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最佳的使遼人選:蘇軾

在天亮之前,張敦禮便被人發現,死於圈禁之地。

他的死狀,極爲痛苦。

褲子裡全是屎尿,舌頭伸的老長老長,脖子裡的骨頭幾乎全斷了。

關鍵是他的死法,極爲詭異。

他是自縊的。

將蚊帳掛在房樑,打好了結,然後繞着自己的脖子,一層一層的繞緊,跪伏於地,實現的自縊

這種自殺方式,顯然是極爲困難,理論上是不可能靠個人的力量完成。

而且,其頸部多處骨折,似乎也能說明些什麼。

但,有關方面,迅速宣佈前駙馬都尉、責貶登州團練副使、廣州居住罪臣張敦禮就是自縊的。

而且,在宣佈完畢後,就直接將其屍體,送到了城外的一個小寺廟中火化。

理由是——此罪臣生前所乞。

張敦禮不是自詡居士嗎?

佛教徒死後火化很正常!

……

風雨一直持續到了四月壬寅日(21),足足下了一天一夜,才陸陸續續的停下來。

一場大雨,洗滌了汴京城。

就連空氣,也變得清新起來。

都亭驛內,耶律琚走出了憋悶已久的廂房,來到了街巷上,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汴京市井的空氣,耶律琚露出笑容來。

在他身邊的耶律永昌,則已經望向了永昌坊的柳家老宅的方向。

他是真的陷進了這汴京城的溫柔鄉,且不能自拔!

不過,他今天是去不成永昌坊,與蟲娘相會。

因爲,今天他和耶律琚,需要與南朝的官員一起,前往汴京城外,去迎接從遼國運抵的白銀,並監督南朝官員清點、稱量、記錄。

這關乎着新的交子發行。

而老皇帝的徵高麗大業,需要這些交子!

隨着宋遼貿易,日漸密切。

來自南朝的物美價廉的大量消費品,已經成爲了支撐遼國的戰爭機器的關鍵原料。

廉價的茶葉、瓷器、布帛……

以及屬於奢侈品的紅糖、糖霜、玉液酒等。

都是遼國大軍所需要的。

特別是,如今遼國大軍,已將高麗開京外圍的據點,全部掃清,開京戰役正式開啓。

大軍尤其需要賞賜,以激勵士氣。

大遼更需要大量商品,來安撫、獎勵渤海、女直等部。

讓他們配合遼軍的攻略,至少不要和前三次遼軍討伐高麗一樣出來搗亂、乃至於攻擊遼軍的後勤補給線。

這都需要大量的南朝商品。

故此,耶律琚和耶律永昌都知道,這一批白銀,只是今年的第一批。

很快,就會有更多的白銀、黃金等硬通貨,被押送着來到南朝,變成交子,購買南朝商貨,再送回去,變成上京貴族們的賞玩之物,變成犒賞三軍的賞賜,變成賞賜女直、渤海乃至於高麗降順文武官員的物資。

等待中,幾個報童捧着小報,從街巷的另一側出現。

“賣報……賣報……”

“京畿普降甘霖,汴河水位一日三漲!”

耶律琚聽到這裡,就對着身邊的隨從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刻上前,掏出幾個銅錢,買下了一份小報,送到耶律琚手中。

耶律琚接過今日的汴京新報,掃了一遍,前些天小報上,每天都在討論、議論的駙馬都尉張敦禮案,已經從小報上消失的乾乾淨淨,連一個字也沒有了。

小報上,出現的內容,變成了各種各樣的趣聞、趣事。

什麼新城南廂某地,出了個什麼樣的怪事,又或者開封府某縣出了個複雜的案子……

小報上,十幾條不同的新聞、趣聞,足以將讀者的注意力吸引開。

再配合頭版頭條,將京畿昨日降雨,完全推到了天子聖哲,感動上蒼,終降甘霖的報道。

真真是讓耶律琚看了眼了,忍不住感嘆:“當年,魏王一案,主上若能有這般手段,何至於鬧到今天這地步?”

