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唐學的勝利

申時行奉唐毅爲老師,隆慶也鑽研過唐學,算是同門師兄弟。很快就明白了申時行所說的問題,歷代以來,包括大明在內,都存在錢荒問題,中原大地金銀產量有限,很多偏僻的地方缺少貨幣,不得不以物易物,這在唐毅的書中,叫做自然經濟。

隆慶印象深刻,誠如吳天成三個人所說,一條鞭法看起來是對巨室大戶下手,實則還會損傷到普通百姓,老百姓已經夠窮了,要是再來這麼一手,豈不是要破家敗業,走死逃亡嗎?到時候天下可就亂套了。

“唐師傅,朕聽說市舶司開闢之後,大量金銀涌入,百姓們手上還是沒錢嗎?”

提到了銀子,隆慶的反應竟然比高拱和張居正還要快半拍,不得不說,術業有專攻,老朱家人對錢都敏感。

“啓稟陛下,的確大量的金銀流入,緩解了很多,但是這些金銀主要集中在東南,集中在城市,而一條鞭法,是針對村鎮鄉下,難免會出現貨幣不足的想象。不法奸商,趁機斂財,高息放貸,趁機盤剝百姓,也是可能的。”

隆慶微微點頭,這時候吳天成突然又站了出來,“啓奏陛下,還不止如此,光是徵銀,弊端還是有的。”

“講。”隆慶對吳天成的眼光,相當讚許,充滿鼓勵說道。

“如果朝廷徵銀,那發放俸祿,軍餉,都有什麼?”

這話是問張居正的,頓了頓,張居正沉聲道:“自然是銀子。”

“那再請問,銀子能吃能喝嗎?”

李幼滋把眼睛一瞪,“你這不是廢話嗎?銀子雖然不能吃喝,但是發放到了下面,官吏士兵自然可以自己採購糧食,用不着你操心!”

吳天成胸有成竹,呵呵一笑,“如果是一兩個人,或許不用操心,可是朝廷幾萬官吏,九邊百萬雄兵,光是發銀子,這麼多張嘴,市面上的糧食夠用嗎?會不會造成糧價飆漲,而糧價上漲,相對的手中的俸祿能買到的東西就會變少。“

吸!

金殿的官吏臉色就是一變。

吳天成又藉着說道:”據聽說九邊歷年都要從外地調撥糧食,本地的產糧根本不夠用,這時候光是發銀子,糧食卻運不上來,會不會影響到士兵的吃飯問題?”

這幾句質問,包括張居正,甚至高拱在內,臉色都是一變。

說實話,針對一條鞭法,實行了好多年,高拱和張居正都是才智卓絕之輩,針對會出現的弊端,都想出了很多對策,不然也不敢站在這個臺上。

但是不得不說,他們的確把問題想簡單了,或者說,他們沒想到,自己的對手竟然不是那些只會坐而論道的清流。

吳天成雖說是唐毅的徒弟,可是他幾十年來,除了算賬,就是經營交通行,整天和錢打交道,論起尋覓商機的本事,他在當世至少前五名。

韓德旺也不簡單,他們家幾代小吏,靠着唐毅提攜,進了順天府,又調到戶部,學歷不行,愣是能做到五品郎中,足見他的辦事本領一流,對於下面那些狗屁倒竈的事情,一清二楚。

相對來說,申時行算是弱的,不過他也要比普通讀書人強多了,首先申時行早年讀書受了很多苦,他甚至要寄人籬下,改姓徐,考中狀元之後,才認祖歸宗。早年的經歷讓申時行熟悉民生艱難。其次唐毅對他悉心指點,深得唐學精髓,再有他又到了地方跑了幾年,不是那種浮光掠影,是真正沉心靜氣,去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收斂他的狀元光芒,去用心看,仔細體會。

當初他也疑惑過,可是直到今天,申時行滿懷感激,偷眼看了看老師,眼淚差點流出來。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師父是真有先見之明啊!

他們的話語,可謂是一鳴驚人。

原本喊得震天響的一條鞭法,竟然漏洞百出。包括趙貞吉,葛守禮,陳以勤等人都大搖其頭,充滿了不屑。

張居正能夠感到背後火辣辣的目光,甚至連隆慶都開始疑惑了。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否則一番心血,徹底白費了!

張居正突然厲聲說道:“你們的話似是而非,難道天下間都是奸商,都是酷吏嗎?本閣已經提到了,要制定考成法,對地方官吏進行考覈,他們自然要抑制奸商,嚴懲酷吏,保護百姓,你們所說的情況,縱使存在,也不過寥寥而已,影響不了大局!總之一條鞭法利益極大,勢在必行!”

針鋒相對的時候,別看你是閣老,我們也不會退。

韓德旺抱了抱拳,“張閣老,敢問一聲,是誰收銀子?”

