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張純、李琳、葉詩韻、麻曉嬌、袁傾城聽說,完顏阿骨打比歷史上提前了四五年反遼,也都跟趙俁一樣,震驚不已。
麻曉嬌問張純:“這對歷史的影響挺大的吧?”
張純苦笑:“何止是大,歷史已經徹底改變了,我所懂的歷史,估計有一半已經廢了,剩下那一半也不能盡信。嗯……歷史事件已經沒有多少參考價值了,能參考的,也就剩一些歷史人物了。”
“有這麼嚴重?”李琳問。
“蝴蝶效應聽說過沒有?北美洲的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都有可能引起遙遠的南美洲的一場風暴,更何況,自從咱們穿越過來,歷史已經改變了這麼多,我原來知道的歷史事件還有可能發生嗎?發生了還有可能跟原來一模一樣嗎?”張純說。
另外四女一想也是。
遠的先不說,只說離他們最近的。
趙宋王朝的皇帝就從大昏君趙佶變成了至少截止到目前爲止很是英謨睿略、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人樂爲用、舉無遺策、兵無留行的趙俁。
而且,趙宋王朝的版圖也比歷史上的北宋王朝多了一個西夏以及燕雲十一州。
還有,經過她們五個和趙俁十二年的努力,趙宋王朝的隱患已經快徹底消除了。
不。
不止如此。
此時的趙宋王朝,已經變成了史上最強盛的趙宋王朝,甚至已經不輸漢唐時期。
對此,五女極有信心,而且她們的信心還不是盲目的自信。
先從政治上來說。
經過張純多年的努力,兩宋時期的傑出人才,全都得到了趙俁的重用,而那些歷史上的奸臣,尤其是誤國之臣,諸如蔡京、童貫、樑師成、王黼、楊戩、李彥、蔡攸、李邦彥、譚稹等人,趙俁全都對他們揚長避短,控制使用甚至是限制使用。
另外,經過趙俁登基之初搞得反腐倡廉,以及引爆民怨又被宋江義軍和方臘義軍殺掉了大量貪官污吏。
這使得朝野上下,風氣爲之一清,官員們各司其職,勤勉盡責,不再是以往那般貪墨成風、尸位素餐之景。
百姓們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街頭巷尾,常能聽見歡聲笑語,對朝廷的讚譽之聲不絕於耳。
軍事上,李琳幫趙俁打造的神機軍,現在已經裝備上了李琳炮和李琳銃了。
顧名思義,李琳炮和李琳銃主要是李琳發明的——實際上是李琳和麻曉嬌一塊發明的,只不過,麻曉嬌不願意在這種殺人的東西上冠上自己的名字,關鍵,她的發明太多了,用她的名字冠名的東西也是多不勝數,像麻氏紡織機、麻氏造紙法等等,她也不差這點冠名權,所以,這兩樣足以改變軍事史的發明,就用李琳的名字冠名好了。
李琳炮主要是仿製歷史上明朝時期的紅夷大炮而造出來的大炮。
這種大炮雖然不能跟後世先進的大炮相比,但它還是有很多優點,像它炮管長,管壁厚,口徑大,整體形狀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爲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李琳炮其實就是紅夷大炮的削弱版。
——倒不是李琳和麻曉嬌造不出來更先進的大炮,而是她們想壓制一下武器的發展,不然,要是被人偷學去了,可能麻煩不小。
李琳炮有三種類型,它們分別是:輕型李琳炮,中型李琳炮,重型李琳炮。
其中,哪怕是輕型李琳炮的有效射程都在一里以上,中型李琳炮的射程大概有三裡,重型李琳炮的射程更是在五里以上。
李琳炮已經不是射程還止步在以步爲單位的弓弩甚至是牀弩可以比的。
李琳炮已經屬於長款紡錘形前裝滑膛加農炮。加上趙宋王朝開起的工業革命,使得武器製造業使用了動力機牀,可以對火炮內膛進行精密加工;更標準化、精密化的各種配件、炮彈生產;連早已被李琳發明出來的改良過的黑火藥加工工藝水平都有了不小的提高;火炮射擊的理論與戰術在李琳的引領之下也得到了新的發展。這讓李琳炮的威力、射程與射速全部成爲這個時代之最。
而李琳銃實際上就是明代的火銃,準確一點說是仿魯密銃,約重七八斤,有的六斤,約長六七尺,發射的機關在牀裡。捏一下就掉,火燃復起,牀尾有鋼刀,若敵人逼近,即可作斬馬刀用。放時,前捉託手,後掖牀尾,發機只捏,沒瞄準時手不能動,準星和眼睛對準處稍遠,初發煙起,不致薰目驚心。用藥四錢,鉛彈三錢。
在尋常人看來,李琳銃發明出來,那對弓弩不是碾壓性的存在嗎?
