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兵發山海關

遼東軍盤踞遼東數十年,早就形成了盤根錯節的關係,吳襄、吳三桂父子盤踞着山海關,手下有近三萬大軍,其中七八千是精銳的關寧鐵騎。而祖大壽家族則是佔據着錦州一帶,麾下也有數萬精銳,可以說這兩家已經是遼東地區事實上的土皇帝。

象這樣野心勃勃的藩鎮會因爲一張聖旨就束手就擒嗎?恐怕再天真的人也不會這麼認爲吧。想要接手遼東防線,山海關就是第一道繞不過去的坎,而且岳陽可以肯定,一旦自己帶着大軍靠近山海關,鎮守山海關的吳家父子肯定不會束手就擒,屆時恐怕就要大戰一場了。

“這是哪個生兒子沒屁眼的龜兒子出的餿主意!”情急之下的岳陽忍不住罵了一聲,一旁的王承恩卻是滿臉的尷尬,說不出話來,畢竟這事朝廷做得確實不地道,岳陽簡直成了專業背黑鍋的了。

最後王承恩才喏喏的說道:“嶽侯爺,這事你也不能怪皇上,皇上也是被逼得沒辦法了。否則他也不會將宣大交給您後再將遼東也交給您啊,這可是天大的恩典啊。”

“嘿……這麼說我還得叩謝天恩囉。”岳陽一臉的譏諷。

聽到岳陽那滿是譏諷語氣,王承恩也無言以對。這要是換了別人說這話王承恩得吐他一臉的唾沫星子,可眼前這位爺卻不一樣。眼前這位可不是一般人,這位如今手握十多萬雄獅,連皇太極、嶽託這樣的狠角色都死在他手裡,現在人家還願意聽崇禎的調遣已經是很給崇禎面子了,朝廷要是再唧唧歪歪人說說不定就直接打道回府不和你玩了。

王承恩是不說話了,可跟隨王承恩一同來傳旨的十多名錦衣衛在屋外聽到裡面傳來王承恩被訓斥的聲音後不禁好奇的往裡面探頭,當他們看到王承恩被岳陽這麼譏諷心裡卻有些不舒服了,一名一心拍王承恩馬屁的錦衣衛快步進了屋子對岳陽大聲喝道:“嶽侯爺,請您自重。王公公此番前來乃代表了皇上。你雖爲侯爺,但也不應對王公公無理,還不趕緊向王公公賠罪!”

“嗯……”

乍一聽到這話,岳陽首先的反映不是憤怒而是驚訝,他記不起有多久已經沒人敢這麼叱喝自己了,這個小小的錦衣衛難道吃了豹子膽麼?到最後岳陽甚至看着王承恩失笑出聲來,意思是你從哪找來的這麼一個缺心眼的二貨。

王承恩也滿臉通紅,這些錦衣衛向來在京城裡耀武揚威霸道慣了,而京城裡也是公侯滿地走的地方,正所謂無知者無懼。在這名錦衣衛百戶看來,天下最大的莫過於皇帝,此次王承恩前來傳旨代表的就是皇帝,岳陽即便是再牛逼也只是一個侯爺,現在對王承恩無理,這正是自己表忠心的時候啊,是以竟然忙不迭的上前拍起了馬屁。

“你閉嘴!”被岳陽似笑非笑的眼神看得臉色通紅的王承恩惱羞成怒之下伸手就給了這名百戶一記響亮的耳光並罵道:“沒聽到適才咱家和嶽侯爺的話嗎?誰讓你進來的,還不給咱家滾出去!”

