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英雄救小女孩

- -

天啓皇帝笑呵呵的看着面前的擺攤之人,略微沉吟了一下,道:“本公子第一次到揚州城,看到揚州如此繁華,想在做點生意。不過本公子人生地不熟的,你知道這揚州城裡什麼生意最賺錢嗎?”

小攤販一愣,神色頗爲古怪的看着天啓皇帝,眼中居然帶着警惕的神色。不過等到天啓皇帝將一塊銀子放在了桌子上,小販頓時笑逐顏開,道:“公子,這揚州城雖然繁華,可是能做的生意卻不多。小的看公子身份尊貴,這酒樓飯館這樣的生意是不屑於做的。這揚州城有一樣買賣適合公子做。”

笑着點了點頭,天啓皇帝語氣輕快的問道:“什麼生意?說來聽聽!”

“公子您說笑了,揚州城裡最好的買賣自然是鹽,最賺錢的自然也是鹽!”小二眉頭微微一挑,一邊把自己的東西往上端,一邊笑呵呵的說道。

“鹽是好東西,可是想做鹽的生意卻沒那麼容易吧!大明有十個綱區,每綱有鹽二十萬引,每引則是三百斤。大明的鹽場每年就是這些煙,鹽引早就分了下去,想要在這裡面插上一腳,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天啓皇帝對於這些自然是非常的清楚,在來揚州之前早就把這些全都弄懂了。

按照大明律的規定,每引鹽的稅銀是三兩,其中公輸費三兩。這裡面公輸費也就是運輸的錢,朝廷是拿不到的,朝廷能拿到的只有稅銀。這個鹽引的數量其實還是大明朝初年的,在後來有增加一些,直接增加到了三百萬引。

官方的記載就是三百萬引鹽,如果按照每引三兩收取稅銀,朝廷每年的鹽稅就是九百萬兩。現在朝廷每年徵收的鹽稅不過一百多萬兩,其中的七百多萬兩就不翼而飛了。

在離開京城之前,天啓皇帝翻看了所有大明朝關於歲入的記載,第一眼就看到的鹽稅上。在天啓皇帝皇帝看來,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本應徵收九百萬鹽稅,現在只能弄到一百多完,其餘的錢到哪裡去了?

戶部的賬上全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不過天啓皇帝全都是不屑一顧,明目張膽的說謊。既然要弄錢,又不能加徵賦稅,天啓皇帝的目光自然就落到了這上面。天啓皇帝又翻看了一些史料,在嘉靖四十年,朝廷虧空嚴重。

嘉靖皇帝命嚴嵩派人到兩淮徵收鹽稅,那年便爲國庫弄到了六百萬的鹽稅。後來嚴嵩倒臺的時候,在嚴嵩的賬本上找到了這次鹽稅貪污的證據,總共被貪污了七百萬兩,他比國庫還多了一百萬兩。

嘉獎四十年徵收鹽稅能收到一千三百萬兩,天啓皇帝認爲這是能夠真實反映鹽稅的事件。在這一千三百萬兩鹽稅裡面,天啓皇帝知道沒有私鹽,如果算上私鹽肯定會更多。

將自己的知道的消息在頭腦裡過了一遍,天啓皇帝笑呵呵的看着小販,等着他說話。

癡愣愣的看着天啓皇帝,小販滿臉的不敢置信,期期艾艾的道:“公子是行家裡手,不要爲難小的了,小的不過是一個擺攤的。”

笑着看着小販,天啓皇帝輕輕的揮揮手,沒有在爲難小販。招呼一邊的黨寒吃東西,天啓皇帝笑着對黨寒道:“這揚州城裡有多少綱商?”

“回公子,揚州城內的綱商總共有十八位,其中最多的每年有三綱鹽,最少的有也一綱鹽。這些人平分了每年三百萬引食鹽,可以說整個大明朝的都是這些綱商在運作的。”這些東西黨寒自然是非常的清楚,說起來如數家珍。

慢慢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對黨寒點了點頭,對於這個黨寒他是非常滿意的。駱思恭調教出來的人,看來是有過人之處的。

“在揚州城裡,從事鹽業的商人數不勝數,大概有三百多人。在這裡面自然是以這十八人爲首的,另外還有一個特點,這些商人中八成都是徽商。”駱思恭見天啓皇帝示意自己繼續說,點了點頭,接着道。

皺着眉頭沉思着,天啓皇帝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從明朝中後期開始,一直到清朝末年,是徽商的黃金時期。這句話在哪裡看到的已經忘了,不過此時天啓皇帝卻想了起來。看樣子這些徽商起家就是靠的食鹽,不知道經過這次之後,這些徽商還能不能起來。

