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我的男人是趙俁該有多好

收到仇悆和翟興成功接收易州城的消息,趙俁大喜。

這屬於首戰告捷,而且還是一舉就收復了一州,絕對算得上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

要知道,整個燕雲地區,也不過才十六個州,就算將平灤營三州也加上,那也不過才十九個州,而要是單單看燕地,實際上只有七個州而已。

僅這一戰,趙俁就收復了七分之一的燕地。

要都是這麼順利,趙俁沒準很輕易地就能完成自趙匡胤開始趙宋王朝的歷任皇帝都渴望又不可及的成就,成爲趙宋王朝僅次於趙匡胤的皇帝。

當然,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罷了。

實際上,要是從宏觀層面來看,趙俁之所以如此輕易地就奪取了易州,除了因爲有趙良嗣當說客,李處溫家族有投宋的意願,以及契丹人長久的在漢人面前作威作福雙方矛盾很深,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現在遼國的戰爭動員能力太弱了。

按照常理來說。

遊牧民族以畜牧業爲主,逐水草而居,其生產生活方式使得他們全民皆兵。成年男子平時是牧民,戰時則可迅速轉化爲騎兵,上馬出征。另外,部落首領對成員的控制也較爲直接,在戰爭動員時,首領一聲令下,部落成員能夠迅速集結。

而農耕民族以農業生產爲主,農民固定在土地上,從事相對穩定的農業勞作。戰爭爆發時,需要朝廷從田間召集農民。而且農耕民族的社會組織結構較爲複雜,層級分明。龐大的官僚體系在傳達戰爭動員命令時,可能會出現信息傳遞不暢、效率低下等問題。再加上,農耕民族的人平時只會種地,不會打仗,甚至殺過雞的都很少,還得訓練,才能成軍。

這些都使得遼國的戰爭動員能力應該遠強於趙宋王朝。

可現如今的實際情況就是,因爲遼國承平日久,遼人高度漢化,內部養尊處優,大量的遼人已經告別了遊牧生活,改爲像漢人一樣定居下來,從事農耕或手工業,享受着城市的繁華與安逸。昔日的馬背民族,如今許多已難覓馬匹,更不用說保持那馳騁草原的驍勇了。昔日的部落首領,很多化身爲文臣武將,沉迷於朝堂的權謀鬥爭,對部下的約束力大不如前。

遼國的軍隊,也早已不復當年之勇。曾經以騎射聞名天下的契丹鐵騎,如今混雜了大量步兵,且因缺乏足夠的訓練,戰鬥力大打折扣。後勤供應上,雖然仍有部分牲畜隨軍,但更多依賴於從漢地徵收的糧食與物資,這大大削弱了其機動性和靈活性。

更爲嚴重的是,遼國內部的腐敗與矛盾日益激化。官員們中飽私囊,剋扣軍餉,導致士氣低落。各民族之間的隔閡與衝突也未消停,使得國家難以形成統一的意志和力量來對抗外敵。

這使得遼國的戰爭動員能力大大地削弱了。

相反,趙宋王朝這些年一直在對西夏作戰,趙俁還特意建了專門爲了戰鬥而生的神機軍和四輔新軍,並且早就在做戰爭的準備和動員。

這宋軍才搶在遼軍前面到達戰場,並利用這個優勢,成功拿下了易州,先給了遼國當頭一棒。

趙俁在第一時間就讓人將這個捷報送回朝廷,鼓舞士氣。

接着,趙俁命令仇悆、翟興、李處溫等人,立即加固城防,同時清掃易州地區屬於遼國的堡寨、軍隊、武裝,並伺機收復至關重要的紫荊關……

……

遼國都城實行五京制,分別是上京、中京、東京、西京和南京,上京是正式首都,其餘四京爲陪都。南京陪都的宮城矗立在燕京城西南角,規模並不大。城牆高三丈,寬一丈五。宮城是一個獨立封閉的區域,除了宮殿區外,還有果園、瑤池、球場等。宮城的正門叫宣教門,與燕京城相連接。

