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水滸計劃

趙俁萬萬沒想到,張純推薦的幫自己解決士紳暗中使絆子對抗和阻撓朝廷推行《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的人竟然是宋江!!!

張純推薦的是,《水滸傳》中的那個綽號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水泊梁山大寨主宋江?

這怎麼可能。

這裡可是正史世界,怎麼會有演義中的人物?

但沒有演義中的宋江,不代表這個時代就沒有宋江。

是的。

這個時代真的有一個宋江。

他是歷史上在北宋宣和年間一方揭竿而起的草莽首領。

據史料記載,他率領三十六個頭領,橫行河朔、京東一帶,雖然人馬不多,卻以迅猛之勢攻城略地,讓官府大爲頭疼。他們轉戰十郡,官軍不敢攖其鋒芒,這股悍勇之氣,與演義中帶領梁山好漢對抗宋朝官軍的氣勢倒是有幾分相似。

很明顯,張純向趙俁推薦的是這個草莽首領。

趙俁再細想一想,就明白了,張純怕不是想讓他縱容,不,是想讓他促成宋江起義,然後借宋江等人的手殺光那些對抗和阻撓朝廷推行《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的士紳吧?

讓自己這位皇帝跟宋江他們那羣蟻賊沆瀣一氣?

乍想之下,張純的建議,要多荒唐有多荒唐,簡直就跟在開玩笑似的。

可再仔細想想,這未嘗不是一步絕佳的“借刀殺人”之計?

‘若是讓宋江充當朝廷的白手套,其中的好處簡直多不勝數。’

首先,從輿論層面來看,士紳在地方紮根已久,盤根錯節,在百姓心中也有着一定的威望,甚至是一定的好名聲。若是朝廷一直像處理封丘罷考一事直接出面強行鎮壓,必然會被指責爲暴政,落得個殘害忠良、欺壓士紳的惡名,民心也會因此動搖。

試想一下,雍正搞《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所納捐的款項全都用於黃河治理,還被士大夫污衊成,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懷疑、誅忠、好諛、任佞,要是趙俁全都自己動手,一直親自跟士紳幹到底,不也得落個雍正這樣的下場?

但要是讓宋江他們這些起義軍出手就不同了。

宋江一夥本就是草莽出身的“賊寇”,由他們出面對付這些阻撓朝廷推行《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的士紳,外界只會認爲是江湖仇殺、草寇劫掠。

要是宋江他們再打出因爲被士紳剝削而活不下去了,朝廷出臺了《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這樣的救民政策,士紳還大加阻撓,根本就不給他們這些窮苦民衆活路這樣的口號,朝廷就可以保持一副“無辜”的姿態,穩穩佔據道德高地,甚至還能借此機會,贏得廣大貧苦百姓的支持與擁戴,爲後續政策的順利推行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畢竟,在百姓眼中,宋江一夥雖爲“賊寇”,卻也是被逼無奈,他們是反抗壓迫的英雄。他們的行動,無疑是對那些貪婪的士紳的一種懲罰,一種天道輪迴的報應。

其次,從政治層面考量,朝堂之上的不少官員與士紳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朝廷若是直接對士紳動手,必然會觸動這些官員的利益,引發朝堂震動,導致《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在推行過程中處處掣肘。

而宋江一夥不受朝廷直接管轄,他們的行動可以遊離於朝廷常規體系之外,那些官員就是想管、想搗亂,也無從下手。

等宋江他們完成任務,朝廷再以“平亂”之名收拾殘局,將宋江等人或招安或剿滅。

這樣一來,既可以拔除士紳階層中的頑固勢力,又能避免朝堂內部的直接衝突,維持政權的穩定,還能彰顯朝廷的威儀與仁德,真可謂一石二鳥,甚至一石多鳥。

再者,從經濟角度分析,士紳們憑藉特權大量隱匿土地,賺取了大量的財富,嚴重影響了朝廷的賦稅收入。

宋江帶人去對付這些士紳,不僅能打亂他們抵抗推行《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的佈局,還能在這個過程中繳獲大量的錢財。

這些錢財,朝廷大可在事後以“追繳賊贓”的名義收歸國庫。

想想看,士紳這些年吸了朝廷和民衆多少膏血,是不是也該他們還回來一些了?

