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突然退兵

楊國柱和虎大威隸從軍十餘甚至數十載,對於朝廷的一些破事也是很清楚的,按理說一名縣令丟棄了自己治下的縣城棄城逃跑,這種事情要是換在洪武、永曆年間,砍十次頭都不帶冤枉的,可到了明末以後官官相護的風氣實在太過濃厚,身爲一名官員只要你不是觸動了其他官員的利益,即便是做錯了事情那些經辦的官員也會睜隻眼閉隻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名棄城而逃的縣令回來後只要上下打點一翻,只要不是捅到朱由檢那裡,上頭肯定會睜睜眼就讓他過去,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歷來是文官們的拿手好戲。

想到這裡,楊國柱兩人就很是無奈,同時搖了搖頭就不再做聲了,朝廷的水太深太渾,不是他們這些武夫玩得起的。

虎大威爲人粗豪,也不懂得怎麼安慰人,只能拍了拍王鑫的肩膀道:“最少你已經保住一條小命,比起那些慘死在[無][錯]韃子刀下的百姓要好得多了。”

王鑫也苦笑一聲,低聲嘆道:“是啊,比起那些戰死的弟兄,我已經比他們幸運多了,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至於錢縣令他們嘛……該怎麼就怎麼吧?”

安慰完了這個防守官後,楊國柱和虎大威並沒有繼續停留,而是率部繼續朝良鄉、順義前進,他們的時間很緊,沒有功夫在鄧縣這個小縣城多做停留。

很快,楊國柱二人帶着軍隊繼續上路了,可讓他們感到奇怪的是他們這一路上碰到的清兵卻非常少,而且幾乎也都以清軍的探哨居多,大隊人馬幾乎就沒見到,這也讓他們感到十分的納悶,不得已之下他們只能稟報給了後面的岳陽。

“咦……還真是奇了怪了,那些韃子都跑哪去了?”

接到了情報的岳陽也納了悶了。此番入關的清兵可是有十萬之衆,十萬人可不是十萬只耗子,不可能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正在岳陽納悶的時候,從前方又傳來了一個讓岳陽感到震驚的消息,那就是清兵已經開始退兵了,不少夜不收相繼報告,清軍已經陸續撤回了密雲、懷柔一帶,他們還攜帶着大批搶來的人口、糧食和金銀財物陸續朝着關外回撤,爲了加快速度清軍甚至將一些笨重的東西都丟棄了。

“多爾袞這是在搞什麼鬼。難道搶了一把就象走嗎?這可不像是韃子的風格啊!”現在的岳陽徹底被清軍的動作給搞糊塗了,按照清兵以往的風格那向來都是吃不飽是不會撤兵的,這回怎麼改性子了?且不說納悶的岳陽,就連正搶得興高采烈的清兵們也有些摸不着頭腦。

在清軍的臨時老巢昌平府裡,這座城市在兩年的時間裡兩度被清軍佔領,城中的百姓也兩度遭到洗劫,青壯年和婦女或是被屠戮或是被搶走,城中除了清軍外只剩下了寥寥幾個跑不動的老弱病殘,而多爾袞的臨時行轅就設在原先的知府衙門裡。只是這個臨時行轅此時已經被一衆正黃旗的精兵團團護衛了起來。

在佔地最寬的大堂裡,多爾袞正端坐在大堂正中,兩旁坐着一衆滿清的大將。多爾袞和以前當和碩親王的打扮又不同,此時的他穿着一身滾龍袍。龍袍的正前、背後及兩臂繡正龍各一條,胸前背後正龍兩條、行龍四條;披肩繡行龍兩條;袖端繡正龍各一條,看上去確實賣相不凡,此時大堂裡衆王爺貝勒和大將們正爲了撤兵之事爭吵不休。

“大汗。我們剛攻入明境不到半個月,爲何便讓我們匆匆撤兵,勇士們還沒搶夠呢?”說這話的是鰲拜。這廝此時正看着多爾袞一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樣子。