大遼的魏王,早已經死了。

但其身前身後的那些八卦秘聞,則在整個遼國朝野瘋傳。

皇后蕭觀音的八卦,更是傳的到處都是。

在民間傳說中,老皇帝的頭頂早已經綠草茵茵。

這對皇室的打擊,不言而喻。

尤其是太孫的名望打擊,更是無可估量。

很多人都在說,可能太孫和前太子都不是當今天子的骨血。

現在,遼國征討高麗的動力,有很大部分也是來自於此。

老皇帝,希望通過開疆拓土,粉飾太平,來團結國中,同時也禰和矛盾,以便給太孫留下一個穩定的執政基礎!

所以,在老皇帝心中,高麗必須滅亡!

這事關國本!

但偏偏……

因爲魏王的事情,鬧得太過喧譁,近乎人盡皆知。

於是,魏王一黨,天天提心吊膽,擔心將來太孫即位,給自己拉清單。

而樑王身邊的大臣,也天天提心吊膽,就怕魏王和親魏王的人,製造意外甚至謀刺樑王。

蕭兀納,幾乎天天守在太孫身邊。

太孫的飲食起居,趙孝嚴和王師儒,更是事必躬親,親自負責。

而樑王黨,越這樣做,魏王黨心中就越不安——你們現在就這樣防着我們。

等將來還了得?!

所以,大家在魏王死後,拼命的往宮中送美人。

如今的皇后蕭坦思,以及皇貴妃蕭斡特懶,就是他們的傑作。

大家的心思,只有一個——老皇帝再生個兒子吧!

這樣大家就有盼頭了!

奈何,幾年過去了,隨着老皇帝年紀越來越大。

而宮中妃嬪們的肚子,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魏王黨急了!

都開始想辦法,找出路。

耶律琚就是因此,纔會在刑恕的糖衣炮彈面前,敗下陣來,在這南朝安家置業,然後心安理得的將遼國的很多秘密,都告知南朝君臣。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當初但凡老皇帝辦事能利索點,有南朝君臣的這一手攪混水的能耐。

事情也不至於鬧到如今人人自危的地步。

在耶律琚身邊,耶律永昌聽到了耶律琚的感嘆,他呵呵兩聲,道:“劉兄難道沒有聽說嗎?”

“嗯?”

“前年,皇后曾乞主上,請以樑王養於膝下……”耶律永昌和皇室關係是很近的,所以他能知道很多外人不知道的宮廷秘聞。

耶律琚聽着,大驚不已,連忙問道:“主上怎麼說的?”

“主上起初是同意了的!”耶律永昌道:“但後來,王師儒等力勸不可……主上便改了主意!”

耶律琚籲出一口氣,搖頭不已。

若皇后能撫養樑王,有了親情的羈絆,魏王一黨也不至於擔心受怕。

耶律永昌望向北方,悠悠道:“文忠王曾與我說過……”

“樑王未來即位,國家恐怕要有動亂!”

耶律琚嘆道:“是啊!”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何況魏王一黨,殺的不止是樑王的生父,還有其祖母、生母,以及所有外戚族人。

樑王只要即位,哪怕他自己不願意,可孝道的要求下,他還是隻能對魏王一黨揮起屠刀。

到那個時候,人爲刀俎我爲魚肉,想活命就只能跑路。

而南朝是最佳的跑路目的地。

所以啊……

“我得多賺點錢!”耶律琚對自己說,然後看向耶律永昌說:“賢弟也是!”

“嗯!”耶律永昌點頭。

他雖然不是魏王黨,反而屬於帝黨。

可是,萬一有一天,國中大亂,回到國初那種互相殺全家的狀態。

他不也得預備個退路嗎?

在高麗已經要滅亡的今天。

遼國權貴們,能選擇的地方不多。

南朝,就是最合適,同時也最好的目的地。

所以啊!

抓緊時間,趕快撈錢,在那一天之前,撈夠本纔是正道!

……

福寧殿,東閣、靜室。

趙煦聽着石得一的報告,也看着探事司的輿情彙總。

“汴京市井中,有關駙馬的議論,還要繼續下降!”趙煦說道:“叫童貫加大力度,繼續刊載汴京,乃至於天下州郡的秘聞、趣聞!”

