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打開史家書庫

日暮時分,太學院的鼓聲敲響,一位位太學院學生們從書庫中成羣結隊走出,唯有三人留在了書庫裡。

高文燦手持着一方三指寬的黃銅小印,印底用篆書銘刻着館藏二字,他右手邊是誅神司的衛少安,左手邊則是太學院一位三品副講師孟伯謙,對方主修儒家學問,七品修身選擇輔修史家,因此沒有入朝廷,而是一直留在夫子院講學,這次被李克功給派了過來。

他們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進入,是因爲張事忠從司民府中出來,到平章宮拜見天后,與天后談妥了這次太學院書庫內的東西交換的條件。

畢竟高文燦雖然將事情做成了,但是先斬後奏,始終需要在之後付出代價,只有確定這次書庫張事忠和董行書兩人不會出現變化,幾人才能夠放心進入書庫之中將需要的東西取出來。

按孟伯謙的原話,在史家書庫中只要沒有董行書和張事忠的阻止,就算是一品他也能夠抵擋,但若是有董行書和張事忠爭奪書庫的控制權,僅僅只是憑藉一個館藏印,他很有可能會控制不住局面。

高文燦手指摩挲着手中的黃銅小印,低聲說道,“奉詔查案。”

他利用大夏聖上詔書,將自身與這方官印通過大夏國運建立起直接聯繫,從而暫時獲得這方官印的掌控權。

明黃色的國運匯聚於指尖,涌入官印之中,在一瞬間,高文燦恍然看到一雙眼睛,帶着至尊的意志從極高處落下來,落到自己身上,默認了這件事。

只不過這個瞬間極短,短到高文燦都有一種錯覺。

國運是大夏氣運的聚集體,其中包括人運,地運和天運三種變化,民心向背,山河地脈,風調雨順這些都會影響到國運的強弱。

這是高文燦知道的國運的意義,所以即使大夏聖上,都只是國運的維護者和調配者,而非國運本身,但是剛剛一瞬間,高文燦有種錯覺,那就是如今的大夏聖上就是國運本身。

大夏國運從萬歸結於一。

這纔是皇帝成聖之路?

以前歷朝歷代的大夏皇帝因爲都不完整,所以只能夠當維護者和調配者?

一時間高文燦收穫了諸多信息,他明白這是因爲自己在大夏聖上晉級二品的關鍵時刻得到了准許,才獲得了這麼重要的信息,這幾乎相當於掌握了一部分大夏聖上狀態的秘密,想到這裡,即使高文燦後背也有些發涼。

而他旁邊的衛少安很奇怪,“怎麼?有問題?”

高文燦快速穩定心神,搖了搖頭,“不,我只是在熟悉這官印的權限。”

他打了個幌子,然後利用這枚官印,打開了一條路,這條路穿過一排排書架,從前面的諸子典籍,名家文章,以及新建的報刊延伸至最裡面的書閣,那裡堆放着一本本史書殘卷,歷史軼事,大多數時候即使太學院的學生們都不會到最裡面的史書館找東西。

三人快速穿過一排排書架,但恍惚之間,他們穿過的書架越來越多,周圍也顯得莫名的幽深寂靜,彷彿是流淌的歷史。

此時外面雲歇雨寂,和光霽月,忽然一陣微風起,彷彿是從門外闖進來,又彷彿是從三人呼吸之間闖進來,那風聲在寂靜的歷史黑暗之中顯得極爲明顯,讓一冊書頁翻動起來,這是在提醒書庫之中的人,有外人闖了進來。

雜家二品逍遙遊,乘天地萬物之息以遊天下。

孟伯謙三人神色不變,孟伯謙冷笑道,“鞠子丹,你們雜家僞學終究還是和神孽混在一起了,當年之事,我們果然沒有做錯!”

孟伯謙說話的同時,周圍書頁的響動越發激烈,一排排看不清的書架上,霎時間仿若有無數的書籍在劇烈的翻動起來,沙沙的翻書聲攪動周圍寂靜的黑暗,讓黑暗瞬間流淌起來。

在黑暗流淌的一瞬間,時光穿梭,不過這一次不是正常地向前流逝,而是在無數歷史書的響動中,時光飛速向暉穿梭,讓周圍一切的物質如同流光般閃爍,再也無法藏住任何人。

激烈的時光變化之中,身穿麻衣,手持竹杖,鬍鬚扎着小辮的雜家二品鞠子丹無法再輕易借取到天地萬物之息,因爲所有的氣息都在快速變化,從死到生,又從生到無,這就是歷史倒退的偉力。

