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斬兩千石

趙雲,顏良,文丑……這三個人在劉儉軍中的聲名,確實是不及關羽和張飛。

但是論及整體實力,他們卻並不比關張遜色。

甚至在某些方面,關張也還可能不及他們。

此時,文丑在正中間率騎兵衝突泰山軍的正陣,而趙雲和顏良則在兩側給文丑打側應。

三路兵馬配合的極爲默契,硬是將精銳的泰山兵的陣型打亂,使其不能有效的進行反擊。

而一直被王匡視爲希望的朱儁,直到這個時候也沒有出現。

面對着劉儉的三路兵馬和三員猛將,王匡深感驚恐。

“朱車騎……朱車騎……你在哪啊?”

王匡在一衆親兵們的護衛下,一邊痛苦的悲鳴高呼,一邊縱馬向着後方撤去。

問題是,戰場之上沒有人會可憐他。

作爲他的對手,趙雲,顏良,文丑此刻所想的就是如何用盡全力,將王匡和他手下的精兵強將皆置之於死地。

三名河北猛將毫不留手,在將王匡的部隊切割成數段之後,就開始指揮麾下的河北猛士,對泰山軍進行毫不留手的殺戮。

這些泰山軍雖然皆是精銳之兵,怎奈在河北軍一環扣一環的施策與佈陣下,已無任何還擊之力,況且王匡對於朱儁過於自信,抵達懷縣之後,甚至都沒有歇息就來叫陣,此時的泰山兵,完全就是疲憊之師,只能被動的接受對方屠戮,陣勢被割裂之後則只能倉皇而逃。

不遠處的一處高坡上,劉儉帶領着白毦兵駐兵而立。

劉儉來回甩動着自己手中的馬鞭子,一臉默然的看着遠處被三將包圍圍剿的泰山一衆。

“王匡這次不是死在吾之手中,而是亡於韓浩,朱儁之手,唉,他若能夠看透世情,傾向於我,日後不難有個好前程,可惜此人的出身使他對袁氏過於執拗了,眼中容不下我這等後起之秀……惜哉啊惜哉。”

夏侯蘭護持在劉儉身後,對劉儉道:“主公,末吏覺得王匡死不足惜,反倒是那些泰山兵……着實有些可惜了。”

劉儉聞言沒有吭聲。

“聽聞王匡手下的那些泰山兵,皆是精銳之士,乃是步兵中的翹楚,此等銳士當爲主公所用,可惜今日皆要隨同王匡赴死……唉。”

劉儉聽了這話,大笑了幾聲:“伯器一心爲吾着想,吾心甚慰也。”

“只是這支兵馬乃是王匡嫡系,大部分皆爲其鄉中人,王匡爲了供養這支兵馬,在河內軍徵稅頗重,這支兵馬對其頗爲忠心,王匡若死,此軍恐多爲其報仇者也,是故必須剿之。”

夏侯蘭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了劉儉的說法。

此時,以劉儉的高處位置可以看到,王框的中軍處,其本人已經帶着一些殘兵敗將,從後陣倉惶退出,奔南而逃。

泰山軍的大部已經爲三將驅散,想來過不了多久,他們中就會有人順着王匡的脫逃路線帶兵追上來。

但具體能不能追上王匡,還不好說。

劉儉站起身,一臉鄭重的問夏侯蘭:“伯器,依你看來,王匡今日當死於何人之手?”

夏侯蘭認真的觀望了一會,道:“依末吏看來,文司馬的部曲距離王匡最近,文司馬本人衝破敵陣的速度也是三人之中最快的,想來定是他第一個追上王匡,將其生擒給主公。”

劉儉淡淡一笑:“錯了。”

夏侯蘭聞言頓時一愣。

他再次向戰場的方向望去。

沒錯啊……看諸部的架勢,若是有人能追上王匡,那眼下定然是首推文丑啊。

就在這個時候,劉儉轉頭看向夏侯蘭,吩咐道:“伯器,勞煩你率白毦兵下山,將王匡的首級給我拿上來。”

夏侯蘭聞言頓時一驚。

“主公,這……”

劉儉笑道:“這安排有什麼不妥嗎?還是伱做不到?”