此時的鰲拜可不是五年前的那個小小的甲喇章京了,現在的已經是鑲白旗的都統,在大清國裡也算得上是數得着的人物。如今的多爾袞初登帝位,根基並不是很穩,可以說除了手中的正黃鑲黃和正藍旗外,剩下的下五旗裡只有代善的正紅旗和鑲紅旗表示支持他,正白旗和鑲白旗以及鑲藍旗卻是抱成了一團共進退,弄得多爾袞現在也很煩惱。

看到鰲拜竟敢如此囂張的站出來反對自己,多爾袞的眼中一絲殺機一閃而過,隨即他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昨天前方探哨送來消息,在京城周圍發現了宣大軍的蹤跡。你們鑲白旗是不是有一個叫做戚哈喇的甲喇章京啊?據探哨傳來的消息,他和他麾下的一千多人已經於前日被宣大軍給全殲了,而且從明國京畿傳來了消息,崇禎皇帝已經下令命岳陽親率大軍前來救援京城,你說朕能不下令撤軍嗎?

“譁……”

多爾袞的話音剛落,周圍全都譁然了起來,不少清軍將領的臉上已經齊齊變了顏色。如今的滿清上至皇帝下旨將領,許多人已經聞“嶽”變色,一聽到岳陽親自率軍來援,心中立刻打起了小鼓,就剛站出來對多爾袞的命令產生質疑的鰲拜的臉上也有些微微變色起來。

看到下面衆人臉上的神色,多爾袞心中一陣冷笑。自從他登基以後,就試圖將所有的軍權抓在手中,但一直受到一部分將領的反對,尤其以原先原來的正黃、鑲黃和鑲藍旗的將領居多,這些人一下從上三旗變成了下五旗,自然是滿肚子的怨氣,是以平日裡無論多爾袞說什麼話他們都跳出來爭論一番。

看着臉色微變的鰲拜,多爾袞淡淡的說道:“鰲拜,朕知曉你嫌鑲白旗搶的東西還不夠多,這樣好了,朕允許你們鑲白旗再在原地逗留三天,然後再返回昌平和大軍會合,你看如何?”

“什麼?在原地逗留三天?”鰲拜一下愣住了,你這是要坑我的節奏嗎,再搶三天要是被宣大軍圍住了那不是找死嗎?

性子粗狂的鰲拜頓時就是一怒:“大汗,大軍全部撤回,卻讓微臣的兵馬逗留,這豈不是將鑲白旗將士陷於險境?”

“砰……”

多爾袞一拍桌子怒喝道:“適才對朕下令撤軍的旨意表示不滿的人是你,現在朕應允你們鑲白旗再逗留三天了,你還是不滿。怎麼?鰲拜你就是這麼對待朕的旨意麼?還是你以爲朕真的殺不了你嗎?”。

看着多爾袞眼中閃過的絲絲殺意,鰲拜這才醒悟過來,自己特麼的是中了多爾袞的詭計了。剛纔他不先告訴大家發現宣大軍的事情就是挖了一個坑等着和他不對付的人呢,而自己就傻乎乎的一頭跳了進去,自己真特麼的太傻了。

看着傻在當場的鰲拜,多爾袞眼中露出不可抑止的殺機,低聲喝道:“來人,將鰲拜拖出去……”

“大汗……刀下留人啊!”

看到這樣一副情形,阿巴泰、圖爾格、索尼、圖賴、錫翰、鞏阿岱等十多名和鰲拜交好的將領和大臣趕緊站了出來對對着多爾袞跪了下來。

索尼趕緊說道:“大汗,鰲拜只是一時口快。他對大汗並無半點不敬啊!”

“呵呵……”看到這樣的情形,多鐸在一旁冷笑道:“適才之事大家也看到了,無論大汗說什麼鰲拜全都是出言反對,若是這樣還不是不敬,你們告訴我,什麼纔是尊敬?”

饒餘貝勒阿巴泰也站了出來說道:“鰲拜是個粗人,事前他並不知曉宣大軍已然出兵之事,是以才得罪了大汗,正所謂不知者不怪。就請大汗繞了他這一遭吧。”

“呵呵……好一個不知者不怪。”多鐸繼續落井下石道:“這麼說起來,下次誰要是再冒犯大汗,只要用一個不知者不怪就可以矇混過關了嗎?”。

“這……”阿巴泰此時也不知道該如何說話了,不過他只知道一點。那就是無論如何今日也要保住鰲拜的性命,原本多爾袞就佔着大義,他們的力量已經比多爾袞弱了,要是鰲拜再被殺了他們的處境就更堪憂了。

想到這裡。阿巴泰一咬牙噗通一聲跪了下來泣聲道:“大汗,臣等願意爲鰲拜作保,您就繞了他這一遭吧!”