馬屁拍到了馬腿上的百戶不敢多言,趕緊捂着臉龐退了出去。只是經此一事。岳陽心中的怒氣倒是消了不少。看着王承恩略帶懇求的目光,他沉吟了一下才說道:“王公公,事關重大,本侯要好好思量權衡利弊才能做決定。這樣吧你先回去,本侯商議好了之後再做決定。”

“這……嶽侯爺,皇上和朝中幾位大臣可是在等着咱家回去給他們報喜訊呢。這樣吧,您就讓咱們在這裡住上幾天。您什麼時候想好了給咱家答覆咱家就什麼時候回去。”王承恩一聽急了,你這樣吊着不給答覆我可怎麼交待啊,那好……你不給我答覆我乾脆就不走了。

“嘿……你還給我耍上賴皮了!”看到王承恩一副你不答應我就不走的模樣。岳陽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不過他也能理解崇禎的焦急心情,後世的西方有一句諺語:當出賣成爲一種習慣之後,你就會不斷的出賣下去。吳三桂和祖大壽這些人這次可以放開關隘引清兵入關,下次他們就敢直接投靠了韃子,況且在歷史上這兩位也不是什麼好鳥,一個是直接投降了滿清甘做韃子的走狗,另一個被俘後也直接舉起了雙手投降,雖然也有“叫獸”“磚家”跳了出來要爲他們喊冤,說什麼他們投降也是迫不得已而爲之,屬於情有可原,但這種藉口岳陽向來都是嗤之以鼻的,連投降都弄得好像自己有多委屈似地,這樣做人也太假了吧。

岳陽將王承恩一行人安頓下來後便迅速召開了軍事會議,在會議上岳陽將崇禎發來的旨意給衆將唸了一遍,大帳內頓時開始譁然起來。

虎大威不禁失聲道:“侯爺,這怎麼可能?吳家父子和祖大壽怎敢放開關隘讓引韃子入關呢,這不是投敵賣國嗎?”

虎大威說完,不少人也紛紛表示了疑惑,在他們看來這事實在太不可思議了。大家都是同行,雖然一個在宣大防線一個在遼東防線,邊關的將領們是什麼德行他們再清楚不過了。吃空餉、喝兵血甚至倒賣一些軍用物資給清兵都做過,但象遼東防線這樣直接開放邊關讓清兵入關這種事已經超出他們的心裡底線了,這和直接投降賣國已經沒什麼兩樣了。

楊國柱也表示了他的懷疑,“侯爺,朝廷此次是不是太武斷了。吳家父子和祖大壽世受皇恩,雖說小節上或許有些瑕疵,但也至於直接放開關隘直接引清兵入關吧。”

“你們啊……也太高看這些人的節操了。”岳陽輕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若非他來自後世他也不會相信整個遼東防線竟然糜爛到了這種地步,吳三桂就不消說了,後世大名鼎鼎的漢奸代表,反明的急先鋒。而且還是那種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那種,投降就投降吧,偏偏還用什麼衝冠一怒爲紅顏作藉口,把自己包裝成一副癡情種子的模樣。

另一個祖大壽也不是什麼好鳥。人家吳三桂好歹也只是投降了一次,而他卻投降了好幾次,最後連韃子都看不起他的人品。最後吳三桂好歹還被封了平西王,可他最後只是給了他一個漢軍旗正黃旗旗主的名頭,隨後被禁足在京城裡最後鬱鬱而終。後人給他一個很有趣的評價:“一代名將,據關外,收關內,堪稱往復有忠義;兩朝貳臣,悖前主,負後主。真個裡外不是人。”說得太貼切了。

聽到衆人紛紛表達自己的疑惑,岳陽一擺手道:“好了,你們都不用替吳家和祖家開脫了。此番韃子出動十萬大軍,從獨石關、喜峰口兩處關隘闖入關內,守軍竟然一點消息都沒有發出,直到清兵入關後第三天才由居庸關的守軍發覺並上報朝廷,以至於韃子如入無人之境在大明境內肆虐,你們說這正常嗎?”

聽到這裡,楊國柱一行人沉默了。此次清兵犯關確實透着一股蹊蹺,整個遼東防線事先竟然沒有一絲警報發出,最可笑的是直到清兵入關第三天才由內地的明軍報警,要說這裡頭沒有貓膩恐怕就是在挑戰他們的智商了。

“可是他們爲何要這麼做呢。這麼做對它們有何好處?”虎大威無力的辯解了一句。

“好處……”岳陽冷哼了一聲:“正所謂養寇以自重,沒有一個強大的外地,朝廷又怎會重視他們遼東軍呢。上次韃子被我們打疼後,清兵對大明的壓力一下就減小了。據說前些時候朝廷將咱們繳納的糧稅分了大半給正在剿匪的洪承疇和盧象升所部。遼東軍只分到了一小部分,這對於已經習慣了什麼都要佔大頭的遼東軍來說如何能忍,是以他們弄上這麼一出也就沒什麼奇怪了。”

