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決戰高麗

第206章 決戰高麗

高麗和寧府,然而今天這裡即不和平也不安寧,府城外一場慘烈的廝殺正在展開,殘肢與鮮血遍佈整個戰場,無數的戰士在怒吼,戰馬在嘶鳴、傷員在哀嚎,種種聲音混雜在一起,共同奏響了一首人類戰爭的協奏曲!

朱棣臉色沉靜的騎在馬上,兩眼也一直觀注着戰場上的局面,時不時還會下達命令,對戰陣做出一些調整,以應對戰場上的變化。

今天將是朱棣與李成桂之間的決戰,之前李成桂盤踞在朔方道一帶,對開京也是虎視眈眈,甚至一度想要反攻開京,當時開京也是人心惶惶,特別是鄭夢周被刺殺後,許多高麗大臣都懷疑是朱棣動的手,更讓朱棣在開京的統治變得有些不穩。

不過很快這種局面就發生了逆轉,主要就是鐵冊軍做爲大明的援軍到達後,朱棣果斷的主動出擊,一舉擊敗了李成桂的大軍,並且奪回了朔方道等地,然後挾裹着大勝之威,直接對高麗內部進行了清理,一些對他質疑的高麗大臣被清洗。

如此一來,朱棣在高麗的統治立刻穩固下來,接下來他也趁勝追擊,七戰七勝,將李成桂殺的一路後退,最後一直退到了和寧府,這裡位於大明與高麗的交界,再往後退就是大明的領土了。

不過和寧府也是李成桂的老家,當年他就是在這裡出生的,李成桂的父親曾經在這裡經營多年,所以李成桂在這裡的根基極深,他退守在這裡後,很快就再次徵調了一支四萬人的大軍,其中有一半都是女真人。

明初的女真人可不是明末的女真人,事實上在明初時,女真人混的極慘,蒙古人打壓他們,大明也打壓他們,甚至連高麗也打壓他們。

當然在打壓的同時,他們也會拉攏一批女真人爲自己所用,李成桂父子就是如此,當初他父親在世時,就拉攏了不少女真人,後來李成桂得勢後,更是繼續拉攏女真人,現在他憑藉着之前的關係,又許諾了許多的好處,自然有不女真人願意爲他賣命。

相比李成桂的四萬大軍,朱棣手中卻只有一萬五千人,其中一萬還是高麗人,剩下的五千纔是明軍,也是他手中的王牌,現在依然在後軍押陣,沒有被派到戰場上,因爲對面的李成桂也同樣沒有派出自己的王牌。

不過朱棣手中的兵力雖少,但裝備與操練都遠超李成桂手下的大軍,畢竟李成桂的軍隊是臨時徵召起來,能夠指揮他們上戰場就不錯了,至於彼此間的配合根本沒有,所以李成桂雖然戰場着人數優勢,但在戰場上卻絲毫沒有佔到半分便宜,現在雙方的戰局依然處於膠着之中。

就在這時,對面的李成桂終於忍不住了,只見隨着他的一聲令下,一直坐鎮的中軍也終於殺向戰場,這是一支五千多人的騎兵,而且大部分都是極其精銳的女真人組成,這些女真人早在李成桂父親還活着時,就投靠了李家,曾經跟隨李成桂南征北戰,立下了無數的功勞。

不過這支騎兵之前被朱棣打殘了,但李成桂逃回和寧府後,立刻又挑選了不少女真騎兵補充進來,使得這支騎兵再次恢復過來。

朱棣面對這支騎兵也不敢有任何的大意,上次他之所以能夠打殘對方,主要是他手中的騎兵更加精銳,以騎兵對騎兵,雖然打敗了對方,但他手中的騎兵也傷亡慘重,而且他還無法及時的補充兵力,導致現在手中能動用的騎兵只剩下千人左右。

這次朱棣不可能再把僅剩的騎兵全都派到戰場上,而且以一千對五千,他的勝算也極小,估計李成桂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纔敢這麼放心大膽的把騎兵派出來,準備以這支騎兵一舉沖垮大明的軍陣,鎖定這場決戰的勝利。

然而朱棣卻早有準備,只見他立刻下令道:“鐵冊軍迎敵!”