“大汗……您就繞了鰲拜這一遭吧。”阿巴泰這麼一跪。圖爾格、索尼、圖賴、錫翰、鞏阿岱等人也紛紛跪了下來,一時間大堂上跪了一大片。

多爾袞冷眼看着下面跪成了一排的衆人,臉上卻露出了一絲溫和的笑容,他站了起來對衆人道:“好了,諸位愛卿都平身吧。朕適才不過是一時氣急而已,怎會真的要殺了鰲拜呢。不過嘛……鰲拜確實是對朕不敬在先,不處置他也說不過去,這樣吧,朕現在先將鰲拜的鑲白旗都統的位子撤去以儆效尤,但允許他戴罪立功,日後若是再立了戰功再讓他重新官復原職,諸位以爲如何啊?”

多爾袞此話一出,大堂內的衆人無不倒吸一口涼氣,這一招連消帶打太厲害了。先是挖了一個坑讓鰲拜跳了進去,隨後假裝要嚴懲鰲拜,他知道自己一行人勢必不會等眼睜睜看着自己處死鰲拜,隨後立刻就口風一轉要撤了鰲拜鑲白旗統領的職位,這一招太厲害了。只是事到如今他們還能說什麼呢,一衆人等只得跪拜在地上無奈的齊聲道:“臣等遵旨!”

就這樣,多爾袞只是簡單的刷了一下手腕就把鰲拜的統領之職給撤了,這是多爾袞登基以來第一次發威,這也讓人看到了多爾袞不遜色於皇太極的智慧和手腕,一直在一旁不做聲的代善、杜度等人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多爾袞的狠辣。

處理了鰲拜後,就再也沒有人敢質疑多爾袞撤軍的命令了,隨着質疑聲音的消失,十萬早就做好了準備清軍分批陸續朝關外撤去,這一切都發生在短短的幾天之內,讓匆匆趕到昌平的岳陽也有些措手不及。

“我們都小看多爾袞了,這廝這是打算搶一把就走啊!”

看着空蕩蕩的昌平城,岳陽也只能無奈的感嘆多爾袞的狡猾,此次出兵岳陽一共出動了七萬大軍,其中耗費的物資更是海了去,卻只是取得了殲敵不到兩千的戰果,這也讓岳陽感到失望不已。

“少爺,現在咱們怎麼辦?繼續追下去麼?”一旁的順寶也很不甘心的問了一句,現在整個宣大軍,也只有他敢這麼稱呼岳陽了。在順寶看來“少爺”這個稱呼可是他打小就跟隨岳陽的見證,也不是什麼人都能這麼稱呼嶽巖的。

岳陽輕嘆了口氣搖了搖頭:“不行,此番咱們出兵並沒有做好出關作戰的準備,若是擅自出關勢必會造成物資不足,這對咱們絕非好事。咱們還是……”

岳陽的話還沒說完,就聽到後面有人來報告,說是從京城來了一隊人馬,據說是來宣旨的。

“這個皇帝到底想幹什麼?連聖旨也下個不停,還讓不讓人活了!”一旁的順寶有些不滿的嘀咕了起來,卻被岳陽一眼給瞪了回去。

當岳陽看到來人時卻吃了一驚。原來此次來宣旨的卻是崇禎的貼身大太監王承恩。這個王承恩雖然現在雖然已經不在司禮監首領太監的位子上呆着,但卻從未有人敢因此而小看他,因爲若是說起對崇禎最忠心也最受崇禎信任的人整個大明除了他估計就沒有第二個人了。

“王公公,自從前些年在京城一別就再也沒見過您,看起來您還是風采依舊啊!只是到底有何大事有勞您親自宣紙啊?”看到被十多名錦衣衛擁立在中間的王承恩,岳陽大步走了過去笑着對他打起了招呼。

王承恩淡淡的對岳陽笑了笑,輕聲道:“嶽侯爺,不知可否找個僻靜的地方,咱家有事和您相商。”

“當然可以!”岳陽心中微微一怔隨後點了點頭。很快就找了個一間僻靜的屋子坐了下來。

兩人一進屋子,王承恩就從袖子裡掏出了一封摺子高高舉起肅然道:“忠勇侯岳陽聽旨!”

