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錢到位,趙宋王朝還是很值得信賴的。
宋金兩國談好了價錢之後,趙宋王朝的大海船便一船一船的到達獅子口。
——此時,大連地區部分區域被稱爲金州,旅順口一帶被稱爲老鐵山,海口稱爲獅子口。
卸下糧食後,裝上金國的金銀牛羊、各種各樣的特產,趙宋王朝的大海船再離開獅子口返回趙宋王朝,換下一艘大海船前來跟金國交易。
周而復始,直到雙方徹底完成交易。
得到了最緊缺的糧食,又買到了不少棉被和棉衣,讓完顏阿骨打君臣的心放下了不少,今年冬天金國境內不至於大量凍死和餓死人了,新收復地區也不會因爲凍餓而爭先恐後地造反了。
可另一方面,見他們好不容易纔搶到的金銀、牲畜,以及女真人好不容易攢下的特產,全都運往趙宋王朝,完顏阿骨打君臣,尤其是女真人的年輕一代,心裡真不是滋味。
這感覺就好像自己辛勤勞作一年的收成,被不勞而獲的鄰人堂而皇之地搬走,只留下光禿禿的枝丫和滿心的不甘與無奈。
一衆金人,尤其是女真人中的年輕人,心中涌動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失落,更是尊嚴與自豪感的受挫。畢竟,這些財富是他們以鐵血鑄就,每一分每一毫都浸透着女真族的汗水與鮮血。
完顏宗翰、完顏宗望等人不禁去想,他們之所以反遼,就是因爲遼國貪婪無度,對他們進行殘酷的剝削與壓迫,視他們如同草芥,任意踐踏,讓他們失去了尊嚴和自由,使他們忍無可忍,才奮起反抗,建立了金國,誓要從遼人手中奪回屬於他們的一切。
而今,雖然他們已經打得遼國節節敗退,似乎就快推翻了遼國的暴政,卻發現自己又落入了另一個看似文明實則同樣冷酷無情的交易旋渦之中。趙宋王朝雖以金錢爲媒介,看似公平交易,但在他們心中,這無異於另一種形式的剝削與掠奪——一種更爲隱秘卻也更爲刺痛心靈的剝削與掠奪。
完顏宗翰眼中閃爍着不甘的火焰。他回想起那些與遼軍浴血奮戰的日子,女真勇士以少勝多,憑藉着不屈的意志和驍勇的戰鬥力,一次次將遼軍擊潰。那時的他們,心中充滿了勝利的喜悅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然而,眼前的現實卻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他們心頭的熱火,讓他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即使贏得了戰爭,也未必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完顏宗望則更爲直接地表達了他的不滿:“宋人奸詐,絲毫不輸契丹,有朝一日,吾必教他百倍償還!”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激起了在場女真青年的一片共鳴。
不少桀驁不馴的女真年輕的臉上寫滿了憤怒與不甘,他們紛紛附和完顏宗望。
不過,女真人善於隱忍,而且他們很清楚,現階段他們的敵人是遼國,不是趙宋王朝,如果此刻與趙宋王朝交惡,無疑會將立足還未穩的金國置於腹背受敵的境地,將剛剛取得的勝利果實拱手讓人,甚至可能讓整個女真族再次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那將是災難性的後果。這份理智如同冰冷的鎖鏈,緊緊束縛着他們沸騰的熱血與復仇的渴望。所以,他們雖心有不甘,卻也明白大局爲重,只能將這滿腔的怒火與屈辱暫時壓抑在心底,化作前進的動力。