最後,從長遠規劃來看,只要藉助宋江他們之手鏟除了這些頑固的士紳,再想想辦法震懾一下剩下的士紳,《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或許就能順利推行。

等到朝廷賦稅穩定了,百姓負擔減輕了,社會矛盾也會隨之緩和,趙宋王朝的統治根基自然更加牢固。

至於宋江起義帶來的這點破壞?

別說此事操作好了,是可控的,就算宋江起義到時候失控了,造成的破壞力又能有多大?

歷史上,兩宋時期可是有四百多場農民起義,其中規模比較大的,甚至有上百萬人蔘與,十幾萬這種級別的都多不勝數,而歷史上的宋江起義實際上只有一兩萬人,規模實在小太多了,對趙宋王朝的破壞也根本不值一提,甚至最後,不論是北宋,還是南宋,都不是亡於農民起義,而是亡於外族之手。

所以說,這點風險,根本不值一提。

再說,自從趙俁登基,還沒發生過農民起義,哪裡對得起兩宋時期平均每年約發生1.36次農民起義這個數字?

換而言之,在造成農民起義這件事上,趙俁給別的宋朝的皇帝拖後腿了。

那趙俁搞出一兩起農民起義,給趙宋王朝沖沖“業績”,是不是也應該?

思想這麼一轉變了之後,趙俁就讓張純展開講一講。

張純跟趙俁的想法差不多,只不過,張純比趙俁想得更多一些。

——除了趙俁想到的這些,張純覺得,可以好好利用印花稅。

具體就是,等宋江他們殺光一個地方的士紳後,儘量將士紳的地契全都搶來燒掉。

等到宋江他們走了以後,朝廷就只認在朝廷備過案的土地,也就是遵守《士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被丈量出來、朝廷給出具過新地契的土地,其餘土地,一來朝廷早就言明瞭其不受朝廷保護,二來因爲無法證明這些土地到底是誰的,所以,全都收爲朝廷所有,到時候,由朝廷出面統一用來僱傭當地的人種植棉花,大力發展紡織業,爲當地的民衆提供工作崗位和創收。

等這樣的事傳揚出去,應該會有不少士紳主動去請求朝廷派人去他們那裡丈量土地,不然的話,等到宋江之類的蟻賊打過去,他們失去的可就不只是那點稅收了,而是將失去所有的土地,甚至是失去生命,家破人亡。

趙俁聽完,發現張純真是一個人才,至少是一個歪才,這麼毒的招數都能想得出來。

趙俁問:“那如何教宋江一夥聽朝廷命令行事?”

趙俁沒有天真的認爲,宋江會跟《水滸傳》中的宋江一樣,一心盼望招安,爲了能獲得招安,不惜一百零八個兄弟最後死到只剩下三十二個。

趙俁真得好好防着點,宋江到時候做大真的反了。

漢靈帝不就這麼玩脫了,給他們找了一個沒有底線的對手?張純胸有成竹地說:“官家不放心他等,可派一些忠心耿耿之人跟他們一塊起事即可。”

