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改僧還俗

世家和諸子百家是天下錢糧最多的地方,甚至普通九成九的百姓不過佔一成錢糧,而百分之一的世家和諸子百家的高層要佔據天下九成的錢糧。

但是動他們可比動普通百姓的錢糧難多了,因爲世家和諸子百家是真的能夠撼動大夏朝廷的統治地位。

平章宮內無一人敢接石昌盛這句話,天后鳳眼環視宮內,忽然冷笑道,“諸位大人一向學富五車,爲今之計,可有辦法教本宮如何籌措糧食?”

衆多大臣還是不說話,只是用眼睛瞟向石昌盛,意思很簡單,誰提出問題誰來解決問題,既然你石昌盛提出了光有錢沒有糧不行,那麼你石昌盛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石昌盛咬牙拱手道,“如今大夏糧食緊缺,朝廷不如下達旨意到地方門閥世家手中,讓他們捐補一二,明年糧食短缺解決,朝廷再補回去?”

還沒有等天后回答,現在已經升任爲中央銀行副司長的梅清臣出言打斷道,“石大人此言,莫不是忘了前朝甲子糧荒之事?”

梅清臣說的甲子糧荒就發生在四百多年前的齊國,當時齊國一樣出現大旱,齊國國主也想要通過向地方門閥世家借糧來緩解災情。

但是當他這條政策頒佈下去,反倒是引起了整個齊國的搶糧潮,不僅受災的地方沒有米,連原本沒有受災的地方都被地方門閥世家壟斷了糧食,最終引起了‘九庭之災’,‘甲子變更’等諸多災禍,以至於齊國積貧積弱,在五國之中實力處在最下方,即使是諸葛丹橫空出世,也難以挽回齊國的頹敗。

石昌盛搖了搖頭,“梅大人這話我不同意,當年是五國世家互相通婚,以至於齊國世家雖在國內,但是心向國外,但如今天下盡歸夏土,若是向世家們陳述利害,他們還是能夠做出決斷的。”

梅清臣冷笑道,“石大人這是將天下世家想得太好了,不如石大人先在朝廷之中徵收糧食實驗一番,我願意與石大人共同獻糧,只留下一家口糧,看看朝廷忠心的臣工有多少?”

石昌盛聽到梅清臣這麼一說,頓時急了眼。

以前梅清臣就以清廉名於世,所居不過一院,手下也不過兩個家丁護衛,之前還要擔心不成器的兒子梅俊蒼,現在梅俊蒼跟着周鐵衣,梅清臣更是可以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以梅清臣的倔脾氣,他甚至可以自己每天只吃一頓飯,妻子吃兩頓來支持朝廷,但坐擁良田千畝的戶部尚書石昌盛能夠跟梅清臣一樣嗎?

這刀子總歸是砍在自己身上才疼,石昌盛自然是急了,但反過來也說明,朝廷將希望寄託在世家門閥的仁慈之上是多麼不靠譜。

天后見石昌盛和梅清臣兩人就要爭吵起來,一道雪白的月光籠罩兩人,讓他們不至於在這平章宮內浪費時間,現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百姓需要救災,天后不願意將時間浪費在朝廷的黨爭之中。

整個朝廷沒有了周鐵衣和大夏聖上,其他勢力又被周鐵衣和大夏聖上打壓了兩遍,全完就是她的一言堂,再弄黨爭沒有任何意義,至少暫時沒有意義。

忽然位置靠後的一人出聲道,“臣倒是有一計可以解危局。”

衆人側目,說話的乃是平章宮行走張鬆嶽,這人幾個月前和高文燦被視爲天后提拔的青年才俊,高文燦倒是初露端倪,特別是在解封人屠道統這件事上,雖然沒有完全做好,但是至少完成了主體部分,還順利晉升爲名家三品,上三品已經是能夠影響天下的大人物了。

“說。”

天后對於自己的親信,語氣更加隨意。

張鬆嶽這次倒沒有直接說,而是再拱手道,“臣此計乃是毒計,還請天后屏退左右,只留下核心大臣們,大臣們也需要在天后面前立誓,不得傳出此事,不然天下必將大亂。”

屏退左右商議密謀,這在宮裡面一向都是禁忌,但如今天后是真正堪比大夏聖上,也也知道張鬆嶽的性格,不會無的放矢,所以屏退了其他人,只留下了戶部尚書等寥寥幾人。

而後那冰冷的寒月光輝籠罩此時的時空,不用他們立誓,只要他們敢泄露今日之事,天后必然心生感應。

見天后已經準備妥當,張鬆嶽再無顧忌,“如今天下糧食,只能夠出於世家和諸子百家,臣私以爲世家不能妄動,所以只能夠動諸子百家,而諸子百家之中,儒釋道三家爲大,但儒家治理天下,道家清靜無爲,唯有佛家,和西方佛教不清不楚,又佔據天下最多良田,百姓捐贈最多,當以佛家起始,改僧還俗,均分田產。”