原本對於此次清兵犯關的緣由岳陽並沒有想得太多。雖然他也感覺這次清兵犯關有些來得蹊蹺,但也沒想到遼東軍會喪心病狂到引清兵入關的地步,但但是經過王承恩這麼一說後,他也越想越覺得有蹊蹺,越想越覺得有問題,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竟然能一絲絲的對上號了。在這裡連他也不得不佩服朝廷裡的那些大佬,別看他們治國的水平都是二把刀,但若是掄起琢磨歪門邪道來一個個都是專家級別的,遼東軍剛一撅屁股他們就知道是誰拉的屎了。

衆將也不是笨蛋,聽岳陽這麼一說後他們也感到了許多蛛絲馬跡,感到此次清軍犯關確實和以往不同。

一旁的楚狄也出言道:“其實這事還不好說,咱們只要將大軍開到山海關城下,讓吳家父子和一干守將出關迎接聖旨,若是他們不敢出來那就證明他們心中有鬼,咱們也甭廢話,直接攻城就是。”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順寶有些擔憂的說道:“侯爺,朝廷命我等接手遼東防線,並將祖家一行人和吳家父子都押解回京,這活可不好乾啊,祖大壽和家父子可不是什麼善茬,他們帶着大軍這麼大搖大擺的過去傻子都知道咱們要幹什麼了,屆時恐怕又是一場大戰。尤其是山海關和錦州那更是城高池深,咱們若是硬攻的話恐怕又是一場大戰”

楊國柱也苦笑起來:“是啊……同是大明精銳,若是真拼得你死我活,恐怕要讓滿清韃子笑死了。”

大帳內的衆將也不吭聲,尤其是楊國柱、虎大威爲首的一干宣大將領心裡感覺有股說不出的彆扭,前天大家還都是大明將領,此刻卻要變成仇人般生死廝殺,心裡這道坎還真轉不過彎來。

岳陽冷眼將這些人的神情都看在眼裡,他淡淡的說道:“你們肯定覺得有些不習慣吧,原本大夥都是袍澤,甚至不少人還和他們一起並肩殺過韃子,但現在卻要相互揮刀相向,這讓你們有些受不了,是不是這樣?”

感受到岳陽淡淡卻犀利的目光,不少原宣大將領都低下了頭,不敢和他的目光相接觸。

“可你們想過沒有,這些人如此做派和畜生何異?”岳陽突然提高了聲音,“你們知不知道,因爲他們的一己之私,咱們大明死傷了多少百姓軍民,多少財物被奪走,多少女人被侮辱。原本應該守衛邊關的將士。卻變成了引狼入室的兇手,這樣的人已經不配成爲大明將士,他們已經成爲了我們的敵人!”

“砰……”說到激動處,岳陽一拳打在了桌上發出了砰的一聲巨響。

“侯爺說得正是,此種惡賊人人得而誅之!他們已經不配做我的袍澤!”身爲岳陽的鐵桿心腹和忠實狗腿子,順寶曆來都是岳陽最堅定的支持者,此時也喊了出來。

岳陽雙目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向了衆人喝道:“吾意已決,大軍再次停留數日,等待後方將糧草、輜重到齊後立刻開赴山海關,我倒要看看這個天下第一雄關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實。”

三天後。當後方的輜重糧草跟上來後,岳陽終於寫了一封親筆信給王承恩帶給了崇禎,信中嶽陽答應會立即遵旨前往遼東前線,準備接管遼東防線。

王承恩站在官道上,看着官道上那一隊隊一眼望不到頭的大軍朝着東北方向前進,心中是喜憂參半。作爲崇禎身邊最親近的人,王承恩對於朝中的大事自然是洞若觀火,這個岳陽雖然看起來要比吳三桂、祖大壽之流要靠譜得多,但危險也同樣要大得多。若說遼東鎮的那些將領只是一羣見利忘義的白眼狼。那麼岳陽就是一頭潛伏的猛虎,掄起破壞力要比遼東鎮強了不知多少倍。在他看來朝廷讓岳陽接管遼東防線純粹是飲鴆止渴,一旦讓岳陽接管了遼東防線,以岳陽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多隻要兩三年。整個大明的西北邊陲將盡入岳陽囊中,可即便明知是這樣,朝廷還是不得不嚥下枚苦果。