還真不是。
熟練弓箭手每分鐘可發射6-10支箭,而李琳銃裝填流程複雜(需倒火藥、裝彈、點火、清理火門),每分鐘僅能發射1-2次,實戰中射速差距更明顯。
就連神臂弓每分鐘都可發射2-3次,且裝填流程(上弦、裝箭)也比火銃更快捷,適合持久戰。
還有,弓弩發射時無火藥煙霧和巨響,適合伏擊或叢林作戰;且不受雨天影響。而李琳銃在潮溼環境中易出現啞火。
另外,弓箭重量輕(弓約2-3公斤,箭囊攜帶20-30支箭),負擔輕,士兵可靈活移動;神臂弓(約3-5公斤)搭配弩箭(攜帶20-30支),負重較輕,也比李琳銃適合機動;李琳銃加上火藥、彈丸和支架,負重更大,機動時較爲不便,後勤運輸量更大,且火藥儲存需防潮防火,成本更高。
這麼一看,似乎沒有必要發展銃的必要性。
當然,這是趙宋王朝的那些官員的意思。
可知道武器發展走向的趙俁,並沒有因爲李琳銃並不比弓弩的優勢大而放棄銃的研發和裝備,而是大力支持李琳和麻曉嬌研發和裝備銃。
這纔有了李琳銃裝備神機軍。
雖說李琳銃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實際上優勢並不比弓弩強太多,但李琳銃也有其強過弓弩的地方。
首先,李琳銃發射的鉛彈或鐵彈依靠火藥爆炸的動能遠超弓箭,可有效穿透甲冑(如遼軍、金軍、蒙古軍的各種甲冑),而弓箭受限於弓力和箭頭設計,對重裝甲目標的殺傷力較弱,尤其在遠距離難以穿透。其次,李琳銃的操作僅需掌握裝填、點火流程,普通士兵短期訓練即可使用;弓箭需長期練習拉弓、瞄準、發力,培養合格弓箭手需數年時間,人力成本更高;而神臂弓則需要士兵具備較強臂力,且瞄準、控弦需長期練習,培養合格弩手的時間成本也很高。
還有,李琳銃可通過“三段擊”戰術形成持續火力,列陣時對密集敵軍壓制力強;弓箭雖然可齊射,但射速受拉弓頻率限制,且破陣能力較弱;神臂弓雖然也可齊射,但裝填速度(需絞盤或腰引上弦)較慢,且弩箭彈道低平,對移動目標命中率較低。
總之,李琳銃憑藉破甲力、訓練成本低和集羣火力優勢,在野戰時對抗遼、金、蒙古等騎兵時有一定的優勢。而弓弩因射速、環境適應性、易攜帶性,其實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順便說一句,神機軍雖然裝備了不少李琳銃,但神臂弓目前仍作爲一半神機軍的遠程武器存在,而且照目前趙俁不準備裝備更先進的燧發銃的情況來看,兩者將在神機軍中長期並存。
——燧發銃的研發其實也已經到了尾聲,只不過,趙俁覺得宋軍的武器應對現在的敵人已經夠用了,燧發銃可以先研製出來,甚至慢慢生產,但在沒有勢力的軍隊能追上神機軍目前的裝備前,先不列裝。
甚至就連李琳炮和李琳銃趙俁也下令只給神機軍裝備,就連四輔軍和禁軍,目前也只是裝備了從神機軍淘汰下的一批虎蹲炮和有數的轟天雷。
像還沒有完全取得趙俁信任的虎賁軍,以及廂軍、鄉軍,根本就碰不到火器。
除了武器以外,李琳在神機軍的篩選和教育上,也都是用了心的。
人員篩選上,李琳主導招募的,多是“許三多”之類身體好、老實木訥、服從性強甚至是有點笨的農村士兵,精滑之人一個不要。
在神機軍的將領和監軍的選擇上,李琳更是參考了張純的意見,選擇了那些既能征善戰又忠君愛國的人。
思想教育上,李琳也充分運用上了我軍的一些指導思想,只不過她把部分內容換成了忠君報國。
順便說一句,也正是因爲有神機軍當殺手鐗,趙俁纔敢引爆民怨,一勞永逸地解決趙宋王朝的內部問題。
而現如今,雖說完顏阿骨打率領這個時代最強的軍隊崛起了,但因爲有神機軍這個殺手鐗在,不論是趙俁,還是五女,都不再擔心靖康之恥的發生。
再說經濟。