“另外,通知都堂呂相公,儘快開啓抵當所撲買!”

“然後,讓童貫將撲買所得的金額,在第一時間,刊載上報!”

作爲一個前主播,趙煦深諳流量的玩法。

大衆的記憶是很短暫的。所以,出了醜聞不要緊,趕快用一大堆各種各樣的新聞以及大事件,將熱度蓋過去就好。

對於張敦禮的事情,趙煦現在只有一個想法——不能讓大衆討論這個事情,尤其不能讓他們議論這裡面的細節。

因爲討論,會帶來思考,思考會祛魅,一旦大衆對皇室祛魅……

“諾!”石得一躬身領命,正要退下去。

趙煦卻叫住了他:“都知啊,去開封府,告知蔡京,抄沒的張敦禮財貨,黃金白銀,要第一時間檢驗好,然後送到封樁庫裡來……至於剩下的財物,除了屬於壽康公主的之外,其他的都要儘快變賣了!”

“是!”

“另外……法雲寺的產業,也照此辦理!”趙煦補充着

張敦禮的財產,還是有不少的。

最起碼,二三十萬貫的家產還是有的。

這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張敦禮利用法雲寺從信衆處盤剝而來。

再算上法雲寺的產業、資金,趙煦感覺怎麼着都能湊出五十萬貫!

現在,這些錢,自然要回到,屬於它們的正確位置——封裝庫。

送走了石得一沒有多久,趙煦就得到了戶部的通知——遼人送來大宋,作爲交子準備金的白銀二十萬又七百兩,已經堪到。

戶部檢驗成色、稱量,皆無問題,已奉旨押運入宮。

趙煦得報,當即動身,到了封樁庫所在的景福殿旁的一處偏殿等候。

等了約莫一個時辰,趙煦便等到了由狄詠親自帶隊押運的白銀車隊。

足足三十輛板車,裝載着一箱箱的銀鋌,在遼使耶律琚、副使耶律永昌等人的陪同下,一起送到了這景福殿前。

隨着一箱箱的銀子,在趙煦的親自注視下,被人擡進了景福殿。

趙煦的臉上,開始出現了驕傲之色。

他確信,這二十萬兩白銀,只是一個開始!

未來,會有更多的白銀,乃至於黃金,從遼國源源不斷流入大宋。

等所有白銀入庫,狄詠帶着御龍第一將的軍士,與遼使們一起退出大內。

趙煦才施施然的帶着人,來到景福殿。

劉惟簡早已在這裡等着他了。

作爲趙煦這一系的家奴,劉惟簡是趙煦最信得過的內臣。

所以,劉惟簡頭銜是如今大內內臣種最多的。

其以入內內侍省押班、延福宮使的身份,兼着提舉諸司專勾司、管勾皇城司公事、同提舉御藥院等等。

可以說,他是趙煦當之無愧的大內錢袋子。

“老奴恭問陛下聖躬萬福!”劉惟簡遠遠的就跪下來磕頭恭迎。

“老鈐轄快快起來!”趙煦上前扶起他:“我早與老鈐轄說過了,你我雖是主僕,卻猶如親人!”

“且在我眼中,老鈐轄是長者!”

“老奴豈敢?”劉惟簡趕緊說道。

“老鈐轄啊……”趙煦搖頭苦笑一聲,也沒有強求,只是道:“且帶我去看一看,已經入庫的銀鋌吧!”

“諾!”

劉惟簡,便領着趙煦進了景福殿,來到了一間新建的庫房前,取出鑰匙,打開庫房厚重的大門。

“陛下……”劉惟簡道:“此庫就是北虜所送白銀的庫存之地……”

“嗯!”趙煦點點頭,步入其中。

就見着庫房內的那一個個架子上,整齊的擺放着一鋌鋌長長的銀鋌。

全部是標準的遼國官造銀鋌制式。

他走上前去,抓起一塊,放在手上端詳着。

銀鋌上,有着遼國的官方戳記和刻字。

正是這些刻字,讓趙煦忍不住眯起眼睛來。

“大遼大安二年九月癸未鑄。監鑄官蕭不噠野、匠人林二虎……”他念着,也皺着眉頭。

蕭不噠野!