隨着旗手將朱棣的命令傳達下去,準備已久的鐵冊軍也立刻從後軍前出,兩翼也早就做好了準備,不過最先迎敵的卻不是火槍手,而是兩翼的火炮。

“轟轟轟~”隨着兩側火炮的轟鳴,對面衝鋒的騎兵也立刻慘叫連連,一枚枚滾燙的彈丸從騎兵中穿過,帶起無數的碎肉與殘肢。

鐵冊軍是一支純火器部隊,軍中可不僅僅只有火槍手,另外還配備了一支威力強大的火炮部隊,能夠動用五十門火炮,當這些火炮齊射之時,強大的威力幾乎把對面的騎兵給打垮了,特別是那些戰馬更是被巨響嚇的不斷嘶鳴,衝鋒的速度也一下子慢了下來。

趁着對方騎兵被打亂的機會,朱棣再次果斷的下令,將自己身邊僅乘的一千騎兵也派了出去,這支騎兵如同一支利刃一般,一下子將對方的騎兵衝出一道口子,這也再次有效的阻擊了對方的衝鋒速度。

最後等到這支騎兵終於殺到明軍的中軍前時,迎接他們的卻是一排排的槍口,鐵冊軍真正的主力火槍手開始發威,三段擊輪流射擊,小小的彈丸卻帶着巨大的能量,哪怕身穿鐵甲,也很難擋住子彈的射擊,再加上騎兵的速度變慢,根本無法衝擊火槍手的陣營,導致一排又一排的騎兵倒在了槍口下。

“大局已定!擊鼓!”朱棣看到這種局面當即也是喜形於色的大吼一聲,說着竟然親手奪過旁邊鼓手中的鼓棰,然後重重的敲擊起來。

沉悶高亢的鼓聲傳遍全軍,這讓所有人都是精神一震,只要是戰鼓一起,就意味着發動總攻的時候到了,而且一般這時候自己一方已經佔據了優勢,所以戰鼓在軍中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相比之下,對面的李成桂看着自己的騎兵被一排排射死在陣前,他也是面如死灰,本以爲能夠靠這支王牌翻身,卻沒想到明軍的火器如此犀利,竟然把他的騎兵剋制的死死的。

“父親!快撤回城吧,前軍已經擋不住了!”正在這時,李成桂的兒子李芳遠也一臉鮮血的跑過來大聲道,他剛纔也率領着一支大軍與明軍廝殺,卻被明軍的騎兵衝散,連他自己都受了傷。

“撤回城中不還是等死嗎?”李成桂卻是一臉茫然的反問道,和寧府城已經成爲一座孤城,身後是大明,身前則是朱棣,根本沒有任何援軍,所以撤到城中也只能等死。

“那也好過現在就死,父親快下令吧!”李芳遠再次焦急的催促道,他也知道退守孤城死路一條,但至少還能拖延一段時間。

聽到兒子的話,李成桂也終於從茫然中清醒過來,當即再次打量了一下前面的戰場,只見明軍已經發動了反攻,全軍出擊之下,自己一方已經節節敗退,特別是那些女真人,本就是一羣臨時徵召起來的野人,打順風仗還行,可若是遇到戰局不利,立刻就會亂成一團。

“撤軍回城!”李成桂無奈之下只得下令道,這讓李芳遠心中一喜,當即親自護送着父親退回城中,而城外的這四萬大軍,卻有許多來不及回城,最後被關到城門外,最後要麼戰死,要麼投降。

朱棣再次大勝,心情也極爲愉悅,這已經是他第八次打敗李成桂,而且李成桂已經沒有後路可退,只剩下眼前這麼一座孤城,現在留給他的只有兩條路,要麼死守要麼投降,換句話說,高麗落到自己手中已經沒有任何懸念。

“恭喜殿下,李成桂此敗之後,再無翻身的可能,高麗也將唾手可得!”這時一身黑衣的姚廣孝也上前向朱棣恭賀道,花了這麼長的時間,也消耗了不少的兵力,高麗總算是打下來了,這對朱棣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步。

“大師,要不要趁現在攻城,一鼓作氣的拿下和寧府城?”朱棣這時志得意滿的向姚廣孝大笑道,雖然朱棣以前也經常打仗,而且也打過不少勝仗,但這一次卻不同,因爲這是他只憑一己之力滅掉了一個國家,這種成就感讓朱棣十分沉醉,甚至有點得意忘形。

“殿下不可,雖然這一戰咱們打贏了,但軍中的傷亡也不小,另外鐵冊軍的物資消耗極快,現在也有點供應不上,所以必須要休整一下,而且李成桂此戰之後,身後沒有退路之下,定然會死守和寧府城,現在貿然進攻只會徒增傷亡!”姚廣孝朔方也立刻勸道。

朱棣雖然有點得意忘形,但卻沒有失了智,聽到姚廣孝的話也立刻清醒過來,當即點了點頭道:“大師說的對,反正李成桂已經敗了,守着和寧府城只能拖延時間,索性還不如只圍不打,看他能耗到幾時!”

