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想死也不容易

第177章 想死也不容易

第二天一早,沐晟來找李節一同進宮,明天他就要率領鐵冊軍離京了,所以今天也要去向老朱告個別,說起來他本來也算是一個人質,不過因爲與老朱特殊的關係,所以他們沐家還是十分受老朱信任的。

李節剛好也有事想找老朱稟報,所以進宮後,他和沐晟一起來到東暖閣,不過今天他們來的早了,老朱與一些大臣正在裡面議事,兩人也只好在外面等候,足足了將近半個時辰,裡面的官員這纔出來。

李節身在朝堂,對朝堂上的官員也認識不少,說起來自從老朱廢掉宰相後,六部就直接受他的掌控,一般有什麼事情,老朱都是直接吩咐六部去做,根本不需要經過宰相,至於所謂的大學士,現在還只是老朱身邊的秘書機構,根本沒有任何實權。

等到官員們離開後,李節和沐晟這才邁步進到暖閣,只見老朱正伏案寫着什麼,聽到他們進來也沒有擡頭,而是直接開口道:“你們先等一下,我寫完這個再說!”

李節和沐晟答應一聲,隨後乖乖的站到一旁等候,好不容易等到老朱寫完,這才擡頭看向沐晟問道:“都準備好了嗎?”

“啓稟皇爺爺,都準備好了,鐵冊軍隨時都可以出發!”沐晟立刻上前回答道。

“不錯,李節說的那些你都記住了嗎?”老朱再次問道。

“都記住了!”沐晟點頭,隨後又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開口問道,“皇爺爺,我有一件事想不明白,李兄也不肯告訴我,所以我想向您請教一下!”

老朱聞言卻是微微一笑道:“你是不是想問,朝廷爲何花這麼大的力氣經略高麗和倭國?”

“皇爺爺英明,孫兒就是想問這個!”沐晟立刻答道,這個問題他想了一夜也沒想明白,現在也只有老朱才能解答了。

只見老朱沉思了片刻,隨後這才擡頭對李節道:“你來告訴沐晟吧,畢竟這件事也是時候讓一些必要的人知道了!”

“是!”李節聞言也答應一聲,隨即向沐晟講解了一下倭國銀礦的事,這件事只有他和老朱父子知道,連朱棣現在都不知道。

當聽到倭國竟然有一座年產幾百萬兩白銀的銀礦時,沐晟也震驚的張大嘴巴,同時也終於明白了朝廷爲何花那麼大的力氣經略高麗和倭國,有這麼大的利益,哪怕是直接出兵滅掉倭國也值得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等到李節講完後,沐晟也興奮的直拍巴掌,本來他以爲自己只是被派往高麗,現在他才終於明白,原來朝廷最終的目標是倭國,說不定他們鐵冊軍也會有一天登上倭國的國土。

“知道了就好,這件事除了我和太子以及李節外,現在也只有你知道,不過等你去了高麗,可以找個機會把這件事告訴老四,讓他也做到心中有數!”老朱看着興奮的沐晟也不由得笑道,當初他剛知道這個消息時,也和沐晟差不多。

“是!孫兒明白!”沐晟立刻行禮道,同時他也知道,陛下將這件事告訴自己,主要還是讓自己轉告給燕王,畢竟這種事不方便寫在書信中,讓別人轉告又不放心,相比之下,還是由自己代爲轉告更好一些。

李節看到這裡卻是微微一笑,其實倭國除了石見銀礦外,還有一座巨大的金礦,名叫佐渡金山,位於佐渡島上,而且還是金銀伴生礦,據說在十七世紀時產量達到世界第一。

按說佐渡島是一座孤立的小島,更容易被大明佔據,不過佐渡島位於本州的的西北位置,距離高麗很遠,遠不如石見銀礦那麼近。

另外還有一點,如果大明把目光只放在佐渡島這麼一個小島上,甚至因此放過倭國的話,那李節以後的計劃可就沒辦法實施了,所以爲了更長遠的打算,李節暫時隱瞞了佐渡金山的情況,等到大明控制了整個倭國,到時再開採佐渡金山也不遲。

老朱又叮囑了沐晟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隨後就讓他回去準備了,畢竟明天沐晟就要走了,雖說是提前準備好了,但肯定還會有一些事情,特別是鐵冊軍好幾千人,這些人的開拔也不是一件小事。

沐晟告辭離開,李節卻沒有跟着一起走,而是留了下來,這讓老朱也好奇的看向他問道:“怎麼,你還有其它的事情?”