大殿外便是瑤池,碧波盪漾,風光明媚,別有一番風情。瑤池就是一個美麗的荷花湖,水面廣闊,呈馬蹄形,位於皇城宮殿區的核心地帶。瑤池中有一個小島叫瑤嶼,而瑤池殿就坐落在這個島嶼之上。

跟趙俁已經到燕地了相同,耶律延禧也已經到燕地了。他人現在就住在瑤池殿中,每日逍遙快活。

耶律延禧獲悉易州李處溫叛變投向宋軍,很憤怒,可也很無奈。

雖說是他先發起戰爭動員的,並準備一舉就發動七十萬大軍。

可截止到目前爲止,他才聚集起來了一半的人馬,也就是三十多萬人馬。

其中一小半還在宋、遼、夏邊界,威脅趙宋王朝,準備在西夏挺不住的時候增援西夏。

剩下的二十多萬人馬,一部分在守衛至關重要的居庸關,一部分在守衛別的關隘、堡寨,還有一部分在白溝河和範村跟宋軍對峙,另外還有十萬大軍在保護耶律延禧。

總之,作爲防守一方,兵力雖看似龐大,實則分散各處,難以形成集中的攻勢。

從前遼宋之間的戰爭,大多都是遼軍攻,宋軍守,如今反過來了,讓上至耶律延禧,下至遼軍的將士,全都很不適應。

而這也正是趙俁君臣想要的效果。

守,因爲趙宋王朝在河北前線的防禦工事不堪重用,沒法守,也守不了。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放開手腳去遼國境內攻,讓遼軍分散駐守,這樣一來,宋軍便能以攻爲守,化被動爲主動,將戰爭的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陛下,天德、雲內、朔、武、應、蔚等地的五萬番漢精銳騎兵,八月初聚集,原準備去往雲地,今已望南京奔來。”“東北招討司十萬大軍已在路上,烏古敵烈部都統軍司五萬精騎再有二十天便可到南京,室韋王府一萬精騎不日便會到達。”

“曷蘇館女真國大王府、南女真國、北女真國大王府、女真國順化王府、黃龍府女真大王府、鴨淥江女真大王府共出五萬女真精兵。”

“盈歌言,其部與高麗之戰,馬上開打,自顧不暇,實在抽不出人馬來,請陛下……”

耶律延禧打斷北府宰相蕭常哥的奏報,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告訴盈歌,生女真若不出五萬人馬來參戰,朕便停止與女真的一切貿易往來,將曷懶甸劃給高麗。”

聽見耶律延禧所言,有人不禁爲生女真捏了一把冷汗。很顯然,耶律延禧這是在威脅生女真,你們要是不助我大遼打敗趙宋王朝,我先斷你們的經濟,再支持高麗消滅你們女真。

由此可見,耶律延禧也不是一點政治頭腦都沒有。

蕭常哥接着奏稟,各個郡縣、各個部族的出兵情況。

可這些人無一例外,就是能拖就拖,有的甚至表示還需要兩三個月才能出兵,不知道的,還以爲他們是農耕民族,需要這麼久才能出戰。

一想到這兵馬最快也得一個多月才能聚集起來,耶律延禧就頭疼不已,他問左右:“宋軍已至,我大軍尚未集結,該當如何是好?”

北院樞密使耶律阿蘇言:“可遣使去質問宋國皇帝,爲何輕啓戰端,奪我大遼易州,拖延時間,且南朝之兵畏懼嚴寒,時間在我,若南軍中我之計,待大雪降臨,我大遼無異於平添十萬大軍,那時南朝其必敗無疑。”

耶律延禧大喜,他剛想誇讚耶律阿蘇,就聽見遼興宗耶律宗真次子、遼道宗耶律洪基同母弟、宋魏國王耶律和魯斡悠悠地說:

“南朝皇帝此次北上親自與我大遼交戰,所爲者,乃牽制我家,不教我家派大軍增援西夏,若我家施以緩兵之計,其必將計就計,恁地時,以至西夏被滅,我家便要獨自應對南朝,難保他不心生奪取我大遼西京道、南京道、平州道之心也。”