“又來了!”岳陽心中暗暗一嘆,在他尚未正式和崇禎反目之前看到這玩意他還是得下跪啊,上前兩步就要下跪。但卻被王承恩給攔住了。

“嶽侯爺,皇上說了,這道旨意乃中旨,因此您不必下跪聽旨!”

“中旨?”岳陽有些愣住了。

有明一朝。講究的是君臣共治天下皇權和臣權並存,皇帝下達的旨意要通過內閣的蓋章纔算是正式的格式,如果皇帝沒有經過中書省或是內閣就下達旨意。那就是不是正式的聖旨,這種旨意也被稱之爲中旨。《睢州志.袁可立傳》就曾說過,“可立曰:‘殺人者死,朝廷法也,即弄臣顧可脫乎?’已而,果得中旨赦之,可立不爲動。”

“王公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皇上怎麼會突然下了中旨呢?”岳陽立刻感到了一絲不對勁。

“你聽了就知道了!”王承恩無奈的說道:“這道旨意除了皇上和內閣幾位大臣,如今整個大明還沒有人知道呢,你自己看看吧。”說完,王承恩將中旨遞給了岳陽。

岳陽接過中旨展開一看,上面第一句話就寫着:國有奸佞,引清兵入關,以至生靈塗炭……

看到第一句話時,岳陽就被下了一大跳。他緊接着又看了下去,越看就越是吃驚,最後饒是他自認膽子很大也被聖旨裡的旨意給嚇着了,這他孃的就是一個坑……而且還是專門埋人的天坑啊!

好不容易看完了旨意,岳陽揚了揚手中的聖旨面色不善的問道:“王公公,你確定這是皇上親筆寫的聖旨麼?”

王承恩趕緊說道:“這還能有假,這確實是皇上親筆所寫。”

“可本侯怎麼看到的全都是要害人的東西啊。”岳陽微怒揚着手中的旨意喝道:“讓本侯率兵去接管遼東防線,你知不知道這會死多少人?本侯可以憑藉這東西就將你先斬後奏!”

岳陽帶了這麼多年的兵,經他手殺的人何止十萬,當他心中殺意涌現時,若是意志力不堅定的人很容易就會崩潰,王承恩雖然沒有那麼不堪,但也嚇得不輕。

王承恩嚇得把手擺得跟車輪似地:“嶽侯爺,你可不能冤枉奴婢啊,奴婢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假傳聖旨啊!這的確是皇上親筆所書哇!萬歲爺說了,遼東軍勾結韃子私放清兵入關,其罪當誅,罪不容赦,侯爺要是不信可以時候親自詢問皇上啊!”

看着臉色發青的王承恩,岳陽也知道這道聖旨十有**是真的了。對於這次清兵突然輕易突破關隘衝入關內的事岳陽也很是疑惑,因爲事先他潛伏在盛京的細作竟然沒有收到任何消息,這實在是太不正常了,而看了崇禎給他的旨意後他心中的疑惑這纔得到了釋懷,感情是遼東軍私放韃子入關啊!