儒釋道三家都享有大夏特殊的待遇,三家都有稅賦減免制度,儒家表現爲朝廷衆多的官員和天下書院。

朝廷官員需要治理天下,和世家最爲緊密,所以不動世家就不能夠動儒家。

道家主張清靜無爲,本身的修行之法,無論以前的道尊天象一脈還是如今周鐵衣五仙一脈,都有利於生產,所以道家不僅能夠自產自銷,還能夠供給糧食出來。

現在能夠拿出糧食的就是大爺,既然道家能夠形成良性循環,那麼站在朝廷的角度上就不要輕易打破這種良性循環,不然逼得道家不僅不交糧食,有可能還會進一步縮減糧食產量。

所以上三家就只剩下一個佛家,佛家修行普度之法,既是我渡人,也是人渡我,所以佛寺之中的香火一向比道家旺盛,收取的錢糧也更多,宰了佛家,自然就能夠讓天下糧食安定一段時間,就像周鐵衣去年斷供西部九省道的糧食一樣。

但是有一個直接的問題,那就是天后修佛!

在場的都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所以即使聽到了張鬆嶽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論,他們倒也沒有急着反駁,而是看向天后。

這番策論影響最大的是天后,他們用不着急。

天后眼睛微眯,從這個計策的運行之上,確實很有可行性,如今佛家因爲佛教的分裂,本身的力量就直接削弱一半,再加上那難陀寺封寺,青蓮寺全力應對血海之災,整體的實力就再去一半。

剩下天后修佛,雖然改僧還俗對她影響最大,但是這些影響不光是壞的影響,也有好的一面,就比如天后可以藉機統合佛家內部的力量,讓不服她的流派改僧還俗,讓服從她的流派繼續修佛。

“如何改僧還俗?”

天后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張鬆嶽答道,“改僧還俗需要兩人相助即可。”

“哪兩人?”

“大明宮主無名道人,僧部尚書周鐵衣。”天后和張鬆嶽一問一答,羣臣的臉色不斷變化。

當張鬆嶽說出這兩個人的名字之時,大家都露出一副果不其然的樣子。

確實如張鬆嶽所說,有這兩個人的相助,配合天后在朝廷施政,是能夠完成這番壯舉。

大明宮主就不用多說了,天下人都知道他不喜歡佛家,若是有機會能夠改僧還俗,他一定全力以赴,現在大明宮主又監管着對西部佛教的戰事,這個時候更加可以名正言順的改僧還俗了。

但是剩下的僧部尚書周鐵衣可就是一個難事了。

雖然周鐵衣名義上是僧部尚書,他也和佛家有衆多衝突,但是現在周鐵衣進入血海之後音訊全無,如何能夠取得周鐵衣在這件事上的支持呢?

張鬆嶽也知道羣臣的想法,所以他繼續說道,“大明宮主那邊,天后您只需要下一封密函授權,大明宮主一定會大力配合朝廷。”

“至於周尚書,他東遊血海,不知去向,但師有其事,弟子服其勞,父有其事,子服其勞。”

張鬆嶽轉頭看向剛剛還用話術擠兌石昌盛的梅清臣,意思已經不言而喻了,這件事最終要落在梅俊蒼的頭上,梅清臣可以代表朝廷傳遞這個信息回去。

之前周鐵衣一直反感佛家,也和佛家發生了幾次不大不小的衝突,對於周鐵衣的陣營,他們對於佛家實際上是持負面態度的。

以前周鐵衣隨時都可以聯繫到,周鐵衣的陣營自然以周鐵衣馬首是瞻,但現在周鐵衣無法聯繫,所以要讓周鐵衣陣營之中一位核心人員做出判斷,來調集周鐵衣陣營之中的資源。

梅俊蒼是周鐵衣的大徒弟,這個身份在周鐵衣無法聯絡的時候,就能夠影響周鐵衣的陣營力量。

徒弟是道統的延續,比兒子更加重要,這是天下普遍的共識。

梅清臣剛想要開口,只見張鬆嶽笑着說道,“臣記得梅編修的【大夏天憲】編錄還沒有做好,天后不如召梅編修回京。”

這就是張鬆嶽給出的無法拒絕的條件!

