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班底

一連跑了十幾天,徐渭有了兩大收穫,第一就是他瘦了二十幾斤,肚子小了一大圈,多餘出來的皮深深墜下去,十分怪異,弄得他不得不狂做仰臥起坐,爭取儘快讓皮膚收回去。至於第二條,那就是徐渭不再恨了。

以往他都有那麼一股子憤世嫉俗的味道,覺得自己最倒黴了,上天對自己太不公平了。直到遇見唐毅,考上了進士,還得到嘉靖特賜,成爲了庶吉士,清貴的翰林,徐渭總算是出了一口氣。

就算這樣,他的心裡頭也總是有個疙瘩兒。

這些日子跑下來,徐渭心裡的刺兒消失的無影無蹤不說,甚至還有些慚愧。

天下讀書人何止千百萬,老天爺給他一個聰明的頭腦,讓他能遇到錢德洪,王畿一般的名師,能有機會飽覽羣書,參加科舉,已經算是幸運了。

就拿杭州來說,有多少讀書讀到頭髮都白了,連個秀才都考不上,一世的心血傾注在科舉上,可是寫出來的文章卻不堪入目,

參加一次會試,正常花費要超過一百兩銀子,就算童子試,購買時文,報名,筆墨紙硯,也要幾兩銀子。

徐渭親眼看到有人因爲參加科舉,把幾代人的積蓄都花光了,一家人落魄無依,擠在可憐的草屋裡,孩子連過冬的衣服都沒有。

那就放棄科舉,另謀生路吧?

談何容易,讀了一輩子書,身體都壞了,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眼睛都花了,只能靠着寫寫算算過日子。

就連一些大家族,也不能免俗,明明對科舉沒有興趣,卻偏要逼着走科舉的路子,父子鬧翻。兄弟傾軋,裡面的苦水就不用說了。

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讀書人的出路太少了,除了皓首窮經之外。幾乎沒有別的選擇,功名就是他們的一切!

而如今呢,總算有了改變的曙光。

唐毅提出擴大蒙學,籌建三大學堂,一下子就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那些沒錢交束脩的貧苦人家。不用擔心了,蒙學不收學費,還提供一頓免費午餐,三年時間,對於天資好的學生來說,足以完成識字的任務。有才情,有能力,就去考科舉。沒有的話,能考進三大學堂,好好讀書。五年時間下來,學好了本事,足以出去找一個體面的工作。

養家餬口,過上小康的生活。

財經、翻譯、法律,三大學院,不止針對性強,培養出了的人才立刻能上手,而且招生規模大。

以財經學院爲例,第一學期招生就有一千兩百多人,除了正規的學制之外。還增設了成人教育,這個主要針對有一些經驗的書吏、賬房、文案等人員,他們的學制是一至三年,學成之後。能拿到畢業證書,身價大漲。而且憑着學歷,還能參加市舶司的吏員選拔聘用考試,有機會成爲一名光榮的小官。

這幾乎就是在科舉金色的大道之外,增加了一條銀色的橋樑。經過一番宣傳下來,豈止是杭州。就連其他地方都被驚動了。尤其是唐毅的老家蘇州,讀書人衆多的紹興,不少人寫請願書,聯名上書胡宗憲和譚綸,紛紛要求比照杭州辦理。

弄得胡宗憲一腦門子官司,唐毅,你的名字就叫麻煩!

走到哪裡,都惹出一大堆的爭議,到底想幹什麼,我還要全力對付王直呢,沒空給你擦屁股。

胡宗憲把這些請願書都送到了知府衙門,唐毅也沒有料到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他思前想後,大規模辦教育,能產生的效果絕對是驚人的,甚至有朝一日,會挑戰一千年的科舉制度,這也是長遠佈局的一環。

只是暫時還不宜弄得風風雨雨,而且大幹快上,肯定會出問題,到時候砸了招牌,反而不美。

可是各地的訴求又不能不管,唐毅把徐渭幾個找來,仔細商量一番,最終決定,三大學堂七成五的名額留給杭州,另外兩成五留給其他各府的學子。

唐毅又親自撰文解釋,支出三大學堂的人才培養是針對市舶司,針對海外貿易的,對這方面不感興趣的就不要參加,而且任何嘗試都有失敗的可能,等到杭州實驗成功之後,再決定是否推廣。

