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債務置換

貨幣本身有多少價值,其實不重要,只要能完成交易,不停流轉,就足夠了。

當朝廷接受銀元結算的時候,神奇的一幕就出現了,商家爲了繳納稅賦,就必須接受銀元,假如拿銀子去交稅,還要繳納百分之五的火耗,這百分之五的價差,商人不願意背,就要落在消費者身上。

你買東西一百元,我買就要一百零五兩,誰也不是傻瓜,越來越多人跑到銀行兌換成銀元。

原本不看好儲蓄銀行的豪商大戶們,他們也傻眼了,繼續囤積白銀,拒絕銀元,朝廷也沒有逼着你兌換銀元,可是人家有的是手段收拾你。

各地的銀子成色都不同,折算起來非常麻煩,再加上火耗,一百兩的銀子,能有八十兩的購買力,就偷着笑了。

相比銀元,也好不到哪去!銀元還有無與倫比的優勢,不用折色,沒有火耗,攜帶方便,交易容易……做生意的誰不想簡單方便,時間就是錢,就是命啊!

明知道接受銀元,要被銀行宰一刀,可是不挨宰又能如何?

他們很快想明白了,“吳大人,我們被豬油蒙了心,一時不查,沒有想明白朝廷的良苦用心,小的願意換銀元,小的這就把家裡的銀子都拿出來,換成銀元……對了,溢價兩成還有了嗎?”

“一千兩以下有,一千兩以上,沒了!”吳天成板着臉說道。

這幫人心頭一顫,乖乖,第一次的時候,可沒有上限啊!

“吳大人,您老也是做生意的,知道大傢伙不容易,店大欺客,總歸不好吧?”

“客?我看就是一羣惡客!”吳天成毫不留情道:“你們手裡有大把的銀子,爲什麼之前不拿出來,不就是囤積居奇,想要看朝廷,看師相的哈哈笑嗎?不治你們的罪,那是師相仁慈,還想溢價,做夢去吧!”

唐毅帶出來的人,善男信女可不多,當初白銀危機的時候,這幫人沒少在背後興風作浪,攪得天下不安,連帶着交通行也損失慘重。

時過境遷,以爲就沒事了,怎麼想來的?

你們斂了多少財,今天還都要吐出來。

一兩銀子,兌換一元,當初什麼樣,現在還什麼樣,一點便宜沒有。

而且關元和新銀元不一樣,含銀量足足差了一大截。

等於是銀行從他們身上挖下了一大塊肉,一口就給吞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假如不擠兌合盛元,晉商還能繼續維持下去,至於吃這麼大的虧嗎?

世上什麼藥都有,就是沒有後悔藥。

京城的大商人們苦兮兮地互相看看,只能認倒黴。

“吳大人,我們換了!”

“別忙,還有件事,要知會諸位一聲,朝廷頒佈了規矩,各級衙門超過一百元的開支,都要在銀行走賬。日後各大商行工場,超過一萬元的交易,也要在銀行辦理,我建議各位還是趕快把銀子存進來,還能生利息,一旦遲疑了,或者私下用白銀交易,被抓到可是要吃牢飯的!”

吳天成放肆地敲打着這些人,這一次銀元的改革,絕不僅僅是發行一種貨幣那麼簡單,而是建立起一個嶄新的權力……金權!

金權崛起的第一瞬間,就是頭角崢嶸,威力無匹,讓人愛恨交織,又割捨不斷。

前面提到過,各級衙門在銀行建立賬戶,開銷都要走銀行賬目,如此一來,資金流向有據可查,開支規範嚴謹,想要大肆貪墨,中飽私囊,難度就大了無數倍。

這一招的威力,就比高拱數年整頓吏治的功效還要厲害三分。

再有,商業行爲也要經過銀行,財務情況就變得一目瞭然,全面徵收商稅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興利除弊,光是這兩點,就讓這一次的改革充滿了吸引力,其實好處還不止這些。

唐毅向隆慶講述着,“陛下,長久以來,地方上都存在火耗的問題,徵稅要比正常的數目多兩三成,甚至有達到五六成,至於各地的田賦,更有直接徵收兩倍的。”

銀兩成色不同,需要重新熔鑄,過程中自然要消耗,可是消耗多少,誰也說不清,所以該徵多少稅,全看地方官吏的心思,用腳趾頭想,都能知道商人受了多少盤剝。

至於田賦,同樣如此,每萬石田賦劃爲一個糧區,選拔丁多糧多的人家作爲糧長,將糧食運到兩京的倉庫。

記住了這一萬石糧食,是運到目的地的數量,中途吃了多少,損失多少,都是糧長自己的事情。

如果糧食不夠,就需要自己掏腰包填補,填不上就要挨板子。

爲此,各地的糧長都儘量多徵糧,兩倍不算什麼,甚至有人徵到三倍,不但應付朝廷,還中飽私囊,大撈一筆。

“陛下,銀元不需要重新熔鑄,也沒有火耗問題,只要推開之後,實在是惠民德政,經濟必定更加繁榮。數年之前,張閣老就提出過一條鞭法,當時臣擔憂火耗問題難以解決,故此暫且壓下。如今機會總算是成熟了,臣準備在兩年之內,像在除了西南,陝甘等地之外,推動稅制改革,從實物稅變成貨幣稅!”

