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常青樹”湯和

第9章 “常青樹”湯和

天還沒亮,韓國公府門前就已經排起了老長的隊伍,今天是李善長大壽之日,前來送禮的人更是人山人海,幾乎把整條街都給堵了。

李節與父母乘着馬車來到府門前,差點連大門都沒辦法靠近,幸好李節的那位五叔心細,早就派人在街口等着他們,然後引着李節他們的馬車從旁邊的門進到府中,李祺也親自前來迎接。

“三哥,今天來的賓客很多,咱們兩個到主廳前迎客,三嫂去內廳陪公主說說話吧!”李祺看到李節一家三口也立刻笑着上前道。

今天來的賓客實在太多了,李善長的兒孫們全都分佈在府中各處接待賓客,其中主廳的位置最重要,因爲只有重要的賓客纔有資格進到主廳,所以才由李祺這位駙馬親自接待。

“好,夫君你和五弟去忙吧,我去內廳,等下再給父親祝壽!”李夫人倒是個爽快人,當下答應一聲就轉身離開了。

“五弟,父親他……”李祝這時卻有些猶豫,因爲他還不知道李善長的態度。

“放心吧,父親的氣早就消了,等下賓客到齊了,咱們兄弟再把壽禮一獻,一家人和和氣氣吃頓飯,過去的事也就過去了!”李祺再次輕鬆的勸道,當然他不會告訴李祝,這幾天他爲了讓父親李善長消氣,可沒少幫李祝父子說好話。

“那就好!那就好!”李祝聞言也放下心來,他來的路上一直忐忑不安,主要就是擔心李善長見到他們一家生氣,到時雙方都下不來臺。

旁邊的李節看到李祝的樣子卻是暗自撇了撇嘴,明明是李善長的錯,結果李祝卻患得患失,這個時代做兒子的還真是沒有人權!

“節兒,你也算是成年了,等下你也跟着我們一起去迎客,不要亂跑了!”李祺忽然又向李節道,去年的事就是因李節而起,雖然錯不在李節,但他還是擔心李節再惹禍,所以乾脆就把他栓在身邊。

“是!”李節也能猜到李祺的想法,不過去接待客人也不錯,李善長大壽,不知道朱元璋會不會親自前來,如果能見一見這位乞丐皇帝也不錯,就算日後自己計劃失敗,也能知道自己死在什麼人手裡!

天色還早,雖然府門前早已經人山人海,但這個時候來送禮的人大都是身份不夠,有些人頂多把禮物送進來,卻連進門喝茶的資格都沒有,有些身份高一些的,也只能請到兩側的偏廳就坐,至於主廳這裡則是一個人都沒有。

直到上午過了將近一半時,主廳這裡的賓客這才陸續前來,李祝與李祺兄弟親自上前迎接,李節在後面陪笑,能來主廳落座的賓客,幾乎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員,另外還有各種公侯,比如什麼吉安侯、延安侯、平涼侯、南雄侯等等,光聽名字還以爲這裡是花果山呢。

不過相比數量衆多的侯爺,國公的數量就少多了,當初朱元璋剛剛立國時,只封了六個國公,除了李善長外,其它五人都是武將,比如徐達、常遇春等,可惜這些人大都早死,後來朱元璋又陸續封了一些國公,但數量也有限,有些還駐紮在外,能來的人就更少了。

“信國公到!”隨着執事的一聲呼喊,又一位國公來了。

而李節聽到信國公這三個字也是精神一振,信國公名叫湯和,這個人雖然沒有徐達和常遇春有名,但也相當牛逼,他與朱元璋是從小光屁股長大的兄弟,後來跟着朱元璋也是忠心耿耿,立下功勞無數。

最關鍵的是,朱元璋當政後期對身邊的功臣十分猜忌,胡惟庸被殺,李善長被殺、藍玉被殺,受牽連者數萬人,但無論朱元璋殺了多少人,卻從來沒有猜忌過湯和,堪稱開國功臣中的常青樹,甚至湯和死後,還被追封爲東甌王,這種待遇已經可以和徐達、常遇春相比了。

李節對這位信國公也十分的好奇,當下探頭張望,只見一箇中等身材、貌不驚人的老者邁步走來,雙手粗壯滿臉皺紋,黝黑的臉上帶着和善的笑容,若是忽略他身上華貴的服飾,幾乎和田間地頭最普通的老農沒什麼兩樣。

“呦~,小三你也來了!”讓李節萬萬沒想到的是,湯和見到李祝竟然主動開口道,看樣子他和李祝似乎很熟。

“拜見湯叔父!”李祝見到湯和卻似乎有些尷尬,不過還是上前行禮道。

“不必客氣,你就是太古板,我家小十七可還一直沒忘了你,有空多往我府上走走!”只見湯和走過來拍了拍李祝的肩膀道。

小十七是誰?李節好奇的看向自己老爹,卻發現李祝臉色漲的通紅,尷尬中似乎又帶着一抹小羞澀,幸好李祺這時上前解圍道:“湯叔父您可是貴客,我爹可一直唸叨着您,快往裡請!”