他又提出了很多技術性問題,比如課程設計,師資來源等等擺在眼前的困難。

各地一琢磨,說的也對,還是靜觀其變,看看唐大狀元能折騰出什麼來。

當然也有一批膽子大的,他們紛紛打點行囊,跑到了杭州,準備成爲三大學堂的第一批成員,這其中就以心學門人居多。

進入十一月以來,杭州街頭熙熙攘攘,各地書生雲集,簡直比鄉試還要熱鬧。

唐毅大辦學校,也不是所有人都拍巴掌,就有一幫言官上書,認爲這是收買人心,其志不小。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天下的讀書人都應該以匡扶社稷爲己任,如三大學堂,言明爲商人服務,簡直有辱斯文,敗壞聖人之教,唐毅身爲文苑清流,不思報國,竟然弄一些歪門邪道,簡直罪不容誅……

這些奏疏上去之後,還沒等朝廷有什麼處置意見,支持唐毅的一派可就不幹了。

隨着丙辰科的同窗紛紛結束觀政,進入六部科道,一十三省,成爲大明官僚集團的一份子。唐毅作爲他們的班長,榜樣,在丙辰科的號召力絕對是驚人的。

沒用發話,這些人就紛紛上書。

比如諸大授就指出有教無類,是聖人的主張,夫子光收三千弟子,纔有儒家的根基。眼下大明讀書人,何止百萬,州府縣學滿足不了需求,多辦學校,乃是順天應人之舉。

陶大臨緊隨其後,他提出杭州三大學堂,乃是針對市舶司培養人才,市舶司承擔了爲了朝廷增加稅賦的重任,不能既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吃草。以往歷代的市舶司,就是因爲缺少精通實務的人才。不得不把稅收外包給商人處置,造成財稅流逝嚴重,如今唐知府所作所爲,乃是謀國之舉。用心良苦。

剛剛接任御史的鄒應龍也上書了,他的角度和上面兩位並不相同。

鄒應龍是蘭州人,出身貧寒,考了十幾年,才勉強考中三甲進士。相比唐毅等人,他的科舉之路更加辛酸,比起徐渭也不遑多讓。

鄒應龍以親身經歷,訴說科舉艱難,能走完這條道路,萬中無一,多少人在貧病交加之中,抱憾離世。

三大學堂並不影響科舉正途,只是給了資質稍差的學子一條謀生之路,有什麼不對?至於居心不良。鄒應龍直言,自古以來,誰見過依靠一幫賬房先生和刀筆小吏造反的……

鄒應龍的上書產生的震動很大,他成功勾起了很多朝廷官員的擔憂,他們雖然高中進士,可是誰也不能擔保自己的親朋好友,都能考中進士。重要給他們一條活路吧,倘若唐毅大興學校,真的辦成了,日後他們也是獲益的人。

仔細思量。雖然唐毅的舉動標新立異,可是他都是站在大多數士人的一邊,還真不好反對。

這些爭論也傳到了嘉靖耳朵裡,對於道君皇帝來說。這些都不算什麼,不就是一個杭州府,三所學堂嗎!

折騰再兇,也沒什麼了不起的,關口是銀子,是要把市舶司弄好了!

可是風風雨雨。又不能不管,嘉靖把兩邊的摺子全都留中不發,單獨寫了四個大字:爲國育才。

讓人給杭州送了過去,皇帝的態度再明白了,所有的議論漸漸平息下去。

欽差把嘉靖的御筆送到了杭州,正好是臘月二十三,在前一天,三大學院的入學考試成績剛剛公佈出來。

一共錄取人數達到了驚人的四千六百多人,其中有兩千五百是全日制學生。剩下的則是成人班,其中不乏捧唐毅臭腳,想要在市舶司撈個一官半職的,唐毅樂見其成,那些批評他的人至少說對了一點,唐毅就是要收買人心,籠絡自己的勢力!