那個率軍登上日本的遼國大將?!

“老鈐轄……”趙煦回頭問着:“遼主如今的年後可是大安?”

劉惟簡答道:“正是!今年是北虜主大安三年……”

“這樣啊……”趙煦放下銀鋌,掃視着自己面前的這些銀鋌。

旋即他下令:“老鈐轄,且將所有刻着‘蕭不噠野’的銀鋌,都清點一次,然後報與我知……”

“諾!”

劉惟簡立刻發動人手,開始清點。

半個時辰後,結果出來了。

一共找到了兩百三十二鋌,刻有蕭不噠野這個名字的銀鋌,時間跨度從去年九月到今年二月之間。

而且,從今年開始,銀鋌上的戳記就變了。

開始出現了明確的產地戳記——小纂的大安島。

“大安島?”

“大安島……”趙煦呢喃着,咀嚼着這個名詞。

他知道的,這個島肯定就是這些白銀的產地。

問題是……它在那裡?

有一點可以確定——此島必是遼主耶律洪基賜的名!

“看來,得讓刑恕去問問耶律琚、耶律永昌兩人,看看他們知不知道這大安島的方位了!”

想做就做,趙煦回到福寧殿後,就傳旨與刑恕。

到第二天,刑恕回報——奏知陛下,臣已獲悉,北虜所謂【大安島】,乃北虜自日本國所奪之【對馬島】,據言就是去歲,遼將蕭不噠野,率軍追逐高麗敗軍,所侵佔之第一處日本國土!

“對馬島啊……”趙煦回憶了一下,他在現代看過的東北亞地圖。

他大概記得,對馬島就在日本九州的邊緣。

似乎在日本的戰國時代,猴子豐臣秀吉之所以侵朝,就是被對馬島的大名給忽悠的。

如今,遼人以對馬島爲基地,跳進日本,這算不算是一種迴旋鏢?

可惜的是,有關蕭不噠野這個人的過去和性格,依然被籠罩在迷霧中,叫人看不清,也摸不透。

趙煦只知道,他出身遼國國舅房的拔里氏——遼國外戚,出自三姓,既乙室已、拔裡,以及立國後的阿保機皇后述律氏家族。

因爲耶律阿保機崇拜漢高祖劉邦,以劉氏自居,所以契丹人的外戚,漢姓皆以蕭氏。

但實際上,蕭氏是一個龐大的,與耶律家捆綁的政治集團。

後來加入述律家族後就更亂了。

因爲述律氏是回鶻人!

就連遼人有時候都分不清,這些蕭氏的跟腳,所以乾脆將成分成了二國舅房。

立國前的乙室已、拔裡算一房,立國後的述律家也算一房。

前者叫大國舅,後者是小國舅。

下面還有細分,似乎分作了五帳。

但具體怎麼分的,就只有遼人自己知道了。

反正,耶律琚等人回報,蕭不噠野是大國舅房拔里氏的後代,其父祖都不算有名,只是小官。

但到了他這一代卻崛起了。

因爲他抱上了遼主耶律洪基的心腹遼太師耶律迪烈的大腿,被耶律迪烈帶在身邊,如同子侄一般的提點。

而耶律迪烈,是耶律乙辛之後,最受耶律洪基信任的老臣。

此人,算是趙煦最熟悉的遼國宗室大臣了。

因爲在現代的時候,趙煦看過他的墓誌銘——館藏在帝都遼金城垣博物館內。

從墓誌銘可知,耶律迪烈出身於遼國絕對的帝黨系統——文忠王一系。

其是韓德讓的弟弟韓德威之後。

所以,耶律迪烈一直忠心耿耿於耶律洪基,無論平定耶律重元,還是安定耶律乙辛,他都出力甚多,所以先後拜南院大王、北院樞密使等,其晚年更是不斷的擔任着上京留守、南京留守等要職。

同樣是墓誌銘可知,他的原配發妻,正是出身於契丹外戚的拔里氏!

所以……

這個蕭不噠野,應該與耶律迪烈的髮妻有着密切關係。

甚至可能是直系親戚!