完顏阿骨打望着眼前這些年輕氣盛的族人,非常擔心!他深知,這種不滿與憤怒若不能妥善引導,將會成爲金國內部的不穩定因素。
於是,完顏阿骨打趁中奉大夫右文殿修撰趙良嗣和忠訓郎王環還在金國跟金人交易之際,決定搞一波大的,威懾一下趙宋王朝,最好能促成趙宋王朝跟金國結盟,出兵跟金國一塊瓜分遼國,最不濟以後賣給金國的東西,也能給個盟友價,別老動不動就三五倍的高價,這也能讓金國的年輕一代在趙宋王朝面前找回點場子,省得他們總覺得憋屈,這口惡氣不出,心中難以平復,進而再因憤怒而出昏招得罪趙宋王朝使得金國腹背受敵。
基於這樣的想法,完顏阿骨打決定,趁着耶律延禧想不到他會這麼果斷對遼國的都城發起總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地拿下遼上京城。
想到就做,完顏阿骨打立即就制定作戰計劃,親自統帥一路大軍,又讓完顏斜也和完顏翰魯古各統帥一路大軍,分別殺向遼國的首都遼上京。
起初,趙良嗣等宋使,根本就不知道此事。
等到金軍全都準備妥當,甚至等到完顏斜也和完顏翰魯古都率軍出發了,完顏阿骨打纔將趙良嗣等宋使叫來,對他們說:“朕欲一戰而奪契丹上京,你等可願一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此時,完顏阿骨打騎着一匹棗紅色高頭大馬,頭戴貂皮帽胸掛護心鏡,腳登烏皮靴,威風凜凜,威嚴莊重,帶有一種不容置疑的氣質。
這讓趙良嗣等人有些說不出拒絕的話,而且,他們也想看看,被趙俁重視的金人到底有什麼了不起的?
於是,趙良嗣等人就答應了完顏阿骨打的邀請,隨軍前進。
完顏阿骨打手下的是一支騎兵勁旅,他們每行進三十里便鳴角吹號以壯軍威。
幾天後,趙良嗣跟隨完顏阿骨打來到了遼上京城南的一座山坡上。
這座山名叫龍岡,四面羣山環衛飛鳥翔集,松濤林海佳氣蔥鬱,站在山頂上頓感心曠神怡。
望着不遠處的遼上京城,趙良嗣心潮起伏感慨萬千。他熟悉這座城池,想當初他還是遼人時,尤其是遼臣時,曾來過多次。不想,十年過去了,歲月滄桑山水輪轉,城池依舊,卻物是人非。他竟然會以趙宋王朝使者的身份,跟着金國皇帝,再次來到這裡。
完顏阿骨打對趙良嗣等人說:“你等隨朕下山,看看朕是如何用兵的。”
都到這裡了,趙良嗣等人也只能是聽從完顏阿骨打的安排了。
於是,趙良嗣等人便隨着完顏阿骨打下山,親臨陣前。
完顏阿骨打令金國將士擂鼓助威。
霎時間,號角大作戰鼓齊鳴。
只見金戈鐵馬的騎兵呼嘯而去,步軍隨後如波浪一般鼓譟而進。
從早晨開始攻城,還不到中午,金國大將完顏闍母(完顏阿骨打異母弟)便率軍捷足先登攀上城牆攻克了遼上京的外城。
遼國上京留守耶律達不野率殘軍投降,遼國的國都就這麼輕鬆被金人給攻打了下來。
打下遼上京以後,金人對遼上京進行極其專業的搶劫。
他們先將遼上京劃分成若干區域,女真人掠奪最富裕的區域,渤海人次之,漢人再次之,契丹人、奚人搶劫最窮的地區。
在搶劫的過程中,其他民族的人,哪怕是渤海人,都只是搶劫了一些浮財而已,只有女真人,燒殺搶掠,無惡不做。
不僅如此,女真人還將上京城中的遼國女人全都擄走瓜分,遼國的男人全都捉起來,充當他們的奴隸。
