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門徒》的主創這一邊。
其實感覺就聽微妙的.
李軒
在《門徒》的劇組裡,也算是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的了。
絕對的啊這份地位,誰都忘不了,李軒作爲演員時候,甚至作爲《門徒》的‘副導演’。
作爲整個劇組最會制粉的人.丫的不像演的,像是真的金三角歸來的。
看起來絕對夠勁道的.
印象很深刻,特別是吳燕祖,在這麼長時間的回味之後,就更有一種感覺——跟李軒一起拍戲,有一種奇妙的爽快感。
“其實,我也有一部電影上映,叫《四大天王》。”此時,旁邊的阿祖就舉手說道。
言而優則導。
很多演員最後都會走到這條道路上。
向利益鏈的上游探索的道路。
“哈哈哈,挺好的,這一次看完我的《門徒》之後就去看你們倆的作品。”
爾冬生此時就哈哈一笑。
對李軒和吳燕祖兩位‘天之驕子’也十足欣賞。
探索的慾望是一種。
而探索的能力,勇氣,號召力這些東西則缺一不可。
能夠將夢想變成現實的能力。
阿祖和李軒都是好樣的。
以一個前輩的姿態。
這一次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
李軒和吳燕祖都有原創作品在這一次上映。
看起來都有一種無知者無畏的感覺。
“阿祖看起來就更像是玩票,李軒看起來倒是蠻認真的,居然讓向總那邊都給他做宣發了。”
此時的爾冬生就摸了摸下巴。
不過就算是認真的李軒。
對於爾冬生來說,也只能是調味小菜而已。
不論李軒怎麼搞都無所謂。
“你倒是挺有作爲前輩的餘韻的。”
此時,旁邊的劉得華就微微一笑,調侃的此時爾冬生的狀態。
“李軒這小子是有才能的,他對於劇本理解的透徹,簡直是怪物,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能將這種感覺傳遞給別人,作爲副導演簡直是最天才的才能。”
爾冬生至毫無吝嗇自己的誇讚。
甚至這一次。
門徒都是給李軒掛了副導演。
這是他應得的。
作爲第七代導演,有多少人做夢都想出現在他作品的副導演欄目裡。
劉得華也是看出了。
爾冬生,是惜才。
和自己一樣。
想要用攻心計收服這位有才能之人。
都能夠看出李軒的潛力。
而看出了潛力之後。
自然就想着將其拿下。
作爲自己的左膀右臂。
“不過,你可能對李軒有多在乎你這副導演的名頭,有些錯誤估計了,這一次他可是有自己主導的作品上映的,我和他交流過,他很自信。”
回想起在旋轉餐廳的時候。
李軒流露出的那種自信。
也許。
有百萬之一的可能。
這一次神仙打架的檔期裡。
這位第七代導演。
他的作品真的能夠嶄露一角呢。
“那我就很期待了。”
嘴上是怎麼說.
不過爾冬生的骨子裡,到底有多少是真實的期待,那就另當別論了.
爾冬生之後肯定要去給李軒幫個場子的——說不定,李軒就記得自己的恩情,對自己納頭便拜了呢?
我們雙雄合璧,一定所向披靡啊
在《門徒》的宣發C位上,吳燕祖還是在大C的位置。
這一次,陳可星這位總製片才關心上了《門徒》。
“你對‘次子’的態度可真是有夠差勁的“
終於是看到陳可星來關心《門徒》了,也就宣發這一部分看了,甚至剪輯成片都沒有看。
全部的體量和精力都丟給《投名狀》了。
“我這也是信任你,能將一切事情做好而已,纔不是你說的什麼‘次子’態度就差了。”
陳可星就糾正這一點,這完全是出於對他的信任。
倒也不是在說胡話,爾冬生也是香江的頂級大導。
比陳可星,差的地方就在於——陳可星有一個好爹。
陳可星的父親叫陳同明,是香江電影黃金時代的幕後推手之一,當年在邵氏的宣傳部門做老大。
是真正的‘導二代’,資源是相當的豐厚。
“你的票房也不會差的,有吳燕祖在,這個票房成績,就絕對是扛的住的。”此時的陳可星在旁邊說道:“就是劉得華沒去演有點遺憾。”
哦,原來是因爲這個點呢.
