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數理化不及格,大學都難考。看看隔壁小陸,那孩子打小就聰明,他數理化也差,依舊上了北大,說是參加了什麼北培杯保送的,你怎麼不去試試?” “媽,人家顧陸是知名作家,《平面國》《解憂雜貨鋪》《人間椅子》好多暢銷書都是他寫的,我不過就是個普普通通的高富帥,怎麼和他比?!” ——————
“傷痕文學難怪會落幕,小顧編纂完《傷痕文學史》居然拿出了這麼一部作品。”汪社長想笑,但剛纔作品的情緒依舊縈繞在他腦海,笑不出來。
《活着》是傷痕文學嗎?當然不屬於,它並不滿足傷痕三要素。傷痕文學核心就爲批判和揭露,而《活着》的核心是展現人性的堅韌。
客廳靠近書房,汪半和小惠準備吃“大餐”,精神大餐。
“看吧,我就說我爸他很不錯,以前書沒印出來之前,他是不給任何人看的。”汪半說,“今天你來了,他就破例了。”
汪半看的上一本顧陸作品是《來自新世界》,小惠看的上本是《福爾摩斯先生》,是的沒錯,後者已許久沒看過顧陸作品,準確說,她好久沒靜下來看一本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