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省試名單出爐

元祐三年三月丁卯(20)。

趙煦剛剛醒來,就看到了童貫的身影,出現在了寢殿前的帷幕前。

“有事?”趙煦問道。

“回稟大家,胡總編遞來了劄子!”童貫說到這裡的時候,也有些忍俊不禁。

是的!

胡飛盤,是個和汴京新報綁定在一起的名字,誰是汴京新報的總編輯,誰就是胡飛盤。

他童貫是一代目,馮景是二代目。

這就讓童貫感覺有些奇怪。

因爲這讓他很容易就聯想到瓦子裡的那些知名廠牌——李師師、徐婆昔,也都是一代代傳承着的。

好在,他如今已不是胡飛盤了。

“哦!”趙煦坐起身來,伸手接過了童貫遞來的馮景劄子。

說起來,馮景出宮後,開始接手童貫的差事後,表現的很好,沒給趙煦丟人。

無論是汴京新報、汴京義報,都被他打點的井井有條。

報童們的培訓和訓練,也是有條不紊。

另外,可能是在趙煦身邊待的比較久,所以他很清楚趙煦的政治傾向和態度。

所以,在文章、新聞的選用上,非常有態度。

這就讓趙煦很歡喜了。

於是,短短几個月,馮景的內臣官階,就已從殿頭(正九品),升到了東頭供奉官(從八品)。

拿着馮景的劄子,掃了一遍,趙煦笑了起來:“善!”

“看來,韓持國也開竅了!”

馮景只報告了一件事情——汴京義報,收到了署名許州山人的文章。

馮景不敢擅自做主,故來請示。

而那篇文章,被馮景附在了劄子後面。

趙煦只是隨便掃了一眼,就認出來了——這就是韓維的文章!

沒辦法!

當代文人的文章詩詞,其個人風格,通常都非常鮮明。

不然,趙煦的上上輩子,蘇軾知貢舉的時候,也不會鬧出那麼大的風波。

韓維的那篇署名許州山人的文章,也是如此。

趙煦只是看了前面兩行,就已經知道這是韓維的文字了。

這篇文章以四六駢文的格式寫成,辭藻華麗,用典無數,一看就知道必是有着極高文學積累與造詣的老臣,才能寫得出來的文字。

然而……

趙煦卻不怎麼喜歡!

因爲,這篇文章的文字之間,有着一股子讓趙煦不太喜歡的,甚至本能的有些厭惡的,說不清、道不明的故作清高姿態。

當然了,可能當代文人會很喜歡。

認爲這就是文人風骨!

但,在現代留學後的趙煦,卻着實有些不喜歡。

沒辦法——現代的年輕人,哪個會喜歡那些功成名就的老登們,居高臨下的指指點點?

倒是其文章主體思想,還算可以,算是蒲宗孟那一套涓滴經濟學的脈絡。

只不過,蒲宗孟的主旨,落在了城市。

以工商業、手工業爲出發點。

而韓維的這篇署名許州山人的文章,落筆在廣大農村。

從鄉賢的視角出發,強調鄉賢們的作用。

所以,哪怕趙煦不喜歡這篇文章,卻也很高興。

將馮景的劄子,收起來,趙煦看向童貫:“去告訴馮景,此文可作爲下一期汴京義報的頭版!”

“諾!”

於是,第二天發行的汴京義報,在頭版全文刊載了這篇署名爲許州山人的文章。

連趙煦都能看得出來,這是韓維的文章。

其他人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瞬間,整個汴京的文人、官員,都是一片譁然。

“韓持國,什麼時候和蒲傳正勾搭到一起了?”

蒲宗孟,可是韓維最討厭的那一類人。

沒有節操,沒有風骨,更沒有道德。

但,現在,韓維卻撿起了蒲宗孟的‘異端邪說’,爲之鼓吹、宣揚!

一時,許多道學先生,痛心疾首:md!韓持國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

但汴京的權貴,卻是歡喜鼓舞,甚至彈冠相慶。

比起蒲宗孟,顯然,韓維更符合他們的心意。

出身名門,素有清名,爲人正直,簡單來說就是自己人!

於是,一張張請帖,被送到韓府。

只是,韓維以‘兄長病重,無心酒宴’的名義,一一婉拒。

這就又讓汴京權貴們,爲之稱讚了——重情重義,真乃士大夫楷模!

總之,就是無腦吹!

而蒲宗孟,對此高度警惕。

連夜水了一篇新的文章,投稿到了汴京義報,以此鞏固自己的地位。

沒辦法!