從扛票房的角度來看,一個阿祖和阿祖+劉得華比起來,確實是差了不少
“只能說,從票房的角度出發,這個號召力,確實是有點差距,但是從成片的差距來看的話,可能就沒你想象的那麼大了。”
爾冬生的話就更像在說,對成片是完成度是很看好的。
陳可星只是有些敷衍去對待,還是《投名狀》的全明星陣容,更值得去花心思吧。
對此,旁邊的爾冬生也不去多言什麼。
《投名狀》確實值得更多的關注,這麼多的投資。
同時,也對李連捷這個‘洋和尚’感到咋舌——片酬1億,甚至還是友情價來着。
正經談功夫皇帝的價格,應該是1.2億。
劉得華和金成武的片酬分別是1600和1200萬。
好傢伙,友情價省下來的錢能請劉得華+金成武了。
這價格是真的誇張的要死了。
真的能說一句,好萊塢的價格是真的夠誇張的.一個人的片酬就是一個大企劃的投資,而且負責出品投資的,還覺得很值得。
畢竟,‘國際’這兩個字有多誘惑人。
十億人的市場。
和接近百億人市場的認可度。
從內地的中影,華藝,到香江的寰宇,做夢都想向外輸出,去大戰場廝殺。
爾冬生知道,爲什麼陳可星那麼想做出成績來,他也是因爲想要攢一部大投資的作品。
一部,沒有李連捷這種誇張體量的,能夠向外輸出的作品
所以他就急需《投名狀》來取得認可。
大家都有着自己的追求。
就看這一次拼刺刀。
誰才能稱王吧。
此時,劉亦妃和高媛媛都來了首映式的片場,這一次《門徒》的首映。
對於高媛媛,大家都不算特別熟悉,但對劉亦妃,大家就都熟悉了。
‘國際咖’
內地有一個很年輕的國際咖,李連捷加成事龍一起擡着的。
甚至媒體,劇組,對劉亦妃的熱情就更勝於《門徒》的主演之一的李軒啊。
讓高媛媛就很直觀的感受到了一個點——國際咖和國內咖的地位差距到底有多大
那種差異的感覺,也確實是太大了一點.
此時。
《門徒》的首映式人也是非常的多
各路媒體記者,網絡媒體都到位。
爲接下來的上映而.‘嗷嗷待哺’。
不過,大多數都是衝着吳燕祖來的。
此時,甚至香江娛記已經開始發揮其根深蒂固的造謠精神,已經開始編報紙了.
不造謠還是香江報嗎?
那不能夠。
造謠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劉得華棄演,劇情一坨】
【難怪,機車的劇情,走關係插入的新人】
【兩人飆戲,吳燕祖爆殺碾壓!】
“朱皮,這些新聞發處去.”
電影還沒開始。負面消息就已經出去,很快就能見報了。
“等一下你不要亂說話,特別是香江的娛記來找你的時候,他們特別會曲解你的意思.問你什麼的話,你不用搭理他們就行了。”
“哦好的阿祖。”
李軒倒是被提醒了。
香江娛記的節操素來有耳聞。
那李軒還有點好奇——我不說話,他們就不會亂說了?
阿祖搖頭。
不會,你不說話他們也會亂說的。
那有啥區別?
有區別的——至少你不會懊悔是自己多說了話。
“嗯,注意就好。”
吳燕祖頓了頓說道:“電影要開始了”
此時。
吳燕祖也看着大熒幕。
就看在大熒幕上,自己和李軒的差距吧。
現場的表演,和熒幕的表現,可不是一個東西啊。
你在現場有着優越的表現,就不代表你在熒幕表演裡就能有同等級別的表現力
這一點,阿祖就深刻的認識
我能贏嗎?
不能贏。
但不會輸的。
吳燕祖就深刻的認識這一點。
至少自己的英俊,應該能給自己加不少的分。
電影開始,就是吳燕祖的那張精緻到極致的臉。
帥到讓人有點懷疑,爲什麼長着這張臉的人,要去販du?要當du販的臥底?
你不覺得太顯眼了嗎!
