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司馬光入京

第63章 司馬光入京

元豐八年三月乙巳(十一日)。

在洛河、汴河上,漂流了數日的司馬光一行,終於抵達了汴京城西的一個汴河堆垛場。

一下船,司馬光的眉頭就皺起來。

和他同行的範祖禹,也忍不住皺起眉頭。

因爲他們看到了,在這高高的汴河河堤上。

並沒有依照祖宗制度,沿着河堤,栽下成排的榆樹和柳樹。

而是在這裡建立起來,一個個露天的貨物堆垛場。

在堆垛場的後面,還有成排的廊坊、庫房。

司馬光和範祖禹甚至都親眼看到了,穿着喪服的內臣,騎着馬從這堆垛場中耀武揚威的走過。

一路上,無數商賈點頭哈腰,在這內臣面前卑躬屈膝,曲意討好!

“閹寺小人,呸!”範祖禹最看不起的,就是這種狐假虎威,仗着君權在外面胡作非爲的內臣。

司馬光卻是沒有說話。

因爲他知道,那個在這汴河河堤的堆垛場上耀武揚威的內臣只是一隻蒼蠅,一隻微不足道的蟲子。

真正禍害國家,禍亂天下法度的是站在他背後的那個權宦!

宋用臣!

大行皇帝身邊的大貂鐺,入內內侍省押班、昭宣使、登州防禦使、提舉汴河堤岸司、提舉皇城司……

一個地位和危害性和唐代的高力士相差無幾的權閹。

也是司馬光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的人。

“純甫,不必與此輩閹寺小人計較,且觀其自敗便可!”司馬光低聲對範祖禹說道:“你我先入京到都堂上遞了賀表再說!”

“唯!”範祖禹拱手一禮。

相公說得對!

如今,自己隨相公入京,當以大局爲重!

此輩閹寺小兒,且觀其自敗便可!

就像過去的一十五年,相公在洛陽修書,任由那新法倖進之輩在朝堂上張牙舞爪。

如今,二聖聽政,此輩小兒自敗就在眼前!

也是這個時候,司馬光、範祖禹隨行的下人們,已經將他們的行囊、馬匹以及其他相關物品,從漕船上搬運了下來。

司馬光於是騎上一匹老馬——他年紀有些大,去年又得過重病,體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已經難以駕馭昔日最愛的高頭大馬。

範祖禹作爲年輕人,當然還是騎士大夫最喜歡的高頭大馬。

這種駿馬,在缺馬的大宋,是身份的象徵。

一般的京官,就算有錢也買不到。

只有朝官,而且是地位級別達到一定高度的朝官,才能買到。

而且每一匹都價值不菲,動輒就要兩百貫以上。

範祖禹這匹駿馬,以他的俸祿,當然買不起。

但文太師聽說他要隨司馬光入京待闕,二話不說,就送來了這匹太師府上的寶馬。

範祖禹也沒有推辭,直接收下了。

兩人騎上馬,在下人們的簇擁下,出了這汴河堆垛場,下了寬大的汴河河堤。

汴京城就已然在望!

巍峨的城牆,高達四丈,一個個馬面,從那厚重的城牆上伸出來。

城牆之下,是一條在陽光下微光粼粼的護城河。

那是護龍河,汴京城的城壕。

遠遠的望着,還能看到護龍河兩岸,遍種的楊柳。

這就是汴京!

大宋神都,天子之都,首善之地!

同時,也是一個和十五年前相比,已經幾乎像變了模樣的城市!

範祖禹只有在看到了遠方,那汴京外城的金明池以及與金明池遙相對望的西苑裡的建築羣時,他纔想起來,昔年他在汴京求學、赴考的時候的點點滴滴。

司馬光也看着遠方的那個和記憶中已經變了模樣的汴京,微微的嘆息一聲:“物是人非矣!”

一十五年前,他離開汴京,自請出郡,似乎也曾站在這個地方,回首眺望汴京的城樓。

可彼時彼刻所見種種,並非此時此刻所見的模樣。

司馬光輕輕一拍馬屁股,對範祖禹道:“走吧!”

