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

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

劉備和劉儉開始在家中思過受罰,而簡雍那邊接到了劉儉的信後,讓他將己方四人這次的事情在涿縣中好好宣揚一下。

簡雍話事的本事還是有的,他將四人這一段出門迎接公孫,在路上巧捉遊賊,掃除公孫瓚上任途中風險的事,添油加醋的好一番改編,活生生一幅羣英演義版本。

不過他也遵循着劉儉給他的一個忠告,那就是不論怎麼瞎扯吹噓都無所謂,但切記不能提太行賊寇和鮮卑,一個字都不許提。

只說掃清的是普通流寇就是了。

簡雍編故事的本事是有的,可這故事如何在涿縣中散佈,這可就不是他一所擅長的了,他就算是擅長,他也得有足夠的錢和人來辦這事,但簡雍沒有。

故而,此事還得是落在張飛的頭上。

涿縣的屠戶豪右之家——錢多,人夠,好辦事。

有了張家人的操持,劉儉等人‘迎同窗滅賊受罰’這件事,很快就在涿縣之中傳播開來。

……

涿縣縣署中,公孫瓚正與他從遼東帶來的親信羽則商討涿縣中諸事。

“明廷請過目。”

羽則將一份簡牘遞送到了公孫瓚的面前。

“這是涿縣中望族士門通過涿郡呂府君,嚮明廷遞送的名單。”

公孫瓚伸手接過,打開大致掃了幾眼,眉頭深深皺起。

“這麼多人?”

“是,涿郡不比遼東,雖也是邊郡,但終究是靠近冀州,士門、望族、豪右林立,箇中利益牽扯甚廣。”

“哼哼,我縣署所能召者幾人?這上面羅列的人幾可過百,我這縣令乾脆也讓他們做好了!”

羽則無奈道:“河北各縣,一向如此,尤以冀幽爲甚,縣君也莫往心裡去了,只是這些人中,後面畫圈的九人,乃是方伯親點的,言縣君無論如何,都務必提拔入署。”

公孫瓚的表情變的有些兇狠:“陶謙任期已至,這幽州刺史朝廷擇日便會另派人選,他現在還往我涿縣安插人手,是何用意?”

羽則的表情很淡漠,無絲毫漣漪。

“終歸逃不出‘賣好收利’四字,只是陶謙被遷之事雖定,但尚書檯令未至,如此他便還算在任,刺史有監察幽州諸官重責,明廷初至涿郡,不宜惹他。”

“卑下恐他回京後攜私怨不予縣君善言,終非好事,實在犯不上因爲這點小事惹他不快。”

公孫瓚心中不甘,但他終究已非懵懂少年,這幾年的宦海沉浮,將他歷練的心思縝密,非同尋常。

公孫瓚將簡牘扔在桌案上,揉着眉心,不悅地開口:

“那九個人,你請縣丞幫我擬定職務,召入官署爲用。”

“其他人呢?”

“暫緩。”

“可是,這些人似有些急。”

“急?哈哈,那就看他們如何表示了,某走到今天這一步,耗資近三千萬,難道是專門爲了他們當這個官?懂事的,自然會想辦法。”

“喏。”

此事暫時定下,羽則又說起另外一事。

“還有一事,屬下需稟明。”

“講。”

“涿縣市井,現有關於縣君的傳言,事關那日在官道上迎接縣君的兩位同窗。”

“哦?”

適才還是略顯疲憊的公孫瓚驟然間來了興致。

“說說。”

羽則遂將市井中所傳的,劉備和劉儉百里迎同窗,路殺流寇,回縣後又被家中長輩責令閉門思過的事大致向公孫瓚敘述了一便。

公孫瓚聽完,竟開懷大笑。

“好英雄啊!竟直接耍弄到我頭上來……如此說來,某能夠如期上任,不爲賊衆所傷,還得虧了兩位師弟勇謀兼備了?”

“縣中小民胡傳,本不足信,屬下只是說於縣君聽,閒暇排遣而已。”

公孫瓚的嘴角輕挑,似乎想到了什麼。

“市井之傳中,可有太行流寇與鮮卑之事?”

“這倒是沒有。”

“呵呵,如此,那就不是小民胡傳了。”

羽則聞言,沒有搭腔。

他也知道這不是小民胡亂傳言的,定是有人故意爲之,但在公孫瓚面前,說他兩個同窗師弟的壞話,終究不妥。

這話,也只有公孫瓚自己說出來,方纔無礙。

“明廷,那此事,應如何處置?”