夏侯蘭聞言,立時挺直了身軀,鄭重言道:“末吏這就去王匡的逃路攔截,不是帶王匡的首級來見主公,那就帶末吏自己的。”

說罷,便見夏侯蘭轉身大步流星而去。

劉儉望着夏侯蘭的背影,輕輕點頭。

其實一直以來,夏侯蘭對自己都是任勞任怨的,而且從來不主動爭搶功勞。

對於夏侯蘭,劉儉一般也都是任以中軍護衛長之職,另外還有輔助鎮守鄴城。

所以,對夏侯蘭而言,立功的機會並不是很多。

但夏侯蘭一直對劉儉都是忠心耿耿,任勞任怨,從沒有爭搶功勞的意思。

劉儉讓他幹什麼他都無所謂。

其實你仔細想來,何止是夏侯蘭如此,當年常山的那一衆最早成爲白毦軍的少年,各個對劉儉都是這樣的忠心。

經過了數年征戰,隨着劉儉的部隊變強大,常山的那些少年,如今個個都已經成爲了軍中的中流砥柱,在軍中各部曲擔任要務。

劉儉也對他們多有留心,有時候也會派心腹去打探一下他們的情況。

讓劉儉欣慰的是,這些人似乎並未忘記初心。

即使如今,他們在軍中的身份都不一樣了,但行事依舊如同當年。

真的很讓人感動。

今天這場戰鬥,劉儉設局,讓趙雲、顏良、文丑三將圍剿王匡以及泰山軍。

若是三人在陣中能夠成功追殺到王匡,並將其陣斬,那劉儉也不會讓別人出手干預。

但是如今,王匡率領一衆殘兵敗將衝了出來,那爲了扼殺這場戰局的不確定性,將王匡就地處決,那劉儉派出人在王匡的必經之路上阻攔,正當其理。

而這個派去阻攔王匡的人,劉儉早就在心中預定了夏侯蘭。

對待這些手下,劉儉心中一直都有一杆秤。

不論是老部下還是新部下,只要是可用之人,忠心之人,劉儉就要給他們機會。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碗水端平的事兒,但身爲一方霸主,即使不能一碗水端平,也一定要盡力顧及到屬下們的感受。

有很多一方霸主每日殫精竭慮去思考敵人的想法,思考敵人的感受,但事實上,真正需要他顧忌、平衡、安撫的是每日離他最近的這些人。

劉儉也是從底層爬上來的,他最能明白爲人手下的心理。

一個好君主,一定要懂得在關鍵的時刻施恩,這樣才能保證長久。

就好像夏侯蘭這樣不挑不揀的老實人,你不能因爲人家的忠心,就真的把人家當牛一樣使喚,絲毫的功勞都不惦記着人家。

如果真這樣做,這樣的主公,也註定在這個亂世走不了太遠。

……

……

此時的王匡,如同喪家之犬,倉皇的奔着黃河方向而逃。

在逃跑的過程中,他的兜鍪甚至都跑掉了,披頭散髮的、一臉的喪敗之相。

聽着後面不斷傳來的追殺聲,王匡被嚇得魂飛魄散,手中的馬鞭子在亂抽的過程中都被甩沒了。

他怎麼都想不到這仗居然會打成這樣。

自己一萬多的精銳泰山兵,就算是打不過劉儉,至少也能抵抗十天半個月吧。

哪曾想,一陣之下,就被對方直接打到全面潰散。

就是當年跟董卓打,他也沒有這麼落魄呀。

但其實這一仗確實是王匡被算計了。

他是以朱儁前來跟自己會合,夾擊劉儉的軍隊攻克懷縣爲前提發起的這場戰爭。

他遠道而來,甚都沒有讓兵馬歇息就直接到城下叫陣。

結果,朱儁的兵馬明明就在十餘里之外,可直到自己的泰山兵被劉儉的河北軍打成狗,朱儁也沒有出現。

王匡適才還在一個勁兒的呼喊:“朱車騎在哪?”

