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閨女,請你安分幾個月!
隨着大理國也徹底消失,雖說周邊還有不少其他國家,比如說南越國,又比如說高麗、回鶻、黑汗,但這些國家確實相對遙遠,而且估摸着更沒有人願意去治理,所以後希決定先緩上一緩。
讓那些逃過去的家族和武林勢力鬧一鬧,或者自己再培養些新得用人手。
然後再考慮打那些地方。
不然打下來沒人治理也是白瞎。
因此在大理覆滅之後,後希就班師回朝了,與此同時,百官掀起的最後一場鬧劇也差不多在同一時刻拉開序幕。
經過一番討論,他們總結出了一套他們覺得還可以的謠言,那就是後希是破軍星下凡,投胎的時候出錯,由男轉女,生來就是要帶來血腥和戰爭。如今更是因爲錯投女胎,月月見血,將會帶來更大的血腥和戰爭,必然窮兵黷武。
重演漢武舊事,導致戶口減半。
此外就是,私底下嚴格討論起,神仙轉世投胎,到底算不算自己家孩子?
前者是爲了針對百姓,希望百姓抵制可能會窮兵黷武,帶來大量人口傷亡的破軍星轉世。中間還夾雜了一點小巧事,那就是即便沒什麼效果,讓大家記住鎮國公主是破軍星,轉世出錯,本應是男的,勉強也能稍微拉回一些面子。
後者當然是針對皇帝。
在他們的引導下,民間討論基本傾向於,神仙轉世應該不算自己的親生骨肉,如果帶有神通的話,那就更不大可能了,應該只是借人的肚子走個過場。
等有了這個定論。
他們自然而然地將輿論引導到皇帝趙頊的身上,引導到鎮國公主的身上。
希望能讓趙頊覺得自己被戴綠帽。
覺得鎮國公主並非親生的。
從而設法與鎮國公主鬥起來!!!
至於實際效果嘛,只能說他們是想的很美好,但效果真相當一般。首先是前者針對百姓的輿論,很多老百姓壓根不認識漢武帝,都不知道這麼個人。哪怕如今文風較鼎盛,那讀書也不是誰都能讀得起,畢竟又沒有義務教育啥的。
再者就是,哪怕知道,大家也不會覺得鎮國公主會跟漢武帝似的,畢竟鎮國公主出戰期間,既沒有加稅也沒有徵兵,說窮兵黷武啥的,那不是搞笑嗎?
要讓百姓對窮兵黷武有明顯感受。
覺得這是不好的事情。
首先得徵兵加徭役,加稅,不徵兵不加徭役不增稅,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而針對趙頊的謠言就更搞笑了,因爲趙頊自己就想過這點,並且已經與自己和解。如今哪怕傳遍了天下,那也能接受,畢竟他除了接受沒有其他選擇。
總不能真跟閨女撕破臉。
他可不想當李淵!
至少不想被動當李淵,但如果主動的話,他現在正考慮,就等後希回來。
反倒是太后和皇后反應有點激烈。
太后是覺得這麼傳有損顏面,皇后則是激烈表示那就是她親生的,自己肚子裡出來的,怎麼可能不是親生骨肉?
但不管怎麼說,影響有限。
他們的最後一搏跟個笑話似的。
當然了,也不能算一丁點用處都沒有,至少現在民間確實有傳,鎮國公主投胎投錯了,原來應該是個男的,且高太后更加覺得後希不是自己新生孫女。
只是趙頊不接茬,她真沒轍。
半個月後,後希正式回到汴京,接受滿城歡呼洗禮,折騰了好幾個小時纔回到皇宮,緊接着便是被趙頊招過去。
“鎮國,我有件事想問你。
你接下來的變革,是不是要比之前王安石變法深刻很多,更加觸及保守勢力的核心,又或者說舊勳貴的核心?”
一見面,趙頊就直接問道。
後希也沒有說謊,同樣爽快回道:
“是這樣沒錯,當年范仲淹的變法只能說在表面薅一薅草,王安石的變法最多也只能算除除蟲,但即便如此,也遭到了激烈反對,可見確實病入膏肓。 非犁庭掃穴,改朝換代般酷烈。
不能根治頑疾。
而且哪怕如此,估摸着最多也就只能保一甲子太平盛世,甲子後頑疾必然再生,此乃人之貪念作祟,無藥可醫。
我沒有扁鵲治未病的能耐。
只能如同軍醫般哪邊壞了切哪邊。
之前只是在清理江湖的時候,順帶着清理了一部分行爲太過於惡劣的地方士紳官員,但還有太多太多暫時達不到死罪,可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的傢伙,包括如今的科舉,我都認爲是需要改的。
太多的聰明人在琢磨如何當官。
而不是其他的事!”
後希想要發展科技,實現大規模養殖之類,首先需要改革的就是科舉,不能讓聰明人都琢磨如何當官,得讓他們去琢磨如何種田,如何培育各類良種。
得讓所有人都能吃飽,有錢吃好。
後希的大規模養殖才能實現。
吃不飽,沒有富餘的糧食就沒辦法搞大規模養殖,百姓沒錢買肉,搞大規模養殖,肉賣不出去,總不能免費發。
那樣同樣不可持續。
所以她必須得以政策爲導向,將聰明人轉移,從科舉這條路轉移到其他路上。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再這麼厚待當官的了,必須得苛待,苛待到小康日子沒什麼問題,但是想大富大貴沒可能。
敢伸手就必被抓。
當然了,肯定是要比老朱的福利待遇好上不少的,老朱那不是苛待官員。
是虐待。
而聽到這,趙頊在倒吸一口涼氣的同時,也明白,自己先前的擔心和猜測是對的,他這閨女是真的要搞大事啊!
故而想了想,很快說道:
“鎮國,你能不能先歇一歇,就是接下來四個月先歇一歇,不要折騰你想的那些個計劃,等年底我就禪位,把皇位讓給你,然後明年改元,你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我絕對不會再去管你。
今年吧,爲父想過個開心年,過個好年,過當皇帝的最後一年。行吧,讓我安心過個年,過完年我去當太上皇。
你愛怎麼折騰怎麼折騰!!”
趙頊想的很簡單,就是後希想做的這些事太招人恨了,百官還不知道怎麼罵,反正他現在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成就已經達成,死後拿個祖級廟號沒問題。
所以就此結束自己的統治,後面再出什麼事,都跟他沒關係,那不挺好。
他閨女再怎麼搞事變革。
回頭罵的也是他閨女。
跟他沒啥關係。
沒有現任皇帝搞事,搞變革,大傢伙都去罵太上皇的,那成何體統是吧?
“可以,不過在此之前您就別冊封我爲皇太女的,到時候直接禪讓,正好過程這幾個月讓百官懷疑你我之間生出了什麼矛盾,這才拖着不辦正式典禮。
讓他們再跳上一段時間。
好一鍋端!”
後希想了想,也很快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