崇禎十年十一月十六日,岳陽帶着彙集在一起的七萬大軍朝着山海關進發。經過七天的長途跋涉,七萬大軍終於抵達到山海關的城牆外。

吳三桂父子經營山海關這麼多年自然不是吃乾飯的,數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逼近山海關他們要是還不知道的話也可以去死了。接到夜不收稟報的吳襄父子一下就慌了神。岳陽這個殺神的威名現在天下誰人不知啊,這傢伙連皇太極這個狠人都被他給弄死了,還有什麼事是他不敢做的嗎?而且看這架勢就是白癡也知道岳陽帶着這支大軍過來絕不會是來恭喜吳襄新納了第八房小妾的。

吳府裡,吳襄對着自己的三個兒子氣急敗壞的說道:“你們都說說看,岳陽這個殺神怎麼跑到咱們山海關來了?咱們吳家可從來沒有得罪過他啊?”

吳三桂的哥哥吳三鳳是個性格魯莽的人,聞言狠聲道:“父親何必擔憂,咱們山海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堅固無比,那岳陽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咱們不開關門他又能奈何?”

“住嘴,你知道個屁!”吳襄狠狠的瞪了大兒子一眼罵道:“你這孽畜知道什麼?或許岳陽是攻不進咱們山海關,可咱們城中可沒儲備多少糧草,要是他將咱們圍個三五個月,咱們能把西北風當飯吃啊?”

被自家老子這麼一罵,吳三鳳也焉了,垂頭道:“那怎麼辦?”

吳襄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此子吳三桂,“長伯,平日裡你計謀最多,你來說說咱們應該怎麼辦?”

此時的吳三桂心中早就轉過了千百次,他想了想才用肯定的語氣說道:“父親,依孩兒愚見,此番岳陽率軍來此肯定是咱們私放清軍入關之事已經被朝廷察覺了,否則岳陽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率大軍來此。此番岳陽來此肯定是奉了朝廷的旨意找咱們算賬的!”

“什麼……那可如何是好啊!”吳襄一聽慌了神,他原本就不是有謀略的人,立刻就埋怨道:“我早就說過不能放韃子入關,可你和你舅舅的膽子卻大得出奇,真做出瞭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如今東窗事發了吧?這下報應來了!”

“父親!”看到吳襄驚慌的樣子,吳三桂眉頭一皺,忍不住喝了一聲:“事已至此後悔又有何意,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擊退岳陽的兵馬,讓他退兵,只要沒了岳陽,我相信其餘的大明官兵皆非我們的對手。”

“可岳陽要是將咱們長期圍困起來呢?”

“岳陽沒有那麼笨!”吳三桂搖頭道:“岳陽此番帶了七萬大軍遠赴遼東,再過半個月就該下雪了,屆時天寒地凍的,我就不信這七萬大軍還能在冰天雪地裡和咱們打仗不成!”

“咦……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呢。”吳襄一想也是這個道理,山海關雖然比不上關外那麼冷,但一到冬天那也是寒冷異常的,岳陽要是不想讓所有大軍都陷在城外就只有速戰速決,否則殘酷的天氣就會把他的大軍吞噬掉!