湯和似乎和誰都能聊兩句,看到李祺又詢問了一下李善長的身體情況,隨後正準備進到正廳,不過卻看到了李節,這讓他腳步一頓道:“你應該是小三家的兒子吧?”

“李節拜見湯爺爺!”李節也十分知趣的上前行禮道,這位信國公可是一條大粗腿,現在就算抱不上,至少也先混個臉熟。

“不錯不錯,小傢伙長的挺精神,就是氣量小了點,以後記住了,這世上沒有什麼過不去的檻!”湯和說完再次衝着李節微微一笑,這才邁步進到廳中。

李節聞言也露出驚訝的表情,這個湯和果然不簡單,竟然連自己的家事都知道的這麼清楚,難怪在衆多的開國功臣中他能笑到最後!

又過了一會,忽然只聽執事再次喊道:“義惠侯到!”

聽到自己舅舅來了,李節也立刻跟着父親一起上前迎接,很快就見劉英與劉義父子二人走了過來。

劉英長的又高又胖,皮膚也比較白,雖然是五十多歲的人了,但臉上卻連一條皺紋都沒有,走路時也是四平八穩,一看就知道是富貴人家出身。

李節隨同父親向劉英行禮,後面的劉義向他眨了眨眼,臉色也有些焦急,似乎是想說什麼,但看了看前面的劉英卻又沒敢開口。

只見劉英與李祝聊了幾句後,又關心了一下李節的身體,前兩天他曾經親自去探望過李節,所以李節對自己這位舅舅還算熟悉。

不過劉英與李祝聊過之後,卻忽然把李節拉到一邊的角落裡,表情嚴肅的壓低聲音道:“義兒已經全都交待了,你小子到底要做什麼,竟然還不讓我插手?”

“既然舅舅已經知道了,那我也不瞞您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現在只想死中求活罷了!”李節聞言並不意外,以劉英的精明,只要劉義透一點口風,他絕對就會察覺到不對勁,再三逼問之下,劉義肯定守不住秘密,剛纔他向自己眨眼估計就是想給他提個醒。

“你真覺得偌大的韓國公府有傾覆之危?”劉英卻有些不敢相信的反問道,他雖然覺得李善長遲早要倒黴,但從來不敢想朱元璋會真的殺了李善長。

李節這時無奈的一笑,隨後伸手指了指正廳中的賓客低聲道:“舅舅你看,這滿堂的賓客,與朝會時的文官百官是不是同一批人?”

劉英聞言也掃視了一眼廳中的賓客,隨即也倒吸了口涼氣,雖然不能說朝會上的文武官員全都來了,但至少也來了十之七八,而且這還只是正廳,左右兩個偏廳中的官員更多,可以說京城中的官員幾乎來了大半,如果他是朱元璋的話,恐怕……

一想到上面這些,劉英也忽然感覺自己的骨頭縫裡往外冒涼氣,他比朱元璋小十歲,雖然不能說是發小吧,但也算熟悉,後來更做過朱元璋的親衛,可以說他比任何人都瞭解朱元璋的性格,以李善長現在的表現,朱元璋動殺心恐怕也只是早晚的事。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我現在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舅舅你也千萬不要插手,我自有打算!”李節這時也再次鄭重的叮囑道,李善長這種事誰插手都要倒黴。

劉英聞言也露出糾結的神色,過了好一會兒這纔再次低聲問道:“你有幾分把握?”

“我不知道!”李節苦笑一聲回答道,還是那句話,這件事的主動權不在他手上,而是在他那位祖父手中,所以他也只能見機行事!