另外,金軍不僅在上京路進行了大規模的搶掠,還對遼代帝王陵寢進行了有組織的挖掘。金人攻破遼上京祖州之天膳堂,焚略殆盡,併發掘其中的金銀珠寶,搗毀了所有地面建築,試圖斷遼朝的龍脈,讓其徹底覆滅。同時還將遼朝皇室耶律氏的宗廟悉數焚燬。
值得一提的是,在女真人看來,他們這麼做無可厚非,這屬於他們的合法權益,就跟後世做完一個項目老闆帶着有功之人去唱歌按摩差不多。
說穿了,在女真人看來,打破一座城池,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讓那些身先士卒的勇士得到好處。
而且,女真人的國家意識淡薄,他們出來打仗,很多兵甲戰馬都是自備的,有些女真人爲了搞到兵甲馬匹甚至欠下了不少外債,他們全都指望着搶劫回本發家致富。
形象一點來說就是,女真人將這當成了一筆買賣。
所以,打下一座城池,最重要的就是城破以後的燒殺搶掠,發家致富。
誰要是敢剝奪女真人的福利,絕對有可能當場譁變,哪怕是完顏阿骨打這位女真英雄、金國皇帝也改變不了這一點,除非他願意出這筆錢。
總之就是,哪怕有趙良嗣等宋使在這裡,攻下遼上京城以後,金軍還是對遼上京城進行了殘酷的搶劫。
這給趙良嗣等宋使帶來的震撼是巨大的,他們也終於是對趙俁常說的女真人貪婪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進而,對跟女真人打交道,充滿了更多的警惕與憂慮。他們望着眼前這一幕幕慘狀,心中五味雜陳。他們曾以爲,即便是戰爭,也應有其底線與規則,然而女真人的做法,卻徹底顛覆了他們的認知。那些被擄走的遼人女子無助的哭喊聲,那些被奴役的遼人男子絕望的眼神,還有那被掘開的陵寢,無不訴說着這場勝利背後的殘酷與悲涼。
王環站在趙良嗣身旁,臉色同樣凝重。他低聲對趙良嗣說:“女真如此行徑,我大宋與之交往,當慎之又慎。”
趙良嗣聞言,微微點頭,心中暗自思量,‘女真貪婪成性,殘忍無度,與之結盟,無異於與虎謀皮,還是陛下所行鷸蚌相爭之計更爲穩妥。’
正當趙良嗣陷入沉思之際,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的完顏阿骨打,帶着一衆騎在馬上的女真將領走了過來。他們臉上洋溢着勝利的喜悅,問趙良嗣等人:“我大金勇士如何?”
趙良嗣笑着答道:“當世一等一強軍。”
完顏宗翰在一旁問道:“與你家軍隊相比,如何?”
趙良嗣不動聲色地說:“各有所長。”
完顏宗翰咄咄逼人道:“哦?你家軍隊所長爲何處?”
“這……”
這個問題,趙良嗣還真不好回答。
一旁只有十五歲的馬擴,不動聲色地回答說:“我大宋軍隊擅守,若由我家守上京城,依《李靖兵法》,根據兵種和戰鬥任務,把作戰部隊分成五種戰鬥編組,即跳蕩隊、馬軍隊、奇兵隊、戰鋒隊、駐隊。其中,戰鋒隊用於進攻,而駐隊則用於防守……”
馬擴侃侃而談,以他當主將的視角,模擬如何守城。
結果,一衆金人發現,如果按照馬擴所說的守城,他們確實不太容易攻打下上京城。
關鍵,馬擴才十五歲,雖然也不算小,但能有這樣的見識,也不容易。完顏宗翰在一旁,淡淡地說:“紙上談兵罷了,我聽說,大宋朝官員只會寫文章,不會武藝,可對?”
馬擴解釋說:“我大宋乃大國,官分文武,文官要考文章,武官要考武藝,然武官中也有文章水平很高的,文官中亦有精通用兵之道的,不可一概而論。”
完顏宗翰又問:“聽說你是武舉進士,擔任武學教諭,你可會馬上射箭?”
