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疍民

第92章 疍民

“下官就叫蔣𤩽,李伴讀認識下官?”蔣𤩽看到李節對自己的名字似乎十分驚訝,於是也好奇的問道,不過他記得自己好像與這位李伴讀沒什麼交集吧?

“咳~,沒什麼,只是覺得你的名字很特殊!”李節借乾咳掩飾了一下自己的尷尬道。

這個蔣𤩽現在雖然只是個小小的千戶,但日後卻成爲錦衣衛都指揮使,而他最有名的事蹟,就是掀起了藍玉案,把驕橫不法的藍玉拉下馬,不知有多少人牽連被殺,從這一點上來看,他絲毫不比現在還活着的毛驤差。

不過蔣𤩽聽到李節的話卻更糊塗了,他的名字的確有些特殊,𤩽這個字很少見,本是指一種玉器,與“環”同音,所以很多人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都以爲他叫蔣環,難道這位李伴讀光聽讀音就知道自己的名字怎麼寫?

“好了,別廢話了,寧波這邊的情況你應該最清楚,現在給我講一下當地官場的情況!”湯和這時打斷兩人道,巡視海防需要當地官員的配合,所以與官場有關的情報也極爲重要。

只見蔣𤩽也立刻從懷中拿出一本厚厚的冊子奉上道:“國公請看,這就是寧波各級官員的詳細情報,知府王論精明強幹,爲官清廉,將寧波治理的井井有條,衛指揮使方關手下的水軍戰力強悍,足以清剿倭寇之用……”

蔣𤩽不愧是錦衣衛,整個寧波官場的情況他都是如數家珍,湯和邊聽他講述,邊打開情報觀看,李節也湊了過來,結果讓他吃驚的發現,這份情報還真是詳細,甚至每個官員家裡有多少人,這些人與官員的親疏遠近都記錄的一清二楚。

湯和把這份情報大概的看了一遍後,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再次開口問道:“倭寇那邊呢,有沒有什麼情報?”

聽到湯和問起倭寇的事,蔣𤩽也一下子變得有些不淡定了,只見他猶豫了一下這纔回答道:“啓稟國公,據屬下接到的消息,倭寇最近一次出現在寧波南部沿海,但並沒有上岸,現在又不知所蹤!”

“就這些?你們錦衣衛每年花費那麼多的銀錢,就只查到這麼點消息?”湯和聞言也露出惱火的神色,他們這次巡視海防,主要的目標就是倭寇,現在錦衣衛卻只查到這麼點消息,倭寇的去向卻一無所知,這讓他們也陷入到被動之中。

“國公息怒,非是屬下不盡力,實在是倭寇行於海上,就算我們派人打入他們內部,也沒辦法把消息傳遞回來,而且倭人狡詐,派出去的細作一不小心就會暴露身份,最近半年我們已經有七八個探子死在倭寇手中!”蔣𤩽急忙爲自己叫屈道。

“哼!狡辯,你們錦衣衛什麼時候學會給自己理由了?”湯和卻是毫不留情的再次質問道,來之前他得到朱元璋的授意,可以直接調遣錦衣衛。

“屬下該死,請國公責罰!”蔣𤩽聞言急忙認錯道,湯和可是陛下最信任的大臣,如果他回去告他們錦衣衛辦事不力的話,恐怕他就要倒大黴了。

“湯爺爺,倭寇出沒於海上,的確不便監視,這也不能全怪蔣千戶他們!”李節這時卻開口替蔣𤩽求情道,雖然他對錦衣衛沒什麼好感,但眼前這個傢伙日後卻是掌管整個錦衣衛,現在與他結個善緣也並不是什麼壞事。

聽到李節爲自己求情,蔣𤩽也對他露出一個感激的眼神。湯和其實也知道,這件事不能怪錦衣衛,如果倭寇的蹤跡那麼容易查清楚的話,恐怕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被大明的水軍消滅了。

於是湯和這時也借坡下驢道:“罷了,看在李伴讀的面子上,這件事就暫且記下,你們錦衣衛這段時間就跟隨在我左右,隨時聽候調遣!”

“謝國公、謝李伴讀!”蔣𤩽看到湯和暫時不追究這件事,當即也大喜道。

休息了一晚後,第二天早上剛起牀,那位知府王論又親自前來拜訪,湯和與李節也剛好要去檢閱一下方關手下的水軍,所以就請王論一同前去,另外蔣𤩽也一直跟隨在他們左右。

一行人再次來到碼頭,清晨時分的碼頭最爲繁忙,船主們忙着裝卸貨物,力工們光着膀子,吃力的扛着貨物爲自己的生活打拼,周圍還有各色攤販們吆喝着招攬生意,港口中的船隻也是進出個不停,這裡應該是世界上最爲繁忙的港口之一了。