“當然是地方官吏。”

“那又是誰監督?”韓德旺追問了一句,張居正一陣語塞,韓德旺急忙說道:“把徵稅監督大權,都交給地方父母官,他們是會盡忠職守,還是監守自盜?我想朝中諸公,自有公斷,不需要下官多說。”

不少人紛紛點頭,的確漏洞太大了,僅僅靠着一個考成法,就想約束天下官吏,做夢去吧,當年朱元璋做了那麼多人皮枕頭,不還是沒用嗎!其實有個衙門可以監督,那就是都察院,問題是張居正主張省議論,就是讓都察院閉嘴。

這回好了,我們閉嘴,看你的笑話吧!

吳天成咬了咬牙,又站出來,跪倒在地。

“啓奏陛下,微臣還有一樁擔憂,不得不說。”

隆慶已經不再小看吳天成了,“你說。”

“遵旨。”吳天成略微沉吟,“陛下,即便誠如張閣老所言,不會產生那些風險,一條鞭法也會產生問題。”

“什麼問題?”隆慶好奇道。

“按照張閣老的初衷,是從士紳大戶手裡徵收銀子,田多的,納銀就多,換句話說,兼併土地的成本增加,或許能抑制兼併。”

隆慶疑惑道:“這不是好事嗎?”

“陛下,金錢如水流,不往土地上流,就會轉向其他方向,最有可能的就是城市,就是工商。誠如是,則工商繁榮,可相應的城市和農村的距離就會拉大,一面是窮苦的農村,要負擔朝廷的賦稅,一面是興旺的城市,卻不需要繳納銀兩。這個不公平,豈不是比富戶巨室和普通百姓還要嚴重十倍不止!”

用更大的不公平,解決眼前的不公平,一條鞭法的確是問題重重。吳天成的這段話,等於是封喉一劍,不光是張居正大驚失色,包括高拱都沒法保持鎮定。

這兩位腦筋快速旋轉,想要駁斥,卻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倒是隆慶,他突然開口問道:“吳天成,按你的說法,是不是要徵收商稅?”

還沒等吳天成回答,這時候觀看的官吏都大驚失色,我的老天爺啊,一個清丈田畝就夠大傢伙受的,要是還徵收商稅,讓不讓人活了?

大家把怒火都對準了張居正,甚至包括高鬍子。

言官們跳得最兇,紛紛站出來有的說商人長途販運,朝不保夕,掙一點辛苦錢,不該納稅。還有人說商爲末業,徵收商稅,本末倒置。

還有人乾脆攻擊張居正,說是他別出心裁,破壞祖宗成法,用心險惡,要嚴懲不貸……

衆人吵吵嚷嚷,亂成一團,弄得隆慶心煩意亂,求助似地看唐毅。

“諸公都靜一靜。”

唐毅黑着臉面對着滿朝官吏,“今日金殿論辯一條鞭法,爲的是解決朝廷財政困局,諸公要是有可行辦法,只管提出來。如果沒有,就請你們都退下,不得擾亂金殿!”

以唐毅如今的地位,儼然首輔相仿,真的發怒,還沒誰不害怕。只好諾諾而退。隆慶臉色也很不好看,本來滿懷希望的一件事,竟然一下子落空了,戶部的虧空要怎麼辦,隆慶只想靜靜。

“退朝。”

大臣們紛紛行禮,滿懷心事下去,隆慶又補充一句,“唐師傅留下。”

唐毅壓根沒有邁步,他知道隆慶準要找自己,只好隨着太監,前往乾清宮,顯然君臣兩個要面談。

看着唐毅的背影,張居正五官猙獰,咬碎了牙齒,他首倡一條鞭法,竟然被三個無名小卒打敗,肯定是唐毅搗的鬼!

難道你是我張太嶽天生的剋星嗎?

高拱卻更多的在想着吳天成等人的話,果然很多東西不是坐在翰林院,靠着想象就能解決的,要是能和唐毅聊一聊,說不定就不會有今天之敗,出山第一炮就啞火了,高拱是憂心忡忡。

其他人員,有的喜,有的憂,幾乎所有人都以爲一條鞭法要無疾而終了。

“陛下,臣以爲一條鞭法的方向還是對的,其中的精華要保留。”

唐毅面對着隆慶,斟酌着說道:“簡化徵稅內容,擴大稅基,官紳一體納糧,的確能增加歲入,方便朝廷百姓。”

隆慶遲疑道:“唐師傅,那些弊端怎麼辦?”

唐毅笑道:“自然是想辦法,取其利,避其害了。陛下,臣這裡正好有幾個設想,想要向陛下啓奏,正好完善一條鞭法。”

……

從金殿上下來,吳天成、韓德旺、申時行三個名字,立刻響徹朝堂,高鬍子何等厲害,張居正可是有名的神童,竟然在他們的手裡吃癟,究竟他們三個有什麼了不起的?

經過總結,大傢伙發現了一個關鍵:唐學!