高文燦和衛少安在孟伯謙說話的瞬間,就將準備好的一件寶物拿出。

那寶物是一張薄薄的蟬蛻,不過和普通蟬蛻呈現枯黃不同,他們手中的蟬蛻半是枯黃,半是新綠,其中不只是交織着生死的力量,同時也蘊含着春秋變化的力量。

天地有象徵着空間之道的虛魚,自然也有象徵着時間之道的奇特生物。

夫子院中有蟬,五百歲爲春,五百歲爲秋,一千歲蛻生一次,所得蟬蛻歷千年而不變。

那薄薄的蟬蛻形成三張胎膜,罩住高文燦三人,三人的時光瞬間就在胎膜之中固定下來,即使周圍的時光飛速倒退變化,他們自身仍然沒有一絲一毫的異變。

衛少安只見周圍的一切事物仍然如同流光變化,根本看不清楚始末,只有一種陷進去必然會永不超生的恐怖之感。

他總算是明白爲什麼孟伯謙自信有能力在這史家書庫之中抵擋住一品了,在這種時光變遷法門中,尋常的三品即使數量再多,在這書庫之中也發揮不出一點用處,即使是二品……他的目光看向對面的鞠子丹,這位雜家二品花白的鬍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新染上黑色,但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爲逐漸‘年輕’的同時,這位雜家二品的氣息也逐漸衰落,即將從二品重新跌落回自己年輕的時候狀態。

而就他所知,雜家即使因爲擅長宇宙變化之法,所以有一定的長生之能,但眼前這位也絕對沒有千歲,那是聖皇活着的時代!

無法存在於那個時代,那麼就會在這間時光倒退的書庫之中直接被抹消,徹底消失在歷史記載之中。

鞠子丹看了一眼被蟬蛻籠罩的三人,他沒有選擇直接與這間書庫對抗,他的任務本來就是潛入和接應,抓住和外界還沒有徹底斷開的聯繫,鞠子丹的身體重新化作一道風消無聲息地飛出書庫。

鞠子丹化風離開,但是他帶進來的人卻沒有離開。

無數變化的流光之中,有四道被光輝籠罩的人影。

孟伯謙凝重地看了過去,只見其中三人神威浩蕩,綻放的光輝在這黑暗之中如同一輪明日,即使周圍的景物不斷如同流光般倒退,但是卻無法影響這三人一點。

另外一人倒是在史家法門的回溯之中變得衰落起來,氣息接近於無。

孟伯謙在心中盤算了一下,他剛剛至少倒退了三百年的時光,連鞠子丹都無法抗住時光倒退的變化,但是眼前這三位神祇卻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也就是說對方在這三百年的時光中,一直都保持着此時的狀態。

這怎麼可能?!

孟伯謙心中大驚,這三百年是大夏鎮壓神道的三百年,即使這些神祇都活了超過三百年,在這麼長的變化中,也會出現衰落的時候……

除非對方是北方玄武或者幻祭司那種神道一品!

但這和眼前三尊神祇的實力又完全不符合,因爲這三尊神祇雖然氣息強大,但是卻只是神道三品,連二品大神都不是,這一點孟伯謙十分肯定。

更重要的是孟伯謙調動整個史家書庫的力量,竟然都無法查找到這三位神祇的尊名,這纔是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神祇的力量大部分來自於信徒的認知,若對方根本不在三百年的歷史之中沒有記載,又是從哪裡獲得力量的呢?

魁神三人確實不是從信徒的認知中獲得力量,至少不是直接從信徒的認知之中獲得力量。

他們的神位,神職並非完全來自於自己,當太一玉碟凝聚之後,周鐵衣麾下所有神祇的神職其實都歸攏在太一玉碟之上,魁神三人的神職是虛位神格,本源的力量仍然在太一玉碟之上。

與此同時,太學院史書館的外面,鞠子丹手持竹杖重新出現,變黑的鬍鬚重新變得花白,但他身體緊繃,因爲出現在外界的瞬間,就有一道凌厲的目光從天空中皓朗的明月之中落下,即使他這位二品,在這朗照千里的月光之中,也覺得自身如同小孩一樣孱弱。

這是天后的目光,在玉京山上,明月就等同於天后。

不過還沒有等天后降下雷霆之懲,就見一道金色的長虹從東南方向而來,那長虹之上,衆真拱衛,一朵朵青蓮開放,託舉着一位位人仙嬰兒,爲首的女冠風姿絕世,與天空中明月相比也毫不遜色。