耶律大悲奴也說:“南朝皇帝年輕氣盛,一言不和,便親提大軍來與我大遼交戰,若無西夏牽制,後果不堪設想,當務之急,乃儘快擊潰宋軍,教他首尾不能相顧。”

耶律延禧聞言,神色凝重,他也知道耶律和魯斡與耶律大悲奴所言非虛,一旦被趙俁得逞,遼國就危險了。

這時,同知北院樞密蕭德勒岱說:“非是我大遼不願速敗南朝,實是我大軍未集結,若倉促一戰,勝固然好,萬一不幸戰敗,西夏危矣不說,國中不臣之部,亦將蠢蠢欲動,趁勢而起,我大遼危矣。臣以爲,當務之急,乃固守待援,同時派出使者,一方面與西夏溝通,令其務必堅守,另一方面,亦需與南朝議和,以拖延時間,待我大軍集結完畢,再與南朝一決雌雄。”

耶律延禧聞言,眉頭緊鎖,目光在衆臣身上來回掃視,似乎在權衡利弊,尋找最佳的應對策略。大殿內一時陷入了沉寂,只有瑤池中的微風拂過荷葉,發出沙沙的聲響,與這緊張的氛圍格格不入。

“蕭德勒岱之言,雖穩妥,卻過於消極。”耶律大悲奴忍不住開口,聲音中帶着幾分急切,“我大遼乃天朝上國,豈可輕易示弱於人?若不主動出擊,挫其銳氣,待南朝大軍壓境,士氣高漲,我大遼將士恐難以抵擋。”

“大悲奴所言極是。”耶律和魯斡亦點頭附和,“南朝皇帝此次親征,必是志在必得,若我大遼一味退縮,只會助長其囂張氣焰,於國不利。”

耶律延禧聞言,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耶律大悲奴與耶律和魯斡所言不無道理,但蕭德勒岱的擔憂亦非空穴來風。一旦戰敗,後果不堪設想。

左右爲難之下,耶律延禧揮揮手:“待朕細思之,再做定奪。”

言畢,耶律延禧就起身走了,原地只留下一羣難以置信的大臣!

這都火燒眉毛了,耶律延禧不趕緊拿出個對策,是談,是打,是防,讓他們有個努力的方向,他竟然又像從前那樣,選擇去躲家莊,逃避困難。

關鍵,以一衆遼臣的經驗,耶律延禧這一躲,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再出來,搞不好,他再跑去打獵,那這件事可就麻煩了。

這可怎麼辦?

一衆擔心遼國未來的大臣趕緊聚集在一起商量對策。

商量來商量去,衆人讓國舅大父房,去找文妃蕭瑟瑟,讓蕭瑟瑟去催促耶律延禧儘快拿個主意,不然可能就耽誤事了。

大父房推脫不過,只能去找待產的蕭瑟瑟,把一衆大臣的意思跟她說清楚。

蕭瑟瑟於是拖着沉重的身體來找耶律延禧。

蕭瑟瑟剛想跟耶律延禧好好說說此事,不想,耶律延禧竟然先發制人,他指着蕭瑟瑟罵道:“皆怨你誤朕,教唆朕去與西夏聯合,如今致使南朝皇帝御駕親征,奪我易州,教朕騎虎難下,爲之奈何,你害朕苦也!”

蕭瑟瑟真是萬萬沒想到,耶律延禧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她一心爲遼朝、一心爲耶律延禧,卻換來耶律延禧這般無端指責,一時之間,她只覺心如刀絞,眼眶中不禁泛起了淚光。

蕭瑟瑟強忍着不讓淚水落下,聲音中帶着一絲顫抖,卻仍舊保持着冷靜與尊嚴,道:“陛下此言差矣。今南朝皇帝欲效仿漢武唐宗,奪西夏、燕雲之地恢復漢唐舊土,我大遼與西夏脣亡齒寒,聯手抗宋乃爲上策。一城一地得失,不過兵家常事,豈可因一時之失,全盤否定聯夏抗宋大計?陛下若能迅速集結兵力,揮師南下,未嘗不能復奪失地,揚我國威。臣妾所慮者,非眼前之勝負,而是我大遼長遠之安危。陛下若因一時之忿,而棄西夏於不顧,他日南朝得志,我大遼將何以自處?”