涓滴經濟學,就是蒲宗孟如今,賴以爲生命的政治基礎。

正是靠着這套理論,蒲宗孟才能拉得起一個支持他的團隊,撐起他的理政框架,得以着手去做許多的事情。包括,在京西、京東,擇地試點普及取消過稅、城門稅,放開官榷限制,允許民間商人自由進入一些過去只有官府才能進入的行業。

譬如紡織、鐵器生產等壟斷性領域。

若沒有涓滴經濟學,誰肯跟他走?

自然,蒲宗孟不會忽視韓維帶來的挑戰。

所以,除了繼續寫文章外,蒲宗孟還在加大力度的舔趙煦。

具體的形式是,三天一賀,五日一讚。

堅定不移,持之以恆的,寫劄子頌揚元祐政治。

這不,剛好科舉省試將要放榜了。

蒲宗孟就針對着今年省試的種種改革,不斷的翻着花樣的吹着彩虹屁。

什麼‘祖宗以來,唯陛下之制,最爲切中時弊’、‘堯舜以來,以陛下選賢取材之法,最爲得法’。

趙煦聽得,耳朵都要生繭子了。

但,這卻是他所歡喜的。

所以,蒲宗孟每次上劄歌頌,趙煦都會賜給茶酒、點心甚至金銀,以茲嘉勉。

不是他喜歡聽人拍馬屁。

而是,封建社會的體制下,大臣們的歌功頌德是皇帝的基本需求。

君不見,康熙日射兔子三百一十八隻,不止羣臣歌功頌德,康熙本人更是驕傲不已,不止一次把這個豐功偉績,拿出來炫耀。

難道康熙不知道,自己的這個成績水分大的很?

知道的。

純粹是他需要神化自己!

說老實話,趙煦沒有親自下場,指使馮景在汴京新報和汴京義報,編造‘官家一天就讀通了孔聖人的全部文章’、‘淮南大旱,官家在宮中爲災民祈福,上蒼感動,終於降下甘霖’、‘官家的聖德是一束永不熄滅的光’等恩情小作文。

已經是很有節操的表現了。

於是,在科舉省試成績出來的前一天,三月庚午(23),趙煦下詔,以佐國有功的名義,進左相呂公著爲金紫光祿大夫,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兩百戶,進右相蒲宗孟,爲正議大夫,加食邑六百戶,食實封一百戶。

其他執政,則循故事依次加官進爵。

也是在這天上午,禮部將今年科舉文武舉,包括算學、律學考試的錄取名單,送到了宮中。

趙煦只是掃了一眼名單,他就靠到了坐褥上。

“風雨欲來呀!”

算學、律學以及武舉,哪怕趙煦很重視,但輿論也好,朝臣也罷,基本不關注、不關心。

於是,禮部呈奏的名單,自然是將省試的正科進士們,寫在最前面。

因爲,省試成績已經出來了,自然的,考生的信息也就可以公開了。

所以,趙煦看到的名單,是有着所有合格進士的全部身份信息的。

而在禮部所奏報的今年科舉省試名單中,排名前五十的考生,有超過二十人的名字後面,都有着一個相同的身份——開封府某司公考吏員。

而整份名單……

趙煦粗粗看來,起碼有兩成以上的合格進士,都有着類似的身份。

趙煦知道的,這份名單一旦明天公開。

那麼,必然將引起軒然大波。

搞不好……不對,應該是一定有考生會藉此生事。

面對關乎着自身前途、命運的科舉考試,很多人哪怕無風都能掀起三尺浪。

何況,還能找到藉口和理由?

這也符合,大宋每次科舉改革後的客觀規律——

真廟時,嚴格糊名彌封制度,於是真廟鹹平五年,陳恕知貢舉時,就發生了大規模考生鬧事事件。

特別是陳恕老家的士人,因爲錄取人數少於其他地方,尤爲沸騰。

於是,士子們就開始製造各種各樣,寫着陳恕姓名籍貫生辰八字的小人,膽子小點的,在家裡鞭打、責罵。

膽子大的直接把陳恕放到開封府的道路上,拿着鞭子,公然鞭笞陳恕。

大中祥符元年,更是發生了落第士人周叔良等一百二十餘人,集體到開封府投訴當科主考官晁迥,故意打壓寒門,偏袒高門大戶的事情。

而最大的科舉鬧事案件,出現在嘉佑二年。

對!

