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販賣的書籍到各個朝代後的反應(四)
另一個時空的宋朝,趙禎收到所有的書籍之後,他也召集了所有的文武百官,共同商討起來怎麼利用這些書籍。
在趙禎看來,這一次天幕上販賣的書籍,正式增加大宋軍事實力的機會。
不管是《民兵訓練手冊》也好,《還是軍地兩用之友》也好,都能快速的在那百姓當中,給自己的大宋拉出一支隊伍。
並且可以讓原來的士兵,成爲精銳中的精銳,超脫了原來的戰鬥力。
最爲重要的是,這兩本書能夠讓那些文人們也能夠學會,如何去行兵打仗?
不至於像以前一樣,文官更多的是在戰場上添亂。
趙禎相信,有了這些書籍以後,那些文官才能更好的管理隊伍,也才能讓軍隊的將領們不在是大字不識的蠻夫。
明朝。
朱元璋看到書籍裡面的內容,他心裡非常的高興。
他可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可是帶領士兵打過仗,又怎麼能夠不懂這些書籍的作用?
在朱元璋看來,這些數據簡直是集華夏智慧的大成之作。
不僅所寫的通俗易懂,更是能夠應用於實戰。
不像華夏古代一些兵書一樣,雖然看似很有道理,卻並沒有什麼應用價值。
如果他在金陵城廣積糧、緩稱王之際擁有了這些書籍,只怕這天下早已經是大名的了。
朱元璋隨意的看了一遍書籍之後,就叫來了太子朱標,也讓他看了看這些書籍的內容。
太子朱標也隨意的翻了幾頁,隨後就蓋了起來。
畢竟他也在天幕上購買到了這些書籍,雖然沒有詳細的觀看,但也能夠大概理解這些數據的作用。
而現在他再一次觀看,更多的是確認裡面的內容。
這些內容在朱標看來是大殺器,如果有不臣之心利用這些東西,只怕會讓大明動亂不安。
只是天幕上販賣東西並沒辦法封鎖,而他們能做的就是讓大明的軍隊更加的強大。
讓那些懷有不臣之心的人,沒有機會實施自己的計劃。
而且在朱標看來,時代已經變了,以後更多應用的是火器,而不是以前那些冷兵器。
他大名只需要掌握火器的製作方法,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太子朱標的判斷,朱元璋很是讚賞。
他大明初立,天下並沒有那麼太平,總有一些不誠之心之人,想從他們手裡奪取天下。
哪怕天幕告訴了他們,這天下你經是他朱家的了,可是那些人還是不願意相信。
甚至會用各種藉口各種事件製造事端,然後去造反起義。
可是他們低估了他朱元璋的實力,你低估了百姓們對他的愛戴,更低估了百姓們對和平的嚮往。
而他朱元璋能夠做上這皇帝,不只是因爲他勢力龐大,更是因爲他能夠讓那些百姓們跟隨他吃上一口飯。
而不是像其他的皇帝一樣,把那些百姓們當成了牲口,可以隨意宰殺的牛羊。
而那些封藩到海外藩王們,他們在天幕上購買到書籍觀看之後,他們心裡非常的驚喜。
他們感覺這些書籍簡直是爲他們準備的,如果他們使用了書籍上的內容,肯定會讓他們封藩的土地更加的廣闊。
於是他們叫來了自己的家僕們和侍衛們,讓他們趕緊去利用數據上的內容訓練,爭取早日在海外建立自己真正的藩王領土。
也早日打敗那些蠻夷,讓他們成爲真正的大明百姓。另一個時空的大明,朱棣收到書籍後很是高興。
他作爲馬上的皇帝,又怎麼能夠不知道這些書籍的作用。
特別是《民兵訓練手冊》,能夠讓大明的士兵更加的有實力。
如果他大名的士兵使用這本書訓練的話,等待他下一次去北伐漠北,肯定能夠達到自己的預期,讓大明的江山不再受元朝遺留勢力的頻繁。
而且他在天幕上購買的其他書籍,也能夠讓大明更加的繁華,也能夠讓糧食更加的高產。
於是他叫來了太子朱高熾,和他一起商討着如何利用這些書籍,讓大明更加的永固。
相比朱棣更加在乎《民兵訓練手冊》,朱高熾更加在乎的是《實用耕作技術》這本書。
做爲大明的大管家,他可是知道大明的情況,也知道百姓們更需要的什麼。
在這個時代,人只有吃飽飯了纔能有別的想法,而百姓們需要的就是吃飽飯。
而百姓們吃飽飯之後,也纔有更多的物資去支持朱棣進行北征漠北。
於是他拿出了這本書,找了他府上的幕僚進行一起研究,看如何使用這一本書的內容,讓百姓的糧食更加的高產。
……
朱厚照看着自己購買的書籍,特別是裡面的《民兵訓練手冊》,他心裡非常的高興。
他和他的父皇朱佑樘不同,他的父皇更是一個安穩的皇帝,想的更是讓國家安穩,讓百姓們有糧食可吃。
而他的目標是做着天下的兵馬大元帥,成爲他的祖先朱棣那樣的人物。
他也果然沒有讓自己失望,不止擊退了韃靼小王子的進攻。
自從天幕出現以後,更是讓王明陽消滅了建奴,現在也達到了他的新的目標,攻打下了倭奴島,讓自己徵倭大將軍之名名副其實。
可是的他眼界的闊寬,他也不只是想成爲徵倭大將軍,也不只是想讓大明的領土只有這麼多,他更想佔領更廣闊的領土,讓大明的旗幟布遍全球。
他再一次給自己改了名號,叫徵海大將軍,就是期望自己以後的人生,能夠在那廣闊的海域當中,征戰一個又一個島嶼,攻打下一個又一個國家。
讓華夏的文明,不再被那西方的列強侵略。
明末。
朱由檢看着自己購買的書籍,他馬上把這些書籍分好了類。
其中有關於軍事的,他給予了孫傳庭、袁崇煥、盧象升等人,而其他的書籍,他也交給了自己信任的人。
特別是《實用耕作技術》,他交給了徐光啓,他希望徐光啓根據天幕上販賣的書籍,以及華夏流傳下來的書籍,讓天下的百姓都能夠吃飽飯。
他希望這些人能夠利用好這些書籍,把大明從大廈將傾的狀態拉出來,從新走向中興,也希望華夏文明不在會被野蠻文明侵犯。
孫傳庭、袁崇煥、盧象升等人收到書籍之後,他們心裡充滿是感動,感動當今陛下對他們的信任。
如果朱由檢開始登基,還是一個什麼不懂的小孩,那麼現在的朱由檢完全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而他們這些人正需要這樣的皇帝施展自己的才華,也更需要這樣的皇帝,讓大明再次中興。
他們一生所求不得,只希望能夠對起自己的良心,讓自己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