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竟然跟着一起來了?她來不及多想,便趕緊跑過去,拉着大夫問哥哥的情況。
大夫見她這般慌張,不由笑了笑:“放心,他傷的還沒有你重。”
見到沒有事,她才舒了口氣。靠在哥哥身旁,她的心中充滿了愧疚:“哥哥,抱歉,我剛剛不應該那樣做的,害得你跟着受罪,以後遇到這樣的時候,你千萬別管我了!”
洛城拉過她的手,仍然溫柔的摸了摸她的頭,聲音沒有半分不滿:“傻孩子,你教哥哥怎麼不管你?你是我的妹妹,是我最愛的人,你要做什麼,我一定會陪着,這都是我願意的呀!”
望着那張與自己別無二致的臉,洛裳覺得心中又暖了幾分。是啊,哥哥是自己的至親,這是從不會改變的。縱是這只是騙局,曾經一起長大的情分卻終不會改變。
點了點頭,她便和哥哥回到席間。那些人還是沒完沒了的說着套話,過了一會功夫,又開始想着給各個皇子尋覓佳偶。她爹一言不發,自然也沒有人想起,轉眼間,一個晚上便過去了。
不過,三姐和四姐的婚事到是定了下來,庶出的三姐是三皇子的妾,嫡出的四姐則是大皇子的妻。見此,父親倒也不着急。
想起來前世的時候,自己還因爲這樣的事情擔心很久,生怕他們一直不做決定,把自己熬成了老姑娘。父親早就說過,自己算不得洛家人,這裡終究不是歸處。
況且即便嫁人又如何?那是人家的家,也不是自己的。天下之大,竟無處容身,還真是讓人無奈。
這也許就是姑娘們的悲哀,可惜又有多少人可以跳出這樣的輪迴?若不是選擇了和親,她也就只能去深宅大院。
回到家,她立刻躲到房間,取出紙,開始給番王寫信。
一上來,她便指明瞭如今淮葛爾遇到的問題,即水源的缺乏和內部的紛爭。接下來,又告知了皇帝對其的不信任。等到寫完了信,她便命手下的探子送給番王。
她是個閨閣中的姑娘,按理說不應該有探子的,不過以前閒的沒事幹,她便喜歡偷聽別人說話。有一次聽到哥哥有個謀士才學無雙,便派底下的人跟蹤,發現這謀士家裡有老孃和妹妹,她便命人將他的家人接到京城,以此爲要挾,讓這謀士同時爲自己服務。
他沒有辦法,便只好聽從自己。爲了提升實力,洛裳又教他將自己所會的權謀計較編成書送給自己讀。這謀士讀的書多,但眼界稍低了些,她便想着取其精華,可以以此成霸業鴻圖。
但前世偏偏功未成身先殞,這倒是可悲,只希望這一生可以算計的再好一點,至少免過那樣的結局。這麼說來,倒是應該先弄明白母親的計劃。
不過這也沒什麼可掂量的,母親是陳國之後,自然懷着還於舊國的願望。只是她是女子,沒有繼承大統的可能,便一直在私下裡幫助舅舅。可惜舅舅後來密謀與二皇子合作謀反,但被發現,幸虧靠人周旋才免於滅族,卻依舊丟了一條命。
母親一家爲了復國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如今已經與不受寵的六皇子和八皇子結好,又得到了護國大將軍、兵部尚書和禮部尚書的全力支持,可謂佔下半壁江山。只要找到機會南下,便可以和南方中滿足合力,自立爲王。
但因爲對舅舅心懷忌憚,皇帝也一直派眼線監察洛家。在這種情況下,爲了瓦解以父親爲首的保皇派力量,母親便以自己作爲棋子,假稱是舅父的後人,讓皇帝一心想要殺死自己。
皇帝盯着自己,便會放過在外面領兵的哥哥,因爲哥哥是洛家人,而他需要駱家的幫助,如果動了他便是因小失大。
自己其實一切都明白,但偏偏沒有辦法不去做最後的選擇,因爲若自己直接逃走,那麼在戰場上的哥哥便會被押解回京,畢竟滿朝文武都在看着,皇帝需要找到一個替罪羊。
在母親的眼裡,哥哥永遠都是最重要的血脈,而自己不是。不過想想看也有些奇怪,若哥哥並不是舅舅的孩子,又怎會有人允許他繼承大統?
難道母親說的是實情?若哥哥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而是表哥,自己就會看着他這樣離開人世嗎?她總是覺得不會,但心裡又有些說不出的複雜。
或許最讓她難受的,還是母親的態度了。但偏偏她既沒有辦法向我母親下手,又沒有辦法阻止她的壯志豪情,身爲女子,她最明白母親這些年過着什麼樣的日子,也明白母親表面上是正妻,但實際位置低位的處境。這於一向高傲的她來說,絕對是不可忍受的。一直以來支持她的,不過是那個朦朧的幻想,可以重建舊國,再也不在仇人的手下生活。
她理解母親,但不能苟同,若哥哥不是她的骨肉至親,那麼對於自己的行爲便可以稱得上是心狠手辣了。不過她本來就是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這一點她從最開始就知道。
不過,倒是有一件事情是她前世沒有想過的,或許有一種可能,也就是舅舅的血脈是自己,母親卻對那邊的人宣稱哥哥是自己人。又或者自己和哥哥確實是同胞兄妹,但母親爲了自己的野心,就隱瞞了哥哥的身份。這件事不是沒有可能的,因爲舅舅和她一向關係很好,這樣瞞天過海的辦法不是她想不出來的。
不過無論如何,該死的人都不是自己,若自己纔是那個付出最大的,替她們做的事情最多的,憑什麼最後一無所有?還是應該跟母親乾的,畢竟除此之外也沒有更好的出路,但這回一定要以這件事作爲自己的功績,去和那些人爭那個位置,她纔是真正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