張純的意思是,趙俁可以挑一些肯定會忠誠趙宋王朝的人,加入宋江義軍。

要是這樣趙俁還不放心,也簡單,到時候可以派事先挑好的軍隊去剿宋江,假裝戰敗,然後連將帶兵再帶裝備一塊投過去,直接洗黑。

到了宋江那邊,這些軍隊不許宋江碰,對宋江聽調不聽宣。

說穿了,到那時,不說讓宋江當個傀儡,也不能讓宋江拿到絕對的軍權,這樣一來,宋江就絕對翻不出趙俁的手心。

再許下,只要宋江乖乖聽話,事後招安時,給他高官厚祿。

總之就是,既要有菩薩心腸,也要有金剛手段。

這樣一來,宋江只要不蠢,肯定會乖乖接受朝廷控制。

畢竟,起義造反可是要株連九族的,而奉旨起事就不一樣了,宋江若是識時務,自會明白,這奉旨起事,非但不是掉腦袋的買賣,反而是他光宗耀祖、封妻廕子的絕佳機會。屆時,他不僅能擺脫“賊寇”的污名,還能搖身一變,成爲趙宋王朝的高官,其麾下的兄弟亦能得個一官半職,洗刷過往,獲得榮華富貴。

老實說,趙俁都有點羨慕宋江了。這廝運氣也太好了,完全是,人在家中坐,官從天上來。

接着,張純拿出今年京東西路參加科舉考試的生員名單,給趙俁指出來一個人,說道:“此人可做說客,說服宋江聽朝廷命令行事,率衆起事。”

趙俁一看,張純指出的正是“吳用”的名字。

趙俁自己一看,就見,這吳用,出身山東鄆城縣車市村的一個家境殷實人家,父親是當地有名的才子,對他傾囊相授。吳用自幼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博覽羣書,琴棋書畫無所不會,四書五經盡皆知曉。

如今,吳用已經過了鄉試,很快就會進京趕考,自己送上門來。

見此,李琳在一旁說道:“臣妾記得殿前司有一位姓林的教頭,勇武異常,可以算一個。”

葉詩韻見張純和李琳一個推薦了吳用,一個推薦了林沖,她要是不推薦一個,顯得有點不合羣。

於是,葉詩韻說:“官家金槍班好像有個叫徐寧的,也能算一個。”

張純說:“河北大名府有員將領叫盧俊義,有膽有識,頗通兵法。”

李琳說:“濟南有員驍將,名叫關勝,忠勇雙全。”

葉詩韻這個懶蛋,都不願意出去走動,哪認識什麼文臣武將,就是徐寧,她都是偶然間聽人喊他的名字,才因爲《水滸傳》裡的金槍手徐寧的關係記下的。

而張純就不同了,她經常翻閱趙宋王朝的官員、將領名冊,對這些人如數家珍。

至於李琳,更是幫趙俁看管軍事上的人事,自然是知道所有宋將的消息。

可輸人不輸陣,葉詩韻瞎蒙道:“還有個叫楊志的,也可以一用。”

張純面帶微笑說:“東輔軍有個叫張清的,箭以羽行,破敵無頗。”

李琳很平靜地說:“靜塞軍有員叫呼延綽的將領,很是勇猛。”

這回,有了之前的經驗,葉詩韻更是放開了蒙,她真當趙俁什麼都不知道,信口胡謅道:“啊,有個叫武松的,一雙鐵拳,能打死老虎。”

見葉詩韻連武松都說出來了,張純和李琳頓時就覺得無趣了。她們說的,可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人物,是能找出來的,而葉詩韻先說的楊志也就算了,畢竟,西軍中真有一個叫楊志的猛將,可如今,葉詩韻連武松都說了出來,還大言不慚地說武松能打死老虎,這不扯蛋呢嘛,要是再讓葉詩韻說下去,她非得把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都說出來不可。

這還比什麼啊。

關鍵,有趙俁在這,張純和李琳也不能打葉詩韻的臉。

而一旁的趙俁嘴上沒說,心裡則不禁吐槽:“我讓你們幾個給我出主意,你們倒好,在這給我組梁山好漢來了,怎麼地,你們真想湊齊一百零八個梁山好漢起義啊!”

也不怪趙俁在心裡吐槽,實在是張純、李琳、葉詩韻說的這些人,趙俁根本就不瞭解,能確保他們去上匪路了之後,不從臥底成爲真土匪嗎?