馬擴一聽這話心裡就明白了,完顏宗翰這是想考一考自己的騎馬射箭技術,他話中分明含有輕視之意。
馬擴微微一笑:“考取武舉,關鍵在於經義策論,騎馬射箭只是增添一點特色罷了。”
完顏宗翰將自己佩戴的一張大力角弓取下來,交給馬擴,指着遠處一堆積雪讓馬擴射擊,用命令的口氣對馬擴說:“且煩你走馬開弓,讓我見識一下宋朝人的射擊手段。”
馬擴默默接過弓,策馬向前,突然,他做出一系列標準的挽弓射擊動作,前後左右應戰自如,進退嫺熟。
完顏宗翰見狀,面露凝重之色。
旋即,馬擴拈弓搭箭運足氣力,嗖嗖嗖矢無虛發,連射連中。
完顏阿骨打讚賞道:“煞好,大宋射手皆有你這手段?”
馬擴謙虛地笑了笑:“謝陛下誇獎。然外臣的箭法尚不足,外臣因年歲小,雙臂無力,故所射之箭疲軟不堪,不如京中御前禁軍,他等都各有所長,其中不乏神箭手。還有諸路禁軍中的弓箭手,都是武藝精壯之人。外臣只是微末教諭,與他們相比,不值一提。我家皇帝陛下手下有一親衛頭領,名叫‘王舜臣’,兩個時辰裡,射出上千只箭,箭無虛發,射到手指破裂,血流滿臂,我家皇帝陛下御賜‘天下第一箭’。”
一衆金人大驚失色,他們萬萬沒想到,世間竟然有王舜臣這樣的神箭手。
震驚過後,金人又忍不住懷疑,‘這世間真有如此神箭手?’
完顏阿骨打聽後,坐在馬上沉思良久。
這時,突然有一隻黃獐從前面的樹林中一躍而起。
完顏阿骨打傳令:“諸將不要射,讓宋使先射。”
馬擴知道考驗自己的時候到了,他躍馬驅馳,忽然直臂引滿弓嗖地一聲,風勁角弓鳴,一箭正中那隻黃獐的腦門。
黃獐一頭栽地當場斃命。
完顏阿骨打鼓掌笑道:“煞好,煞好。難得的好本事,宋朝武進士果然不善。”
完顏宗翰也騎馬過來,拍了拍馬擴的肩膀誇讚道:“馬教諭箭法果然不簡單,可喜可賀!真沒想到,大宋竟然也有如此好的射手。”
完顏宗幹、完顏宗望、完顏希尹、完顏婁室、完顏闍母等女真將領,對馬擴精湛的騎射技術也都很佩服。
——女真是一個尚武的民族,他們敬佩武藝高強的人以及有各種大本事的人。
這天晚上,大迪烏受命來到宋使館舍,將貂裘錦袍犀帶等七件珍貴物品交給馬擴,並滿臉帶笑地說:“恭喜,宋使能馳馬射中獵物,我家皇帝很讚賞,特賞賜珍品七件。”
趙良嗣等宋使全都感覺臉上有光。
後來,金國國相完顏撒改特意接見了馬擴,並熱情稱讚道:“你射生得中,名聲甚遠,我給你立一顯名,今後你可喚作‘也力麻立’。”
——也力麻立是女真語,意思是善射之人。
這個小插曲過後,完顏阿骨打將趙良嗣等宋使找來對他們說:“燕京一帶本是漢地,五代時被契丹佔領。現在,我大金想與貴朝結盟夾攻契丹,我大金取中京一帶,貴朝取燕京一帶,不知貴朝以爲如何?”
害怕趙宋王朝不答應結盟,完顏阿骨打又說:“契丹無道,已被朕殺敗,按理說,契丹全部州城都應該歸我大金,都是我大金田地,但念及你我兩國交好,以及燕京本來是漢地,故只要大宋願與我大金聯合攻遼,燕京一帶便盡歸你大宋所有,如何?”