皇后蕭奪裡懶、元妃蕭貴哥也都勸耶律延禧,甚至就連德妃蕭師古都勸耶律延禧,耶律延禧的神色略有緩和,但心中怒火仍未完全平息。他冷哼一聲,說道:“你說得輕巧,如今我軍分散各處,難以集結,南朝大軍壓境,朕又能如何?”

蕭瑟瑟忍不住去想:“要是我蕭瑟瑟的男人是宋朝皇帝,而不是這個昏君,該有多好。”

蕭瑟瑟壓下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繼續勸耶律延禧,至少也先派使臣去雄州面見南朝皇帝給自家的大軍集結爭取點時間,不然這不是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嘛……

……

第95章 趙俁:愛卿生了個好女兒第182章 趙俁的老謀與深算第100章 趙俁剛剛吹了個牛逼第59章 皇帝病倒了第278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第130章 日有眚第89章 大人的事,小孩兒少打聽第38章 麻曉嬌:我絕對配合第207章 西夏亡第96章 收你們的人來了第131章 鄭皇后生了第44章 莘王大孝子第89章 大人的事,小孩兒少打聽第85章 蹦蹦蹦第94章 齊人之福第50章 有擔當的莘王第175章 兵臨城下,王對王第217章 張純給李清照畫大餅第35章 目標:生下趙俁的庶長子第13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只羨趙俁每一天第85章 蹦蹦蹦第229章 敢笑黃巢不丈夫第218章 小宮鬥第209章 天日照爾不照我第246章 錦繡前程,宋江送禮第256章 三女獻俘入宮闈,階下囚徒侍君榻第251章 這也算是一位皇后吧?第249章 廟堂碾草莽第241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167章 立太子第74章 小樹不修不直溜,媳婦不修哏赳赳第120章 棒打鴛鴦第228章 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80章 別憋出內傷(爲盟主“關關公子”加更第77章 葉詩韻的上中下三策(首萬加更!)第291章 粉黛離間計,宋遼金皇帝第229章 敢笑黃巢不丈夫第191章 和親第151章 趙宋王朝的變化第11章 趙佶很冤枉第279章 誰弱幫誰,促成鷸蚌相爭之勢第247章 敕賜虎賁袍,丹書換征衣第46章 站起來了第179章 趙俁的賞賞賞第210章 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第245章 分金大買市,全夥受招安第84章 敗犬,瞭解一下第216章 人多熱鬧第262章 鷸蚌局起,漁翁已就位第193章 以爲自己又行了,結果被徹底幹懵了第249章 廟堂碾草莽第234章 中興之勢第177章 耶律延禧:趙俁爲刀俎,我爲魚肉第188章 北遼太后第251章 這也算是一位皇后吧?第155章 張純裝病第264章 趙俁穿越者的身份露餡了第175章 兵臨城下,王對王第284章 獻女輸誠:金遼卷禮禍根種第117章 李神醫和葉神醫上線第5章 有驚無險第254章 天恩厚賜,感激涕零第227章 又被張純矇混過關了第106章 百年不遇的奇女子第31章 有乾貨第85章 蹦蹦蹦第32章 莘王可做宰相第215章 你就是叫破喉嚨,也不會有人來救你第3章 螳臂當車?第154章 五女決裂第115章 華麗麗的逆襲第219章 硬上第152章 趙構,我是你爹!第260章 方臘被捉,塵埃落定第48章 張純:我當你背後的女人第210章 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第127章 五女內訌第109章 宮闈科舉第35章 目標:生下趙俁的庶長子第210章 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第180章 真送女以求和第212章 我大宋大臣的風骨第69章 趙煦駕崩第218章 小宮鬥第223章 三年!第205章 南洋大開發戰略正式啓動第292章 自毀江山,實屬活該第279章 誰弱幫誰,促成鷸蚌相爭之勢第273章 趙佶:陛下,臣想參加科舉第295章 權色交易第165章 一炮五響第34章 妾第58章 太子死了第264章 趙俁穿越者的身份露餡了第215章 你就是叫破喉嚨,也不會有人來救你第122章 清照劫第143章 李清照生了第190章 烈焰紅脣第231章 李師師初長成第192章 實在親戚