但是現在他的口吻全完全變了。

適才如同招魂一般的呼喚,此刻全都變成了污言穢語。

“朱儁,汝不得好死!”

“朱老匹夫!坑害吾衆,早晚必掘汝祖墳!”

“蠅賊!你怎麼不去死!”

“朱儁老賊,遲早將汝族中男丁殺盡,女子盡賞三軍爲娼!”

王匡一邊驚魂失魄的在前面跑,邊跑邊罵朱儁。

而他後面的不遠處,文丑也是帶領着兵將一邊追,一邊高聲怒吼。

“王匡匹夫!說了不算,枉爲人也!”

“有本事你站在那兒別跑!汝公來也!”

“爾適才在城下叫罵之時,不是很有英雄氣嗎?現在爲何要跑?”

“有本事就與乃公戰五十回合!”

但王匡纔不會傻到停下來與文丑交手,現在的他他只是拼了命的奔逃。

至於逃到哪兒,逃到什麼時候,王匡心中也沒有想法……反正現在對他而言,跑就是了。

正在奔逃之間,道上卻突然閃出了一隻兵馬攔路。

爲首的青年將領手持長矛,也不多說話,只是用手一揮,令他手下的兵卒衝上來圍剿王匡與他麾下的將士。

那青年將領麾下的士卒極爲善戰,王匡的兵馬正在疾馳之間,他們用一陣箭雨硬生生的讓對方站住了腳步,同時還精準的射殺了奔逃在最前面的騎士。

隨後便見那些兵卒收了長弓,轉用環首刀等利刃,衝上來就與王匡一衆搏殺。

他們的動作極爲迅速且乾淨利落,一看就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衆。

王匡麾下的這些敗兵,在他們那些人的手下,幾無一合之敵。

眼看着周邊人一個接一個倒在血泊中,王匡不由慌亂了。

巨大的死亡陰霾籠罩在了他的頭頂。

“別,別殺我……我,我乃兩千石官身,朝廷所敕的河內太守……”

話還沒等說完,就見夏侯蘭縱馬疾馳到王匡的身前。

他的面容冰冷,聲音古井不波,沒有絲毫的情緒。

夏侯蘭當着王匡的面,壓低了聲音說道:

“莫言兩千石,左將軍發了話,三公也得死!”

說罷,便見他手中的戰刀猛然在空氣中劃過。

隨後,那顆兩千石的頭顱,便在驚恐中被高高拋到了半空中,如同皮球一樣的跌落到了塵埃,再無生息。

第70章 送禮之人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69章 內外相合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92章 酒醉獻子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70章 送禮之人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25章 負荊請罪第98章 張角高徒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731章 失陷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332章 讓功績與汝等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19章 審鮮卑第659章 廢三公第569章 大將軍提十萬衆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755章 陽平亂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26章 郡署徵辟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794章 袁紹的覆滅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297章 坦誠相待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526章 校事府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652章 圍京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7章 幷州刺史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703章 論袁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7章 官場利弊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2章 涿縣四虎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303章 趙子龍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720章 殲援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
第70章 送禮之人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69章 內外相合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92章 酒醉獻子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715章 以待天時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70章 送禮之人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25章 負荊請罪第98章 張角高徒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731章 失陷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414章 我的盟友何在?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332章 讓功績與汝等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19章 審鮮卑第659章 廢三公第569章 大將軍提十萬衆第377章 新政動態第755章 陽平亂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26章 郡署徵辟第424章 先破呂牛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794章 袁紹的覆滅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297章 坦誠相待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526章 校事府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652章 圍京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7章 幷州刺史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703章 論袁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7章 官場利弊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60章 無法駕馭的棋子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2章 涿縣四虎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303章 趙子龍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720章 殲援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