“殿下英明!”姚廣孝聞言再次行禮道。

“希望李成桂識相點,早點投降,免得耽誤了太多時間,畢竟大哥這次出巡要去北平,我也好長時間沒見過他了,到時一定要回北平與他聚一聚!”朱棣這時忽然有些感慨的道。

(本章完)

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第606章 示警第112章 李善長之死第796章 諸王進京第98章 舊部第812章 朱柏也走了第788章 削藩(上)第325章 災民營(上)第282章 婚前綜合症第298章 挑明態度第430章 三兄弟第379章 船隊的損失第177章 想死也不容易第468章 封鎖消息第636章 叔侄密談(上)第502章 求真書院與吏轉官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779章 隱情第471章 最後一頓第75章 爹坑兒子第652章 毛遂自薦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31章 詹事府左司諫第23章 火器局第44章 打賭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575章 大辦還是小辦第712章 香山遊獵第609章 又見方孝儒第610章 腐儒第352章 以錢生錢第501章 普及教育第151章 李成桂之子第782章 潭王朱柏第811章 又一次送行第700章 準備第653章 互相牽制第184章 公主過生日第595章 與杜正的二次交鋒第42章 望遠鏡第206章 決戰高麗第195章 籌備中的武學第156章 心甘情願的跳坑第700章 準備第441章 我不需要別人認可第244章 書中不知歲月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356章 公主有喜了第212章 悲慘的秦王妃第785章 抓捕朱梓(下)第839章 各個擊破第327章 你輸在哪裡?第190章 古都的缺點第291章 不靠譜的小男生第162章 開城之亂(下)第122章 公侯還鄉與鐵冊軍第324章 罪犯不值得同情第307章 驚見方孝儒第683章 求和?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344章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第320章 尾巴藏不住了第374章 祭祀明皇陵第752章 沙哈魯的消息第823章 登陸點(上)第513章 朱標病倒第174章 上陣父子兵第823章 登陸點(上)第52章 天上有沒有神仙?第358章 不許復立丞相第505章 從身邊人看高低第613章 朱允炆的信第423章 蔣瓛的意見(下)第84章 叫聲姐夫聽聽第157章 對馬島的情況第159章 開城中的暗流第62章 插手皇孫的教育第68章 老朱打人啦!第669章 使團回京第693章 被俘的叔侄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559章 換地方第157章 對馬島的情況第567章 替死鬼第250章 扶桑王朱樉第216章 你爲什麼幫我第692章 戰後第441章 我不需要別人認可第300章 倭國的戰爭第255章 胡家出事了第25章 第二塊骨牌第611章 軟禁中的朱允炆第808章 楊士奇離開第85章 生意莫談感情第366章 聰明的犯人第724章 工匠營的改變第49章 大地的弧度第578章 吏部侍郎孫會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501章 普及教育
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第606章 示警第112章 李善長之死第796章 諸王進京第98章 舊部第812章 朱柏也走了第788章 削藩(上)第325章 災民營(上)第282章 婚前綜合症第298章 挑明態度第430章 三兄弟第379章 船隊的損失第177章 想死也不容易第468章 封鎖消息第636章 叔侄密談(上)第502章 求真書院與吏轉官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779章 隱情第471章 最後一頓第75章 爹坑兒子第652章 毛遂自薦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31章 詹事府左司諫第23章 火器局第44章 打賭第60章 忽悠朱允熥第575章 大辦還是小辦第712章 香山遊獵第609章 又見方孝儒第610章 腐儒第352章 以錢生錢第501章 普及教育第151章 李成桂之子第782章 潭王朱柏第811章 又一次送行第700章 準備第653章 互相牽制第184章 公主過生日第595章 與杜正的二次交鋒第42章 望遠鏡第206章 決戰高麗第195章 籌備中的武學第156章 心甘情願的跳坑第700章 準備第441章 我不需要別人認可第244章 書中不知歲月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356章 公主有喜了第212章 悲慘的秦王妃第785章 抓捕朱梓(下)第839章 各個擊破第327章 你輸在哪裡?第190章 古都的缺點第291章 不靠譜的小男生第162章 開城之亂(下)第122章 公侯還鄉與鐵冊軍第324章 罪犯不值得同情第307章 驚見方孝儒第683章 求和?第56章 錯誤的教育第344章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第320章 尾巴藏不住了第374章 祭祀明皇陵第752章 沙哈魯的消息第823章 登陸點(上)第513章 朱標病倒第174章 上陣父子兵第823章 登陸點(上)第52章 天上有沒有神仙?第358章 不許復立丞相第505章 從身邊人看高低第613章 朱允炆的信第423章 蔣瓛的意見(下)第84章 叫聲姐夫聽聽第157章 對馬島的情況第159章 開城中的暗流第62章 插手皇孫的教育第68章 老朱打人啦!第669章 使團回京第693章 被俘的叔侄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559章 換地方第157章 對馬島的情況第567章 替死鬼第250章 扶桑王朱樉第216章 你爲什麼幫我第692章 戰後第441章 我不需要別人認可第300章 倭國的戰爭第255章 胡家出事了第25章 第二塊骨牌第611章 軟禁中的朱允炆第808章 楊士奇離開第85章 生意莫談感情第366章 聰明的犯人第724章 工匠營的改變第49章 大地的弧度第578章 吏部侍郎孫會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501章 普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