因爲接連引爆了趙宋王朝各地的民怨,使得趙宋王朝的經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可因爲趙俁是先在隴右都護府、寧夏、甘肅、青海、燕雲十一州等新收復地區推行的《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又在北方推行的新政二策,最後才動的江南,並且趙俁在第一時間就恢復了江南北部地區的經濟。
這使得引爆民怨這件事對趙宋王朝的經濟的影響被降到了最低。
同時,趙俁還很無恥的收下了宋江義軍劫掠的大量財物,這也能對趙宋王朝,至少是對趙俁的經濟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葉詩韻、蔡京等人的經濟改革,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關鍵,趙宋王朝已經開啓了工業革命,大量的工業品,尤其是輕工業品,被流水線生產了出來,它們不僅大大改善了百姓的生活,還爲趙宋王朝的經濟注入了極大的活力。
——現如今,趙宋王朝在商業稅和關稅上的收入,都快超過土地稅(即兩稅)了。
再有,朝廷還搞了大量的專賣,像鹽、鐵、茶、酒、礬、醋、鹼、香科等利潤高、需求穩定的民生或戰略物資,軸承、齒輪、蒸汽機等核心、用途廣、利潤高的高科技產品,也給朝廷帶來了鉅額的收入。
如果再加上利潤更客觀的海上貿易給朝廷帶來的收入。
趙宋王朝在商業方面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土地稅。
而且,超過的還是推行了新政兩策的土地稅。
——推行了新政兩策後,土地稅也增加了不少。
這一切導致,趙宋王朝的國庫變得充盈,僅財政現金流,就有近兩億貫。
就這,還是趙俁減免了三十幾次或全國或部分地區賦稅的結果,不然,翻一倍都不止。
最關鍵的是,等到方臘義軍徹底被剿滅,最有潛力的江南地區的改革也將完成,到那時,趙宋王朝的經濟肯定會更好。
科技方面。
隨着麻曉嬌的發明及引領,聯動式蒸汽機已經被研發出來了,並且蒸汽機的普及徹底改變了工業動力來源——從傳統的水力、畜力轉向機械動力,推動工廠制興起,成爲工業革命的“心臟”。
目前階段,蒸汽機已經在紡織機、採礦設備、輪船等很多方面得到了應用。
麻曉嬌甚至已經開始研發蒸汽機車了。
目前,麻曉嬌搞出來了兩個方向——汽車方向和火車方向,這兩樣全都已經立項了。
不難想象,也許要不了十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會在趙宋王朝全面爆發。
農業方面,經過袁傾城的研發和引領,趙宋王朝的糧食產量,比十二年前翻了三倍都不止。
而且,袁傾城用了十二年時間,培育改良出來了數十種瓜果蔬菜,大大豐富了趙宋王朝的人的餐桌。
現如今,趙宋王朝的百姓對朝廷信心大增,社會安定,經濟繁榮,軍事實力強大,農田裡稻穀金黃,果蔬豐富,商路上車水馬龍,商品種類衆多,一片欣欣向榮之景,與歷史上那個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的北宋王朝截然不同。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北方遭逢大變,但不論是趙俁,還是五女,都不畏懼任何挑戰,要是能再給趙宋王朝三五年休養生息的時間,那麼,讓趙俁當上地球的球長,都不是沒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