趙良嗣說:“契丹運盡數窮,若你我兩家南北夾攻,它不亡何待?只是,國之大事,非外臣等臣子可定,還須我家皇帝陛下定奪。外臣必將陛下好意盡數帶給我家皇帝陛下。”
完顏阿骨打頭腦極其精明,他很清楚趙良嗣的話中含義,他爽朗地說:“確該如此。”
完顏阿骨打又說:“若契丹派人來與我大金講和,朕會對他說:我大金已與大宋約定,把燕京送給大宋。除非他把燕京給大宋,否則我大金絕不會和他講和。”
趙良嗣心想,完顏阿骨打此計,既顯其誠意表明瞭金國的堅定立場,又巧妙地拿趙宋王朝最想要的“燕雲十六州”做餌引誘趙宋王朝跟金國結盟,還增加了趙宋王朝跟遼國結盟的難度,甚至是離間了趙宋王朝和遼國,畢竟,完顏阿骨打已經把“燕雲十六州”這個籌碼拿了出來,遼國要想跟趙宋王朝結盟,是不是也得把他們根本失去不了的“燕雲十六州”給趙宋王朝,不然,趙宋王朝又爲什麼不跟金國結盟跟遼國結盟?
可以說,完顏阿骨打這是一石多鳥之計。
也可以說,完顏阿骨打爲了逼趙俁跟他結盟,將趙宋王朝拉入了這場北地風雲的棋局之中,真是煞費苦心。
趙良嗣拜道:“陛下高義,實乃天下共仰。外臣定將陛下之意,一字不漏轉達我家皇帝陛下,想來我家皇帝陛下亦會深感陛下之誠意。只盼兩國能攜手共進,共圖大業,共謀大計。”
聽了趙良嗣這話,完顏阿骨打很高興,他約趙良嗣等宋史一同進入上京城,去看看遼朝皇帝的皇宮居室。他們騎馬並轡而行,從皇宮西偏門進入大內,依次經過玉鑾殿、寶政殿等皇宮大殿。
晚上,完顏阿骨打在延和樓大擺酒宴,款待一衆金將和趙良嗣等宋使。
趙良嗣等宋使與一衆金將一同奉觴爲壽,山呼萬歲。
完顏阿骨打高舉酒杯與大家同飲,歡聚一堂。
席間,一位遼國美人翩翩起舞給他們助興。
這個遼國美人舞姿飄逸,輕盈曼妙,一會兒像蝴蝶戀花,一會兒似睡蓮初綻。
完顏阿骨打問趙良嗣:“你可認得此女?”
趙良嗣搖頭:“外臣不認識。”
完顏阿骨打說:“她是趙王妃,阿果兒媳。”
完顏阿骨打衝趙王妃招了招手,趙王妃蕭斡裡衍立即顫顫巍巍地走來,伸出纖纖玉手,手捧銅酒壺,依次給完顏阿骨打和趙良嗣斟滿酒杯。
趙良嗣知道趙王耶律習泥烈是耶律延禧的長子,如果不是他有些弱智,或許就能成爲遼國的太子。
不想,竟然連耶律習泥烈的王妃,都被金人給捉了。
‘看來遼國真要亡啊!’
第二天,趙良嗣來到軍中大帳向完顏阿骨打辭行。
完顏阿骨打設宴爲趙良嗣踐行。
宴上,完顏阿骨打與趙良嗣把盞酬酢。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完顏阿骨打又一次提起宋金兩國聯盟的事,讓趙良嗣帶話給趙俁,慎重考慮。
趙良嗣真被完顏阿骨打的真誠所感動,他屢屢舉杯向完顏阿骨打敬酒。
完顏阿骨打的酒量極大,來者不拒,痛快暢飲。
可趙良嗣不勝酒力,幾杯下肚便兩眼迷離醉意朦朧了。
翌日,趙良嗣去向完顏阿骨打辭別。
臨分別之前,完顏阿骨打拍了拍手。
立即有人擡來了不少箱禮物,並帶上來了一百多名遼國美人,而趙王妃蕭斡裡衍赫然在列。
完顏阿骨打笑着對趙良嗣說:“朕聽聞你家皇帝喜愛美人,朕在上京捉了不少契丹美人,分一半給你家皇帝,以示朕與你家皇帝結盟誠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