見天啓皇帝皺着眉頭思考,一邊的駱思恭便什麼都沒說,只是靜靜的陪在一邊。駱思恭心裡知道很多,可是卻不知道怎麼和天啓皇帝說。

“公子,小的有句話不知該不該說!”駱思恭躊躇了許久,神色頗爲複雜的說道。

“有什麼話說啊!這一路走來,本公子是什麼人,你心裡應該有數。有什麼不能說的嗎?”天啓皇帝笑呵呵的看着黨寒,對於黨寒的欣賞讓天啓皇帝對他要說什麼帶上些許期待。

黨寒組織了一下語言,沉吟了半晌,才緩緩的道:“公子,想要在鹽的生意裡面插一腳,重要的不是這些鹽商。他們看起來是掌管着鹽,可是真正做主的卻不是這些人,而是那些衙門裡面坐着的老爺。”

看着黨寒,天啓皇帝笑着點了點頭,語氣中帶着讚賞的道:“不錯,真不錯!沒想到你居然會有這樣的見地,等着回去之後本公子有重賞。”

“謝公子!”黨寒臉上頓時露出了喜色,笑呵呵的說道。他想告訴天啓皇帝的事情非常簡單,那就是這些鹽商的身後是大明朝的官員。這裡面的水很深,天啓皇帝想要整頓鹽商,面對卻是江南的官場。

對於這一點,天啓皇帝自然是非常的清楚,大明朝的任何改革,牽扯出來的都是官員。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自己想要搶錢,只能從這些人最裡面搶出來。

慢慢的站起身子,天啓皇帝對一邊的黨寒道:“走吧!我們回去!袁先生他們也該起來了,今天我們要好好逛一逛這揚州城!”

“是,公子!”黨寒恭敬的站起身子,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

在天啓皇帝剛轉過身的瞬間,大街上忽然想起來叫罵聲,不遠處一片嘈雜。跟在天啓皇帝身邊的禁衛反應速度很快,將天啓皇帝圍在中間,全都握住了刀柄,目光謹慎的看着街道上。

一個小女孩跌跌撞撞的跑了過來,看起來年紀並不大,八九歲的樣子。原本應該是最好年齡的她,此時臉上紅彤彤的,腫的很厲害,一看就知道是被人打的。身上穿着錦緞的衣服,現在看起來卻是被撕爛了一樣,看起來狼狽異常。

小女孩不時的回頭看,臉上帶着深深的恐懼,拼命的向前跑,或許是因爲太着急了,狠狠的摔了出去。快速的向前跑,小女孩眼中的淚水就像斷了線一樣,不過依舊緊緊的抿着嘴脣向前跑。

街上看到這一幕的人不少,不過沒有一個人上前去拉少女人,因爲在小女孩的身後幾個人在追着。這些都穿着一樣的衣服,頭上帶着小廝帽,一看就是什麼人蓄養的打手。這些人手裡都拿着棍子,一邊在後面追,一邊大聲的喊叫着。

皺着眉頭按着這一幕,天啓皇帝沒有說話,只是看了一邊的黨寒。

見天啓皇帝看自己,黨寒心裡一顫,不敢有絲毫的猶豫,大步的走到前面,一把拉住小女孩。沒有和小女孩說什麼,抱着小女孩交給了一個禁衛。

“你放心,帶着這裡最安全!”天啓皇帝慢慢的蹲下身子,伸手想要撫摸少女的腦袋,不過被小女孩躲開了。

目光謹慎的盯着天啓皇帝,小女孩眼中帶着濃濃的畏懼,不斷的向身後看去,眼中帶着深深的畏懼。

天啓皇帝儘量使自己語氣溫柔些,小心翼翼的道:“不用害怕!我們這裡人多,你看着,我們一定能打贏。”不知道是是因爲天啓皇帝的態度,還是小女孩看到了周圍拿着刀的禁衛,居然慢慢的點了點頭。不過眼中依舊帶着敬畏,臉上的肌肉都在不斷的顫抖。

這羣打手已經來到了進前,當看到天啓皇帝的時候,幾個人頓時一愣。在看看天啓皇帝身邊的禁衛,領頭的人頓時覺得滿嘴苦味,怎麼會出這樣的紕漏,對面的這位一看身份就不同尋常。

大步的走了出來,領頭的人對着天啓皇帝一抱拳,大聲的道:“這位朋友,在下趙德才,不知道這位公子怎麼稱呼?”