天下之恩,莫大於成道之恩。

之前因爲掃除周黨的原因,梅俊蒼還沒有順利完成【大夏天憲】的編譯,進入三品,就不得不離京避難。

他的道途也止步在四品的位置之上,而天下能夠讓梅俊蒼再次碰【大夏天憲】的只有兩人,大夏聖上和天后。

若是天后答應,願意用【大夏天憲】來交換,那麼對於梅俊蒼個人而言,這就是最適合他的利益了。

因此梅清臣即使想要幫兒子斡旋,但是在道途這件大事面前,他也只能夠交給兒子自己決定。

天后露出笑容,看向梅清臣,“這件事就交給梅愛卿傳達了。”

······

洛水邊的一座小院之中,封閉的院內,梅俊蒼面前漂浮着一把戒尺,這尺子整體材質爲青玉,上面銘刻着一條條法家律法,其上的文字不斷變化,從【五帝正法】到【大炎律令】,每一條律法的演變都揭露了天下人道的變化,若是能夠利用好,這是能夠直接改變人道的重器。

周鐵衣在從迦樓羅元幹手中奪取了四件二品秘寶,這些二品秘寶他留着也無用,所以三位弟子一人賜下了一件。

其中梅俊蒼這件法家的【戒人尺】乃是一件赫赫有名的重寶,只不過在河洛戰場中遺落了三百年,今日才得以重見光明。

藉助着收攝法家的二品秘寶,梅俊蒼的氣息不斷提升,加上之前的積累,很快就完成了五品到四品的蛻變。

他忽然心有感應,從入定之中睜開眼睛,腰間的青玉大放光明,這是梅清臣常年把玩的那一塊,已經聚集了他渾厚的浩然正氣,如今梅清臣已經是三品,自然能夠通過這塊青玉通知兒子一些事情。

梅俊蒼拿起青玉,浩然正氣組成梅清臣模糊的模樣,梅俊蒼拿起戒尺,強化了這間屋子內梅清臣的浩然正氣,讓梅清臣的影像更爲凝實,同時將自己的影像傳遞回去。

父子兩人都略微沉默了一陣,雖然父子兩人最終沒有反目成仇,但是很多事情發生了,就會形成一道坎,需要時間來消磨。

最終梅清臣先欣慰地一笑,“看來你修行又有進展了。”

梅俊蒼低頭,“全是老師的謀劃。”

梅清臣擡頭,看向天空,“當日之事,我唯一做對的就是將你交給他管教,倒是我心心念唸的匡扶聖道,如今看來都是一場空,正是失之桑榆,收之東隅,不過有的事情他能夠爲你謀劃,但是有的事情需要你自己決定。”

梅俊蒼皺眉問道,“父親想要說什麼?”

梅清臣重新低頭,正視兒子,“天后讓我傳話,若你願意幫助朝廷改僧還俗,那麼朝廷願意重新將【大夏天憲】交給你編修,助你突破三品,這是最好也有可能是最後的機會,當然我只是將消息傳遞給你,無論你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我都會幫你取得最好的結果,天后已經等不及了,她希望在一天之內得到答案。”