“趁着天色還早,儘快入城!”

兩人於是策馬向下,到了官道上。

他們的下人和僕從們,在身後挑着大擔小擔的行囊,慢慢的走着,他們是無法跟上騎馬的司馬光和範祖禹的。

因爲那些行囊都很沉,裡面裝的,絕大部分都是書和銅錢!

其中,尤以書籍最多。

司馬光和範祖禹都沒有等他們,直接策馬,沿着寬敞整齊的官道,向前而去,很快就將那些下人甩在了身後很遠很遠。

不過不需要擔心這些下人走失或者攜帶行囊逃走,這些人都是朝廷撥給司馬光的元隨。

司馬光的寄祿官是太中大夫,文學貼職是資政殿學士。

依制度,朝廷撥給元隨十人以備驅使。

資治通鑑書成,大行皇帝爲了嘉獎他,又額外多撥給了他元隨十人,將司馬光在元隨上的待遇拔擢到了資政殿大學士的級別。

而這些元隨,都是朝廷出錢僱的。

每月可以拿兩石祿米或者600文錢,此外每季還有衣物賜給。

故而,司馬光對這些人,最是放心不過。

除非朝廷有旨,不然元隨們就是對他最忠心的人——他們的父母妻兒,都在官府那裡登記的明明白白。

其父祖三代更是都被查了一遍。

稍有閃失,司馬光都不需要說話,有司就會狠狠懲罰他們。

……

司馬光和範祖禹騎着馬,很快就到了他們在汴京城裡,記憶和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之一:金明池!

今日是三月乙巳十一日。

金明池這個國家禁苑,皇室遊樂之地。

依舊依照祖宗制度,對四方來客,敞開了大門。

浩浩金明池內,百花盛開,奼紫嫣紅。

司馬光和範祖禹,策馬在金明池外看着裡面的遊客絡繹不絕,摩肩擦踵的情景,一時都有些癡了。

“若是大行皇帝如今還在,再過十日,聖駕便要駕臨此地,與民同樂了!”司馬光望着金明池中的湖水說道:“屆時,十數萬汴京軍民,都將在此一睹官家聖容!”

“官家還會命禁軍在這金明池裡,競標爲勝……觀者一時如雨……”

似乎是回憶起了往昔的事情,司馬光枯瘦的臉頰,紅潤了起來。

他扭頭看向金明池對面的西苑。

指着那西苑之內,隱藏在樹木和宮牆之內的殿宇閣樓,對範祖禹道:“老夫還記得,寶元元年,老夫參加當科科舉,蒙仁廟不棄,點爲甲科進士,被選爲當年的探花郎……”

“依制,探花郎當簪花,併爲狀元公採花……”

“老夫素不喜簪花,當時便乞仁廟不簪花……仁廟固勸之,老夫方纔簪花一朵,別在頭上……”

聽着司馬光的訴說,範祖禹也想起了,他記憶裡的仁廟。

嘉佑末年,範祖禹也中了進士,得以在西苑的瓊林宴上,見到了一次那位陛下的聖容。

彼時的仁廟,雖然已經老了,走路都有些蹣跚,但依舊是笑眯眯的,慈祥的就像他現在的叔祖父一樣。

於是,也忍不住嘆息了一聲,他也就見過一次那位陛下。

中了進士後,還沒有等到授官,仁廟就已經棄天下而去。

未曾在那位陛下治下爲官,未曾領略過,那位寬仁之主的爲政,是範祖禹這一生永遠的遺憾。

不過……

範祖禹轉頭看向汴京城。

如今少主在朝,很多很多人,都已經來信和他說過了。

少主頗有祖宗法度!

官家甚有仁廟遺風!

天子寬厚愛人,天性之善,發於肺腑!

