖片】【圖片】]
圖片是顧陸去參加他的述職宴會時拍攝的照片,兩人勾肩搭背,看樣子關係就挺好。
毛熊國政要也不開心了,行行行知道你們關係好行了吧,但我不過就宣傳宣傳嗎?
拋開事實不談,法蘭西不能保持沉默嗎?
阿列克謝:[顧先生酒量差了點【圖片】]
當日大劇院演出《光在黑暗裡發亮》之後,舉行的宴會。
大嚶也不開心,欺負我沒有合照是吧?
可顛倒黑白是專長。
史密斯:[湯姆先生說,下個月將會有新書的簽字售書會。想着上一次,顧陸先生還真是受歡迎。很多讀者都迫不及待了。【圖片】【圖片】]
第一張圖片裡顧陸被衆記者包圍,記者們爭先恐後的樣子,按照文化、新聞和體育部大臣助理史密斯的說法,就是作家人氣太高。
第二張圖片是一羣人在酒店外面,似乎是等着顧陸。
稍微提醒一句,這些照片是好幾年前顧陸第一次去倫敦時拍攝的……
發現了嗎?進入了第三階段,整體都有點跑偏了。
一開始他們是想證明自身文化和歷史的優秀,能夠吸引華夏天才,並且還創作了相關的精彩作品。
現在變成證明自己國家與之關係好。
正是這樣的情況下,全球吃瓜羣衆持續關注着。
國內網友什麼時候見過這陣仗?
“不是哥們?其實我有點不能理解爲什麼要這樣爭,和小孩子爭玩具一樣?”“不會是國家找的水軍要造神吧?”“除了顧陸牛逼我沒什麼想說的”等等,之前普通網友的反映說了,說說看恨國黨們,瞧見這場景,那真的着急壞了!
讓這羣人更着急的事來了。
此事發酵了三天之後,熱度也來到頂點。
國家這邊終於有聲音了。
是來自一段訪問——
[新夏社記者:昨天,由京城圖書大廈首發新中國70年70+1部長篇小說典藏,爲慶祝華夏成立七十週年,全面展現新中國文學發展水平,發言人能否介紹70+1部作品有關情況?爲何不是直接定爲71部。
文化部門何發言人:因爲70和1是兩個部分作品。70是國內藝術形式、敘述方式上具備獨特的創造性的作品,包括《林海雪原》《紅巖》《白鹿原》《塵埃落定》等獲得茅盾文學獎或“五個一工程”獎的作品。
1是代表新中國文學在海外的發展水平,顧陸的“他國外交系列作品”是華夏與國外文學交流友好的縮影。
毛熊國、法蘭西、西班牙、挪威、大嚶(按字母排列)是目前作品最具成果國家,由“他國外交系列作品”爲基礎,展示了多個成功的國與國的友好交友,友誼得到提升。]
諸多盯緊的部門看到這個消息,比如說外文局,他們太清楚了。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一共就只有七十部,沒有什麼加一。並且是在去年九月份中旬就發行了,趕在了國慶前。
但是呢,現在直接硬改爲了70+1部,特別是沒成爲71,只成爲70+1,意義重大。
外文局保守的樑副局可以查詢了,“他國外交系列作品”壓根就沒書號。
“也是,就目前寫給外國的慶文,根本不夠出一本書。所以就是佔個空位……”樑副局明白了。
話語說着他自己也有點恍惚,什麼時候一個作家,也可能成爲世界這盤大棋的棋子了?
那棋子知道自己成爲棋子了嗎?當然知道。
統戰部的趙主任以及文化部門的領導特意找了顧陸,“把《逃向上帝》免費送給莫斯科大劇院演出,我們國家不可能讓自己人吃虧。”
以這個爲由,說是有個大獎勵。緊接着就針對互聯網的“三國大戰”進行了討論。
當然獎勵什麼的顧陸沒怎麼在意,因爲咕嚕大王昨天熬夜碼字到六點左右,有點迷糊。
熬夜的成效是終於補上了在莫斯科多玩了兩天的進度。
第二天也沒時間補上睡眠。
很正常,顧陸大部分時間都不忙碌,只有偶爾少數情況。
時間:下午三點左右。
地點:北大外語學院某間教室內
人物:教授和學生們
三要素先集齊,再說當前是什麼情況。顧陸的計劃是去聽俄文學聽課,結果寒假結束了,新的一學期達教授的“法蘭西文學批判”也開課了。
達教授嘛,老熟人了。女俠去留學的所有手續,以及國歌的法文版,都是達教授翻譯的。
愛喝茶,和顧陸關係挺好。
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好像目標作品也寫了兩位法蘭西文豪司湯達、巴爾扎克。
來都來了,就去看看。
而法蘭西文學的開篇所講的人必定是巴爾扎克,如果教授想玩點技巧,開篇則是拉伯雷,就這兩位作家了。
剛開始半小時,大腦那熟悉的感覺就有了。
【最偉大的傳記作品】【崩潰的意志力】【絕佳的天賦】
前面一個標籤是作品,後面兩個表情明顯是作家本人的描寫。
《世界建築師》是鐵板釘釘的事了,顧陸成功看!
茨威格最後是精神崩潰和妻子一起自殺的。請注意不是太宰治那種,女方死了自己害怕跑了的自殺,因爲現實故鄉和精神世界的雙重崩塌,茨威格一次成功。
至於絕佳的天賦,茨威格的寫作天賦很誇張,同期作家都這樣說。並且看過他幾部作品也能夠感受到,
只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最偉大的傳記作品”冠以,肯定會惹來爭議,顧陸表示,這是合成系統的評價。
“顧陸,”達教授見顧陸面帶微笑,好像是對他的可成有所獲,故此才提問,“對法蘭西現代小說之父奧諾雷·巴爾扎克,你如何看待?”
巴爾扎克的話……顧陸決定引用茨威格的評價。
畢竟他前世看過很多次《三大師》,即便當前還未合成,也沒問題。
唰唰唰——
同學們的眼神看向顧陸,北大最出名的學生。
一雙雙目光,不是期待聽到什麼不一樣的發言,而是充滿着好奇的情緒。
“巴爾扎克,我願意把他和另一位,差不多是同時期的法蘭西名人放一起比較。”顧陸開口。
是大仲馬,抑或司湯達?達教授心裡想着。
“沒錯相信各位也次猜到了——就是拿破崙。”
都讓開,咕嚕大王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