說罷,梅清臣也沒有繼續影響兒子的判斷,他的影像緩慢消散在空氣之中,浩然正氣也重新回到了那塊玉石潛伏起來。

梅俊蒼得到了這麼震撼的消息,他先是坐在牀邊消化了幾息,而後拿出一枚雲籙,雲籙之上上書一咒【自在天王咒】。

第291章 五帝聚,麒麟現第179章 戰起第650章 後手頻出第52章 大人英明第491章 人倒黴了,喝涼水都會塞牙第269章 我見白帝,白帝見我第267章 三件陰司神器,一件食道神器第235章 酷吏的退路第204章 開門迎盜第571章 君與百姓共治天下第665章 只有一子第2章 牛頭人之主第59章 就怕人比人第598章 準備進入血海第666章 清微道人的來歷第572章 前怒後懼第74章 風雨湖中釣龍魚第595章 吃土即是吃肉第447章 三卦第190章 老夫一向不善舞文弄墨第414章 戰第543章 謀算第663章 無數可能性第216章 小天宮第141章 李劍湖第313章 讓忠臣查忠臣第478章 國事黨爭兩不誤第227章 裡應外合第603章 老闆的佛法第125章 儒家!兵家!第222章 改制誅神司第652章 麒麟至,聖人降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670章 天下大勢第378章 愚鳥先飛第613章 旱魃將出第235章 酷吏的退路第51章 巡狩天下第339章 交易的藝術第255章 先敬羅衣後敬人第201章 變化第615章 羅漢名降龍第186章 撒豆成兵,五帝神將第307章 大人的心思我果然猜不透啊!第441章 可否封聖第496章 再次出現的教子棒第257章 墨家,全靠你們了第524章 今日不講羅天,只講周天第396章 麒麟夜行天下知第191章 起風了啊第44章 神威如山第390章 化龍第523章 喂虎之人,養神之仙第475章 軍情突變第396章 麒麟夜行天下知第569章 胸有山河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59章 就怕人比人第683章 通往未來第338章 盲拍第188章 君子德風,小人德草第507章 山嶽石猿第583章 歷史重現第2章 牛頭人之主第130章 二見梅清臣第444章 設立中央銀行第639章 誰來當惡人第191章 起風了啊第370章 無奸不商第101章 烈火烹油之勢第639章 誰來當惡人第413章 墨家一品,明鬼!第642章 大禮不辭小讓第225章 交易會第674章 混元胎衣第340章 道是超脫者第478章 國事黨爭兩不誤第657章 偷天換日第368章 七十二般變化之【寄陰】第290章 情出於身,身不由己第116章 春雷,青帝之雷霆第469章 財政問題第675章 鳳祖媾和第343章 小天宮的起源第32章 我以六品之身修九品第546章 天后一向公允第446章 三見梅清臣第367章 要有月第175章 儒墨之爭第197章 立督查院第523章 喂虎之人,養神之仙第254章 你們聽說過有招必勝法門嗎?老爺爺救命!第379章 斷惡根,結智果第455章 聖人如夢,人生如棋第199章 上下兩策通乾坤第46章 五指山第125章 儒家!兵家!第52章 大人英明第403章 神愛世人第554章 名正言順
第291章 五帝聚,麒麟現第179章 戰起第650章 後手頻出第52章 大人英明第491章 人倒黴了,喝涼水都會塞牙第269章 我見白帝,白帝見我第267章 三件陰司神器,一件食道神器第235章 酷吏的退路第204章 開門迎盜第571章 君與百姓共治天下第665章 只有一子第2章 牛頭人之主第59章 就怕人比人第598章 準備進入血海第666章 清微道人的來歷第572章 前怒後懼第74章 風雨湖中釣龍魚第595章 吃土即是吃肉第447章 三卦第190章 老夫一向不善舞文弄墨第414章 戰第543章 謀算第663章 無數可能性第216章 小天宮第141章 李劍湖第313章 讓忠臣查忠臣第478章 國事黨爭兩不誤第227章 裡應外合第603章 老闆的佛法第125章 儒家!兵家!第222章 改制誅神司第652章 麒麟至,聖人降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670章 天下大勢第378章 愚鳥先飛第613章 旱魃將出第235章 酷吏的退路第51章 巡狩天下第339章 交易的藝術第255章 先敬羅衣後敬人第201章 變化第615章 羅漢名降龍第186章 撒豆成兵,五帝神將第307章 大人的心思我果然猜不透啊!第441章 可否封聖第496章 再次出現的教子棒第257章 墨家,全靠你們了第524章 今日不講羅天,只講周天第396章 麒麟夜行天下知第191章 起風了啊第44章 神威如山第390章 化龍第523章 喂虎之人,養神之仙第475章 軍情突變第396章 麒麟夜行天下知第569章 胸有山河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59章 就怕人比人第683章 通往未來第338章 盲拍第188章 君子德風,小人德草第507章 山嶽石猿第583章 歷史重現第2章 牛頭人之主第130章 二見梅清臣第444章 設立中央銀行第639章 誰來當惡人第191章 起風了啊第370章 無奸不商第101章 烈火烹油之勢第639章 誰來當惡人第413章 墨家一品,明鬼!第642章 大禮不辭小讓第225章 交易會第674章 混元胎衣第340章 道是超脫者第478章 國事黨爭兩不誤第657章 偷天換日第368章 七十二般變化之【寄陰】第290章 情出於身,身不由己第116章 春雷,青帝之雷霆第469章 財政問題第675章 鳳祖媾和第343章 小天宮的起源第32章 我以六品之身修九品第546章 天后一向公允第446章 三見梅清臣第367章 要有月第175章 儒墨之爭第197章 立督查院第523章 喂虎之人,養神之仙第254章 你們聽說過有招必勝法門嗎?老爺爺救命!第379章 斷惡根,結智果第455章 聖人如夢,人生如棋第199章 上下兩策通乾坤第46章 五指山第125章 儒家!兵家!第52章 大人英明第403章 神愛世人第554章 名正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