天啓皇帝自然不會搭理他,你以爲你是誰啊!依舊都弄着小女孩。

“有什麼話你跟我說!”黨寒對着領頭的人叫了一聲,臉上帶着淡淡的笑容,輕輕的將手裡的摺扇展開,一副才子佳人的樣子。

領頭的人頓時臉色漲得通紅,看了一眼天啓皇帝身邊的禁衛,對着黨寒報了抱拳,道:“這位兄弟,那個小女孩是我們要的人,希望你們把她交給我們。”

黨寒慢慢的搖了搖頭,手中搖動則紙扇,笑着道:“我看不像,你們像是拐帶這個小女孩的。”

第三百四十四章 強大的水師第二百二十九章 互相依託第二百六十二章 嚇破膽了第五百一十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一百九十七章 綁架第九十六章 師徒第四百九十四章 請辭第一章 第一件事第二章 提上褲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三百三十九章 因由第一百三十章 採納第二百一十二章 人選第三百五十六章 接頭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奈的抉擇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見成效第八十六章 策論第一百六十一章 中計了第四百六十章 宋代皇室第四百一十七章 攔路喊冤第兩百零一章 劉徹第三百零三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九十五章 時機第二百七十七章 兩軍交鋒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二第三百五十章 一份奏摺第三十三章 幕後第三百八十二章 校場點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屯營第二十一章 駕崩第四百六十五章 進去吧第三百四十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四百九十二章 兵發遵化第四百二十三章 賬冊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第二百二十章 涌動第三百七十章 一路凱歌第一百三十二章 威信第三百六十六章 事不宜遲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軍並進第一百五十七章 安全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校場點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地道第八十五章 熊廷弼第三百七十六章 動作第二百一十二章 人選第三百四十五章 四萬匹軍馬第二十七章 現實很骨感第六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八十二章 信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六十三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二百七十七章 兩軍交鋒第三百七十二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忍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下雪了第七十八章 博弈第四十章 做媒第四百一十八章 對策第三百零六章 動手吧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入第四百八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圍張家口第四十六章 木盒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四百六十三章各自算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刀第八十六章 策論第二百四十章 真正的計劃第四百七十五章 三方人馬第一百二十七章 選定第三十三章 幕後第二百一十一章 閻應元第二百六十七章 戚金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五章 時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選將第四百五十二章 第一艘戰艦第二百九十章 各自謀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貴陽第三百七十一章 廷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父子謀劃第三百六十一章 兩萬對十萬第二百二十一章 范文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和人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一百零一章 王化貞第三百一十八章 十四的月亮第九章 仙藥第三百四十五章 四萬匹軍馬第四百零一章 登岸第三十七章 準備第一百零七章 大朝會一第四百五十章 四百萬兩的戰艦第四十三章 吏部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戰瀋陽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崇煥進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誰耍了誰
第三百四十四章 強大的水師第二百二十九章 互相依託第二百六十二章 嚇破膽了第五百一十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一百九十七章 綁架第九十六章 師徒第四百九十四章 請辭第一章 第一件事第二章 提上褲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三百三十九章 因由第一百三十章 採納第二百一十二章 人選第三百五十六章 接頭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奈的抉擇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見成效第八十六章 策論第一百六十一章 中計了第四百六十章 宋代皇室第四百一十七章 攔路喊冤第兩百零一章 劉徹第三百零三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九十五章 時機第二百七十七章 兩軍交鋒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二第三百五十章 一份奏摺第三十三章 幕後第三百八十二章 校場點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屯營第二十一章 駕崩第四百六十五章 進去吧第三百四十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四百九十二章 兵發遵化第四百二十三章 賬冊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第二百二十章 涌動第三百七十章 一路凱歌第一百三十二章 威信第三百六十六章 事不宜遲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軍並進第一百五十七章 安全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校場點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地道第八十五章 熊廷弼第三百七十六章 動作第二百一十二章 人選第三百四十五章 四萬匹軍馬第二十七章 現實很骨感第六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八十二章 信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六十三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二百七十七章 兩軍交鋒第三百七十二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忍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下雪了第七十八章 博弈第四十章 做媒第四百一十八章 對策第三百零六章 動手吧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入第四百八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圍張家口第四十六章 木盒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四百六十三章各自算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刀第八十六章 策論第二百四十章 真正的計劃第四百七十五章 三方人馬第一百二十七章 選定第三十三章 幕後第二百一十一章 閻應元第二百六十七章 戚金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五章 時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選將第四百五十二章 第一艘戰艦第二百九十章 各自謀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貴陽第三百七十一章 廷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父子謀劃第三百六十一章 兩萬對十萬第二百二十一章 范文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和人第四百九十章 出兵禦敵第一百零一章 王化貞第三百一十八章 十四的月亮第九章 仙藥第三百四十五章 四萬匹軍馬第四百零一章 登岸第三十七章 準備第一百零七章 大朝會一第四百五十章 四百萬兩的戰艦第四十三章 吏部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戰瀋陽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崇煥進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誰耍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