等到有一天,從三大學院出來的商界精英掌控了工商命脈,而唐毅就是他們當之無愧的祖師爺,這股力量成長起來,絕對足以顛覆世界。

當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切都從頭開始,連基本的教師都成了問題。會吟詩作賦的讀書人太多,能懂得算學,懂得經濟的讀書人太少。

唐毅都快愁白了頭,直到最後一天,他才把三所學堂的山長配齊了。

其中難度最大的是翻譯學院,作爲上國的驕傲,大明的人才不屑於學習蠻夷的語言呢!好在凡事都有例外,李贄就是個特例,他精通倭國語言,還和西洋傳教士混過,至少交流不成問題。

由李贄領銜,又聘請了幾位西洋商人和傳教士,另外又找了幾位對西學有興趣的學者,總算把翻譯學院撐了起來。

法學院其實是最容易的,遠的不說,著名的紹興師爺,人所共知。唐毅把法學院交給了楊文鈺,他從紹興等地一口氣聘請了三十位教師。

至於財經學院,唐毅倒是有不少商人朋友,可是這些人都不足以擔當山長一職,再說了,三大學院,總要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大人物鎮場子,要不然真就被人看扁了。

正在唐毅發愁的時候,有三位前輩聯袂而至,頭一位就是唐毅的老師魏良輔,第二位是錢德洪,第三位是王畿。

“宏遠,要是不嫌棄爲師老朽,財經學院的山長就交給我吧。”魏良輔胸有成竹地說道:“爲師當了幾十年的地方官,記賬算賬,還不糊塗,也省得把一身的本事帶到棺材裡頭。”

魏良輔笑眯眯說着,突然一擡頭,見唐毅有些猶豫,魏良輔不由得沉下了臉皮。

“你小子是不是不相信爲師的本事?”

“弟子可不敢。”唐毅慌忙說道:“恩師能幫着弟子,弟子感激不盡,只是一想到老師年歲大了,還要操勞幾千人的教學,實在是心有不忍,萬一把老師累到,弟子實在是不孝。”

魏良輔沒好氣道:“還算你有心,爲師也不是不知輕重的人,老夫最多也就是張掌舵,至於真正教學的,我給你找到了一個好手,此人叫程大位,算學天賦很了不得。”