想着衆人的評價,想着朝野上下的議論。

範祖禹忽地振作起來,精神爲之滂湃。

“君生我未生,君生吾已老!”他輕聲念着唐人的詩詞。

這既可以被理解爲男女私情遺恨,也可以被理解爲君臣之憾。

就像他和仁廟。

他才二十不到,仁廟卻已經遲暮。

未曾食其俸祿,那位陛下便已棄天下而去。

好在,好在,命運還是給了他機會。

讓他得以在這個人生最黃金的歲月,去輔佐,去服務一位寬仁少主,一位仁聖天子!

人生無憾矣!

範祖禹正躊躇滿志。

道左一騎飛奔而過。

騎馬之人似乎在路口的時候看了一眼範祖禹的方向,然後他不可思議的回頭,勒住馬匹,揉了揉眼睛,彷彿不敢相信。

緊接着,他瞪大了眼睛,認真的仔細的再三辨認了一次。

最後,這個人跳下馬來,來到範祖禹的身前,長身作揖,拱手而拜:“學生楊治,拜見司馬相公!”

司馬光看着他面前的人。

仔細的看了好一會,也沒有認出來,但他身上穿着士大夫官員纔會穿的喪服。

所以,他是官場上的人?

再看他的喪服下的裡衣顏色,似乎是綠色的?

所以,他還是一位京朝官?

某司、某衙的官員?

但,他的年紀不過二十來歲,那裡可能會見過老夫?

楊治已是長身再拜:“相公,學生曾在家嚴書房,有幸見過相公畫像!”

“家嚴曾親指相公之像,以教學生:此國家元老,社稷忠臣,天下文華之士,故御史中丞司馬公諱光也!爾當敬之尊之,如尊師尊父!”

“令尊是?”司馬光差不多知道了,這是一個老朋友的兒子,便從馬上下來。

“家嚴楊公諱景略,今居中書舍人一職!”

“哦……”司馬光想起來了,確實是個老朋友!

楊景略,是韓維的女婿。

而韓維和他還有呂公著、王安石舊年號爲嘉佑四友!

“原來是康功之子啊!”司馬光道:“既是故人之子,還請起來吧!”

司馬光等人,穿着喪服,又騎着馬,典型的士大夫官人做派。

他們在這道左之旁,彼此行禮。

特別是楊治的禮,行的很大。

而,這金明池前的官道,本就是西出汴京的主幹道,從來人流密集,車馬不歇。

自然的,他們的交談引起了路人的興趣。

然後路人湊過來,側耳一聽。

司馬相公?

中書舍人?

這個人似乎想起了什麼,大喊一聲:“司馬相公入京了!司馬相公入京了!”

頓時,整條道路上,無數行人、商賈,都被驚動。

人們紛紛側目,看向了在路邊的司馬光、範祖禹還有楊治。

接着,一窩蜂的涌了上來。

很快就將司馬光所在之地圍得水泄不通!

“是司馬相公?”

“洛陽的司馬相公嗎?”

很多人都互相問着,卻也不敢確定。

司馬光也好,範祖禹、楊治也罷,都被這個場景驚到了。

爲了不惹出麻煩,爲了不在入京第一天就惹出事端。

無論是司馬光還是範祖禹,都選擇了沉默。

但這個時候金明池外看守的禁軍被驚動,一個禁軍指揮帶着人走了過來。

他們擠開人羣,那個穿着衷甲的指揮,走到人前,仔細的看了看,站在一匹老馬旁的司馬光。

然後他激動的用手捂住額頭。對衆人說道:“是司馬相公!是洛陽的司馬相公!是寫資治通鑑的司馬相公!”

在得到一位禁軍指揮的指認後。

場面再也不受控制,便連金明池內的遊人也聞訊紛紛趕來,加入包圍圈。

而在包圍圈內,被人圍的嚴嚴實實的司馬光,只能拱手一禮:“諸位……諸位……”

就想着要勸百姓們不要在這裡堵塞道路,免得影響了交通。

可他還沒得及說。

就已經有激動的商賈,上前拉住了司馬光騎着的馬的繮繩,他激動的問道:“司馬相公,您這一次入京,就不會再回洛陽了吧?”

