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人的選擇

劉盈帶着“商山四皓”示威一樣出現在劉邦的面前,確實給了劉邦沉重的打擊,劉邦心中有了一種大勢已去的感覺。

愁苦迷茫的感覺涌上心頭,劉邦迷迷糊糊的來到未央宮戚夫人的住處。

“大王來了。”戚夫人歡欣雀躍的來到劉邦面前。

“給我準備一些酒食。”劉邦命令。

戚夫人看劉邦臉色不對也不敢多問,馬上命人端上來美酒佳餚。

戚夫人給劉邦斟滿了美酒,劉邦拿起來一飲而盡。

“再倒上。”劉邦癱坐在臥榻之上,拿着酒爵讓戚夫人繼續滿酒。

“大王慢一點兒,這可是趙國的烈酒。”戚夫人看劉邦的樣子感到有點兒擔心,劉邦快六十歲的人了,這種倒入喉嚨會發熱的趙國烈酒不能多飲。

“戚夫人,我對不起你們母子。”劉邦又將一爵酒灌入口中,長嘆一聲說到。

“陛下發生了什麼事?”劉邦的樣子把戚夫人嚇住了,戚夫人所有的心思都在怎樣討好劉邦上,其他方面也就是一個普通柔弱女子的水平。

“現在劉盈羽翼已經豐滿,想讓劉如意當太子不可能了,今後你和如意都將成爲皇后呂雉的奴僕,你要面對呂雉這個主人了。”劉邦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自己努力拼搏成爲了皇帝可還是不能隨心所欲的做事情,在立太子這種事上竟然說不了算。

“怎麼會這樣?”戚夫人大驚,在她的觀念中,劉邦是最大的,整個大漢只要劉邦想辦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劉邦已經答應立劉如意爲太子,而且劉如意也很爭氣,在最近表現的十分不錯。戚夫人覺得劉如意當太子就在眼前了,劉邦怎麼會突然改變了主意。

“劉盈請來了‘商山四皓’作老師,這四個人我都請不動,卻甘願跟隨在劉盈左右,說明天下讀書人,已經歸服於劉盈,再加上朝中大臣的支持,我即便強令換太子也不會成功了。”在換太子這件事上劉邦無奈的承認自己失敗了。

“陛下百年之後,我們母子將如何自處?”戚夫人

似乎看到劉邦死後自己和劉如意悲慘的命運。本來呂雉就比戚夫人強勢,如果劉如意將來當上皇帝還能壓制一下呂雉,如果當皇帝的是劉盈,呂雉成爲太后,戚夫人一貫與呂雉作對,他們母子的命運可想而知。

“你們母子自求多福吧?”劉邦這個偉大的男人說了一句最不負責的話,選擇了最無奈的作法。

戚夫人的眼淚瞬間流了下來,他只是一個依仗劉邦對她的寵愛要這要那的女子,可悲在於他的丈夫是皇帝,而他所要的東西涉及到政治,那是政治家才能玩的遊戲。

戚夫人在向劉邦要太子之位失敗後已經沒有了任何辦法,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悲傷。他只能在劉邦面前跳着悽美的舞蹈,唱着憂傷的歌。

曾高唱大風歌的劉邦也只能無奈的應和到: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劉邦深感劉盈已經如鴻鳥一樣羽翼豐滿一飛千里,他手裡雖然還有弓箭卻無可奈何。

劉邦和戚夫人相互唱和完畢,竟如一對垂老的普通夫妻一樣抱在一起相視流淚。

太子之位的爭奪劉盈佔據絕對優勢,關注事件發展的各方迅速的將最新事態發展的情報傳遞了出去。遠在趙國的張敖同樣也得到了消息。

“看來太子劉盈將來能夠順利繼承皇位了。”張敖合上手中的情報說道。

張敖有事除了跟朝中的大臣商議外,有時還要同從侍衛隊分離出去的參謀部門進行扮演。現在張敖的參謀部門主要是由趙離、孟鄉這樣的年青人組成,他們不但做軍事預測,而且還對大漢國政治動態進行彙總,思考趙國下一步需要採取什麼樣的策略。

“太子劉盈寬厚仁慈,他當上皇帝對大漢來說是一件好事。”趙離想想劉邦幾個兒子的情況,覺得劉盈應是最佳人選。

“做人仁慈、寬厚是好事,當皇帝卻有可能成爲缺點,劉盈太軟弱了,有可能沒有駕馭大漢這麼大國家的能力。”由於是跟趙離等心腹密談,張敖的話語也沒有太多忌諱。此時大漢還沒有人想到劉邦死後掌握大漢權利的是太后呂雉。

шшш▲тт kΛn▲C ○

“幸好有‘商山四皓’來輔佐太子,定能保天下太平。”趙離對劉盈的當皇帝有信心,現在劉盈已經得到了天下讀書人認可的程度。

“‘商山四皓’輔佐太子並不是什麼好事,這是一個壞的開始,劉盈靠‘四皓’才當上皇帝,以後自然看重四人,而且天下讀書人在朝堂中的地位將會大幅度提高。有時會對國家造成惡劣影響。”

趙離覺得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劉邦對讀書人就不友好,自家的大王似乎也很不喜歡讀書人,這也許不是什麼好事。於是勸解道:“朝堂之上總歸需要讀書人,他們的地位提高不是應該的嗎?”