這一項改革,可以說是唐毅所有改革裡面,最爲重要的一環。

提到歷代的稅收,北宋巔峰時候,歲入一億六千萬,被後世無數人稱道,當成北宋商品經濟繁榮,富足安樂的證據。

其實這是嚴重偷換了概念,這一億六千萬,如果都是銅錢或者銀子,早就把契丹滅了一百八十回了,大金國也沒有崛起的希望了,搞不好大宋都能提前把地球搬回家了。

很可惜,事實不是這個樣子,這裡麪包含了貫、石、匹、兩,統統折價,最後纔是一億六千萬。

也就是說,其中有銅錢,有銀兩,有布匹,有糧食,其中光是布,就分出十幾種,還有許許多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只能放在倉庫裡發黴,根本派不上用場。

對於朝廷來說,真正有用的是錢,是銀子,隨時撒下去,就能立竿見影。

貨幣代表着購買力,而購買力也可以看做支配社會的權力,購買力越強,支配能力就越強,也就是說動員能力越厲害,能快速武裝出大批的軍隊,以大明的體量,真的走到了那一步,絕對是獨孤求敗,天下無敵!

唐毅給隆慶勾勒出一幅十分美好的圖景,隆慶聽得幾乎入迷了。

國富民強,吏治清明,四夷賓服,疆域遼闊!

隆慶盛世,或許真的不是空想。

“唐師傅,要走到這一步,一定十分困哪吧?”

“陛下聖明!”唐毅嘆道:“動了火耗銀,地方小吏勢必反撲,推行一條鞭法,原本的士紳地主也不會甘心的。”

“師傅可有妙策?”

“妙策不敢說,事到如今,唯有攻堅克難,不避刀槍,拿出壯士斷腕之心,奮力向前。”唐毅正色道:“臣準備推行省考和縣考,給予吏員上升空間,另外再調整官吏俸祿,儘量減輕壓力。至於推行一條鞭法,臣以爲眼下或可以依仗工商金融集團的勢力,去瓦解士紳的力量。”

“師傅胸有成竹,朕就等着聽好消息了。”隆慶的依舊一副甩手掌櫃的德行,反正這麼複雜的事情,他沒有多大興趣,更讓他關心的是銀元究竟能不能成功。

自從銀元推出一個月,大明儲蓄銀行一共收到了三千多萬兩的存銀,而實際支出的銀元只有兩千五百萬元。

別忘了,銀元只有七成多的含銀量,計算下來,一個月的時間,就賺了一千多萬,幾乎頂得上一年的歲入了,日進斗金都不足以形容銀元的成功。

其實能有今天的成績,多一半是踩在晉商的屍體上。

假如當初白銀危機的時候,唐毅要求各級衙門把銀子出入合盛元,讓晉商幫着打理歲入,還會有那麼多的擠兌嗎?

過去的事情,無法假設,誰也不知道唐毅是真的有主意不說出來,還是剛剛想出來的辦法……是隨着大明儲蓄銀行穩定下來,唐毅又來了新主意。

他讓戶部尚書王國光清查了歷年以來,朝廷積欠的款項,總計數額超過了一千五百萬兩,最長久的一筆錢,甚至是正德年間借的。

看着堆積如山的賬冊,閣老們都撓頭。

高拱早就提到過,讓唐毅早點把債都還了,不然一年一百多萬兩的利息,比掏了心肝還疼。誰知道唐毅這傢伙就是不答應,還拼命借債,也不知道他打得什麼算盤?

“元輔大人,該揭開謎底兒了吧?”

唐毅淡淡一笑,隨手拿出一份約書,給諸位閣老傳閱。

又是借錢的,還是一千五百萬兩,這是要幹什麼啊?不活了?

大家都好像在濃霧裡,唐毅幽幽說道:“這一千五百萬兩是大明儲蓄銀行借的,把舊債都償還了吧!”

這不還是拆東牆補西牆嗎?換湯不換藥,有什麼用啊?

趙貞吉和陳以勤腦子轉不過來,倒是新進的閣老張守直聰明,他翻到了一頁,用手指了指,大家都湊過去。

新債只有百分之三的利息,相比舊債,只有三成左右,以新債換舊債,朝廷每年的利息支出一下子降到了三十萬!