唐毅眉頭一皺,這個名字似乎上輩子聽過,他沉吟了一下,猛然一拍腦門,總算是想了起來,

這個程大位可是個牛人,算盤的用法,和珠算的口訣都是他留下來的,讓他教財經學院,絕對沒有問題。

就這樣,總算把人選都商談妥當,魏良輔坐鎮財經學院,錢德洪執掌法律學院,王畿坐鎮翻譯學院。

有這三位名滿天下的大學問家加持,唐毅徹底放了心,三大學堂算是辦起來了,自己的鐵桿班底也就有了!(

第600章 自作自受第408章 光明正大的敲詐第434章 自殺第332章 最倒黴的主考官第521章 小戚第850章 銀元和寶鈔第242章 我上當了第858章 大明的噩夢第310章 鄉試第646章 鳳儀亭第1023章 進士大批發第798章 哄騙第828章 巧妙化解第493章 疑似穿越的徐公子第1111章 內閣之變第928章 很有效率第404章 唐毅的處境第1045章 王寅的決斷第78章 不太成功的英雄救美第630章 當仁不讓第45章 老師的安排第984章 隆慶的真誠第984章 隆慶的真誠第765章 奴隸的忠誠第899章 新相第94章 不得安寧第467章 一紙書信退大兵第1020章 雛鷹清啼第440章 暴走的唐毅第1076章 束手就擒第802章 白龍魚服第421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601章 第一堂課第656章 神器第582章 老師威武第171章 從鬼門關出來的人第848章 報復第143章 鹿鳴宴上第1076章 束手就擒第644章 誰與爭鋒第842章 師徒相殘第526章 師徒定計第982章 作死的伊王第86章 激動人心的計劃第365章 用勁大了會閃腰第73章 燈會(續)第654章 要價第1041章 鐵三角第751章 唐毅的決心第173章 大戰之耍猴第673章 意外收穫第286章 要命的密信第441章 二次下獄第717章 螳螂和黃雀(下)第558章 平局第544章 剖析第19章 人爭一口氣第474章 班底第1143章 京城防衛圖第997章 張允齡的努力第876章 所謀者大第730章 代價第577章 如願以償第201章 釜底抽薪第1131章 不服輸的萬曆第221章 唐屠夫的傳說第657章 鎮守太監第403章 兩個瘋子第115章 男兒當自強第749章 馬政和小站稻第400章 秘聞第411章 海瑞,你錯了第108張 今宵別夢寒第816章 爛攤子第153章 我想靜靜第1114章 唐毅的回擊第315章 徐階有請第69章 做賊心虛第166章 金鑾殿面聖第986章 唐毅的判斷第1149章 野豬皮和猴子第973章 作繭自縛第166章 金鑾殿面聖第927章 成國公教子第995章 白銀哪去了第900章 唐毅的構想第16章 金太倉第404章 唐毅的處境第211章 最強書童第225章 案首第142章 來自皇帝的賞識第656章 神器第894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510章 我要招攬你第933章 男人就要頂天立地第857章 孤單的隆慶第9章 一笑泯恩仇第251章 太年輕,太天真第58章 天大任務第246章 萬物皆漲
第600章 自作自受第408章 光明正大的敲詐第434章 自殺第332章 最倒黴的主考官第521章 小戚第850章 銀元和寶鈔第242章 我上當了第858章 大明的噩夢第310章 鄉試第646章 鳳儀亭第1023章 進士大批發第798章 哄騙第828章 巧妙化解第493章 疑似穿越的徐公子第1111章 內閣之變第928章 很有效率第404章 唐毅的處境第1045章 王寅的決斷第78章 不太成功的英雄救美第630章 當仁不讓第45章 老師的安排第984章 隆慶的真誠第984章 隆慶的真誠第765章 奴隸的忠誠第899章 新相第94章 不得安寧第467章 一紙書信退大兵第1020章 雛鷹清啼第440章 暴走的唐毅第1076章 束手就擒第802章 白龍魚服第421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601章 第一堂課第656章 神器第582章 老師威武第171章 從鬼門關出來的人第848章 報復第143章 鹿鳴宴上第1076章 束手就擒第644章 誰與爭鋒第842章 師徒相殘第526章 師徒定計第982章 作死的伊王第86章 激動人心的計劃第365章 用勁大了會閃腰第73章 燈會(續)第654章 要價第1041章 鐵三角第751章 唐毅的決心第173章 大戰之耍猴第673章 意外收穫第286章 要命的密信第441章 二次下獄第717章 螳螂和黃雀(下)第558章 平局第544章 剖析第19章 人爭一口氣第474章 班底第1143章 京城防衛圖第997章 張允齡的努力第876章 所謀者大第730章 代價第577章 如願以償第201章 釜底抽薪第1131章 不服輸的萬曆第221章 唐屠夫的傳說第657章 鎮守太監第403章 兩個瘋子第115章 男兒當自強第749章 馬政和小站稻第400章 秘聞第411章 海瑞,你錯了第108張 今宵別夢寒第816章 爛攤子第153章 我想靜靜第1114章 唐毅的回擊第315章 徐階有請第69章 做賊心虛第166章 金鑾殿面聖第986章 唐毅的判斷第1149章 野豬皮和猴子第973章 作繭自縛第166章 金鑾殿面聖第927章 成國公教子第995章 白銀哪去了第900章 唐毅的構想第16章 金太倉第404章 唐毅的處境第211章 最強書童第225章 案首第142章 來自皇帝的賞識第656章 神器第894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510章 我要招攬你第933章 男人就要頂天立地第857章 孤單的隆慶第9章 一笑泯恩仇第251章 太年輕,太天真第58章 天大任務第246章 萬物皆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