第95章 趙俁:愛卿生了個好女兒第182章 趙俁的老謀與深算第100章 趙俁剛剛吹了個牛逼第59章 皇帝病倒了第278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第130章 日有眚第89章 大人的事,小孩兒少打聽第38章 麻曉嬌:我絕對配合第207章 西夏亡第96章 收你們的人來了第131章 鄭皇后生了第44章 莘王大孝子第89章 大人的事,小孩兒少打聽第85章 蹦蹦蹦第94章 齊人之福第50章 有擔當的莘王第175章 兵臨城下,王對王第217章 張純給李清照畫大餅第35章 目標:生下趙俁的庶長子第13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只羨趙俁每一天第85章 蹦蹦蹦第229章 敢笑黃巢不丈夫第218章 小宮鬥第209章 天日照爾不照我第246章 錦繡前程,宋江送禮第256章 三女獻俘入宮闈,階下囚徒侍君榻第251章 這也算是一位皇后吧?第249章 廟堂碾草莽第241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167章 立太子第74章 小樹不修不直溜,媳婦不修哏赳赳第120章 棒打鴛鴦第228章 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80章 別憋出內傷(爲盟主“關關公子”加更第77章 葉詩韻的上中下三策(首萬加更!)第291章 粉黛離間計,宋遼金皇帝第229章 敢笑黃巢不丈夫第191章 和親第151章 趙宋王朝的變化第11章 趙佶很冤枉第279章 誰弱幫誰,促成鷸蚌相爭之勢第247章 敕賜虎賁袍,丹書換征衣第46章 站起來了第179章 趙俁的賞賞賞第210章 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第245章 分金大買市,全夥受招安第84章 敗犬,瞭解一下第216章 人多熱鬧第262章 鷸蚌局起,漁翁已就位第193章 以爲自己又行了,結果被徹底幹懵了第249章 廟堂碾草莽第234章 中興之勢第177章 耶律延禧:趙俁爲刀俎,我爲魚肉第188章 北遼太后第251章 這也算是一位皇后吧?第155章 張純裝病第264章 趙俁穿越者的身份露餡了第175章 兵臨城下,王對王第284章 獻女輸誠:金遼卷禮禍根種第117章 李神醫和葉神醫上線第5章 有驚無險第254章 天恩厚賜,感激涕零第227章 又被張純矇混過關了第106章 百年不遇的奇女子第31章 有乾貨第85章 蹦蹦蹦第32章 莘王可做宰相第215章 你就是叫破喉嚨,也不會有人來救你第3章 螳臂當車?第154章 五女決裂第115章 華麗麗的逆襲第219章 硬上第152章 趙構,我是你爹!第260章 方臘被捉,塵埃落定第48章 張純:我當你背後的女人第210章 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第127章 五女內訌第109章 宮闈科舉第35章 目標:生下趙俁的庶長子第210章 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第180章 真送女以求和第212章 我大宋大臣的風骨第69章 趙煦駕崩第218章 小宮鬥第223章 三年!第205章 南洋大開發戰略正式啓動第292章 自毀江山,實屬活該第279章 誰弱幫誰,促成鷸蚌相爭之勢第273章 趙佶:陛下,臣想參加科舉第295章 權色交易第165章 一炮五響第34章 妾第58章 太子死了第264章 趙俁穿越者的身份露餡了第215章 你就是叫破喉嚨,也不會有人來救你第122章 清照劫第143章 李清照生了第190章 烈焰紅脣第231章 李師師初長成第192章 實在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