“天啊,還能這麼玩?”大家瞠目結舌。(。)

第699章 燒到了徐階第637章 抓捕第930章 大明的馬木留克第198章 霹靂手段第885章 斷尾求生第688章 以勢壓人第116章 唐秀才從軍記第1014章 瓦解內廷第一步第977章 徐階的下場第569章 來自皇帝的敲打第986章 唐毅的判斷第667章 要官不要命第679章 急流勇退第632章 景王瘋了第297章 收服第64章 無懈可擊的人第586章 沒孃的孩子第984章 隆慶的真誠第1098章 膽大包天的災民第118章 敲詐第310章 鄉試第4章 和尚狡猾第597章 爲了王爺第1027章 債務置換第288章 靠着兒子不丟人第306章 瓊漿玉液第146章 唐慎接旨第639章 絕殺第775章 巨獸第1025章 生財之道第62章 真正的大忽悠第970章 對陣徐閣老第1007章 外儒內法第1106章 再臨馬六甲第116章 唐秀才從軍記第1092章 仁慈的周王第679章 急流勇退第416章 琉球來的土豪第167章 皇恩浩蕩第971章 未戰先亂第397章 海筆架第1008章 起死回生的第一步第77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010章 再戰閹豎第231章 往下看的學問第962章 治理之策第1045章 王寅的決斷第324章 生財有道第75章 大顯身手第186章 土豪的魄力第423章 唯一的機會第149章 找個靠山第696章 新的鬥爭模式第631章 牆頭草沒有好下場第329章 會試來了第1059章 咱家早就沒九族了第410章 年夜飯和贖金第1116章 理想與現實第1041章 鐵三角第338章 唐毅的烏鴉嘴第768章 來自大明的俯視第722章 去內閣第775章 巨獸第782章 轉移矛盾第710章 將計就計第207章 心中有恨第149章 找個靠山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452章 又上當了第130章 倭寇來了第769章 速度之王第1012章 流落的寶貝第789章 無需再忍第712章 最大的收穫第1020章 雛鷹清啼第402章 下三濫的手段第1125章 以退爲進第24章 唐神童駕到第990章 贖買第865章 火從天降第495章 惺惺相惜第396章 俞龍戚虎第125章 魏國公的感謝信(下)第286章 要命的密信第183章 狼士兵第563章 下了血本第345章 決戰金殿第1146章 生擒萬曆第1149章 野豬皮和猴子第1096章 走出去纔有希望第1074章 掀桌子第646章 鳳儀亭第905章 人事佈局第419章 被囚禁的唐知府第987章 遼王第604章 徐閣老急了第708章 不甘寂寞第773章 壞事李春芳第81章 唐毅的猜測第907章 大明雄風
第699章 燒到了徐階第637章 抓捕第930章 大明的馬木留克第198章 霹靂手段第885章 斷尾求生第688章 以勢壓人第116章 唐秀才從軍記第1014章 瓦解內廷第一步第977章 徐階的下場第569章 來自皇帝的敲打第986章 唐毅的判斷第667章 要官不要命第679章 急流勇退第632章 景王瘋了第297章 收服第64章 無懈可擊的人第586章 沒孃的孩子第984章 隆慶的真誠第1098章 膽大包天的災民第118章 敲詐第310章 鄉試第4章 和尚狡猾第597章 爲了王爺第1027章 債務置換第288章 靠着兒子不丟人第306章 瓊漿玉液第146章 唐慎接旨第639章 絕殺第775章 巨獸第1025章 生財之道第62章 真正的大忽悠第970章 對陣徐閣老第1007章 外儒內法第1106章 再臨馬六甲第116章 唐秀才從軍記第1092章 仁慈的周王第679章 急流勇退第416章 琉球來的土豪第167章 皇恩浩蕩第971章 未戰先亂第397章 海筆架第1008章 起死回生的第一步第77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010章 再戰閹豎第231章 往下看的學問第962章 治理之策第1045章 王寅的決斷第324章 生財有道第75章 大顯身手第186章 土豪的魄力第423章 唯一的機會第149章 找個靠山第696章 新的鬥爭模式第631章 牆頭草沒有好下場第329章 會試來了第1059章 咱家早就沒九族了第410章 年夜飯和贖金第1116章 理想與現實第1041章 鐵三角第338章 唐毅的烏鴉嘴第768章 來自大明的俯視第722章 去內閣第775章 巨獸第782章 轉移矛盾第710章 將計就計第207章 心中有恨第149章 找個靠山第999章 晉商的信譽第452章 又上當了第130章 倭寇來了第769章 速度之王第1012章 流落的寶貝第789章 無需再忍第712章 最大的收穫第1020章 雛鷹清啼第402章 下三濫的手段第1125章 以退爲進第24章 唐神童駕到第990章 贖買第865章 火從天降第495章 惺惺相惜第396章 俞龍戚虎第125章 魏國公的感謝信(下)第286章 要命的密信第183章 狼士兵第563章 下了血本第345章 決戰金殿第1146章 生擒萬曆第1149章 野豬皮和猴子第1096章 走出去纔有希望第1074章 掀桌子第646章 鳳儀亭第905章 人事佈局第419章 被囚禁的唐知府第987章 遼王第604章 徐閣老急了第708章 不甘寂寞第773章 壞事李春芳第81章 唐毅的猜測第907章 大明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