“哈哈,這是我師弟特意給某留的臺階,我這做師兄的得下,況且知恩圖報,對本縣聲名有利,何樂而不爲?”

“縣君是打算請兩位劉少郎君入縣署任職,以報其恩,彰顯聲名?”

“那倒不必,如此,某不就中了德然小弟之計了?”

羽則皺起眉,有些不明所以。

一個劉備,一個劉儉,縣君爲何獨獨認爲這招是劉儉出的?

“小師弟想借此法激某起用,呵呵,但他忘了,報恩的方式,可不光是縣署人事……還有財貨!”

說罷,公孫瓚指了指羽則:“準備我從遼西帶來的布帛,美酒……再備五塊馬蹄金,來日隨我親自去劉家拜謝。”

羽則聞言頗驚。

漢初所定,萬錢一金,從無改變,但時至今日,五銖錢貶值,在民間一金大抵能兌兩萬錢,而一塊馬蹄金約合二百五六十克,即爲漢制一金(斤),也就是說這五塊馬蹄金,可抵十萬錢。

雖然也知道公孫瓚是爲了名聲,但給那兩個姓劉的光是錢就送十萬,這未免有些太便宜他們了吧?

望着羽則頗爲不甘的神情,公孫瓚不由哈哈大笑。

“放心,送過去了,那劉儉也不敢要,還是得送回來的!”

聽到這,羽則恍然了。

縣君果然高明,既還了人情,也能堵住那倆貨的嘴,讓他們無話可說。

最重要的是……還不吃虧!

“對了,那鮮卑人可曾再審了?”

“屬下昨日審了一夜,已經查明,那鮮奴叫扶落,乃是中部柯最闋的部下,這一次是太行流寇暗中聯合中部,想要和他們合兵從山脈潛入幽州腹地爲禍,扶落這些人只是先頭查探的。”

“太行流寇……”

公孫瓚抿了抿嘴脣,道:“光是這兩年,遁入太行的黔首,怕已不下數千戶了,其中好像有不少人是那太平道信徒?”

“只是流言,未曾查實。”

公孫瓚長嘆道:“唉,當今活祀,浮屠,妖祀衆多,信徒亦廣,連各地官員中也有虔誠信徒,於國不利。”

羽則似乎並未將太平道當回事。

“不過遊方之士,何懼之有?縣君過慮了。”

公孫瓚沉默片刻,遂道:

“檀石槐雖爲外胡,卻也是目光長遠的雄烈之人,派少數探子配合太行中人入寇涿地,想來也不過是聊以試探,只此便使鮮卑大舉進犯,殊無可能,不過這些太行流寇還有太平道的人,還應多加些小心,你派人將此事分別彙報給方伯和呂府君,看看他們的意思如何。”

“喏!”

羽則當即領命,隨後又道:“不過,太行山俯覽幽、並,流寇竄於諸縣,絕非奇事,卑下恐方伯,府君及諸縣君早就知曉,只是彼此默認,明廷若將此事提出來,恐怕會惹衆怒……”

“我當然知道他們早有互通,但我不知便罷,既已知曉,若不有爲,枉爲邊郡兒郎!你我皆是遼西善縱馬長於弓的英豪之士,就算入了這混濁官場,難道也事事要與這些中原腐士同流合污嗎?”

羽則的心,被公孫瓚說的心潮澎湃,當即拱手:

“願爲君驅使,雖死無憾!”

“好了,我乏了,先去休息,伱準備財貨禮品,來日我親自去劉家看我那兩個師弟。”

(本章完)

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97章 太平五行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507章 定胡虜!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85章 過猶不及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312章 一對母子皆廢物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702章 大事件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712章 赦俘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92章 酒醉獻子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561章 紹,術,譚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659章 廢三公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27章 幷州刺史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582章 謙亡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46章 大饗諸士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母親突然腦梗了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745章 大漢軍神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
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97章 太平五行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507章 定胡虜!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85章 過猶不及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312章 一對母子皆廢物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702章 大事件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441章 夏侯惇之死引起了曹營變動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712章 赦俘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92章 酒醉獻子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561章 紹,術,譚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659章 廢三公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27章 幷州刺史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582章 謙亡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283章 賈詡之計謀與退路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717章 各有所進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46章 大饗諸士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母親突然腦梗了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745章 大漢軍神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