“啓稟陛下,我的確有點事情想稟報。”李節乾咳一聲回答道。

“有話就說,別繞彎子!”老朱大手一揮道,他對李節越來越重視,但李節身上有個毛病卻讓他很討厭,那就是說話喜歡繞彎子,這點和朝堂上的大臣簡直一模一樣。

“是!”李節答應一聲,隨後組織了一下語言這才道,“昨天我路過三山口時,遇到又有犯人行刑,據說全都是殺人的死罪,也的確都是該死之人,不過當時我卻忽然爲這些人感到可惜!”

“可惜?一幫死囚有什麼可惜的?”老朱聞言也瞪大眼睛問道。

“死囚當然該死,但就這麼一刀殺了,也未免太便宜他們了,現在燕王那邊很快就能平定高麗,接下來就會想辦法控制石見,到時開採、冶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雖然可以僱傭倭人,但畢竟非我族類,所以我覺得可以把這些死囚廢物利用一下!”李節說到最後也特意看了一下老朱的臉色。

老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狠人,這也和他的經歷有關,做爲一個從社會底層一路殺進皇宮奪得皇位的人,老朱早就不把人命放在眼裡,所以許多時候都喜歡用最粗暴的手法來解決問題,比如殺人就是最常用的辦法,所以老朱在位時可殺了不少的人,光是一個胡惟庸案,就牽連了好幾萬人,由此可見老朱的心有多狠。

“你的意思是說,把那些死囚改爲流放?”老朱聽後沉思了片刻這纔開口道。

看到老朱沒有生氣,李節也暗自鬆了口氣,當即點頭道:“陛下英明,臣就是這個意思,與其把犯人一刀殺人,還不如將他們流放到倭國那邊,那裡是海外,沒有朝廷的允許,他們一輩子都不可能再回來,而且他們想要活下去,只能依附朝廷,幫着朝廷幹活恕罪,到時就算是累死了也不心疼!”

其實這個辦法也不是李節獨創的,後世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就是把國內的犯人流放到海外,其中澳洲就是英國犯人的流放地,什麼殺人、強姦、搶劫等犯人全都送到了澳洲,所以後世的澳大利亞其實就是一羣窮兇極惡的犯人後代,這幫犯人的腦子大都有各種缺陷,他們的後代經常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也就很正常了。

只見老朱這時再次露出沉思的表情,似乎是在考慮這件事的利弊,其實流放犯人在中原王朝也十分常見,特別是宋朝時,一般官員犯法,都會被流放,大明也有流放之罪,不過大都是針對一些特定的犯罪,犯了死罪肯定是要砍頭的。

“這件事朕需要和刑部、大理寺商量一下,不過應該問題不大!”最後朱元璋終於點頭道。

李節聞言也是心中一鬆,只要老朱點頭,那這件事就成功了一大半,刑部和大理寺那邊應該也不會反對。

李節之所以建議將死囚改爲流放,當然不是菩薩心腸發作,而是考慮到實際的情況,現在大明立國才二十多年,雖然國內休養生息人口漸多,但頂多也只有幾千萬人口,放在後世,也只是一座一線城市的總人口,靠着這點人想要開啓大航海時代,實在有些吃力。

所以在李節看來,每條人命都是珍貴的,哪怕是死囚犯,也要爲大明獻上最後的光和熱,爲大明的海上霸業添磚加瓦,絕不能讓他們輕易的死了。

“說起來倒是巧了,最近刑部送上奏本,也說到死囚的事,朕本打算採納他們的意見,除了十惡不赦的死罪外,其它死囚只要能自籌一批糧食送到北方邊關,就可以免去死罪,現在你提議流放海外,我覺得倒是比刑部的建議更好。”朱元璋這時忽然再次開口道。

老朱說的其實正是明初的“死罪輸粟自贖例”,這是條特殊的法令,所謂十惡,是指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和內亂這十條大罪,具體情況還要細分。

比如兩個陌生人起了爭執,然後一方殺死另一方,這就不屬於十惡,但若是一方殺了另一方,然後又殺了對方全家,這就屬於十惡中的“不道”,如果死者是犯人的直系親屬,則屬於十惡中的“惡逆”,這些在隋朝時就在律法中規定的很清楚,大明也同樣沿用。

李節並不知道“死罪輸粟自贖例”,不過他卻從老朱的話中聽出一個問題,於是立刻追問道:“現在北方很缺糧嗎?”