這種事,還是得用那些真正能經受住考驗的人。

比如,歷史上潛伏金國十八年混成國師,卻被趙構、秦檜君臣出賣,全家百餘人慘死,還依舊忠於宋朝的宇文虛中。

當然,三女說的這些人,也可以跟宇文虛中一塊過去湊數。

人爲製造個《水滸傳》,也能給這段故事增加點趣味性,爲將來施耐庵寫《水滸傳》提供點素材和史料。

當然,趙俁並沒有跟三女一般見識,而是照舊選擇聽她們說什麼,然後裝着將她們說的話給記下來。

過後,趙俁將宇文虛中叫來,對他說:“朕有一件絕密之事交給你及錦衣衛去做。”

宇文虛中都沒問什麼事,就領命道:“諾!”

……

第73章 年號(爲盟主“ 詠夙”加更!)第3章 螳臂當車?第259章 方臘末路第57章 不歡而散第117章 李神醫和葉神醫上線第154章 五女決裂第281章 蕭太后的復仇第65章 鎖定勝局第204章 星火燎原啓航路,糧謀破曉定邊州第261章 新政定江南,北疆烽火漸第283章 美人計:三國博弈下的和親內卷第9章 娶一送一第144章 葉詩韻也生了第78章 優先擇偶權第159章 千人斬第269章 袁傾城VS張純第293章 趙俁:機關算盡偏漏庸第90章 西遊記看過沒有?第247章 敕賜虎賁袍,丹書換征衣第196章 剛娶的皇后第273章 趙佶:陛下,臣想參加科舉第44章 莘王大孝子第223章 三年!第86章 寡嫂第186章 只有女人才最瞭解女人第269章 袁傾城VS張純第59章 皇帝病倒了第261章 新政定江南,北疆烽火漸第208章 童貫的獻禮第13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63章 五女穿越十二年大盤點第101章 這個時代的女人地位可真低第249章 廟堂碾草莽第137章 汝妻女吾養之,汝勿慮也第208章 童貫的獻禮第156章 將張純打入冷宮?第11章 趙佶很冤枉第296章 創造“慈安”和“慈禧”第72章 誰敢看(爲盟主“ 泥嵐軒真”加更)第217章 張純給李清照畫大餅第216章 人多熱鬧第125章 神機左軍一戰成名第267章 趙俁和袁傾城對賬第115章 華麗麗的逆襲第207章 西夏亡第127章 五女內訌第58章 太子死了第245章 分金大買市,全夥受招安第58章 太子死了第208章 童貫的獻禮第299章 未央劫:遼宮遺夢第266章 袁傾城:小丑原來是我們五個第28章 蹴鞠第164章 當皇帝也太爽了第241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261章 新政定江南,北疆烽火漸第212章 我大宋大臣的風骨第31章 有乾貨第136章 新年號:洪武!!!第50章 有擔當的莘王第289章 趙俁:我不想當第二個朱棣第88章 耶穌也留不住他們,朕說的!第206章 西夏皇后的無奈第3章 螳臂當車?第56章 張純:趙俁就跟我兒子差不多第14章 義薄雲天鄭皇后第23章 分裂之始第51章 最會搞錢的莘王第205章 南洋大開發戰略正式啓動第64章 恐嚇第41章 女人能有多主動(感謝盟主“泥嵐軒真第15章 不負佳人(祝兄弟們新年快樂!!!)第182章 趙俁的老謀與深算第292章 自毀江山,實屬活該第85章 蹦蹦蹦第160章 借遇刺搞事第53章 太子病了第275章 金人主動求冊封,殿中策問天下局第151章 趙宋王朝的變化第125章 神機左軍一戰成名第249章 廟堂碾草莽第131章 鄭皇后生了第270章 功封之謀,後宮起風雲第141章 很會把握機會的司藥王美人第209章 天日照爾不照我第188章 北遼太后第125章 神機左軍一戰成名第97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295章 權色交易第94章 齊人之福第214章 西夏皇后的野心第240章 血洗江南,替天行道第278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第242章 野心勃勃的童貫第93章 大婚第140章 五女:趙俁就是一坨唐僧肉!第151章 趙宋王朝的變化第34章 妾第124章 絕戶計第243章 招安,驅虎吞狼