就是那一場被後人稱爲千年龍虎榜的科舉省試放榜後。

因爲歐陽修改變錄取風格,導致一大堆挖空了心思,專門用着生僻字,玩弄文藻,堆砌詞彙,比拼誰的用詞更冷門的考生落榜。

於是,這些落榜者,羣情激憤,在汴京城裡大鬧特鬧。

歐陽修的住處,甚至在一天內就被人投進去了十幾篇血書的《祭歐陽修文》。

對歐陽修大罵特罵。

將之形容爲天下最大的奸臣。

歐陽修晚年的許多風波背後,都有當年落榜士子們推波助瀾,到處宣揚的影子。

自然的,趙煦知道,今年省試放榜後,也一定會出現大規模士子鬧事的事情。

想了想,趙煦對童貫吩咐道:“童貫,且去三衙,命御龍第一將指揮使狄詠速速入宮來見我!”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連仁廟都不會怕士人鬧事,趙煦又豈會妥協?

既已知道,士人鬧事是肯定會發生的事情。

那麼,趙煦當然也要準備好棍棒。

誰鬧事,就打誰!

沒有什麼,是棍棒打不服的!

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第506章 入甕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第776章 扣闕96.第93章 上貨!上貨!(2) 【大章求追定第983章 元祐革新(1)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第871章 耶律洪基真的要改劉姓了?第669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2)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第778章 太皇太后:孽障啊!457.第434章 踏營(1)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822章 廢稅(2)第667章 錫慶院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677章 以舊換新第836章 要聖眷,還是要名聲?99.第96章 覲見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690章 傳國玉璽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第787章 駙馬之死(2)第523章 說客(1)403.請假條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第740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1030章 打窩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147.第139章 集結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第726章 魔術第795章 對壽康公主的安排第808章 兄弟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第917章 朕爲天下,何惜做一番賀六渾?!第61章 上架感言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458.第435章 踏營(2)169.第160章 錢荒第918章 陛辭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354.第336章 王大槍的悲喜經歷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74章 外交(2)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第616章 御前會議(1)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第22章 忽聞暗箭來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第687章 尊號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第883章 入朝的吐蕃各部第552章 悽慘的吳家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第856章 孤家寡人第557章 西南忠孝之家第6章 兒科聖手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第598章 西北狼煙(3)第870章 遼使入京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646章 朕纔不需要大臣的把柄!93.第91章 烈火烹油第652章 張方平傳衣鉢於蘇軾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第595章 戰前(2)89.第88章 京東鐵馬(3)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第910章 朕到現在,連高麗一句感謝都沒聽到過!第892章 諸部歸心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第983章 元祐革新(1)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第780章 鄧潤甫:陛下,臣還沒有上車!第689章 虛空造牌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第517章 使者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
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第506章 入甕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第776章 扣闕96.第93章 上貨!上貨!(2) 【大章求追定第983章 元祐革新(1)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第871章 耶律洪基真的要改劉姓了?第669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2)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第778章 太皇太后:孽障啊!457.第434章 踏營(1)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822章 廢稅(2)第667章 錫慶院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677章 以舊換新第836章 要聖眷,還是要名聲?99.第96章 覲見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690章 傳國玉璽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第787章 駙馬之死(2)第523章 說客(1)403.請假條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第740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1030章 打窩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147.第139章 集結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第726章 魔術第795章 對壽康公主的安排第808章 兄弟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第917章 朕爲天下,何惜做一番賀六渾?!第61章 上架感言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458.第435章 踏營(2)169.第160章 錢荒第918章 陛辭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354.第336章 王大槍的悲喜經歷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74章 外交(2)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第616章 御前會議(1)第671章 新黨的腦回路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第839章 曾布:官家實在是太愛我了第22章 忽聞暗箭來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第687章 尊號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第883章 入朝的吐蕃各部第552章 悽慘的吳家495.第469章 轉移視線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第856章 孤家寡人第557章 西南忠孝之家第6章 兒科聖手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672章 耶律洪基:日本可還有銀礦?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第598章 西北狼煙(3)第870章 遼使入京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646章 朕纔不需要大臣的把柄!93.第91章 烈火烹油第652章 張方平傳衣鉢於蘇軾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第595章 戰前(2)89.第88章 京東鐵馬(3)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第910章 朕到現在,連高麗一句感謝都沒聽到過!第892章 諸部歸心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第983章 元祐革新(1)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第780章 鄧潤甫:陛下,臣還沒有上車!第689章 虛空造牌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第517章 使者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