然而就在李節他們登船時,卻忽然只見不遠處一隊小船中傳來一陣騷亂,緊接着就有人哭喊起來,然後又人跳下水,似乎是有人落水,這些人也在忙着施救。

李節他們的船高,離的也不遠,所以很快就看到有人將一個小孩子從水中救了上來,不過這孩子似乎已經陷入昏迷,被拉到甲板時也一動不動,旁邊有一個婦人和幾個孩子在哭嚎。

落水的孩子情況危急,船上的人也立刻劃船到岸邊,似乎是想上岸找大夫施救,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他們的船剛一靠近岸邊,立刻就被周圍的其它船給擋住了,然後有人叫囂着禁止他們靠岸,甚至還用船槳把載着孩子的小船推離岸邊。

“豈有此理!光天化日之下,他們這是要殺人嗎?”李節看到那些驅趕船隻的人萬分惱火的道,人家的孩子都要死了,他們卻還不讓船靠岸,這根本就是在故意殺人。

旁邊的知府王論也有些尷尬,不過他還是小聲的解釋道:“李伴讀有所不知,那些是疍民,按照沿海一帶的風俗,是禁止他們上岸的!”

所謂疍民,其實也叫蛋民,是指沿海一帶生活在船上的人,平時以打漁、運輸爲生,他們平時駕着小船,遇到海浪翻滾時,猶如蛋殼浮於水上,隨時都有傾沒的危險,所以才被人稱爲蛋民。

疍民來源很雜,有人說他們是前宋遺民,有人說他們來自於海外,甚至有些沿海破產的百姓,也會成爲疍民,甚至據說當年張士誠兵敗時,有些不願意投降的舊部,也乾脆下海做了疍民。

李節來之前聽說過疍民的事,不過他可不管什麼風俗不風俗,在他眼裡,天大地大人命最大,所以只見他邁步來碼頭,對那些驅趕疍民小船的人大吼一聲:“住手!”

李節身穿官服,身邊又有護衛跟着,那些正在驅趕疍民的人也被嚇了一跳,當即也停下手來,畢竟普通人最怕官,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惹怒了這位年輕的官人?

李節可沒空理會這些人,當即跳上了這些人的船,然後又快步走到船頭,前面就是疍民的小船,他一個箭步又跳了上去,把船上的疍民也嚇了一跳,特別是看到李節身穿官服,更讓這些人露出畏懼之色。

只見李節來到落水的孩子面前,伸手在他鼻子下試了一下,卻發現這孩子連呼吸都沒有了,隨即他又試了一下胸口,心跳也似有似無,再不施救的話,這孩子就死定了。

李節倒是知道落水後施救的步驟,但他從來沒有實踐過,不過現在也顧不得這些了,伸手將這個孩子的下頜擡高,然後開始人工呼吸與胸外按壓。

船上的疍民雖然看不懂李節在做什麼,但能感覺到他應該是在救人,特別是孩子的母親,這時也壓抑着哭聲跪坐在一邊,雙手合什似乎是在向上天祈禱。

李節的施救還是十分有效的,不一會的功夫,只見孩子猛然間噴出一股濁水,隨即“哇~”的一聲哭出聲來,這也讓周圍的疍民全都鬆了口氣,那位母親更是猛然間撲上去,抱着孩子就痛哭起來。

看到孩子醒了,李節也是鬆了口氣,當即就準備離開,不過卻只見旁邊又有幾艘疍民的小船圍了上來,其中一個爲首的老者站在船頭向他行禮道:“多謝恩公向我等疍民施以援手,還請恩公告知姓名,我等疍民雖然卑賤,但也是知恩圖報之人!”

“老丈不必客氣,只不過是舉手之勞,在下李節,是陛下親封的浙東巡察副使,跟隨信國公前來巡視海防,你們要謝的話,就謝陛下天恩吧!”李節笑着報出身份,說完就邁步跳上旁邊的船隻,然後上岸離開了這裡。

疍民老者雖然不知道浙東巡察副使是幾品官,但聽到李節竟然是皇帝陛下派來的官員,當即也嚇了一跳,等到他想要跪下行禮時,李節卻已經上岸離開了。

這讓疍民老者激動的老眼含淚,身爲疍民,他們處處受人欺壓,官府也打壓他們,卻沒想到這位副使大人非但沒有嫌棄他們,反而還親手救下他們疍民的孩子,如此看來,這天下的官員也並非全都是壞人!

李節回到自己的船上,卻見湯和笑呵呵的對他開口道:“小子,沒想到你還懂醫術?”

“略懂一點!”李節也笑着回答道,不過這也是實話,畢竟他前世可不是學醫的。

救人只是一個小插曲,湯和立刻命令船隻離岸,趕往方關的水軍大營,不過就在這時,那位錦衣衛千戶蔣𤩽卻悄悄的將李節拉到一邊低聲道:“李伴讀,您不該救那個疍民的!”