他們三位都是唐學的門徒,研究極深,原來弄懂唐學,就能所向睥睨啊,各個府邸,到處都是捧着唐學三書,用心苦讀的身影。(。)

第36章 他在怕什麼第659章 江湖郎中第392章 此一去虎穴龍潭第574章 有點棘手第945章 瘋狂第599章 裕王的感激第105章 河邊悟道第733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594章 靖妃之死第286章 要命的密信第1013章 皇帝很受傷第488章 一條好漢子第440章 暴走的唐毅第288章 靠着兒子不丟人第1145章 倒戈第66章 跟我走一趟第996章 沈梅君的忠告第463章 奇妙的情第880章 真的猛士第509章 倒黴的景王第1101章 量安南之物力第618章 樂極生悲第849章 較量第43章 都醉了第473章 誰都不敢反對的事情第597章 爲了王爺第800章 嘉靖的錯覺第284章 上陣父子兵第62章 真正的大忽悠第1102章 結大明之歡心第868章 自我放逐的馬家軍第55章 庸俗的志向第459章 平倭之策第1062章 一個僧人第982章 作死的伊王第889章 君臣鬥第482章 入甕第837章 傷逝第340章 西苑看戲第424章 借刀殺人第1020章 雛鷹清啼第230章 好人有好報第422章 做走狗的下場第519章 下屬第1078章 審問第155章 王世貞第614章 急流勇退第201章 釜底抽薪第436章 針鋒相對第1066章 新君第446章 打開牢籠飛綵鳳第221章 唐屠夫的傳說第474章 班底第829章 陸光祖第44章 獻給國家吧第1077章 和衷共濟第900章 唐毅的構想第444章 轟轟烈烈找祥瑞第65章 根本不存在第544章 剖析第987章 遼王第661章 叛亂第957章 超級大生意第1087章 自豪的申時行第43章 都醉了第558章 平局第678章 大鬧內閣第357章 趁虛而入第157章 天生陰謀家第837章 傷逝第637章 抓捕第20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71章 贏了一半第168章 分配第522章 地獄無門自來投第132章 傷自尊第578章 暴斃第451章 做小輩兒不吃虧第1073章 徐胖子罵殿第323章 二進宮第1109章 萬曆要結婚第1082章 決戰公堂(下)第767章 大明的人第122章 神級陷害第1044章 大風起兮第337章 兒子要爭氣第1084章 逆耳忠言第224章 縣考第716章 螳螂和黃雀(上)第644章 誰與爭鋒第218章 倒黴的徐公子第157章 天生陰謀家第390章 師徒對談第1095章 算總賬第470章 投降第44章 獻給國家吧第1007章 外儒內法第1023章 進士大批發第598章 哪裡都欺生第545章 囂張的少國公
第36章 他在怕什麼第659章 江湖郎中第392章 此一去虎穴龍潭第574章 有點棘手第945章 瘋狂第599章 裕王的感激第105章 河邊悟道第733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594章 靖妃之死第286章 要命的密信第1013章 皇帝很受傷第488章 一條好漢子第440章 暴走的唐毅第288章 靠着兒子不丟人第1145章 倒戈第66章 跟我走一趟第996章 沈梅君的忠告第463章 奇妙的情第880章 真的猛士第509章 倒黴的景王第1101章 量安南之物力第618章 樂極生悲第849章 較量第43章 都醉了第473章 誰都不敢反對的事情第597章 爲了王爺第800章 嘉靖的錯覺第284章 上陣父子兵第62章 真正的大忽悠第1102章 結大明之歡心第868章 自我放逐的馬家軍第55章 庸俗的志向第459章 平倭之策第1062章 一個僧人第982章 作死的伊王第889章 君臣鬥第482章 入甕第837章 傷逝第340章 西苑看戲第424章 借刀殺人第1020章 雛鷹清啼第230章 好人有好報第422章 做走狗的下場第519章 下屬第1078章 審問第155章 王世貞第614章 急流勇退第201章 釜底抽薪第436章 針鋒相對第1066章 新君第446章 打開牢籠飛綵鳳第221章 唐屠夫的傳說第474章 班底第829章 陸光祖第44章 獻給國家吧第1077章 和衷共濟第900章 唐毅的構想第444章 轟轟烈烈找祥瑞第65章 根本不存在第544章 剖析第987章 遼王第661章 叛亂第957章 超級大生意第1087章 自豪的申時行第43章 都醉了第558章 平局第678章 大鬧內閣第357章 趁虛而入第157章 天生陰謀家第837章 傷逝第637章 抓捕第205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71章 贏了一半第168章 分配第522章 地獄無門自來投第132章 傷自尊第578章 暴斃第451章 做小輩兒不吃虧第1073章 徐胖子罵殿第323章 二進宮第1109章 萬曆要結婚第1082章 決戰公堂(下)第767章 大明的人第122章 神級陷害第1044章 大風起兮第337章 兒子要爭氣第1084章 逆耳忠言第224章 縣考第716章 螳螂和黃雀(上)第644章 誰與爭鋒第218章 倒黴的徐公子第157章 天生陰謀家第390章 師徒對談第1095章 算總賬第470章 投降第44章 獻給國家吧第1007章 外儒內法第1023章 進士大批發第598章 哪裡都欺生第545章 囂張的少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