只有這樣才解釋的通,耶律迪烈爲何不斷提拔這個蕭不噠野。

搞不好,人家是姐夫與小舅子一類的關係。

去年遼伐高麗,耶律迪烈委任此人爲先鋒。

此人也沒有辜負耶律迪烈的提拔,根據耶律琚等人所言,首先先登平壤的就是他!

因先登立功,所以被拜平壤招討使,成爲了一路將帥。

然後……

他在追擊高麗潰軍與女直僱傭兵的路上,一路渡海,跟着潰兵登上了日本島。

時間,就在去年的八月前後。

這樣想着,趙煦對這個蕭不噠野的興趣就更大了。

他打算,等耶律琚等人回朝的時候,遣使跟着過去,打探更多細節,爲將來做打算。

但,選派誰去遼國做這個事情呢?

趙煦思來想去,覺得只有一個人能順利的完成這個任務。

蘇軾!蘇大鬍子!

沒有別的原因!

只因大鬍子這個人交朋友確實很厲害!

而且他名聲很大,粉絲遍佈天下。

不止大宋有一堆迷弟,遼國那邊也同樣是迷弟成羣。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蘇軾出使遼國,就收穫頗豐!

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846章 陰謀謀逆集團?最好真的有!第1014章 省試名單出爐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142.最後一天,求月票!81.第80章 衝突第574章 外交(2)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498.第472章 視察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第883章 入朝的吐蕃各部第883章 入朝的吐蕃各部第996章 禮部試(2)469.第445章 戰後(1)第749章 套娃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263.第249章 新役法(2)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24章 請君入甕339.第322章 呂公著:現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第650章 給王安石的生日禮物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第903章 瀆聖同盟第918章 陛辭第646章 朕纔不需要大臣的把柄!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581章 財神爺爺下凡了458.第435章 踏營(2)第60章 朕的錢!!!第731章 遼軍再入日本(2)108.第104章 文彥博的算計476.第451章 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第768章 利益分配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9章 蔡確的野望第827章 中古的蘇聯陰影第768章 利益分配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第862章 高麗藥丸?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296.第281章 潤物細無聲第586章 逼捐(3)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第1021章 體面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第808章 兄弟161.第152章 撤退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382.第362章 奇兵突起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第16章 王珪的心思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203.第193章 兀卒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第5章 心動的皇后498.第472章 視察第63章 司馬光入京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第910章 朕到現在,連高麗一句感謝都沒聽到過!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783章 張敦禮是真的怕了第500章 出幸文府(1)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945章 輿論(3)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512章 城管祖師爺(1)第584章 逼捐(1)第736章 冊封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730章 遼軍再入日本(1)432.第409章 宋誓(1)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
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846章 陰謀謀逆集團?最好真的有!第1014章 省試名單出爐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142.最後一天,求月票!81.第80章 衝突第574章 外交(2)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498.第472章 視察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第883章 入朝的吐蕃各部第883章 入朝的吐蕃各部第996章 禮部試(2)469.第445章 戰後(1)第749章 套娃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263.第249章 新役法(2)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24章 請君入甕339.第322章 呂公著:現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第650章 給王安石的生日禮物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第903章 瀆聖同盟第918章 陛辭第646章 朕纔不需要大臣的把柄!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581章 財神爺爺下凡了458.第435章 踏營(2)第60章 朕的錢!!!第731章 遼軍再入日本(2)108.第104章 文彥博的算計476.第451章 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第768章 利益分配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9章 蔡確的野望第827章 中古的蘇聯陰影第768章 利益分配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第862章 高麗藥丸?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296.第281章 潤物細無聲第586章 逼捐(3)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第1021章 體面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第808章 兄弟161.第152章 撤退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382.第362章 奇兵突起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第16章 王珪的心思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203.第193章 兀卒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第5章 心動的皇后498.第472章 視察第63章 司馬光入京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第910章 朕到現在,連高麗一句感謝都沒聽到過!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783章 張敦禮是真的怕了第500章 出幸文府(1)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945章 輿論(3)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512章 城管祖師爺(1)第584章 逼捐(1)第736章 冊封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730章 遼軍再入日本(1)432.第409章 宋誓(1)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