第439章 輪換第18章 跟老太太交底第519章 離開之前第309章 女兒心思第93章 過府議事第409章 起衝突第139章 出兵與否第289章 秋後算賬第2章 驚人的發現第431章 菜鳥艦隊第215章 告別第359章 秋收第399章 苦果第121章 峰迴路轉第401章 攻城第208章 崇禎的反映第327章 戰陣烈(一)第155章 撤退第61章 寨桑的算計第42章 無意中逃過的劫數第59章 心急的寨桑第391章 借刀殺人第97章 許鼎臣的煩惱第89章 各懷心思第9章 賣金子第107章 辦廠(下)第269章 擊潰第29章 絕望的應州城第164章 視察(上)第179章 赴宴第460章 城破四百七十四章 四川戰局第341章 爲難的寨桑第141章 不安的嶽託第143章 兩軍對峙第332章 刺殺第80章 大牛和鐵柱第136章 接到消息後第428章 定下來了第491章 投降第271章 宣大總督人選第23章 回家第230章 糾結的多爾袞第515章 羣起而攻之第466章 發現敵情第378章 你們敢動我嗎第521章 找上門第251章 何可綱第168章 演武場閱兵(下)第211章 趕赴大同第443章 寨桑來訪第254章 進北京城第470章 三女抵達第130章 借貸記賬法第191章 給他個教訓第91章 威逼利誘第299章 起名字第342章 危急關頭第116章 大帳內的爭執第284章 書念得少不是你的錯第224章 岳陽罵人第74章 悽慘的千戶所第399章 苦果第410章 昂貴的湯水第2章 驚人的發現第497章 整頓京營(上)第290章 爭執第21章 鎧甲問題第86章 絕望的多鐸第104章 我大明威武第23章 回家第371章 錦州第27章 勢如破竹三百八十三章 如何賺銀子第490章 窮追不捨第181章 作亂者殺無赦第59章 心急的寨桑第480章 求援第177章 要算舊賬第479章 探視第443章 寨桑來訪第401章 攻城四百六十四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7章 說服第84章 和多鐸的第一次交鋒第186章 合計第254章 進北京城第118章 不一樣的曹公公第416章 打草谷第444章 歸順的問題第118章 不一樣的曹公公第61章 寨桑的算計第350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27章 勢如破竹第494章 打羣架第125章 吳克善第50章 代善來了第439章 輪換第283章 逼到死角第230章 糾結的多爾袞
第439章 輪換第18章 跟老太太交底第519章 離開之前第309章 女兒心思第93章 過府議事第409章 起衝突第139章 出兵與否第289章 秋後算賬第2章 驚人的發現第431章 菜鳥艦隊第215章 告別第359章 秋收第399章 苦果第121章 峰迴路轉第401章 攻城第208章 崇禎的反映第327章 戰陣烈(一)第155章 撤退第61章 寨桑的算計第42章 無意中逃過的劫數第59章 心急的寨桑第391章 借刀殺人第97章 許鼎臣的煩惱第89章 各懷心思第9章 賣金子第107章 辦廠(下)第269章 擊潰第29章 絕望的應州城第164章 視察(上)第179章 赴宴第460章 城破四百七十四章 四川戰局第341章 爲難的寨桑第141章 不安的嶽託第143章 兩軍對峙第332章 刺殺第80章 大牛和鐵柱第136章 接到消息後第428章 定下來了第491章 投降第271章 宣大總督人選第23章 回家第230章 糾結的多爾袞第515章 羣起而攻之第466章 發現敵情第378章 你們敢動我嗎第521章 找上門第251章 何可綱第168章 演武場閱兵(下)第211章 趕赴大同第443章 寨桑來訪第254章 進北京城第470章 三女抵達第130章 借貸記賬法第191章 給他個教訓第91章 威逼利誘第299章 起名字第342章 危急關頭第116章 大帳內的爭執第284章 書念得少不是你的錯第224章 岳陽罵人第74章 悽慘的千戶所第399章 苦果第410章 昂貴的湯水第2章 驚人的發現第497章 整頓京營(上)第290章 爭執第21章 鎧甲問題第86章 絕望的多鐸第104章 我大明威武第23章 回家第371章 錦州第27章 勢如破竹三百八十三章 如何賺銀子第490章 窮追不捨第181章 作亂者殺無赦第59章 心急的寨桑第480章 求援第177章 要算舊賬第479章 探視第443章 寨桑來訪第401章 攻城四百六十四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7章 說服第84章 和多鐸的第一次交鋒第186章 合計第254章 進北京城第118章 不一樣的曹公公第416章 打草谷第444章 歸順的問題第118章 不一樣的曹公公第61章 寨桑的算計第350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27章 勢如破竹第494章 打羣架第125章 吳克善第50章 代善來了第439章 輪換第283章 逼到死角第230章 糾結的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