只是崇禎在旨意裡讓他去接管遼東軍的邊防,這件事有利也有弊,要是一個不好就會釀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第200章 暗地裡的潮流第166章 視察(下)第323章 打仗不是比嗓門第476章 圍剿第184章 全部處決第473章 用生命奔跑第389章 心狠手辣第449章 暴怒的鄭芝龍第215章 告別第224章 岳陽罵人第199章 稅收問題第247章 動手第47章 出關見聞第519章 離開之前第226章 兵敗如山倒第72章 準備搬家第517章 過份的請求第176章 跋扈的武將第201章 都爛了第476章 圍剿第83章 多鐸來襲第131章 所見所聞第252章 來自背後的暗箭(上)第29章 絕望的應州城第175章 到來第193章 稅權到手第330章 暗流涌動第12章 入城第162章 大帳內的爭吵第191章 給他個教訓第463章 仁慈的嶽侯爺第446章 聯袂求見第246章 探查第285章 他不叫岳飛第363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150章 警惕的嶽託第415章 無奈的多爾袞第457章 登陸第182章 平亂第152章 火燒大營第269章 擊潰第463章 仁慈的嶽侯爺第360章 分銀子第155章 撤退第329章 戰陣烈(三)第469章 得知消息第500章 黑鍋俠第7章 說服第84章 和多鐸的第一次交鋒第439章 輪換第217章 我家將軍要來了第129章 終於定下來了第24章 招兵雜音第38章 釜底抽薪第406章 威海衛第326章 挖壕溝第72章 準備搬家第470章 三女抵達第269章 擊潰第158章 韃子撤兵第251章 何可綱第86章 絕望的多鐸第344章 戰鬥依舊在繼續第45章 圓吧!第175章 到來第300章 來到第501章 處罰第329章 戰陣烈(三)第141章 不安的嶽託第418章 吃癟第408章 探班第425章 又大婚了第227章 不能讓他們全死掉第69章 見面第506章 到底怎麼了第451章 暴風雨第41章 震驚山西第307章 產生歧義第471章 氣急敗壞第132章 盧象升到來第407章 求賢若渴第462章 養不起第190章 事情敗露第323章 打仗不是比嗓門第203章 鎮壓第220章 韃子要來了第72章 準備搬家第136章 接到消息後第409章 起衝突第477章 殲滅第338章 土豪的手筆第350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389章 心狠手辣第348章 衆人皆驚地三百七十三章 湯護的麻煩第226章 兵敗如山倒第151章 夜間探營第157章 騎兵的對決(下)第198章 一律扣下第101章 開荒難題
第200章 暗地裡的潮流第166章 視察(下)第323章 打仗不是比嗓門第476章 圍剿第184章 全部處決第473章 用生命奔跑第389章 心狠手辣第449章 暴怒的鄭芝龍第215章 告別第224章 岳陽罵人第199章 稅收問題第247章 動手第47章 出關見聞第519章 離開之前第226章 兵敗如山倒第72章 準備搬家第517章 過份的請求第176章 跋扈的武將第201章 都爛了第476章 圍剿第83章 多鐸來襲第131章 所見所聞第252章 來自背後的暗箭(上)第29章 絕望的應州城第175章 到來第193章 稅權到手第330章 暗流涌動第12章 入城第162章 大帳內的爭吵第191章 給他個教訓第463章 仁慈的嶽侯爺第446章 聯袂求見第246章 探查第285章 他不叫岳飛第363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150章 警惕的嶽託第415章 無奈的多爾袞第457章 登陸第182章 平亂第152章 火燒大營第269章 擊潰第463章 仁慈的嶽侯爺第360章 分銀子第155章 撤退第329章 戰陣烈(三)第469章 得知消息第500章 黑鍋俠第7章 說服第84章 和多鐸的第一次交鋒第439章 輪換第217章 我家將軍要來了第129章 終於定下來了第24章 招兵雜音第38章 釜底抽薪第406章 威海衛第326章 挖壕溝第72章 準備搬家第470章 三女抵達第269章 擊潰第158章 韃子撤兵第251章 何可綱第86章 絕望的多鐸第344章 戰鬥依舊在繼續第45章 圓吧!第175章 到來第300章 來到第501章 處罰第329章 戰陣烈(三)第141章 不安的嶽託第418章 吃癟第408章 探班第425章 又大婚了第227章 不能讓他們全死掉第69章 見面第506章 到底怎麼了第451章 暴風雨第41章 震驚山西第307章 產生歧義第471章 氣急敗壞第132章 盧象升到來第407章 求賢若渴第462章 養不起第190章 事情敗露第323章 打仗不是比嗓門第203章 鎮壓第220章 韃子要來了第72章 準備搬家第136章 接到消息後第409章 起衝突第477章 殲滅第338章 土豪的手筆第350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389章 心狠手辣第348章 衆人皆驚地三百七十三章 湯護的麻煩第226章 兵敗如山倒第151章 夜間探營第157章 騎兵的對決(下)第198章 一律扣下第101章 開荒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