這種違和感,就真實真切的存在着。
這種違和感的來源,就來自於吳燕祖那過於英俊的容貌,就讓大多數人都會產生一種,這丫的爲什麼要去賣粉粉呢,就算穿着最土氣的休閒襯衫,也能在人羣中一眼看到他。
一開始。
他就在‘出貨’,也揭露了他的身份,並非真正的小粉,而是警察的臥底,在跟一個叫做‘林昆’的大毒梟。
已經,跟了好多年了。
黑白混戰,臥底三年又三年的劇情。
認真評測的媒體——也開始評價。
主演帥氣,劇情老套土氣,又是黑白爭鋒,又是警匪臥底的組合。
目前關注點就在於導演能不能做出差異化來,演員能不能演出差異的效果來。
纔是這部《門徒》需要關注的點.
不過。
當李軒出場的時候。
還是讓人感到了.
意外。
這一次宣傳海報上,用的是李軒本來的妝前宣傳照,也突出了英俊的形貌。
也算是爾冬生的一次‘不擇手段’。
自由市場,玩點欺詐,不過分吧。
而此時出場的李軒——也就是林昆,就是面色蠟黃脣色白,白髮蒼蒼,滿臉皺紋,看起來就是一個病痛纏身的中年男人。
真實年齡上,看起來就比阿祖大了一代。
雖然同樣英俊,但絕對是醜化了之後的結果。
亦或者說。
拋棄了最有利的武器之一。
形象。
在年輕一代的演員裡,敢這麼玩兒的,也沒多少啊。
拋棄自己的優勢。
專注於貼合角色形象。
而那份衰弱和病痛。
一點都不像演出來的。
一點都不像一個。
毒梟。
在大家眼裡的毒梟,要麼是冷冽殘暴的形象,要麼就是一眼危險的笑面虎,圈內的大佬都將這些形象詮釋完全了。
眼前這一款還真沒見過。
一個普通的電器店老闆,患有糖尿病,需要換腎,但滿嘴都是幾億美金美國移民的他,卻在抱怨着公立醫院排隊。
這個腎源我等了三年又三年了。
太諷刺了。
大毒梟沒腰子。
原因倒也簡單。
不敢用。
明面上是舊電器店老闆的他,卻只敢開90年代的老奔馳。
現在2006年了。
你的車都快比我還大了。
叛逆的女兒嘴上嘲諷着。
嘴裡叼着一根菸。
叛逆十足。
作爲父親的林昆,就一臉火大的拍掉了煙。
“你說煙這東西有什麼好抽的,這東西這麼臭,你說他有什麼好抽?!”
林昆就看起來心臟病都要氣出來的樣子。
然後旁邊的阿祖卻接了一句。
那白粉呢。
鏡頭在這一步定格。
屏幕停滯的時常走走有三秒鐘。
這三秒就像一個世紀一樣漫長。
李軒和阿祖的對視。
“那吸毒呢,人爲什麼要吸毒?”
面對林昆的直視。
阿祖低下的頭,卻還在詢問。
人爲什麼要吸毒呢?
此時鏡頭裡的李軒就偏過頭去。
“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做生意講的是供求,有人買就有人賣。”
此時毒梟越來越激動。
“抽菸還會致癌呢,還不是那麼多人抽,我又沒做宣傳,我又沒騙他們,我也沒逼他們,是他們自己要抽,關我什麼事,根本就不關我的事.”
“我告訴你,你千萬別沾染上他們,他們的毒癮一上來,什麼話說不出來,什麼事做不出來,搞得好像我們做錯了一樣,根本就是他們自己的錯,根本就怪他們自己!”
“你幹嘛發那麼大火?”
“誰發火了?誰發火了哈,神經。”
長鏡頭這一塊。
就定格在林昆扶着自己的額頭,也不知道是因爲病痛,還是因爲被阿祖破防了。
很神奇的感覺。
作爲毒梟,居然接受小弟的詰問。
說明他自己就知道。
自己是錯。
知道賣白粉是錯誤的行爲。
這段人物塑造,直接把林昆這個角色給活了。
原來這惡人知道自己作的是惡事,也是會有愧疚之心的。
原來。
這個代替劉得華的人。
他的演技這麼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