(本章完)

第313章 李節的試探第57章 愚蠢的忠臣第491章 推遲一年的科舉第612章 高級的棋子第172章 藏拙第28章 帝心難測第712章 香山遊獵第368章 補救措施第396章 土地兼併第487章 長歪的愛情觀第790章 議論紛紛第18章 無家一身輕第103章 又要遷都?第21章 胡家有女第735章 好奇第543章 功高震主第285章 朱允熥的異常第513章 朱標病倒第390章 不如建城第746章 賭一把第490章 剋扣第486章 愛情讓人愚蠢第177章 想死也不容易第561章 實用第72章 老朱認錯(求推薦收藏)第97章 元末第一猛將第404章 買賣私奴第458章 安南之變(上)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706章 市舶總司第486章 愛情讓人愚蠢第342章 無聊的朱棣第632章 面對面的談第128章 請假一天第242章 金陵城外龍王廟第801章 沐晟的捷報第697章 主薄李恩第212章 悲慘的秦王妃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694章 慶功的叔侄第396章 土地兼併第222章 約見大內義弘第637章 叔侄密談(下)第120章 鄱陽湖上第76章 殿下要害死潭王嗎?第347章 新寶鈔第476章 扛不住的朱標第422章 蔣瓛的意見(上)第493章 誰給他們的膽量?第542章 打一仗就好了第608章 三楊之一第524章 藏匿中的朱允炆(二合一章節)第5章 不想玩也得玩第518章 封鎖京城(下)第153章 催化劑第68章 老朱打人啦!第327章 你輸在哪裡?第16章 朱元璋(求推薦收藏)第459章 安南之變(中)第546章 藍玉之孫第727章 兀魯伯不走了第553章 削藩(下)第91章 牆頭草的兒子第555章 又見解縉第410章 進度第775章 挖人第9章 “常青樹”湯和第675章 大戰前夕第15章 陛下就是天理第755章 又一批戰俘第750章 美洲物產展覽會第481章 相親(上)第668章 哈里勒投降第713章 兀魯伯的警醒第501章 普及教育第454章 封賞第156章 心甘情願的跳坑第197章 太子出巡(下)第238章 老朱被說動了第445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第8章 錦衣衛千戶第716章 帖木兒的死訊第744章 黃二與狗頭金(下)第460章 安南之變(下)第270章 婚期確定第510章 乾清宮外第488章 我想見她第363章 銀行疑案(上)第419章 戰場急救術第430章 三兄弟第734章 新途島見聞(下)第169章 肯定沒好事第676章 前哨戰第96章 故人見面,拔刀相向第276章 知識產權第821章 太子出京(上)第325章 災民營(上)第469章 案情分析第168章 鄭夢周死了
第313章 李節的試探第57章 愚蠢的忠臣第491章 推遲一年的科舉第612章 高級的棋子第172章 藏拙第28章 帝心難測第712章 香山遊獵第368章 補救措施第396章 土地兼併第487章 長歪的愛情觀第790章 議論紛紛第18章 無家一身輕第103章 又要遷都?第21章 胡家有女第735章 好奇第543章 功高震主第285章 朱允熥的異常第513章 朱標病倒第390章 不如建城第746章 賭一把第490章 剋扣第486章 愛情讓人愚蠢第177章 想死也不容易第561章 實用第72章 老朱認錯(求推薦收藏)第97章 元末第一猛將第404章 買賣私奴第458章 安南之變(上)第791章 王爺去哪兒?第706章 市舶總司第486章 愛情讓人愚蠢第342章 無聊的朱棣第632章 面對面的談第128章 請假一天第242章 金陵城外龍王廟第801章 沐晟的捷報第697章 主薄李恩第212章 悲慘的秦王妃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322章 滅門案真相(上)第694章 慶功的叔侄第396章 土地兼併第222章 約見大內義弘第637章 叔侄密談(下)第120章 鄱陽湖上第76章 殿下要害死潭王嗎?第347章 新寶鈔第476章 扛不住的朱標第422章 蔣瓛的意見(上)第493章 誰給他們的膽量?第542章 打一仗就好了第608章 三楊之一第524章 藏匿中的朱允炆(二合一章節)第5章 不想玩也得玩第518章 封鎖京城(下)第153章 催化劑第68章 老朱打人啦!第327章 你輸在哪裡?第16章 朱元璋(求推薦收藏)第459章 安南之變(中)第546章 藍玉之孫第727章 兀魯伯不走了第553章 削藩(下)第91章 牆頭草的兒子第555章 又見解縉第410章 進度第775章 挖人第9章 “常青樹”湯和第675章 大戰前夕第15章 陛下就是天理第755章 又一批戰俘第750章 美洲物產展覽會第481章 相親(上)第668章 哈里勒投降第713章 兀魯伯的警醒第501章 普及教育第454章 封賞第156章 心甘情願的跳坑第197章 太子出巡(下)第238章 老朱被說動了第445章 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第8章 錦衣衛千戶第716章 帖木兒的死訊第744章 黃二與狗頭金(下)第460章 安南之變(下)第270章 婚期確定第510章 乾清宮外第488章 我想見她第363章 銀行疑案(上)第419章 戰場急救術第430章 三兄弟第734章 新途島見聞(下)第169章 肯定沒好事第676章 前哨戰第96章 故人見面,拔刀相向第276章 知識產權第821章 太子出京(上)第325章 災民營(上)第469章 案情分析第168章 鄭夢周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