“朝堂之上需要的是識字的人,並不是儒生,幹什麼事情都需要專業人員,當皇帝需要專業的人當,朝廷的官員也需要專業的政治家,下邊的小吏也需要有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的人。儒生除了符合識字這個要求外,其實並不會把事情乾的比別人好。而且他們還會想方設法團結在一起攫取皇家的權利,然後爲自己謀私利。”張敖對此也感到十分無奈,文字的出現有利於人類知識的傳承,一些讀書人和貴族卻把持了知識,從而有了一種讀書後高人一等的感覺,優待讀書人也成爲了朝堂之上的政治選擇。讀書人甚至要求天子與讀書人共治天下。這個想法就是在被文人吹捧爲最仁慈的皇帝在位時出現的。

“大王的意思是讀書人不能將國家治理好?”趙離感覺自己的地位有點兒尷尬,現在他是張敖十分倚重的人,今後老一輩的貫高、趙午等人退了,他將是朝中的重臣,張敖卻說讀書人治理不好國家。

張敖看趙離的表情知道他理解偏了,於是說道:“我這裡所說的讀書人是一個較小的範圍,也就是隻讀書,想用書本解決一切問題,有疑問,就去書堆裡翻,妄圖用先賢的理念解決今日的問題,你這種跟着我東奔西走辦實事上戰場的人,當然不能簡單的算讀書人了。”

“讀書人當官之後在實踐中學習,難道不能掌握治國能力嗎?”趙離在跟隨張敖後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讓他覺得其他人也會不斷的提高辦事能力。

“讀書人是不喜歡學習怎麼把事情做好的,我就以‘商山四皓’爲例說說讀書人喜歡什麼。”張敖看今天沒什麼要緊事,準備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建學校第四百二十七章 火炮的缺陷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漢的明星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二百九十六章 到孔府去挖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九十八章 張良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十七章 閱兵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韓國第二百七十四章 親情與宮鬥第七十一章 情報共享第四百四十二章 薄利多銷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風景第三百二十八章 膽大的趙離第七十章 水澆不滅的火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捨得第九十八章 張良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幹正經事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美味第二百五十八章 來了別想走第三百二十九章 需要武力保障的信譽第三晨四十五章 事物的兩面性第一百四十六章 爬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正面對抗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要造反第二百五十章 難題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是兇手第十二章 稱帝大典第一百八十六章 勝者有賞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帝難當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然養馬場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是兇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馬邑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一百九十章 小廣告第三百四十九章 賒賣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二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一十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漢的明星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呂產第八十五章 男女都要第一百四十四章 絕境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五十八章 齊王劉肥第八十九章 走在了丈母孃的後邊第三十一章 艱難的試驗第四百一十八章 吳王造反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帥哥張良第四百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的進攻第二百一十八章 兒子對爹的吹捧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報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三十六章 討好丈母孃第三百七十九章 登陸倭國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五十三章 擒賊擒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三百二十五章 你來晚了第二百章 呂澤之死第三十章 鍊鐵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第一百零二章 黃金盃聯賽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九十三章 象棋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四百二十七章 火炮的缺陷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單身第一百四十章 軍校生活第九十三章 象棋第二百三十八章 經濟制裁第一百七十三章 佔便宜第二百三十一章 追殺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
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建學校第四百二十七章 火炮的缺陷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漢的明星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二百九十六章 到孔府去挖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九十八章 張良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質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八十八章 離別第十七章 閱兵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韓國第二百七十四章 親情與宮鬥第七十一章 情報共享第四百四十二章 薄利多銷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風景第三百二十八章 膽大的趙離第七十章 水澆不滅的火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捨得第九十八章 張良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幹正經事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美味第二百五十八章 來了別想走第三百二十九章 需要武力保障的信譽第三晨四十五章 事物的兩面性第一百四十六章 爬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正面對抗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要造反第二百五十章 難題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是兇手第十二章 稱帝大典第一百八十六章 勝者有賞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帝難當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爲敵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然養馬場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是兇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馬邑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一百九十章 小廣告第三百四十九章 賒賣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二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一十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漢的明星第一百七十七章 該我們說幾句了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呂產第八十五章 男女都要第一百四十四章 絕境第三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情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五十八章 齊王劉肥第八十九章 走在了丈母孃的後邊第三十一章 艱難的試驗第四百一十八章 吳王造反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帥哥張良第四百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的進攻第二百一十八章 兒子對爹的吹捧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報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三十六章 討好丈母孃第三百七十九章 登陸倭國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五十三章 擒賊擒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三百二十五章 你來晚了第二百章 呂澤之死第三十章 鍊鐵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第一百零二章 黃金盃聯賽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九十三章 象棋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四百二十七章 火炮的缺陷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單身第一百四十章 軍校生活第九十三章 象棋第二百三十八章 經濟制裁第一百七十三章 佔便宜第二百三十一章 追殺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