這金色長虹遮擋住部分皓朗的明月之光,讓明月之光無法完全朗照在鞠子丹身上,鞠子丹微微躬身,對着長虹之上的周魚龍拱手旨意。

周魚龍也感受到鞠子丹的氣息,頷首回禮,但是卻並沒有在太學院上空停留,而是駕馭着長虹,直接落在十二樓牌外的白玉廣場之上。

金色長虹落地,立馬化作兩條巨大的陰陽魚,陰陽魚首尾相連,不斷遊動,讓白玉廣場上的地脈如同水波盪開,生出一朵朵玄黃蓮花。

天后不僅是玉京山的月亮,自身融合了地脈之後,天后的權柄也蔓延至了地脈之中。

所以太極陰陽鐲落地,化作陰陽魚壓住地脈,牽制天后的注意力。

平章宮中,縱橫家的張嶽鬆比高文燦修行更加精深,已經是四品,所以他立馬察覺到此時玉京山上恐怖的變化。

他驚憂地看向天后,爲什麼史家書庫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輕易打開,即使歷任大夏皇帝知道其中藏了很多秘密也一樣。

因爲史家書庫不僅僅只是涉及到現在,還涉及到過去,涉及成百上千年掩藏的秘密,而天下最頂尖的人可都是緊盯着這些秘密的。

而且周鐵衣的反應也很大,若今天晚上,天后,聖上正式和周鐵衣決裂,天后確實有能力壓制住一件絕世神兵,但壓制一件象徵着天地開闢之運的絕世神兵後,天后還有多少餘力應對其他的變化呢?

其他的荒古九神勢力們和淵蒙可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即使不爲了周鐵衣,爲了書庫裡面的東西也一樣。

天后神色依舊平靜,對身邊的大太監說道,“護國紫虛真君以及道家衆多真人在宮門外等候,你去宣她進來。”

平章宮的大太監不敢怠慢,甚至顧不得宮廷禮儀,一陣小跑着來到北門,對城樓上嚴陣以待的將士喊道,“天后旨意,宣護國紫虛真君與道家羣真進宮。”

日落後才封閉的宮門重新打開,大太監急匆匆走出來,手持浮塵,忌憚地看向白玉廣場上盛開的黑白蓮花池,然後滿臉堆笑,“真君,天后宣見。”

周魚龍微微頷首,伸手一招,巨大的,覆蓋整個白玉廣場的黑白陰陽魚化作一道流光,凝成一個混混沌沌的圓鐲子落在她手中,隨後回禮道,“有勞了。”

見周魚龍收了太極陰陽鐲,無數目光也都收了回去,這些目光有轉憂爲安,有幸災樂禍,自然也有唯恐天下不亂。

若周魚龍真的和天后在這玉京山上起了衝突,即使知道會有利於周鐵衣,已經摩拳擦掌的衆多神祇也會當機立斷出手,因爲這樣可以直接導致周鐵衣和大夏決裂,讓整個天下進入大亂。

太虛幻境雲頂之上,對於周鐵衣的五仙法門,衆神們也爭論不休,在夫子院,玄都山這些老頑固眼中,周鐵衣的五仙法門是讓神道李代桃僵,藉機重生,就算是有千般好,但只要有這一處壞,就萬萬不能推行。

但是在太虛幻境的神祇們眼中,這讓神道李代桃僵的五仙法門也不完全都是好事,最重要的是周鐵衣宣講的那句‘身內有神,身外化身’,這最終仍然是讓仙道高於神道,讓神道代替仙道承擔責任,這就是神祇和仙道的分歧之處。