如果不是缺糧的話,老朱也不會把主意打到死囚身上。

(本章完)

第709章 威嚴?第77章 哭泣的工匠第246章 寫而優則仕第812章 朱柏也走了第28章 帝心難測第229章 回京第836章 朱橚與朱權逃回來了第350章 銅錢變寶鈔(下)第658章 金雞納樹皮第830章 大洋洲(下)第577章 李節的信第8章 錦衣衛千戶第262章 催更的來了第226章 朱棣一家第53章 臣請尚公主第55章 驚見黃子澄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432章 七十大壽第268章 上元夜(上)第295章 我姓朱第637章 叔侄密談(下)第549章 規勸藍玉(中)第448章 歸程(下)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585章 找什麼東西第304章 羅貫中辭行第778章 絕境求生第212章 悲慘的秦王妃第472章 還一個公道第530章 逃出京城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518章 封鎖京城(下)第621章 與楊士奇的交談第597章 句容縣衙(下)第316章 蒙對了?第420章 轉動的蒸汽機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232章 女兒的恨意第184章 公主過生日第403章 蒸汽機第59章 目的不純第64章 誘導(求推薦收藏)第202章 大移民與戶籍制第203章 周王世子第439章 暫代左宗正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第146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上)第614章 武學的爭鬥第658章 金雞納樹皮第797章 岷王沒來第287章 大鬧公主府第143章 純火器部隊第336章 猶太難民(下)第815章 開火第833章 出海的變化第131章 李節的誠意第162章 開城之亂(下)第266章 人約黃昏後第394章 遷富戶入京第508章 權力的限制與平衡第207章 秦王朱樉第177章 想死也不容易第675章 大戰前夕第503章 朕的時間不多了第21章 胡家有女第48章 降維打擊第383章 誰在掌管銀行?第516章 病重第335章 猶太難民(上)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121章 相對和絕對第85章 生意莫談感情第738章 每個人都有秘密第349章 銅錢變寶鈔(上)第450章 迎接第588章 無法指認第135章 可歌可泣的送死精神第226章 朱棣一家第547章 缺口第534章 李節現身第264章 心灰意冷第134章 沈家送禮第83章 實話都沒人信第590章 被查封的崔府第96章 故人見面,拔刀相向第754章 倭國 呂宋 交趾第313章 李節的試探第269章 上元夜(下)第113章 收屍第288章 信任第823章 登陸點(上)第553章 削藩(下)第567章 替死鬼第559章 換地方第186章 把武學搞大第237章 “大寶寶”朱標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363章 銀行疑案(上)第195章 籌備中的武學第375章 朱棣來信
第709章 威嚴?第77章 哭泣的工匠第246章 寫而優則仕第812章 朱柏也走了第28章 帝心難測第229章 回京第836章 朱橚與朱權逃回來了第350章 銅錢變寶鈔(下)第658章 金雞納樹皮第830章 大洋洲(下)第577章 李節的信第8章 錦衣衛千戶第262章 催更的來了第226章 朱棣一家第53章 臣請尚公主第55章 驚見黃子澄第603章 引入競爭第432章 七十大壽第268章 上元夜(上)第295章 我姓朱第637章 叔侄密談(下)第549章 規勸藍玉(中)第448章 歸程(下)第620章 巡視鐵路第585章 找什麼東西第304章 羅貫中辭行第778章 絕境求生第212章 悲慘的秦王妃第472章 還一個公道第530章 逃出京城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518章 封鎖京城(下)第621章 與楊士奇的交談第597章 句容縣衙(下)第316章 蒙對了?第420章 轉動的蒸汽機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232章 女兒的恨意第184章 公主過生日第403章 蒸汽機第59章 目的不純第64章 誘導(求推薦收藏)第202章 大移民與戶籍制第203章 周王世子第439章 暫代左宗正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第146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上)第614章 武學的爭鬥第658章 金雞納樹皮第797章 岷王沒來第287章 大鬧公主府第143章 純火器部隊第336章 猶太難民(下)第815章 開火第833章 出海的變化第131章 李節的誠意第162章 開城之亂(下)第266章 人約黃昏後第394章 遷富戶入京第508章 權力的限制與平衡第207章 秦王朱樉第177章 想死也不容易第675章 大戰前夕第503章 朕的時間不多了第21章 胡家有女第48章 降維打擊第383章 誰在掌管銀行?第516章 病重第335章 猶太難民(上)第655章 錫爾河畔第121章 相對和絕對第85章 生意莫談感情第738章 每個人都有秘密第349章 銅錢變寶鈔(上)第450章 迎接第588章 無法指認第135章 可歌可泣的送死精神第226章 朱棣一家第547章 缺口第534章 李節現身第264章 心灰意冷第134章 沈家送禮第83章 實話都沒人信第590章 被查封的崔府第96章 故人見面,拔刀相向第754章 倭國 呂宋 交趾第313章 李節的試探第269章 上元夜(下)第113章 收屍第288章 信任第823章 登陸點(上)第553章 削藩(下)第567章 替死鬼第559章 換地方第186章 把武學搞大第237章 “大寶寶”朱標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363章 銀行疑案(上)第195章 籌備中的武學第375章 朱棣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