(本章完)

第370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中)第578章 吏部侍郎孫會第806章 我想去大洋洲!第55章 驚見黃子澄第727章 兀魯伯不走了第449章 巧遇第537章 軟禁?第37章 兩衛必叛第690章 慘敗第183章 歷史上的“敏敏郡主”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411章 松江好玩嗎第672章 帖木兒的決心第301章 郭惠妃第775章 挖人第8章 錦衣衛千戶第356章 公主有喜了第577章 李節的信第148章 未戰先怯第197章 太子出巡(下)第298章 挑明態度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第232章 女兒的恨意第151章 李成桂之子第145章 第二次離京第385章 女主內第826章 美洲騙局第53章 臣請尚公主第184章 公主過生日第776章 楊家突變(上)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378章 風暴(下)第413章 醫科(上)第668章 哈里勒投降第837章 親王逃亡記(上)第274章 少一橫第215章 爲朱標的健康操碎了心第267章 攜手共遊第440章 宗人府第249章 女兒家的書第370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中)第749章 高原城邦第697章 主薄李恩第604章 膽大包天第750章 美洲物產展覽會第39章 錦衣衛急報第261章 毛驤的罪名第90章 魯王死了第528章 一個圈套第271章 親王打架第118章 即將改朝換代的高麗第29章 多疑的老朱第416章 朱孟熜的病(下)第141章 大場面鬥拐第534章 李節現身第52章 天上有沒有神仙?第297章 舊病復發的馮勝第259章 不走尋常路的朱玉寧第702章 探望(上)第273章 三國成書第163章 蔣瓛的堅持第796章 諸王進京第42章 望遠鏡第385章 女主內第522章 尋找朱允炆(上)第392章 知道太多的壞處第199章 橫死者不入祖墳第659章 打亂計劃第461章 缺官員第13章 世人都曉神仙好第383章 誰在掌管銀行?第774章 迎接朱棣第320章 尾巴藏不住了第717章 私下接觸(上)第450章 迎接第730章 李節出海第743章 黃二與狗頭金(中)第384章 孫女拜見皇爺爺!第344章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第447章 歸程(上)第81章 似曾相識的一幕第261章 毛驤的罪名第634章 邀請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第491章 推遲一年的科舉第700章 準備第92章 疍民第50章 爲科學獻身第728章 電力第347章 新寶鈔第578章 吏部侍郎孫會第838章 親王逃亡記(下)第728章 電力第647章 逃亡(中)第48章 降維打擊第297章 舊病復發的馮勝第586章 與杜正的交鋒第408章 心黑手毒的朱標第511章 臨終叮囑第123章 所謂美食
第370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中)第578章 吏部侍郎孫會第806章 我想去大洋洲!第55章 驚見黃子澄第727章 兀魯伯不走了第449章 巧遇第537章 軟禁?第37章 兩衛必叛第690章 慘敗第183章 歷史上的“敏敏郡主”第429章 南下的船隊第411章 松江好玩嗎第672章 帖木兒的決心第301章 郭惠妃第775章 挖人第8章 錦衣衛千戶第356章 公主有喜了第577章 李節的信第148章 未戰先怯第197章 太子出巡(下)第298章 挑明態度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第232章 女兒的恨意第151章 李成桂之子第145章 第二次離京第385章 女主內第826章 美洲騙局第53章 臣請尚公主第184章 公主過生日第776章 楊家突變(上)第14章 固執的李祝第378章 風暴(下)第413章 醫科(上)第668章 哈里勒投降第837章 親王逃亡記(上)第274章 少一橫第215章 爲朱標的健康操碎了心第267章 攜手共遊第440章 宗人府第249章 女兒家的書第370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中)第749章 高原城邦第697章 主薄李恩第604章 膽大包天第750章 美洲物產展覽會第39章 錦衣衛急報第261章 毛驤的罪名第90章 魯王死了第528章 一個圈套第271章 親王打架第118章 即將改朝換代的高麗第29章 多疑的老朱第416章 朱孟熜的病(下)第141章 大場面鬥拐第534章 李節現身第52章 天上有沒有神仙?第297章 舊病復發的馮勝第259章 不走尋常路的朱玉寧第702章 探望(上)第273章 三國成書第163章 蔣瓛的堅持第796章 諸王進京第42章 望遠鏡第385章 女主內第522章 尋找朱允炆(上)第392章 知道太多的壞處第199章 橫死者不入祖墳第659章 打亂計劃第461章 缺官員第13章 世人都曉神仙好第383章 誰在掌管銀行?第774章 迎接朱棣第320章 尾巴藏不住了第717章 私下接觸(上)第450章 迎接第730章 李節出海第743章 黃二與狗頭金(中)第384章 孫女拜見皇爺爺!第344章 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第447章 歸程(上)第81章 似曾相識的一幕第261章 毛驤的罪名第634章 邀請第228章 天津變太津第491章 推遲一年的科舉第700章 準備第92章 疍民第50章 爲科學獻身第728章 電力第347章 新寶鈔第578章 吏部侍郎孫會第838章 親王逃亡記(下)第728章 電力第647章 逃亡(中)第48章 降維打擊第297章 舊病復發的馮勝第586章 與杜正的交鋒第408章 心黑手毒的朱標第511章 臨終叮囑第123章 所謂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