第416章 豈有不入滅的佛法第678章 再回朱雀宮第580章 我們九,他們一第429章 造聖計劃第138章 聖人的秘密第336章 吏治第139章 太虛幻主第142章 小心小說家第699章 拿起屠刀,斬盡天下僞佛第686章 拜見天尊第222章 改制誅神司第158章 辦報紙,開民智第220章 司律,您可是法家的司律啊!第389章 月分雲雨八百里第263章 我需要你扼制整個兵冢,如羽林軍那樣第426章 殺雞儆猴第143章 【蜃氣】神通第24章 軍陣之法第676章 破滅星辰第652章 麒麟至,聖人降第484章 蛻凡忘情魚龍變第447章 三卦第638章 人性和聖心的碰撞第490章 收取落魄幡第700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438章 大世之爭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380章 趙佛兒入魔第222章 改制誅神司第441章 可否封聖第201章 變化第168章 五帝弓,桃李苗,《通古紀略》(二第291章 五帝聚,麒麟現第378章 愚鳥先飛第201章 變化第658章 中場封盤第218章 玄鐵教子棒!第655章 大鬧天宮第85章 見了四分之一第291章 五帝聚,麒麟現第125章 儒家!兵家!第91章 師姐,你的手好涼啊第658章 中場封盤第566章 姜太一的結第564章 李靜的行動第79章 那小僧,你看我像什麼第275章 天生大夏皇帝,萬壽無疆,陛下,此乃祥瑞,當修奇觀啊!第691章 二師兄的責任第484章 蛻凡忘情魚龍變第594章 平起平坐和聽調不聽宣第363章 柯黯然自薦第571章 君與百姓共治天下第79章 那小僧,你看我像什麼第199章 上下兩策通乾坤第429章 造聖計劃第56章 其言誅心第522章 開天下農業公司第396章 麒麟夜行天下知第575章 致良知第697章 入魔第130章 二見梅清臣第329章 不是爲了來此伸張正義第606章 改僧還俗第529章 大開方便之門第421章 聖道之力第248章 認真教,認真學第537章 打開史家書庫第387章 坦白從寬,戴罪立功第582章 一龍三吃第127章 登山有感其二第399章 佛道相融第330章 我的運氣一向很不錯第1章 一切的開始第322章 金盃共汝飲第203章 和尚,我這掌中佛國如何?第174章 想要做大事,先要讓聖上感興趣第552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372章 太陰八相衍大日第517章 賞罰分明第528章 水處下,利萬物而不爭第81章 我們青空府會派人去賀喜的第122章 登山有感其一第610章 利即是空,空即是利第161章 白話運動第180章 破綻第614章 大乘佛法第88章 有謀無勇第200章 賭注第565章 歸墟第569章 胸有山河第70章 君父無過論第233章 君臣無言,潸然落淚第77章 武道異象第562章 買不完,根本買不完第664章 截殺第452章 大夏交易所第405章 三儒論周第322章 金盃共汝飲第400章 平津渡災後重建
第416章 豈有不入滅的佛法第678章 再回朱雀宮第580章 我們九,他們一第429章 造聖計劃第138章 聖人的秘密第336章 吏治第139章 太虛幻主第142章 小心小說家第699章 拿起屠刀,斬盡天下僞佛第686章 拜見天尊第222章 改制誅神司第158章 辦報紙,開民智第220章 司律,您可是法家的司律啊!第389章 月分雲雨八百里第263章 我需要你扼制整個兵冢,如羽林軍那樣第426章 殺雞儆猴第143章 【蜃氣】神通第24章 軍陣之法第676章 破滅星辰第652章 麒麟至,聖人降第484章 蛻凡忘情魚龍變第447章 三卦第638章 人性和聖心的碰撞第490章 收取落魄幡第700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438章 大世之爭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380章 趙佛兒入魔第222章 改制誅神司第441章 可否封聖第201章 變化第168章 五帝弓,桃李苗,《通古紀略》(二第291章 五帝聚,麒麟現第378章 愚鳥先飛第201章 變化第658章 中場封盤第218章 玄鐵教子棒!第655章 大鬧天宮第85章 見了四分之一第291章 五帝聚,麒麟現第125章 儒家!兵家!第91章 師姐,你的手好涼啊第658章 中場封盤第566章 姜太一的結第564章 李靜的行動第79章 那小僧,你看我像什麼第275章 天生大夏皇帝,萬壽無疆,陛下,此乃祥瑞,當修奇觀啊!第691章 二師兄的責任第484章 蛻凡忘情魚龍變第594章 平起平坐和聽調不聽宣第363章 柯黯然自薦第571章 君與百姓共治天下第79章 那小僧,你看我像什麼第199章 上下兩策通乾坤第429章 造聖計劃第56章 其言誅心第522章 開天下農業公司第396章 麒麟夜行天下知第575章 致良知第697章 入魔第130章 二見梅清臣第329章 不是爲了來此伸張正義第606章 改僧還俗第529章 大開方便之門第421章 聖道之力第248章 認真教,認真學第537章 打開史家書庫第387章 坦白從寬,戴罪立功第582章 一龍三吃第127章 登山有感其二第399章 佛道相融第330章 我的運氣一向很不錯第1章 一切的開始第322章 金盃共汝飲第203章 和尚,我這掌中佛國如何?第174章 想要做大事,先要讓聖上感興趣第552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372章 太陰八相衍大日第517章 賞罰分明第528章 水處下,利萬物而不爭第81章 我們青空府會派人去賀喜的第122章 登山有感其一第610章 利即是空,空即是利第161章 白話運動第180章 破綻第614章 大乘佛法第88章 有謀無勇第200章 賭注第565章 歸墟第569章 胸有山河第70章 君父無過論第233章 君臣無言,潸然落淚第77章 武道異象第562章 買不完,根本買不完第664章 截殺第452章 大夏交易所第405章 三儒論周第322章 金盃共汝飲第400章 平津渡災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