有了帶頭的,其他人自然也都爭先恐後的上前。

一個個都帶着淚光問道:“司馬相公,您這一次入京,可是來輔佐天子的?”

“司馬相公,還請留在汴京,活我等百姓啊!”

甚至有人在外面大喊:“還請司馬相公,留在京師,輔佐天子,匡正天下啊!”

注:史書上,司馬光在三月十二左右入京,然後被人在城門口團團圍住。

就像書中情節一樣,這裡稍作改編。

此外,我個人認爲,這不是司馬光個人的權術操作結果,他也沒必要做這個事情,更不可能去做這種犯忌諱的事情。

這隻能是新法實施這麼多年後,積累的怨氣,在遇到一個宣泄的瓶頸時的自然釋放。

(本章完)

第713章 宰相分雞(2)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第665章 趙煦:百姓爲什麼就不能體諒朝廷?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432.第409章 宋誓(1)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302.第287章 貶官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651章 蘇軾回京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95.第92章 上貨!上貨!(1)112.第108章 熙河將星第3章 兩宮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第683章 王棣入京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911章 餐桌上的菜第512章 城管祖師爺(1)第599章 西北狼煙(4)371.第351章 漣漪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418.第396章 戰前(2)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540章 御前演武第826章 張網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88.第87章 京東鐵馬(2)第702章 立規矩(1)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87.第86章 京東鐵馬(1)92.人事原因。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97.第94章 嚴查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99.第96章 覲見第936章 大宋傳統士大夫內鬥第640章 攻心爲上第703章 立規矩(2)173.第164章 報功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第765章 呂惠卿的見聞(2)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第798章 蒲宗孟的誓言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第909章 極限施壓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417.第395章 戰前(1)第816章 蒲宗孟拜相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77.第76章 祀在戎前450.第427章 廷推(1)316.第300章 蘇頌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309.第294章 顆粒火藥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201.第191章 賞功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560章 封賞(1)第654章 禮法第579章 茶香四溢第772章 角色扮演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833章 輿論第954章 賜名幼子第595章 戰前(2)289.更新要晚一點第39章 太子(2)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873章 天子斷案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第702章 立規矩(1)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64章 人心變易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919章 王大槍有後了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第741章 旱災再起第720章 漣漪第26章 曾布第557章 西南忠孝之家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
第713章 宰相分雞(2)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第665章 趙煦:百姓爲什麼就不能體諒朝廷?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432.第409章 宋誓(1)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302.第287章 貶官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651章 蘇軾回京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95.第92章 上貨!上貨!(1)112.第108章 熙河將星第3章 兩宮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第683章 王棣入京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911章 餐桌上的菜第512章 城管祖師爺(1)第599章 西北狼煙(4)371.第351章 漣漪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418.第396章 戰前(2)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540章 御前演武第826章 張網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88.第87章 京東鐵馬(2)第702章 立規矩(1)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87.第86章 京東鐵馬(1)92.人事原因。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97.第94章 嚴查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99.第96章 覲見第936章 大宋傳統士大夫內鬥第640章 攻心爲上第703章 立規矩(2)173.第164章 報功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第765章 呂惠卿的見聞(2)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第798章 蒲宗孟的誓言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第909章 極限施壓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417.第395章 戰前(1)第816章 蒲宗孟拜相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77.第76章 祀在戎前450.第427章 廷推(1)316.第300章 蘇頌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309.第294章 顆粒火藥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201.第191章 賞功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560章 封賞(1)第654章 禮法第579章 茶香四溢第772章 角色扮演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833章 輿論第954章 賜名幼子第595章 戰前(2)289.更新要晚一點第39章 太子(2)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第873章 天子斷案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第702章 立規矩(1)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64章 人心變易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919章 王大槍有後了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第741章 旱災再起第720章 漣漪第26章 曾布第557章 西南忠孝之家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