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天下英才,盡入我彀
時間一晃就到了入門考覈階段。
“姓名?年齡?”
“段語嫣,27歲。”
“家世,秘籍編撰成果和修爲?”
“大理段氏,以段氏的一陽指爲基礎創造出了兩門秘術,一是在臨死之前可以幫助人打通全身經脈,至於具體能夠幫幾個人打通,看具體修爲不確定。
且不會拔苗助長,還能夯實根基。
二是以命換命救人,只要人還剩一口氣就都能救活,前提不涉及腦部。”
哪怕負責登記的,已經見識過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新創武功,此時也是忍不住擡頭看了一眼段語嫣並且吐槽道:
“這秘術挺費命啊,修爲呢?”
“先天宗師後期。”
段語嫣依舊是面無表情的回答。
“先天宗師後期,你這個年紀天賦是真的極好啊,把你的那兩門秘術寫下來,然後送到旁邊的房間驗證,如果驗證無誤的話,你應該能夠進天才甲班。
行了,去旁邊那個房間送秘術。
下一個,076號進來。”
……
“姓名?年齡?”
“蕭峰,三十九歲。”
“家世,秘籍編撰成果和修爲?”
“契丹蕭氏,我以丐幫的降龍二十八掌爲基礎,刪減成十八掌,不但威力更勝一籌,修煉難度還有所降低,哪怕天資愚鈍,只要努力必能有所成果。”
“呃……那修爲呢?”
“大宗師境界!”
“大宗師境界,那你爲什麼不去研究所那邊報名啊?這個修爲夠了啊!”
“說我武功沒有太大開創性,讓我先來這邊學兩年,等能創造出一門全新的絕頂高手級武學,才能進研究所。”
“哦,也對……”
“去那邊驗證武學,下一位!”
……
“姓名?年齡?”
“巫行雲,101歲!”
“啊,您……您怎麼也來這?”
“說我改進後的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太過依賴千年寒蠶了,沒有千年寒蠶根本無法修煉成功。讓我要麼消除這個隱患,要麼創造一門全新的絕頂高手武學,唉,行了,幫我把名給報上吧。”
“那行,您老去那上交新武學,並不強求改進後的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
只要是您開創的新武功就行。”
“知道,廢話真多……”
……
“姓名?年齡?”
“段譽,31歲。”
“家世,秘籍編撰成果和修爲?”
“大理段氏,以枯榮神功爲基礎創造出了一門假死術,修煉圓滿,可以化作枯屍,不吃不喝,存活十年左右。但前提是不能斷絕氧氣,不能是沙漠之類的空氣極其乾燥區,最好是一個相對溼潤,環境適宜,且植被茂盛的地方。”
“你們段家……行,你把這門秘籍寫出來,拿到邊上驗證吧,修爲是?”
“剛入先天。” “去吧,下一個……”
……
“姓名?年齡?”
“崔文子,21歲。”
“家世,秘籍編撰成果和修爲?”
“暗河崔家,以五禽術等養生功法爲基礎,創造了百鳥朝鳳術,呃,具體作用是能夠淬鍊嗓子,能讓嗓子變得特別好,隨意模擬任意一種百鳥聲音,也能模擬人的聲音,還能擴大聲音音域。
我們接觸到的武功秘籍有限。
不知道能不能通過?
修爲則是最近剛踏入三流境界。”
“確實是有點雞肋,想要進甲乙丙丁四個班可能有點困難,進生活娛樂班吧,我們不強求非要能增加殺傷力啥。
只要確鑿無疑的有用,非負面的。
那就行,去邊上登記吧……”
……
通過爲期十天的仔細篩選,剔除一部分利用真言印考察後確定作弊,提交的秘籍並非自己創造,而是家族長輩幫忙創造的學員後。最終收了一千七百九十六名學生,其中三十歲以上的超過一千七百名,二十歲以下的,只有六名。
天才中的天才終究是少數,多數人想要創造出武功秘籍,不僅需要自身修爲不錯,還需要有一定的積累和底蘊。
這些都比較耗費時間。
但後希確實有注意到,不少科舉種子腦子是真的聰明,如今沒能成功達到入學門檻,主要也是接觸時間太短,以及本身家族沒有什麼積累,沒足夠多的秘籍,足夠的閱讀量,怎麼去創造嘛!
所以在宣佈當年考覈結束後。
後希特地在學院的邊上建了座圖書館,把所有二三流以及不入流的武功秘籍全部都複製一份,送到圖書館裡面。
允許所有人用自己的戶籍。
在裡面辦借讀證借閱。
之前後希管控武功秘籍,沒有大規模傳播武功秘籍,還真不是捨不得,或者擔心練武的人太多,影響統治。主要是以當時的糧食產量,無法支撐她這麼做,有些窮人如果在吃不飽的情況下去強行練武,那純粹是在拿自己的未來。
拿自己的命瞎胡鬧。
萬一搞出一大批五癆七傷的。
多影響生育率啊!
如今經過二十年發展,糧食產量已經大大提升,雖說目前距離小康可能還有一定差距,但是溫飽肯定沒有問題。
只要能夠滿足溫飽這一基礎要求。
那麼稍微練練武,對身體就沒什麼影響,還能適當的強身健體,有利於人口繁衍。而且隨着更多的人練武,對肉食的需求肯定也會增長,回頭後希辦的養殖場養出來的那些豬牛羊啥的,不也有地方賣嗎,這一整套都是有聯繫的。
隨着圖書館建立,人口自然是再次大量往這邊匯聚,還基本都是不愁吃不愁喝,能夠長期脫產,學習搞研究的。
所以後希她是理所當然的。
又在圖書館邊上開始搞房地產。
反正這錢她不賺,回頭也得被別人給賺去,而且那些人建的房子哪有她建的房子結實,速度快啊。爲了儘快滿足大家住宿需求,租房需求和買房需求。
當然得她自己親自動手。
於是乎,武學研究學院纔剛招生不到半年,後希就通過賣房子賺了十三億貫,是貫哦,不是文哦,趕得上二十幾年前,大宋朝廷十一年的全國年收了。
當然,跟現在肯定沒法比。
現在大宋年收達到了五千多億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