第73章 年號(爲盟主“ 詠夙”加更!)第3章 螳臂當車?第259章 方臘末路第57章 不歡而散第117章 李神醫和葉神醫上線第154章 五女決裂第281章 蕭太后的復仇第65章 鎖定勝局第204章 星火燎原啓航路,糧謀破曉定邊州第261章 新政定江南,北疆烽火漸第283章 美人計:三國博弈下的和親內卷第9章 娶一送一第144章 葉詩韻也生了第78章 優先擇偶權第159章 千人斬第269章 袁傾城VS張純第293章 趙俁:機關算盡偏漏庸第90章 西遊記看過沒有?第247章 敕賜虎賁袍,丹書換征衣第196章 剛娶的皇后第273章 趙佶:陛下,臣想參加科舉第44章 莘王大孝子第223章 三年!第86章 寡嫂第186章 只有女人才最瞭解女人第269章 袁傾城VS張純第59章 皇帝病倒了第261章 新政定江南,北疆烽火漸第208章 童貫的獻禮第13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63章 五女穿越十二年大盤點第101章 這個時代的女人地位可真低第249章 廟堂碾草莽第137章 汝妻女吾養之,汝勿慮也第208章 童貫的獻禮第156章 將張純打入冷宮?第11章 趙佶很冤枉第296章 創造“慈安”和“慈禧”第72章 誰敢看(爲盟主“ 泥嵐軒真”加更)第217章 張純給李清照畫大餅第216章 人多熱鬧第125章 神機左軍一戰成名第267章 趙俁和袁傾城對賬第115章 華麗麗的逆襲第207章 西夏亡第127章 五女內訌第58章 太子死了第245章 分金大買市,全夥受招安第58章 太子死了第208章 童貫的獻禮第299章 未央劫:遼宮遺夢第266章 袁傾城:小丑原來是我們五個第28章 蹴鞠第164章 當皇帝也太爽了第241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261章 新政定江南,北疆烽火漸第212章 我大宋大臣的風骨第31章 有乾貨第136章 新年號:洪武!!!第50章 有擔當的莘王第289章 趙俁:我不想當第二個朱棣第88章 耶穌也留不住他們,朕說的!第206章 西夏皇后的無奈第3章 螳臂當車?第56章 張純:趙俁就跟我兒子差不多第14章 義薄雲天鄭皇后第23章 分裂之始第51章 最會搞錢的莘王第205章 南洋大開發戰略正式啓動第64章 恐嚇第41章 女人能有多主動(感謝盟主“泥嵐軒真第15章 不負佳人(祝兄弟們新年快樂!!!)第182章 趙俁的老謀與深算第292章 自毀江山,實屬活該第85章 蹦蹦蹦第160章 借遇刺搞事第53章 太子病了第275章 金人主動求冊封,殿中策問天下局第151章 趙宋王朝的變化第125章 神機左軍一戰成名第249章 廟堂碾草莽第131章 鄭皇后生了第270章 功封之謀,後宮起風雲第141章 很會把握機會的司藥王美人第209章 天日照爾不照我第188章 北遼太后第125章 神機左軍一戰成名第97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295章 權色交易第94章 齊人之福第214章 西夏皇后的野心第240章 血洗江南,替天行道第278章 玉華策,御前賭江山第242章 野心勃勃的童貫第93章 大婚第140章 五女:趙俁就是一坨唐僧肉!第151章 趙宋王朝的變化第34章 妾第124章 絕戶計第243章 招安,驅虎吞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